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P形成与降解机制分析及其对MBR膜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郗丽娟 吕娜 +1 位作者 张海丰 孙宝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03-3008,共6页
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的形成及降解机制,并探讨了SMP对膜过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基质存在时反应器内的SMP主要以基质利用相... 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的形成及降解机制,并探讨了SMP对膜过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基质存在时反应器内的SMP主要以基质利用相关型产物(utilization associated products,UAP)为主;当基质耗尽后,生物生长相关型产物(biomass associated product,BAP)浓度增加;内源呼吸过程中BAP的产出主要来源于松散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的水解;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表明,UAP主要由多聚糖和蛋白质组成,而BAP主要是多聚糖和腐殖酸;与UAP相比,膜对BAP截留效果较好,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时MBR出水同时包含UAP及BAP,BAP浓度与膜过滤阻力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胞外聚合物 膜过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可滤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海丰 杨震 +3 位作者 张冲 杨超 苗宇 张兰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1-2176,共6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MBR的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工艺进一步快速的商业化推广。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对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作用,并探讨了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MBR的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工艺进一步快速的商业化推广。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对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作用,并探讨了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对膜污染影响。为说明高价金属离子对混合液可滤性的调控作用,文中通过DLVO、DCB及箱蛋理论深入探讨了金属离子对生物絮凝影响的机理。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金属离子 胞外聚合物 生物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L-QS减缓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海丰 孙明媛 于海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0-1305,共6页
首先介绍N-乙酰高丝氨酸环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AHL)型生物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信号分子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调节机制,通过AHL-QS信号分子细胞间的交流,可决定生物膜形成及... 首先介绍N-乙酰高丝氨酸环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AHL)型生物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信号分子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调节机制,通过AHL-QS信号分子细胞间的交流,可决定生物膜形成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分泌;系统阐述了应用AHL-QS信号分子降解酶及淬灭剂对MBR生物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抑制或降解信号分子可显著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从根本上控制膜污染。此外,针对降解酶及淬灭剂新的固定化技术在MBR中的应用也作了介绍,如磁性载体、膜表面负载、微生物-管束及多孔微球包埋细胞技术。以AHL-QS为基础的膜污染控制策略对于MBR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该技术的工程化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加强AHL-QS信号分子识别及进一步明确QS系统对微生物代谢机制的影响是该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生物膜 群体感应 N-乙酰高丝氨酸环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氟磷酸钠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缓蚀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大全 张万友 +1 位作者 王嵬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Na2PO3F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Na2PO3F的加入导致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电位负移,对钢筋的阴极和阳极电化学过程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Na2PO3F能够在钢筋表面形成沉淀...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Na2PO3F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Na2PO3F的加入导致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电位负移,对钢筋的阴极和阳极电化学过程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Na2PO3F能够在钢筋表面形成沉淀型保护膜,阻挡侵蚀性离子对钢筋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PO3F钢筋混凝土 腐蚀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循环微电解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的Design-Expert设计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洵 张万友 +1 位作者 苗宇 张海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78,共4页
