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内空隙形成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必增 王以进 +1 位作者 贾连顺 李家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椎体内空隙形成后的力学强度变化。方法 将新鲜单椎体标本通过其后正中的静脉孔 ,用刮勺制作椎体内空隙模型 ,再测其强度 ,并与邻近椎体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当椎体内缺损分别占椎体体积的 1 0 %、2 0 %、3 0 %时 ,其强... 目的 探讨椎体内空隙形成后的力学强度变化。方法 将新鲜单椎体标本通过其后正中的静脉孔 ,用刮勺制作椎体内空隙模型 ,再测其强度 ,并与邻近椎体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当椎体内缺损分别占椎体体积的 1 0 %、2 0 %、3 0 %时 ,其强度减少的百分比分别为 1 0 .67%、1 8.0 0 %、2 6.83 %。结论 椎体内缺损可明显降低椎体强度 ,随着缺损的增大 ,椎体强度降低更加明显 ,当缺损超过一定大小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椎体内缺损 脊柱肿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F器械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洪伟 马忠奎 +2 位作者 许立 唐天驷 王以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 :对自行设计的MSF固定胸腰椎骨折后的效果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利用 7具较新鲜的固定胸腰椎经脊柱标本 ,模拟临床骨折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其固定后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 ,论证其医疗效果。结果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强度、... 目的 :对自行设计的MSF固定胸腰椎骨折后的效果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利用 7具较新鲜的固定胸腰椎经脊柱标本 ,模拟临床骨折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其固定后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 ,论证其医疗效果。结果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强度、刚度和脊柱稳定性方面均优于Steffee、Dick器械 (P <0 .0 1)。结论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后满足生物力学要求 ,又进一步提高了损伤脊柱的三柱稳定性能。该内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设计合理 ,能达到操作方便、多种用途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F 胸腰椎骨折 生物力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交锁髓内钉和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材治疗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冯德宏 郑祖根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对分叉交锁髓内钉 (BLIN)内固定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18根湿润新鲜肱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物固定之肱骨骨折在抗轴向拉伸及压缩、抗弯... 目的 对分叉交锁髓内钉 (BLIN)内固定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18根湿润新鲜肱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物固定之肱骨骨折在抗轴向拉伸及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在拉伸和压缩试验中 ,BLIN固定之肱骨骨折具有近于两端均行横向交锁之髓内钉 (TLIN)的相对高的破坏载荷 ,而刚度相对较低 ;BLIN的抗扭转、抗弯曲性能强于 6孔加压钢板 (6TCP)。三根Ender钉内固定 (E3)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为最差。结论 BLIN属坚强内固定和弹性动态固定的有机组合 ,应力遮挡率低 ,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和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忆新 郑祖根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比较四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方法 ,为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8具尸体前臂—手部标本制成骨折损伤模型 ,随机分别先后采用桡骨远端动力型外固定器、小型AO外固定器、小型于氏多功能外固定器和石膏固定 ,进行抗... 目的 比较四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方法 ,为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8具尸体前臂—手部标本制成骨折损伤模型 ,随机分别先后采用桡骨远端动力型外固定器、小型AO外固定器、小型于氏多功能外固定器和石膏固定 ,进行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与刚度的比较。结果 各组应变值与载荷的大小呈正线性相关 ;在满足轴向压缩、弯曲及扭转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 ,桡骨远端动力型外固定器比小型AO外固定器和于氏多功能外固定器优越 ,石膏固定最差 ,四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外固定器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向利 郑祖根 +1 位作者 董启榕 王以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 对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 (BLN)治疗胫骨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2 1具新鲜润湿胫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分叉交锁钉 (BLN)与G -K钉、矩形钉 (RN) ,8PT(8孔钢板 )在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 目的 对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 (BLN)治疗胫骨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2 1具新鲜润湿胫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分叉交锁钉 (BLN)与G -K钉、矩形钉 (RN) ,8PT(8孔钢板 )在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 ,并对Ender钉和梅花钉 ((PBN)在承载能力方面作出评价与比较。