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以东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彭这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2,共2页
高校中心组理论学习要凸显学用结合,创新学习形式,彰显辐射带动功能,在学用结合上求突破,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才能有效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提升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 学用结合 创新学习形式 辐射带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服务现状研究——基于东华大学“时尚东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娟 《科技创业月刊》 201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文化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兴群体。纵观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现状,存在服务氛围初步形成、内涵认识有待深化,组织队伍基本建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服务短期收效明显,长效机制有待健全三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文化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兴群体。纵观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现状,存在服务氛围初步形成、内涵认识有待深化,组织队伍基本建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服务短期收效明显,长效机制有待健全三方面主要问题,文章结合东华大学"时尚东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分析并提出改进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的思路与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志愿者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分析及引导策略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一超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信息交流和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研究从调研分析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究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融合 媒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普及与提高的大学美育新模式的探索实践——以东华大学打造“民乐音画”、建立以“五个一”为载体的大学美育模式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纪来 朱一超 《艺术教育》 2022年第12期254-257,共4页
文章指出,民乐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乐音画”指在当代新视觉下,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将诗、音、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民乐传播方式。2008年起,东华大学创建“艺术与我”校园文化,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通识课程为基础,逐渐建... 文章指出,民乐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乐音画”指在当代新视觉下,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将诗、音、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民乐传播方式。2008年起,东华大学创建“艺术与我”校园文化,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通识课程为基础,逐渐建立以“五个一”(一批课程+一个讲堂+一批传习基地+一批艺术团+一个品牌)为载体、以线上线下的美育课程及平台建设为突破、显现学校优势学科特色和专业方向的大美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美育 “民乐音画” 美育通识课程 “艺术与我”
原文传递
大学校史文化育人路径探析——以上海高校大师剧建设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庆华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5-90,共6页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育人"被列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有效传承创新文化,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校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育人"被列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有效传承创新文化,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校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在校史中记载的一代代大师是大学精神的脊梁。该文以近年来上海高校大师剧建设为例,梳理探析在大学校史和文化育人之间实现有机结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史 大师剧 文化育人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抖音热”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娅琳 任晓杰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8-62,共5页
全媒体时代,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借助强大的传播效应形成了"抖音热"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抖音热"现象有着生理惯性、心理需求、技术效应和传播规律等生成动因,兼具... 全媒体时代,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借助强大的传播效应形成了"抖音热"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抖音热"现象有着生理惯性、心理需求、技术效应和传播规律等生成动因,兼具技术、商品、文化和价值四重特征,虽然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获取和多样化生活的需求,但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思想深度弱化、激情消费、社交疏离、审美低俗等不利影响。移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给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带来了新思考和新启示。高校应遵循融媒体发展客观规律,从内容生产、价值引领、现实关怀和媒介融合等方面探寻引导路径,发挥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转化为工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抖音热 生成动因 潜在风险 对策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高校校庆宣传工作探析
7
作者 虞晨洁 《学习月刊》 2023年第1期47-49,共3页
高校校庆作为高校成立周年纪念活动,是学校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融媒体时代,各大高校都在通过校庆宣传活动将大学文化和精神呈现在公众面前。以2021—2022年为例,就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 高校校庆作为高校成立周年纪念活动,是学校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融媒体时代,各大高校都在通过校庆宣传活动将大学文化和精神呈现在公众面前。以2021—2022年为例,就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数十家高校迎来建校整十周年庆。行业特色高校拥有诸多显著不同的特质,要想从众多高校校庆活动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牢牢抓住校庆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走好差异化特色化宣传路径,为学校未来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融媒体时代 上海大学 办学成就 周年纪念 办学历程 展望未来 宣传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意蕴和实践路径
8
作者 吴娅琳 《纺织服装教育》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在价值体系、育人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契合性,将有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育人内容资源、实现教育模式融通、贯通...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在价值体系、育人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契合性,将有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育人内容资源、实现教育模式融通、贯通思政教育场域、催化教学效能等。结合新时代思政育人规律和大学生特质,通过核心圈层、支撑圈层、协同圈层等国学经典的创新融入路径,提升思政育人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实现国学经典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经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交往观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彭这华 葛建中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99-101,共3页
挖掘儒家交往观的内涵并做好现代转化,对于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启示。其中",仁者爱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大爱精神"和尊师重教;"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尊重差异... 挖掘儒家交往观的内涵并做好现代转化,对于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启示。其中",仁者爱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大爱精神"和尊师重教;"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尊重差异和独立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换位思考和宽以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交往观 和谐师生关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专业异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这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5,共3页