利用Design-Expert 7.1试验设计系统对炭循环微电解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进行了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设计分析得出了腈纶废水COD去除率与试验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得到了腈纶废水COD去除率的残差分布以及在不... 利用Design-Expert 7.1试验设计系统对炭循环微电解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进行了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设计分析得出了腈纶废水COD去除率与试验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得到了腈纶废水COD去除率的残差分布以及在不同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COD去除率等值线和三维关系。优化结果表明:利用Design-Expert 7.1对炭循环微电解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COD去除率的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Expert 腈纶废水 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分布规律及其对MBR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海丰 于海欢 +1 位作者 问志勇 姜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4-788,793,共6页
以进水中含有10 mg/L Fe Cl3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研究对象,考察铁离子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及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中铁含量分布规律为胞内>紧缚的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 以进水中含有10 mg/L Fe Cl3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研究对象,考察铁离子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及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中铁含量分布规律为胞内>紧缚的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TB)>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在运行80 d后,大部分铁离子存在于胞内(平均含量81.2%);Fe3+的投加不但降低了SMP及EPS浓度,而且改变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其中SMP中多聚糖、TB和LB的含量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铁离子 污泥混合液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复合纤维在涂布白纸板衬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江红 雷江波 +1 位作者 张淑侠 陈子成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87,共3页
研究了矿物复合纤维用于涂布白纸板衬浆后,衬浆有关物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量时,矿物复合纤维比重质碳酸钙能更有效地提高成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和灰分,同时对成纸的各项物理指标影响更小。但考虑到矿物复合纤维用... 研究了矿物复合纤维用于涂布白纸板衬浆后,衬浆有关物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量时,矿物复合纤维比重质碳酸钙能更有效地提高成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和灰分,同时对成纸的各项物理指标影响更小。但考虑到矿物复合纤维用量过多时,成纸强度指标下降较为明显,我们认为矿物复合纤维的用量在5%~8%之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复合纤维 重质碳酸钙 涂布白纸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金属赋存形态对MBR膜污染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海丰 孙明媛 张兰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00-3205,共6页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污泥混合液性状是影响膜污染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在MBR混合液中的赋存形态,并分别对金属离子3种不同赋存形态对MBR污泥混合液及膜分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文中揭示了同价...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污泥混合液性状是影响膜污染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在MBR混合液中的赋存形态,并分别对金属离子3种不同赋存形态对MBR污泥混合液及膜分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文中揭示了同价离子或异价离子共存对混合液及膜分离的影响,对共存体系中金属离子间的协同或拮抗行为也进行了讨论,并对利用高价金属离子减缓膜污染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金属赋存形态 混合液特性 生物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铁离子投加对MBR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丰 于海欢 +1 位作者 姜锋 问志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7-351,357,共6页
本文探讨Fe Cl3的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Fe3+对MBR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混合液特性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对比,进水中投加10 mg/L Fe Cl3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均明显提高,... 本文探讨Fe Cl3的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Fe3+对MBR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混合液特性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对比,进水中投加10 mg/L Fe Cl3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均明显提高,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性有所改善,动力学黏度、表面电荷性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Fe3+的投加明显的提高了污泥混合液可滤性,降低了缓慢增长阶段的膜污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三氯化铁 污泥混合液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无甲醛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时君友 温明宇 +2 位作者 李翔宇 徐文彪 李之朋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木材加工行业当前使用的胶黏剂原料主要来自石油资源,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们对环境问题以及胶黏剂中甲醛等有毒挥发性物质的日益关注,迫使人们寻找可再生的无甲醛木材胶黏剂。利用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无甲醛环保型胶黏剂是我... 木材加工行业当前使用的胶黏剂原料主要来自石油资源,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们对环境问题以及胶黏剂中甲醛等有毒挥发性物质的日益关注,迫使人们寻找可再生的无甲醛木材胶黏剂。利用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无甲醛环保型胶黏剂是我国木材胶黏剂行业的研发方向。因此,研究生物质基无甲醛木材胶黏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生物质胶黏剂普遍存在黏度大、胶合强度低、耐水性差等问题,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大豆蛋白基无甲醛胶黏剂、淀粉基无甲醛胶黏剂、木质素基无甲醛胶黏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无甲醛胶黏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质基无甲醛胶黏剂在木材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胶黏剂 大豆蛋白基无甲醛胶黏剂 淀粉基无甲醛胶黏剂 木质素基非甲醛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D用于灰底涂布白纸板施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子成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1,共2页