结果 在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上BLN与GK钉的相似 ,明显强于RN、8PT、PBN和En钉 ;BLN的应力遮挡率明显优于GK钉。结论 BLN属于弹性固定与坚强固定的有机结合 ,应力遮挡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固定器械 生物力学 交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卫兵 姜长明 +2 位作者 王以进 廉永昕 张毅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研究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用 8具无损伤的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 ,经分次处理分为 3组 :A组 ,剔除肌肉的正常颈椎 ;B组 ,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颈椎标本 ;C组 ... 目的 :研究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用 8具无损伤的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 ,经分次处理分为 3组 :A组 ,剔除肌肉的正常颈椎 ;B组 ,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颈椎标本 ;C组 ,切除韧带复合体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颈椎标本。模拟人颈部生理活动 ,分次进行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扭转试验 ,测量 3组的力学指标。结果 :与A组相比 ,C组C5椎体前缘的应力显著增高 ,轴向刚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明显下降 (P <0 0 1) ;而B组上述各力学指标均优于C组 (P <0 0 1)。结论 :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韧带复合体 椎板成形术 生物力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Luque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忠 刘方刚 王以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改良Luque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李新忠,刘方刚,王以进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症大多采用Harrington、Luque或两者联合,其中以Luque手术最为常用。我科先后采用六种术式治疗脊... 改良Luque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李新忠,刘方刚,王以进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症大多采用Harrington、Luque或两者联合,其中以Luque手术最为常用。我科先后采用六种术式治疗脊柱侧凸症181例,总结分析认为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侧凸症 青少年 改良Luque手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不同撑开高度影响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良意 陈德玉 +3 位作者 郭永飞 王新伟 徐建伟 王以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评价颈椎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不同撑开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8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平均分为6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5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均行颈椎体次全切除后用自行研制的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分别撑开0、2、4... 目的评价颈椎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不同撑开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8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平均分为6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5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均行颈椎体次全切除后用自行研制的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分别撑开0、2、4、6、8mm,测量各组标本在受到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的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总体位移和应变变化。结果撑开高度为4、6mm时颈椎的总体位移和应变明显下降,如果继续增加撑开高度,颈椎稳定性并不随之增加。结论单椎体次全切除后撑开高度为4~6mm可获得较好的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重建 椎间高度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爪钳夹式脊柱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令坚 郑文忠 +5 位作者 孔培成 黄圣排 徐新华 凌小明 王以进 刘爱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 :提高脊柱手术内固定效果。方法 :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脊柱内固定器 ,多爪钳夹式脊柱固定器 (MCSF)。经临床应用治疗胸腰椎骨折 1 1 2例。用 1 0具尸体脊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比较MCSF、Dick钉及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目的 :提高脊柱手术内固定效果。方法 :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脊柱内固定器 ,多爪钳夹式脊柱固定器 (MCSF)。经临床应用治疗胸腰椎骨折 1 1 2例。用 1 0具尸体脊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比较MCSF、Dick钉及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MCSF在抗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应力方面明显优于Dick钉 ,但较正常脊柱稍差。临床应用则显示 :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并发症少。结论 :MCSF有较好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 ,手术操作简便、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固定器 多抓钳夹式 生物力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桥式弹性椎弓根固定器的研制与生物力学评价