专业异化指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把专业绝对化、把人完全专业化的现象。从专业名称出发,用专业属性规定人的特性,人异变为专业的符号,人的全部等同于专业功能。专业异化是消极的,专业教育代替了整个人才培养;片面强调专业功能,人... 专业异化指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把专业绝对化、把人完全专业化的现象。从专业名称出发,用专业属性规定人的特性,人异变为专业的符号,人的全部等同于专业功能。专业异化是消极的,专业教育代替了整个人才培养;片面强调专业功能,人异化为工具;"专业"名称遮蔽了专业实质和专业人性。对于专业异化的消解主要依靠观念鼎新,配合一定的措施,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有望得到缓解。目前,对于专业异化问题的探讨更大的价值在于理论建设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异化 去人格化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和谐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这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37-138,共2页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重要意义。但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规范教师的职业职责、建立促进师生交往的制...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重要意义。但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规范教师的职业职责、建立促进师生交往的制度、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探微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这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高校新闻媒体有着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其通过理论宣传、营造氛围、典型示范等途径,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的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新闻媒体应从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宣传形式、... 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高校新闻媒体有着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其通过理论宣传、营造氛围、典型示范等途径,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的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新闻媒体应从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宣传形式、提供更好内容、提高整体效应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大学生 育人功能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这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0期18-20,共3页
我国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观念滞后、相关资源缺乏、有关人才不足、经费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思想认识、理论建设和制度、管理、认识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最主要的就是观念、人... 我国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观念滞后、相关资源缺乏、有关人才不足、经费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思想认识、理论建设和制度、管理、认识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最主要的就是观念、人才、资金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有利于高校信息化教育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基础建设 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化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管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然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90-92,共3页
分析了网络、电信、广播电视的三网融合对高校网络管理体制、网络日常监管制度、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等带来的挑战,在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监督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广大师生在网络信息空... 分析了网络、电信、广播电视的三网融合对高校网络管理体制、网络日常监管制度、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等带来的挑战,在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监督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广大师生在网络信息空间里有章可循,并且能够内化为师生的自律机制,以保障高校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三网融合的新媒体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网络管理制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仁玕新闻思想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凌燕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5期144-147,共4页
洪仁玕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新闻愿景;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不自觉地将"文以载道"的文化观渗透进他的新闻思想中,着力强调新闻的政治教化功能。洪仁玕新闻思想的内在矛盾,源于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却在... 洪仁玕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新闻愿景;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不自觉地将"文以载道"的文化观渗透进他的新闻思想中,着力强调新闻的政治教化功能。洪仁玕新闻思想的内在矛盾,源于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却在无意中构建了当今党报与大众化报刊的两种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仁玕 文以载道 政治教化功能 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视野下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现状与分析——以上海市高校为例
16
作者 李华婷 虞晨洁 李宁蔚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式总结出,"依法治国"视野下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意识方面缺乏民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式总结出,"依法治国"视野下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意识方面缺乏民主认知、理解和执行的自觉;制度建设方面有待更新、拓展和健全。因此,需要依托思想建党,强化依法治国理念,落实制度治党,保障民主建设实效。以思想意识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依法治国 高校学生 基层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叙事中“着”、“了”、“过”的使用情况——兼谈新闻话语的主观性
17
作者 李凌燕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7,共8页
动态助词"着"在新闻叙事中表静止状态的持续或起到将事件置于附属地位、充当后景的作用,暗含叙述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动态助词"了"表先时或标记核心事件,也暗含叙述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动态助词"过"... 动态助词"着"在新闻叙事中表静止状态的持续或起到将事件置于附属地位、充当后景的作用,暗含叙述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动态助词"了"表先时或标记核心事件,也暗含叙述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动态助词"过"在新闻叙事中仅用于转述他人话语或将过去发生的事件静态化后镶嵌到当前事件中。"着""了""过"在新闻叙事中的使用频率大大低于小说叙事,带强烈情感倾向的"着"不用,表与当前事件无关的"过"也几乎不用。以上现象是新闻叙事的客观性要求与新闻话语的主观性倾向博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动态助词 主观性 核心事件 附属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视角下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创新
18
作者 段然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2-94,共3页
为系统提升并创新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剖析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校园文化活动策划和管理经验,认为: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导向思... 为系统提升并创新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剖析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校园文化活动策划和管理经验,认为: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导向思想一元性与表现形式多样性相结合,形成跨校协同互动的网络化工作方式,建立常态化的专家咨询机制、项目化的培育机制、品牌化的传播机制,以信息化推动文化活动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从而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有机统一,在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共服务 品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中的表意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一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7期169-17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影视艺术的艺术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留白"为切入点,分析影视艺术创作中"留白"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实例,论述"留白"在影视艺术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影视艺术的艺术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留白"为切入点,分析影视艺术创作中"留白"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实例,论述"留白"在影视艺术中的表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留白” 虚与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碎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22
20
作者 段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49,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自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信息获取和思想互动的重要载体。自媒体的话语表达、传播和互动方式的碎片化特征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选择,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现实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自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信息获取和思想互动的重要载体。自媒体的话语表达、传播和互动方式的碎片化特征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选择,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现实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领域。文章通过分析自媒体碎片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从工作队伍媒介素养、角色转变、分众传播、话语表达和数字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借此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碎片化 优势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