AKD中性施胶荆已经在我国纸板的生产中逐步得到了应用。本文就AKD施胶剂在某纸厂生产涂布白纸板时应用于底浆的施胶进行介绍。与阳离子分散松香胶相比,AKD不但在施胶成本上更经济,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成形网的损耗。
关键词 AKD 涂布白纸板 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A中性施胶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子成 《湖南造纸》 2008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简要总结了ASA施胶剂的合成、乳化,并通过与AKD等施胶剂的对比,分析了ASA中性施胶剂在生产应用中的特点。同时对ASA中性施胶剂在涂布加工纸中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ASA 施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中催化分离膜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海丰 王嘉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0-1136,1143,共8页
膜技术作为水处理中的一种高效分离工艺,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膜分离过程中发生的膜污染现象是制约该工艺发展的瓶颈。具有催化降解有机物及分离功能的催化分离膜的开发备受关注,依靠催化膜与光催化或臭氧氧化工艺耦合可同时实现水中污... 膜技术作为水处理中的一种高效分离工艺,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膜分离过程中发生的膜污染现象是制约该工艺发展的瓶颈。具有催化降解有机物及分离功能的催化分离膜的开发备受关注,依靠催化膜与光催化或臭氧氧化工艺耦合可同时实现水中污染的去除及减缓膜污染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催化分离膜制备过程中的催化剂和载体膜,然后论述了催化分离膜的制备主要方法,包括共混法、浸渍法、层层组装法、接枝法等;最后结合催化分离膜与光催化和臭氧化耦合工艺,对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离膜 光催化 臭氧氧化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液淋滤飞灰重金属迁移特性及化学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楠楠 吴昊 +3 位作者 田书磊 王庆旭 李娜 周秀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0-1498,共9页
为解决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难以处理处置的问题,以淋滤柱为试验装置,以膜浓缩液淋滤3种不同填充高度(25.50、16.60、12.70 cm)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等... 为解决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难以处理处置的问题,以淋滤柱为试验装置,以膜浓缩液淋滤3种不同填充高度(25.50、16.60、12.70 cm)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等手段,分析淋滤过程对飞灰中重金属Cd、Cu、Zn、Pb的去除效果及转化机理.结果表明:①通过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实现了飞灰脱氯的效果,填充高度H3(12.7 cm)对氯的去除率达到88%.②填充高度H3(12.7 cm)对重金属的脱除效果最好,对Pb、Cu、Cd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41.83%、0.23%、0.21%和0.57%.③淋出液中重金属离子主要来自飞灰中弱酸可提取态的重金属,其中淋滤过程对残渣态、可氧化态重金属等影响较小.④3种填充高度均使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有所降低,其中H3(12.7 cm)填充高度的淋滤灰渣相比于飞灰的浸出浓度减少了90%.研究显示,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可脱除飞灰中的氯盐和部分重金属,降低重金属浸出浓度,为飞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液 飞灰 淋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类产物聚集形态对变压器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海丹 胡梦竹 +1 位作者 司金凤 张海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3,共5页
本文主要针对变压器油中铜类产物聚集形态及其对油样老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分子量分布测试方法对油中铜类产物聚集形态进行检测,并定期对绝缘油的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类产物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分布变化明显,铜的离子态占... 本文主要针对变压器油中铜类产物聚集形态及其对油样老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分子量分布测试方法对油中铜类产物聚集形态进行检测,并定期对绝缘油的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类产物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分布变化明显,铜的离子态占比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胶体态与悬浮态占比呈现不断累积的趋势;变压器油酸值与介质损耗因数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而油的击穿电压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铜的离子态、胶体态和悬浮态浓度与变压器油酸值、介质损耗因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击穿电压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铜类产物 聚集形态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水解酸化-A/O生物反应器处理石化废水的中试研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施云芬 郑蕾 +2 位作者 马慧 丁鹏元 初里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45,共7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脉冲布水器,建造脉冲水解酸化-A/O(厌氧好氧工艺法)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石化废水。水解酸化池和A/O的容积分别2.6 m^3和3.9 m^3;脉冲布水器的频次为10次/h;A/O池污泥龄25 d,污泥回流比100%,温度15~32℃。反应器稳定运行近7... 