10
作者 李超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8期514-517,共4页
目的 分析自行研制的新型椎弓根固定器性能。方法 对拱桥式弹性椎弓根固定器(ABPF)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与对照组(RF、Steffee、Dick)对比分析。结果 ABPF在应变、应力、位移、强度、刚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BPF利用特... 目的 分析自行研制的新型椎弓根固定器性能。方法 对拱桥式弹性椎弓根固定器(ABPF)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与对照组(RF、Steffee、Dick)对比分析。结果 ABPF在应变、应力、位移、强度、刚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BPF利用特有的拱形钢板和钉板角能对脊柱骨折产生过伸折顶复位与纵向撑开复位,降低了复位过程中椎弓根钉压缩负荷。术后对脊柱骨折产生持续向前的推力与弹性固定,对防止后凸畸形复发和椎体高度丢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式弹性椎弓根固定器 研制 生物力学 评价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纬洲 王宏鹤 +2 位作者 王以进 赵松海 毕宏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验证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N)的生物力学性能比GK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9具成人新鲜尸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压缩、弯曲、扭转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结... 目的:验证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N)的生物力学性能比GK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9具成人新鲜尸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压缩、弯曲、扭转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结果:①ALN钉与国外GK钉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相当(P<0.05);②在应力遮挡率方面特别小,明显比GK钉优越(P<0.01);③ALN钉具有力学分布合理、应力遮挡小、内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操作方便,能早期恢复伤肢功能的特点。结论:ALN钉除了具备GK钉抗弯、剪、扭、旋优良的作用外,还具备了GK钉所不具备的自动加压弹性固定的作用。解决了临床上坚强内固定(带锁髓内钉)骨折端应力传导不够或没有应力传导,弹性固定(梅花钉)不易控制骨折端弯、剪、扭、旋应力这一矛盾。是一种性能特别优良的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生物力学 A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棒椎弓根钉的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春 王以进 +1 位作者 郭卫忠 刘成招 《颈腰痛杂志》 1998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方法:对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U型棒椎弓根钉,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并用以治疗腰椎滑脱症。结果:以Stefee钢板相比轴向刚度增加20%,扭转刚度增加16%。经临床应用11例,效果满意,复位率达80%,手术创伤轻、出血... 方法:对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U型棒椎弓根钉,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并用以治疗腰椎滑脱症。结果:以Stefee钢板相比轴向刚度增加20%,扭转刚度增加16%。经临床应用11例,效果满意,复位率达80%,手术创伤轻、出血少、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U型棒 椎弓根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爪钳夹式颈椎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Huang lingjian 黄令坚 +5 位作者 郑文忠 马国埭 陈昆 刘爱刚 陈超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提高颈椎内固定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的脊柱固定器(MCSF)。经临床治疗下颈椎损伤15例,并用10具新鲜尸体脊柱标本(C1~T1)进行力学测定,比较MCSF、关节突钢板及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在抗轴向压缩、弯曲及旋转应... 目的 提高颈椎内固定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的脊柱固定器(MCSF)。经临床治疗下颈椎损伤15例,并用10具新鲜尸体脊柱标本(C1~T1)进行力学测定,比较MCSF、关节突钢板及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在抗轴向压缩、弯曲及旋转应力方面,MCSF明显优于关节突钢板及正常脊柱。而临床应用显示术后颈椎的生理曲线和伤椎高度完全得到恢复,平均随访时间24.3个月,未见固定器松脱及畸形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MCSF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有良好的固定作用,手术操作安全简便,是颈椎后路理想的固定器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多抓钳夹式 生物力学 颈椎固定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47
14
