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极拳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朱佳倩
袁勇贵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文县陈家沟村的中国武术,在过去三百多年里,已发展成陈式、阳式、吴式、孙式和武式五大流派。此外,还存在一种简单形式的由“宇宙意识”体式和19个动作组成的太极拳[1-2]。虽然各体式重心位置和姿势不同...
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文县陈家沟村的中国武术,在过去三百多年里,已发展成陈式、阳式、吴式、孙式和武式五大流派。此外,还存在一种简单形式的由“宇宙意识”体式和19个动作组成的太极拳[1-2]。虽然各体式重心位置和姿势不同,但都包含缓慢、放松、专注、有节奏的协调的动作,深呼吸这些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中国武术
重心位置
宇宙意识
深呼吸
五大流派
太极拳
陈家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洪奇
王德彦
林辉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本文讨论了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方法的未来发展做了预测。文章认为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手段具有光明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中所存在的伦理问...
本文讨论了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方法的未来发展做了预测。文章认为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手段具有光明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以确保这一新技术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医学伦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达性写作应用于社会灾难时期心理救援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邱小燕
葛艳莹
胡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99-2808,共10页
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创伤经历者急剧增加,加之交通阻断,传统的心理救援很难及时应对大范围的灾民心理危机;而表达性写作便于心理学工作者大规模实施,且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指导,治疗PTSD等心理创伤,改善生理、心理健康...
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创伤经历者急剧增加,加之交通阻断,传统的心理救援很难及时应对大范围的灾民心理危机;而表达性写作便于心理学工作者大规模实施,且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指导,治疗PTSD等心理创伤,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灾难时期表达性写作的机制复杂,涉及暴露脱敏、意义重建、自我抽离—自我调节、工作记忆优化和认知神经机制正常化;其疗效受到作者特质、干预时间和写作形式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相应地,未来应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因素,重视在线干预研究,探索表达性写作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综合不同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标评估表达性写作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性写作
写作治疗
情绪表达
心理健康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服务场景的中国医务社工角色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楚倩
程国斌
+1 位作者
张蕾
周宁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3期40-42,53,共4页
明确定义中国医务社工的角色内涵与工作职责十分必要。基于入院前、急诊、门诊、住院、出院与安宁疗护六个不同医疗服务场景,仔细梳理并描述医务社工的角色与职责,体现医务社工的角色价值,推动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医生与护士,乃至医务...
明确定义中国医务社工的角色内涵与工作职责十分必要。基于入院前、急诊、门诊、住院、出院与安宁疗护六个不同医疗服务场景,仔细梳理并描述医务社工的角色与职责,体现医务社工的角色价值,推动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医生与护士,乃至医务社工自身对该职业的理解与认同。此外,对应不同场景下医务社工的角色与职责,提出该群体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并就如何确保此类知识与技能被中国医务社工牢固掌握提出有关教育与培训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工
服务场景
角色与职责
知识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死亡意识的恐惧管理和悲伤管理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成利
胡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35,I0004-I0005,共20页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诱发悲伤和恐惧(尤其是悲伤),且死亡反思诱发更多的悲伤;恐惧在死亡意识与外在人生目标间起中介作用;悲伤(而非恐惧)背景音乐下,死亡意识使个体更重视内在人生目标。上述结果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提供了实证依据,表明在悲伤的情绪中加工死亡意识可能促进个体的内在成长,这对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的心理救援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管理理论
死亡反思
情绪
人生目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身的具体与他心的抽象——读陈巍、殷融、张静的《具身认知心理学》
6
作者
胡超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具身认知心理学》收获了广泛的褒奖与肯定。此书着眼于具身认知,对理解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与思维的规律,以及阅读治疗、写作治疗的原理有深刻的启发。抽象思维由具体思维发展而来,具体思维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学习经验与社会文化的...
