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1
作者 潘辉芬 詹群芳 周卫敏 《包头医学》 2025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健康行为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CA-6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SDSCA-6评分项目指标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足部护理、用药管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血糖控制和健康行为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糖尿病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璐 詹群芳 周卫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实施基于TTM的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遵医行为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中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护理配合等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供血不足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干预后,可促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高,进一步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利于改善预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跨理论模型 护理模式 心理弹性水平 遵医行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CEDE-PROCEED模型对CG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3
作者 祝潇 黄小华 郑雅群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观察基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RECEDE-PROCEED)模型对慢性胃炎(CG)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G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基于PRECEDE-PROCEED模型制定护理方案)各64例,评价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生... 目的观察基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RECEDE-PROCEED)模型对慢性胃炎(CG)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G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基于PRECEDE-PROCEED模型制定护理方案)各64例,评价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心理情绪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好;两组的心理情绪指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上述结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PRECEDE-PROCEED模型用于CG患者,有利于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知晓度,改善其生活习惯,减轻抑郁与焦虑情绪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EDE-PROCEED模型 慢性胃炎 疾病知晓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评估在危重患者谵妄预防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丽娟 潘辉芬 周卫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35-1836,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评估在危重患者谵妄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危重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干预)各34例,比较两组干预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睡... 目的探究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评估在危重患者谵妄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危重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干预)各34例,比较两组干预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谵妄持续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意识模糊评估,可降低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谵妄 PDCA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舒雯超 赵玉婷 童智洪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分析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给药的37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185例)...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分析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给药的37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185例)和参照组(185例)。观察组临产产妇给予经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参照组临产产妇选用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状态、输液通畅情况、心理状态及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状态良好率、输液通畅率及经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8.38%、96.76%、98.92及88.65%,均高于参照组的86.49%、82.16%、88.65%及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相较于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产产妇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产妇的舒适度,减少了产妇的焦虑感,缓解了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产妇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童智洪 蔡小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对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新生窒息患儿104例,时间为2015年1月15日—2016年12月14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新生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52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52... 目的探讨和研究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对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新生窒息患儿104例,时间为2015年1月15日—2016年12月14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新生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52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52例,对其实施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干预后2组新生窒息患儿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中新生窒息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1%)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9%),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窒息复苏后的新生患儿接受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对新生窒息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改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减少新生患儿的病死率,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优质护理风险管理 窒息复苏 急诊 新生儿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与复合芬太尼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7
作者 姜山鸢 李海华 陈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复合芬太尼 手法复位 氯诺昔康 丙泊酚 麻醉效果 治疗不当 再次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