采用自行设计的脉冲布水器,建造脉冲水解酸化-A/O(厌氧好氧工艺法)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石化废水。水解酸化池和A/O的容积分别2.6 m^3和3.9 m^3;脉冲布水器的频次为10次/h;A/O池污泥龄25 d,污泥回流比100%,温度15~32℃。反应器稳定运行近7个月的结果表明:尽管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波动较大,但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58±107)mg·L^(-1),系统COD去除率为80%,其中脉冲水解酸化池(PHA)的COD去除率为29%。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35.9±11.3)mg·L^(-1),系统氨氮的去除率为86%。UV_(254)和TN的平均去除率约为58%,TP去除率可达86%。PHA泥水混合良好,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比进水提高近1倍,BOD_5(5天生化需氧量)/COD值比进水提高35%,显示其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并可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I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在属的水平上,Anaerolineaceae和Clostridiales在水解酸化池中丰度较高;A/O池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Flexibacter,Thiobacillu,Nitrosomonadaceae和Nitrospira。通过反应器各段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共同作用,石化废水中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得以有效降解。结果表明,脉冲布水水解酸化-A/O工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并可应用于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布水器 水解酸化 Ilumina Miseq测序 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XDLVO理论解析MBR膜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海丰 樊雪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4-609,共6页
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广泛应用,因此膜污染机制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膜污染十分重要。XDLVO理论合理地解析了范德华力、极性作用力、双电层作用力在膜污染过程中的贡献,有效地揭示了膜污染机理。本文首先阐述了XDLVO理... 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广泛应用,因此膜污染机制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膜污染十分重要。XDLVO理论合理地解析了范德华力、极性作用力、双电层作用力在膜污染过程中的贡献,有效地揭示了膜污染机理。本文首先阐述了XDLVO理论;然后运用XDLVO理论,解析界面微距离范围内膜表面凝胶层及泥饼层形成过程;最后总结了XDLVO理论在MBR膜污染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XDLVO理论 凝胶层 泥饼层
原文传递
大蒜素包埋球对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可滤性影响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丰 于海欢 孙明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将由大蒜素包埋在海藻酸钠中制成的大蒜素包埋球(AEBs)投加至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以探讨大蒜素的群体猝灭(QQ)效应对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QQ作用对污泥混合液性质影响显著,对MBR污染物去除影响较小;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 将由大蒜素包埋在海藻酸钠中制成的大蒜素包埋球(AEBs)投加至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以探讨大蒜素的群体猝灭(QQ)效应对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QQ作用对污泥混合液性质影响显著,对MBR污染物去除影响较小;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含量降低;通过对修正污染指数(MFI)检测表明,QQ可提高污泥混合液可滤性,该指标与胞外多糖浓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群体猝灭 大蒜素 修正污染指数
原文传递
进水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丰 樊雪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4-549,共6页
进水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运行效能影响显著,尤其是进水含盐量为5 g/L时,明显恶化了污泥可滤性,膜污染速率加快;MBR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随钠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其中SMP中蛋白质含量与钠离子浓度... 进水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运行效能影响显著,尤其是进水含盐量为5 g/L时,明显恶化了污泥可滤性,膜污染速率加快;MBR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随钠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其中SMP中蛋白质含量与钠离子浓度密切相关;与紧密结合态EPS(TB)相比,钠离子含量对松散结合态EPS(LB)浓度的影响更大;不同盐度对COD及NH4+-N影响不明显,系统对COD及NH4+-N的去除效果稳定,分别保持在92%及94%以上,高盐度对MBR总磷去除率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盐度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胞外DNA在生物膜构建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明 鲁馨 +2 位作者 李正 张兰河 张海丰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生物膜是指细菌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特殊微生物聚合体,生物膜法是水的生化处理技术的重要分支,在环境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综述了胞外DNA(eDN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介绍胞外聚合物(EPS)分类以及eDNA在EPS中... 生物膜是指细菌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特殊微生物聚合体,生物膜法是水的生化处理技术的重要分支,在环境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综述了胞外DNA(eDN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介绍胞外聚合物(EPS)分类以及eDNA在EPS中的分布情况;其次阐述群体感应系统调节eDNA在细菌中的释放;为说明eDN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机理,本文采用了XDLVO理论揭示eDNA调节细菌的粘附和聚集性能,并探讨了eDNA与蛋白质及多聚糖的结合行为;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胞外聚合物 胞外DNA 群体感应 粘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