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含盐量下冻土电渗过程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芯雨
张泽
+3 位作者
张圣嵘
金豆豆
崔健
翟金榜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多年冻土地区中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基础常常受到盐分侵蚀,这是此区域主要工程灾害之一。研究发现,冻结土在电场作用下,极性水分子与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更有利于水分迁移。因此,...
多年冻土地区中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基础常常受到盐分侵蚀,这是此区域主要工程灾害之一。研究发现,冻结土在电场作用下,极性水分子与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更有利于水分迁移。因此,可通过电渗的方法控制水分的聚集位置,解决冻土中因水分积聚而形成的冻害。结果表明:试验环境在-4℃下,不同含盐量试样通过粒子数量和未冻水含量影响着电流趋势——未冻水中离子浓度越大,土体导电性越强,电流峰值越大;未冻水含量增多,离子迁移通道也增多,且到达峰值时间缩短。对比通电结束后的水分迁移量,添加盐分能有效提高水分迁移量,但是0.20%、0.25%、0.30%三个浓度氯化钠盐渍土的水分迁移量区别不明显,即不同类型(低含盐度)冻土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试验结果可为判别冻土地区应用电渗法适宜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试验
冻土
含盐量
电流趋势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极季克西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闫庆凯
张泽
+3 位作者
李向龙
孙继欣
ZHANG Andrei
张圣嵘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57-70,共14页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北极放大效应”,对多年冻土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北极城市季克西,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地表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首先,基于气象站的实测数据,统计了季克西1976—...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北极放大效应”,对多年冻土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北极城市季克西,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地表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首先,基于气象站的实测数据,统计了季克西1976—2022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冻融频次、年度冻结指数、年度融化指数的长时序变化;其次,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了2000—2021年季克西地区的地表温度和土地覆盖变化,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6—2022年间,年平均气温以0.07℃·a^(-1)的速度增加;年度冻结指数以-20.98℃·d·a^(-1)的速度下降,年度融化指数以7.11℃·d·a^(-1)的速度上升。2000—2021年间,7—8月平均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3.14℃。地理探测器分析显示,土壤湿度和建筑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最高,高程、植被指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长期地温监测数据显示,不同深度的地温均呈现升温趋势,但随着深度增加,升温速率逐渐减小。机场附近的热融湖塘面积持续扩张,进一步响应了多年冻土的广泛退化。本研究为理解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区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为北极航道沿岸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年冻土
北极
季克西
土地利用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含盐量下冻土电渗过程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芯雨
张泽
张圣嵘
金豆豆
崔健
翟金榜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中俄寒区工程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冻土研究所
出处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078)
+1 种基金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类项目(GZ20220095,GZ20220052)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23KFJJ-001)资助。
文摘
多年冻土地区中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基础常常受到盐分侵蚀,这是此区域主要工程灾害之一。研究发现,冻结土在电场作用下,极性水分子与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更有利于水分迁移。因此,可通过电渗的方法控制水分的聚集位置,解决冻土中因水分积聚而形成的冻害。结果表明:试验环境在-4℃下,不同含盐量试样通过粒子数量和未冻水含量影响着电流趋势——未冻水中离子浓度越大,土体导电性越强,电流峰值越大;未冻水含量增多,离子迁移通道也增多,且到达峰值时间缩短。对比通电结束后的水分迁移量,添加盐分能有效提高水分迁移量,但是0.20%、0.25%、0.30%三个浓度氯化钠盐渍土的水分迁移量区别不明显,即不同类型(低含盐度)冻土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试验结果可为判别冻土地区应用电渗法适宜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电渗试验
冻土
含盐量
电流趋势
水分迁移
Keywords
electroosmotic test
frozen soil
salt content
current trend
water migration
分类号
O646.1 [理学—物理化学]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季克西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闫庆凯
张泽
李向龙
孙继欣
ZHANG Andrei
张圣嵘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中俄寒区工程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冻土研究所
出处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57-70,共14页
基金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导类)(GZ20220095)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702)资助。
文摘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北极放大效应”,对多年冻土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北极城市季克西,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地表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首先,基于气象站的实测数据,统计了季克西1976—2022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冻融频次、年度冻结指数、年度融化指数的长时序变化;其次,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了2000—2021年季克西地区的地表温度和土地覆盖变化,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6—2022年间,年平均气温以0.07℃·a^(-1)的速度增加;年度冻结指数以-20.98℃·d·a^(-1)的速度下降,年度融化指数以7.11℃·d·a^(-1)的速度上升。2000—2021年间,7—8月平均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3.14℃。地理探测器分析显示,土壤湿度和建筑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最高,高程、植被指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长期地温监测数据显示,不同深度的地温均呈现升温趋势,但随着深度增加,升温速率逐渐减小。机场附近的热融湖塘面积持续扩张,进一步响应了多年冻土的广泛退化。本研究为理解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区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为北极航道沿岸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年冻土
北极
季克西
土地利用
地表温度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permafrost
Arctic
Tiksi
land us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分类号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含盐量下冻土电渗过程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赵芯雨
张泽
张圣嵘
金豆豆
崔健
翟金榜
《冰川冻土》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极季克西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闫庆凯
张泽
李向龙
孙继欣
ZHANG Andrei
张圣嵘
《冰川冻土》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