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安宁疗护干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姜珊 夏泽燕 徐翠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5-119,共5页
急诊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国内外急诊安宁疗护发展的现状、干预内容进行综述,分析现有干预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急诊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急诊 终末期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发展历程 筛查 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应用于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诊急救中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刘慧 张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通气(NIV)两种氧疗方式分别联合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应用于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诊急救中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通气(NIV)两种氧疗方式分别联合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应用于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诊急救中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11例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支持技术差异分为NIV组(55例,基础治疗+NIV+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和HFNC组(56例,基础治疗+HFNC+身心全面系统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心功能指标,以及湿化效果满意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pH值、氧合指数均升高,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且HFNC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NIV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水平均升高,且HFNC组均高于NIV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降低,且HFNC组低于NIV组;HFNC组患者湿化满意度高于NIV组(均P<0.05)。结论HFNC联合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应用于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诊急救中更能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调节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湿化满意度,降低湿化不足风险,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功能衰竭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身心全面系统护理 血气指标 生命体征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PCI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振林 冯雅建 +1 位作者 范志伟 姜爱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715-4718,共4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急诊治疗与至少6个月随访的老年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接受PCI联合血栓抽吸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筛选单纯接...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急诊治疗与至少6个月随访的老年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接受PCI联合血栓抽吸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筛选单纯接受PCI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1 d心肌灌注状况(采用TIMI分级评价);对比两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后的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对比两组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天,观察组TIM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LVEF水平较术前1 h明显升高,LVEDD、LVESD较术前1 h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血栓抽吸能有效恢复老年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左室功能,且能降低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 血栓抽吸 左室功能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快通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柳 高宇澄 +14 位作者 毛进 高旺 张曦文 谢添 范文斌 崔学良 吴旋 李贺 高君义 谢文俊 陈翔溆 钱玉雷 李荥娟 陈辉 芮云峰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快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COVID-19疫情期间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创伤骨科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与2021年4月至9月分别通过急诊常规救治流程...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快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COVID-19疫情期间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创伤骨科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与2021年4月至9月分别通过急诊常规救治流程(对照组)和依据ERAS理念实施优化的急诊快通道流程(快通道组)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其中对照组154例,快通道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等待时间、48 h完成手术百分比、入院疼痛数字评分(NRS)和止痛方式、血红蛋白(Hb)值、血气分析结果(低氧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快通道组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大于对照组,入院Hb值低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P=0.00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入院NR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快通道组入院后无进一步镇痛措施患者比例有上升趋势,需静脉用药镇痛患者比例有下降趋势,术前等待时间呈下降趋势,入院48 h内手术率有上升趋势,术后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谵妄等3种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快通道组和对照组患者完善血气分析比例分别为100%和4.5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1.2%。结论依据ERAS理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诊救治流程进行优化,建立快通道,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术前存在的问题,降低患者总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急诊处理 围手术期医护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0
5
作者 惠晓芳 《现代医学》 2007年第6期491-49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常见原因,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12月在职和轮转的53名护士,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环节、程度、导致刺伤的锐器...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常见原因,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12月在职和轮转的53名护士,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环节、程度、导致刺伤的锐器种类、是否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受伤操作时是否戴手套及伤口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针刺伤与人力配备、对护士针刺伤的认知、护士是否规范操作及护士自身重视与否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对针刺伤的认识,加强管理、提倡安全注射、规范操作要求、制定针刺伤后的紧急有效处理方法等,可使急诊护士有效预防和应对针刺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伤 原因 防范措施 急诊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能力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丽梅 《现代医学》 2009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保障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方法对急诊科5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等。结果急诊室护...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保障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方法对急诊科5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等。结果急诊室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又相当较低。结论应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在急诊抢救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在急诊抢救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常规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工作能力... 目的探讨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在急诊抢救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常规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工作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危重症专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救流程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可提高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能力,提高危重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 急救护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室护士职业危害特点及相应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红霞 《铁道医学》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急诊室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急诊快通道救治的设置与成效分析
9
作者 毛进 夏如翠 +2 位作者 夏泽燕 张晨 石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黄区专职护士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急诊快通道救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自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建设急诊髋部骨折快通道以来,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快通道组;2020年3月... 目的探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黄区专职护士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急诊快通道救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自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建设急诊髋部骨折快通道以来,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快通道组;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对照组,收集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等情况,记录并比较病人48 h内手术比例、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快通道组的第1次摄片至办理入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谵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8 h内手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设立黄区专职护士参与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快通道的救治,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入院48 h内的手术率,加速病人康复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区专职护士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急诊快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调查
10