《具身认知心理学》收获了广泛的褒奖与肯定。此书着眼于具身认知,对理解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与思维的规律,以及阅读治疗、写作治疗的原理有深刻的启发。抽象思维由具体思维发展而来,具体思维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学习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说,具身经验的独特性造成了我身与他心的鸿沟,导致个体无法理解他心。不过,“模拟论”中基于具身认知为他人心理状态的建模,更能准确表征他心状态——尤其是“理论论”所不能直接推演的复杂或新异“他心”。内感受具身认知是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内感受具身认知能力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基础,基本情绪作为内感受具身认知的典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桥梁。相比之下,复杂情感更可能受到外感受具身认知的影响。综合来看作者们充分体现了谦逊性:对自身信息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但是,灵活性有稍许不足,未来或许可以对抽象概念进行更加精细化、分门别类的探讨。此外,在当前急功近利的考评机制下,抽屉效应是学界普遍的弊病,可能蒙蔽理论工作者的双眼。不过,随着开放科学运动的发展,具身认知领域未来应有重大进步,作者们或许能够据此更新自己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心理学》
具身认知
他心
情感
思维
文学治疗
抽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姑娘能变成白雪公主吗?感知到的信任对他人面孔表征的影响
7
作者
李庆功
方溦
+4 位作者
胡超
石德君
胡晓晴
傅根跃
王乾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8-1528,共11页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可信度的目标人物与更具吸引力和积极特质的面孔表征相关。实验2从一批新的被试中可视化了可信和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并与实验1中获得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做相似性分析,发现被描述为可信(或不可信)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特征与可信(或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特征有更多的相似性,说明当人们得知他人是可信(或不可信)时,会把脑海中的对应图式特征叠加到该人物的面孔物理特征上,从而重塑面孔表征。本研究说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面孔表征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知觉
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
心理表征
吸引力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革命根据地时期禁烟运动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8
作者
陶卓立
《秦智》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面对旧政权遗留下的严重烟毒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方面禁烟禁毒,一方面教育发动群众,促使其觉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经验,可以融入到当代高校思政课中,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禁毒意...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面对旧政权遗留下的严重烟毒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方面禁烟禁毒,一方面教育发动群众,促使其觉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经验,可以融入到当代高校思政课中,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禁毒意识,又可以促使大学生对党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四个自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烟运动
大学生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涉毒案件研究
9
作者
陶卓立
《秦智》
2023年第5期32-34,共3页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因其匿名性,快捷性而越来越被涉毒人员所利用,这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本文主要讨论互联网与毒品犯罪的关系,介绍了互联网上的毒品交易情况,其更多采取互联网 物流快递的方式...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因其匿名性,快捷性而越来越被涉毒人员所利用,这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本文主要讨论互联网与毒品犯罪的关系,介绍了互联网上的毒品交易情况,其更多采取互联网 物流快递的方式进行。同时互联网吸引吸毒者是因为在互联网的特定场域,吸毒者可以与其他吸毒者形成团体,进而产生集体认同感,这是吸毒者所渴望得到的。本文也着重讨论了互联网毒品犯罪的国家治理,这种国家治理应该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共同遏制互联网毒品犯罪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毒品犯罪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现实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10
作者
朱佳倩
袁勇贵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66-669,共4页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用户和虚拟环境产生交互反应。本文简要概述了VR在精神障碍的评估、治疗及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了VR在精神科应用的挑战...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用户和虚拟环境产生交互反应。本文简要概述了VR在精神障碍的评估、治疗及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了VR在精神科应用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评估
治疗
机制
原文传递
江苏省对外医疗援助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陶卓立
《现代医学》
2023年第S01期117-120,共4页
对建国后江苏省对外医疗援助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60年坚持对受援国进行卫生援助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一批既以为国效力为荣耀又具有救死扶伤精神的江苏医师群体。
关键词
江苏
对外医疗援助
原文传递
题名
太极拳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朱佳倩
袁勇贵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东南大学
中大医
学院
心理精神科
出处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基金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9748)。
文摘
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文县陈家沟村的中国武术,在过去三百多年里,已发展成陈式、阳式、吴式、孙式和武式五大流派。此外,还存在一种简单形式的由“宇宙意识”体式和19个动作组成的太极拳[1-2]。虽然各体式重心位置和姿势不同,但都包含缓慢、放松、专注、有节奏的协调的动作,深呼吸这些元素。
关键词
心身医学
中国武术
重心位置
宇宙意识
深呼吸
五大流派
太极拳
陈家沟村
分类号
