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式教学法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晓兰 马锐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6,共2页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引入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能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自己价值观的机会,最大限度增强他们对价值观教育的感受,提升他们对价值观学习的理性认识。在价值观教育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应把握价值观教育...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引入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能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自己价值观的机会,最大限度增强他们对价值观教育的感受,提升他们对价值观学习的理性认识。在价值观教育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应把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关注大学生能力和情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肯定和鼓励中进行总结与讲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价值观教育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淑梅 秦泗岩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7期73-74,共2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在激发自我潜能,满足心理需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及团体凝集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经纬 赵世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拓宽大学生思想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状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兰 管鸣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71-173,共3页
文学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出来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并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反思自身,塑造完美人格、价值引导,明确理想目标、道德感知,内化行为习惯、调解矛盾,... 文学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出来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并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反思自身,塑造完美人格、价值引导,明确理想目标、道德感知,内化行为习惯、调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基本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经纬 王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96-97,共2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阐述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阐述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大学生 思想变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同时感恩教育又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进而导致的感恩教育实效性不强、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同时感恩教育又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进而导致的感恩教育实效性不强、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强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刚 周红旗 《商业经济》 2010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自强意识。然而,也存在城市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相比农村学生差的问题。自强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多元性教育形式整合,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注重校园文化凝练与熏陶,... 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自强意识。然而,也存在城市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相比农村学生差的问题。自强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多元性教育形式整合,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注重校园文化凝练与熏陶,增强社会舆论与价值引导。同时,要发掘贫困生自强的典型代表,发挥自强型贫困大学生的典范作用,大力宣传贫困大学生的自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贫困生 自强 能力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春丽 李忠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114-116,共3页
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探讨,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的分析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方式、课余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恋爱方式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各方面因素;并根据大学生思想道... 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探讨,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的分析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方式、课余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恋爱方式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各方面因素;并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刚 孙佳宁 《商业经济》 2010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是其心理健康发展与成才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女大学生由于恋爱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学校和家庭恋爱观教育的缺失,造成女大学生出现恋爱失误或性罪错。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 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是其心理健康发展与成才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女大学生由于恋爱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学校和家庭恋爱观教育的缺失,造成女大学生出现恋爱失误或性罪错。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四自"意识,积极开展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积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女大学生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和辅导,学校更是应义无返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恋爱观 教育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文 尹宗义 谢江虹 《社会工作》 2008年第22期31-34,共4页
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发现影响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首先是... 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发现影响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首先是学习满意度,其次包括人际关系满意度、精神满意度等10个方面。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年级对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斌 刘伟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虽然距今已一百多年,但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智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伟杰 李海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0-41,共2页
儒家生命智慧博大精深,对当前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重生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仁爱为怀几个方面探讨了儒家生命智慧对当前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儒家 生命智慧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和谐校园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连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本文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目前高校培养积极分子存在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等几方面着手,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本文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目前高校培养积极分子存在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等几方面着手,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新任务,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入党积极分子 和谐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霞》:文革后期文学主流及其叙事策略——《朝霞》月刊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懿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共6页
1974年1月在上海创刊的文学月刊《朝霞》,产生于“文革”后期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它的创刊和运作直接而且集中地显示了文革后期以“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目标的主流文学叙事及其意识形态。通过样板媒体《朝霞》不仅可以透... 1974年1月在上海创刊的文学月刊《朝霞》,产生于“文革”后期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它的创刊和运作直接而且集中地显示了文革后期以“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目标的主流文学叙事及其意识形态。通过样板媒体《朝霞》不仅可以透视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叙事策略,而且也有助于把握文革时期极左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 《朝霞》月刊 主流文学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客观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庞文 于婷婷 《中国林业教育》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该文通过对实证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但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 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该文通过对实证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但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年级和专业。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求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丰 马涛 《职业技术》 2009年第7期39-39,共1页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加之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时常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典型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 择业 心理问题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政治生活方式研究
17
作者 鲁志美 万思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本文以网络的特点及两面性为切入点,阐述了网络时代我国青年大学生政治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网络上的特点,进而探讨网络时代对我国青年大学生政治生活的建构。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政治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见领袖”的“第二文本”阐释——文学接受视阈里的张爱玲
18
作者 梁冬梅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一直很关注张爱玲,先后在华语大地上掀起了三次"热潮"。"张热"的成因很复杂,纵观三次"张热",具有优势地位的"意见领袖"们对文学作品的"第二文本"阐释发挥了举...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一直很关注张爱玲,先后在华语大地上掀起了三次"热潮"。"张热"的成因很复杂,纵观三次"张热",具有优势地位的"意见领袖"们对文学作品的"第二文本"阐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张爱玲作品的解读中,推动了一次又一次张爱玲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张热” 文学接受 “第二文本” “意见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和谐价值观教育与培养的思考
19
作者 李晓兰 马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40-42,共3页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和谐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友爱的价值理念,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培养民主法治的价值目标,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培养...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和谐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友爱的价值理念,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培养民主法治的价值目标,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培养生态文明的价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价值观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英明决策
20
作者 王越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文通过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顺应了历史潮流 ,避免了一场军阀混战 ,实现了中国统一以及维护和稳定了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东北“易帜”对国家、对民族和对张学... 本文通过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顺应了历史潮流 ,避免了一场军阀混战 ,实现了中国统一以及维护和稳定了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东北“易帜”对国家、对民族和对张学良个人都是有益的 ,最后得出结论 :东北“易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易帜” 张学良 南京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