作者 夏舒 张晨 +1 位作者 冯濛 徐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以期为临床制订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3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疾病接受度量表(AIS)与美国国立卫生院...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以期为临床制订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3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疾病接受度量表(AIS)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调查。收集并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结果137例脑卒中患者平均AIS评分(21.25±1.04)分,处于接受度适中水平;女性、卒中次数>1次的脑卒中患者AIS评分分别低于男性、卒中次数为1次的患者,且患者AIS评分随着脑卒中病程的缩短、神经损伤程度升高均逐渐降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脑卒中病程≤6个月、卒中次数>1次、神经损伤程度重度均为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均P<0.05)。结论性别、脑卒中病程、卒中次数、神经损伤程度均为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的驱动因素,临床上应关注不同患者的特点,并依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疾病接受度,为患者的后续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接受度 驱动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珊 惠晓芳 徐翠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63-1668,共6页
在急诊开展安宁疗护需求筛查是为可能受益的患者提供早期安宁疗护服务的关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急诊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评估内容、心理测量学属性、适用人群、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并对不同筛查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急... 在急诊开展安宁疗护需求筛查是为可能受益的患者提供早期安宁疗护服务的关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急诊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评估内容、心理测量学属性、适用人群、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并对不同筛查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急诊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安宁疗护 筛查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颖超 惠晓芳 +2 位作者 夏泽燕 蒋燕 刘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8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4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8月期间在该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87,急诊科传统护理实习带教法)和观察组(n=87,实施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对... 目的分析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4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8月期间在该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87,急诊科传统护理实习带教法)和观察组(n=87,实施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成绩、核心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分诊能力、急救能力、病情评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教学法能够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利于尽快适应临床、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能够提高护生的护理实习成绩和核心能力,并能够获得护生对带教更高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 临床护理 实习带教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颖超 夏泽燕 +1 位作者 毛进 刘慧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114例在该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急诊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7,急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生存质量...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114例在该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急诊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7,急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凝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凝血指标水平,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4,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χ^(2)=11.683,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状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急诊创伤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急救护理对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园园 顾倩 陈园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而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是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各指标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在急救效果上,观察组急诊抢救、转运、院内等待以及住院的各时间指标均要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均为97.50%,高于对照组85.00%的成功率与82.50%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为2.50%,对照组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干预中,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救护理 老年 急诊危重症 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天一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时效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静脉给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混合式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护士创新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6
作者 陶金萍 惠晓芳 夏泽燕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9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模式的混合式培训方法对急诊科护士创新能力培养及提升的效果。方法:组建急诊科创新导师团队,运用CDIO教学模式构建急诊科创新培养的教学目标与大纲,开展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模式的混合式培训方法对急诊科护士创新能力培养及提升的效果。方法:组建急诊科创新导师团队,运用CDIO教学模式构建急诊科创新培养的教学目标与大纲,开展基于CDIO模式的混合式创新培训,即将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分组教学、专业指导、开设工作坊等多种教学形式融合,形成具有急诊科特色的护理创新培训课程,并在导师引导下对全科71名护士进行在职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急诊科护士的创新能力及申请专利数量。结果:培训后我科护士上报本院护理部护理技术创新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均高于培训前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CDIO模式的混合式创新培训课程,更加适合急诊科护士的在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模式 混合式培训 急诊科护士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佳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1期173-173,17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严重创伤病患予以急救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选择我院急诊收治严重创伤病患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比对两组... 目的:分析急诊严重创伤病患予以急救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选择我院急诊收治严重创伤病患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病患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记录各组患者急救相关用时,分析差异情况。结果:此次观察组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急救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严重创伤病患经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缩减抢救期间各环节用时,更好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干预 急诊 严重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朱颖超 毛进 夏如翠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以急诊形式入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 目的:分析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以急诊形式入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入院后30 min的疼痛缓解率、心率及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前主动脉夹层破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诊到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应用系统性急诊护理措施,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急诊救治效率,从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急诊护理 主动脉夹层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LLM技术的虚拟患者系统构建与临床教学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志浩 宋佳琳 +2 位作者 刘嘉成 周心悦 胡汉昆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7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可用于医学教育的新型虚拟患者(virtual patient,VP)系统,评价该系统在基层医生进修学习全科医学临床思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东南大学...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可用于医学教育的新型虚拟患者(virtual patient,VP)系统,评价该系统在基层医生进修学习全科医学临床思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修的基层社区医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基于LLM的VP系统教学、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通过临床思维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课程满意度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4名基层社区医生,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64例,两组在一般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课程结束后,试验组临床思维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83.83±3.15 vs.79.92±4.52,P<0.01),且不及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9.38%,P<0.05);试验组在临床思维能力3个维度(批判性、系统性、循证思维)方面教学后分数均显著高于教学前,而对照组仅在批判性思维维度上教学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后试验组在系统思维、循证思维方面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批判性思维上两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授课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85.48%,P<0.05)。结论基于LLM的VP系统提升了学员对临床思维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促进了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方法可为其他医学教育群体提供新的教学工具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虚拟患者 医学教育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唐晶晶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123-124,共2页
目的调查急诊预检分诊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急诊预检分诊患者作18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护士关怀行为量表(CBI)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MUIS)。结果急诊预检分诊患者CBI评分... 目的调查急诊预检分诊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急诊预检分诊患者作18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护士关怀行为量表(CBI)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MUIS)。结果急诊预检分诊患者CBI评分为(106.12±10.15),MUIS评分为(100.29±10.52)分,经Pearson分析显示,患者CBI评分与MUIS评分呈反比(r=-0.45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护理服务不及时、护理态度不佳是急诊预检分诊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的危险因素(R2=0.741,调整R2=0.733,F=99.350,P=0.000)。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患者感知护士关怀水平较低,其中学历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以及护士护理服务时效性及护理态度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预检分诊 感知护士关怀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