R455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洪奇
王德彦
林辉
机构
山西医科
大学
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
大学
社科部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方法的未来发展做了预测。文章认为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手段具有光明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以确保这一新技术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医学伦理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394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达性写作应用于社会灾难时期心理救援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邱小燕
葛艳莹
胡超
机构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
东南大学
法
学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99-2808,共10页
文摘
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创伤经历者急剧增加,加之交通阻断,传统的心理救援很难及时应对大范围的灾民心理危机;而表达性写作便于心理学工作者大规模实施,且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指导,治疗PTSD等心理创伤,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灾难时期表达性写作的机制复杂,涉及暴露脱敏、意义重建、自我抽离—自我调节、工作记忆优化和认知神经机制正常化;其疗效受到作者特质、干预时间和写作形式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相应地,未来应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因素,重视在线干预研究,探索表达性写作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综合不同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标评估表达性写作的疗效。
关键词
表达性写作
写作治疗
情绪表达
心理健康
中国文化
Keywords
expressive writing
writing therapy
emotional expression
mental health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服务场景的中国医务社工角色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楚倩
程国斌
张蕾
周宁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清华
大学
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社会工作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疼痛科
出处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3期40-42,53,共4页
文摘
明确定义中国医务社工的角色内涵与工作职责十分必要。基于入院前、急诊、门诊、住院、出院与安宁疗护六个不同医疗服务场景,仔细梳理并描述医务社工的角色与职责,体现医务社工的角色价值,推动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医生与护士,乃至医务社工自身对该职业的理解与认同。此外,对应不同场景下医务社工的角色与职责,提出该群体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并就如何确保此类知识与技能被中国医务社工牢固掌握提出有关教育与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医务社工
服务场景
角色与职责
知识技能
Keywords
medical social worker
service scenario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knowledge and skill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死亡意识的恐惧管理和悲伤管理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成利
胡超
机构
杭州师范
大学
心理科学研究院
英国南安普顿
大学
自我与认同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35,I0004-I0005,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31800905)。
文摘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诱发悲伤和恐惧(尤其是悲伤),且死亡反思诱发更多的悲伤;恐惧在死亡意识与外在人生目标间起中介作用;悲伤(而非恐惧)背景音乐下,死亡意识使个体更重视内在人生目标。上述结果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提供了实证依据,表明在悲伤的情绪中加工死亡意识可能促进个体的内在成长,这对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的心理救援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恐惧管理理论
死亡反思
情绪
人生目标结构
Keywords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death reflection
emotion
life goal structure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身的具体与他心的抽象——读陈巍、殷融、张静的《具身认知心理学》
6
作者
胡超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东南大学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
东南大学
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金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242022S30017)
文摘
《具身认知心理学》收获了广泛的褒奖与肯定。此书着眼于具身认知,对理解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与思维的规律,以及阅读治疗、写作治疗的原理有深刻的启发。抽象思维由具体思维发展而来,具体思维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学习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说,具身经验的独特性造成了我身与他心的鸿沟,导致个体无法理解他心。不过,“模拟论”中基于具身认知为他人心理状态的建模,更能准确表征他心状态——尤其是“理论论”所不能直接推演的复杂或新异“他心”。内感受具身认知是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内感受具身认知能力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基础,基本情绪作为内感受具身认知的典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桥梁。相比之下,复杂情感更可能受到外感受具身认知的影响。综合来看作者们充分体现了谦逊性:对自身信息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但是,灵活性有稍许不足,未来或许可以对抽象概念进行更加精细化、分门别类的探讨。此外,在当前急功近利的考评机制下,抽屉效应是学界普遍的弊病,可能蒙蔽理论工作者的双眼。不过,随着开放科学运动的发展,具身认知领域未来应有重大进步,作者们或许能够据此更新自己的理论。
关键词
《具身认知心理学》
具身认知
他心
情感
思维
文学治疗
抽屉效应
Keywords
Embodied Cognition in Psychology
embodied cognition
other minds
emotion
thinking
literary therapy
drawer effect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姑娘能变成白雪公主吗?感知到的信任对他人面孔表征的影响
7
作者
李庆功
方溦
胡超
石德君
胡晓晴
傅根跃
王乾东
机构
浙江师范
大学
心理
学院
浙江理工
大学
心理
系
麦克马斯特
大学
心理
系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北京
