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9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4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39例,胸痛31例,咳痰35例,胸闷28例,发热14例。患者经螺旋CT...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4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39例,胸痛31例,咳痰35例,胸闷28例,发热14例。患者经螺旋CT和手术病例检查肺炎诊出率分别为57.1%和61.9%,支气管腔异常诊出率为85.7%和90.5%,支气管壁异常诊出率为78.6%和81.0%,螺旋CT诊断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型肺癌患者运用螺旋CT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中心型肺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股骨...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6.6%;对照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漏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75.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核磁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4-2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艳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3期210-211,共2页
654-2为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与阿托品近似.1965年国内首先用于临床.文献报道654-2口服吸收差,约1/4随粪便排出,肌注15min血浓度最高,迅速分布全身,胰腺含量最高,脑含量较低,主要在肝、肾及血浆中代谢,约20%-40%经肾以原形排出.654-2属... 654-2为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与阿托品近似.1965年国内首先用于临床.文献报道654-2口服吸收差,约1/4随粪便排出,肌注15min血浓度最高,迅速分布全身,胰腺含量最高,脑含量较低,主要在肝、肾及血浆中代谢,约20%-40%经肾以原形排出.654-2属抗胆碱能药、中枢作用较阿托品弱10倍,外周作用明显、对肠及膀胱平滑肌收缩和降压作用与阿托品近似.对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4-2 内科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桂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301-301,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不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不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保持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桂田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252-252,共1页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的患者139例为观察组,仅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39例为对照组。通过比较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的患者139例为观察组,仅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39例为对照组。通过比较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其中生活自理患者(≥4分)108例(77.70%)远高于对照组的81(58.2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协助、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