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
学院
香港
大学
心理学
系
杭州师范
大学
经亨颐教育
学院
心理
系
北京师范
大学
心理学部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8-1528,共11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NTSS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0872,62176248,3227116)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2YJC190022)资助。
文摘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可信度的目标人物与更具吸引力和积极特质的面孔表征相关。实验2从一批新的被试中可视化了可信和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并与实验1中获得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做相似性分析,发现被描述为可信(或不可信)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特征与可信(或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特征有更多的相似性,说明当人们得知他人是可信(或不可信)时,会把脑海中的对应图式特征叠加到该人物的面孔物理特征上,从而重塑面孔表征。本研究说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面孔表征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际知觉
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
心理表征
吸引力
可信度
Keywords
person perception
reverse correlation image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
mental representation
attractiveness
trustworthiness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命根据地时期禁烟运动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8
作者
陶卓立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出处
《秦智》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互联网吸贩毒群体及其协调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YJAZH076资助)
文摘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面对旧政权遗留下的严重烟毒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方面禁烟禁毒,一方面教育发动群众,促使其觉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经验,可以融入到当代高校思政课中,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禁毒意识,又可以促使大学生对党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四个自信”意识。
关键词
禁烟运动
大学生
思政课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涉毒案件研究
9
作者
陶卓立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出处
《秦智》
2023年第5期32-34,共3页
基金
本论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项目名称: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互联网吸贩毒群体及其协调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YJAZH076资助)。
文摘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因其匿名性,快捷性而越来越被涉毒人员所利用,这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本文主要讨论互联网与毒品犯罪的关系,介绍了互联网上的毒品交易情况,其更多采取互联网 物流快递的方式进行。同时互联网吸引吸毒者是因为在互联网的特定场域,吸毒者可以与其他吸毒者形成团体,进而产生集体认同感,这是吸毒者所渴望得到的。本文也着重讨论了互联网毒品犯罪的国家治理,这种国家治理应该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共同遏制互联网毒品犯罪的蔓延。
关键词
互联网
毒品犯罪
国家治理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10
作者
朱佳倩
袁勇贵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东南大学
附属中大医院心身
医学
科
东南大学
医
学院
心身疾病研究所
出处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66-669,共4页
文摘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用户和虚拟环境产生交互反应。本文简要概述了VR在精神障碍的评估、治疗及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了VR在精神科应用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评估
治疗
机制
分类号
R395.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苏省对外医疗援助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陶卓立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出处
《现代医学》
2023年第S01期117-120,共4页
文摘
对建国后江苏省对外医疗援助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60年坚持对受援国进行卫生援助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一批既以为国效力为荣耀又具有救死扶伤精神的江苏医师群体。
关键词
江苏
对外医疗援助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极拳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朱佳倩
袁勇贵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
王洪奇
王德彦
林辉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表达性写作应用于社会灾难时期心理救援的理论探讨
邱小燕
葛艳莹
胡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服务场景的中国医务社工角色探讨
陈楚倩
程国斌
张蕾
周宁
《医学与哲学》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死亡意识的恐惧管理和悲伤管理
黄成利
胡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身的具体与他心的抽象——读陈巍、殷融、张静的《具身认知心理学》
胡超
《科学.经济.社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灰姑娘能变成白雪公主吗?感知到的信任对他人面孔表征的影响
李庆功
方溦
胡超
石德君
胡晓晴
傅根跃
王乾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革命根据地时期禁烟运动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陶卓立
《秦智》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涉毒案件研究
陶卓立
《秦智》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虚拟现实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朱佳倩
袁勇贵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6
原文传递
11
江苏省对外医疗援助研究
陶卓立
《现代医学》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