作者 王春 王金华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比较三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为临床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8具尸体上肢标本 ,制成骨折损伤模型 ,随机分组分别适用交叉克氏针加 8字钢丝 ,交叉克氏针、平行克氏针等三种方法固定后 ,模拟肘关节伸、屈和扭... 目的 比较三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为临床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8具尸体上肢标本 ,制成骨折损伤模型 ,随机分组分别适用交叉克氏针加 8字钢丝 ,交叉克氏针、平行克氏针等三种方法固定后 ,模拟肘关节伸、屈和扭转三种情况下进行加载。结果 采用交叉克氏针加 8字钢丝无论在强度还是刚度方面均优于单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更比平行克氏针内固定的效果好 ,前者比后者强度平均高出 12 %和 30 %。刚度平均高出 15 %和 33% (P <0 0 1)。结论 交叉克氏针加钢丝固定 ,它操作简单、牢固、稳定性好 ,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防止肘内翻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翼自动加压钢板的研制与生物力学测定(附120例报告)
15
作者 谭乾 陆庄樵 +7 位作者 朱泖岷 宋立坚 孙剑平 于进祥 王以进 闵昆山 高建军 王行泽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7-8,共2页
加压钢板临床应用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及促进骨愈合方面有一定优点.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带角翼自动加压钢板就是针对其缺点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钢板.通过生物力学试验及临床验证证明:新型钢板是目前较满意的一种自动加... 加压钢板临床应用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及促进骨愈合方面有一定优点.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带角翼自动加压钢板就是针对其缺点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钢板.通过生物力学试验及临床验证证明:新型钢板是目前较满意的一种自动加压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翼 自动加压钢板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凯 姜长明 +5 位作者 杨群 吴春明 唐开 李正维 姜滨 王以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8-922,共5页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改良术式);C组:B组测试后,将保留的韧带复合体切除,即为传统术式。3组均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30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其中男152例,女1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7.2岁。病程3个月~41年。单纯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54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5例,L4~S1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采用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患者手术满意度及影像学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轴向压缩实验:前屈时,A、B组应变、应力、轴向位移均小于C组(P<0.01);轴向刚度大于C组(P<0.01)。后伸时,A、B、C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实验:在相同弯矩下,挠度、倾角、弯曲刚度A、C组及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实验:相同扭角条件,B组承载的扭矩大于C组(P<0.01);相同扭矩条件,B组扭角小于C组(P<0.01),B组扭转刚度大于C组(P<0.01)。临床应用结果:术中神经根牵拉伤7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伤口感染4例,经处理后痊愈。30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根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6.0%;其中优163例,良112例,可34例,优良率89%。X线片未见椎体不稳。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7%。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减压术 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间盘、椎体的力学性质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必增 王以进 +1 位作者 李家顺 贾连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强化后对邻近椎间盘、椎体的力学影响。方法 将包括 3个椎体2个椎间盘的脊柱功能单元 (FSU)分为两组 ,行中间椎体骨折后 ,分别在中间椎体行磷酸钙骨水泥(CPC)和医用骨水泥 (PMMA)成形强化 ,以代表不同程度的强化。...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强化后对邻近椎间盘、椎体的力学影响。方法 将包括 3个椎体2个椎间盘的脊柱功能单元 (FSU)分为两组 ,行中间椎体骨折后 ,分别在中间椎体行磷酸钙骨水泥(CPC)和医用骨水泥 (PMMA)成形强化 ,以代表不同程度的强化。骨折前、成形后分别行屈曲压缩力学实验。结果 FSU中间椎体成形后刚度比骨折前刚度升高 1 9%时 ,FSU整体刚度和强度无影响 ;邻近椎体刚度降低 6.7% (P >0 .0 5 ) ,但不显著 ;对邻近椎间盘高度有明显影响 (P <0 .0 1 )。当FSU中间椎体成形后刚度比骨折前刚度升高 5~ 6倍时 ,FSU整体刚度和强度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邻近椎体刚度降低 2 4 .4 % (P <0 .0 1 ) ;对邻近椎间盘高度的影响最大 (P <0 .0 1 )。结论 CPC强化椎体后 ,对邻近椎体造成的应力集中很小 ,而对邻近椎间盘有一定的影响 ;即使椎体刚度超过原来数倍时 ,可在邻近椎间盘造成明显的应力集中 ,但对邻近椎体刚度的影响远小于强化椎体本身刚度的增加幅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脊柱功能单元 磷酸钙骨水泥 生物力学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体椎间盘的粘弹性性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廷胜 王以进 +2 位作者 万年宇 宋展昭 吕则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9-223,207,共6页
本文重点讨论人体湿润新鲜尸体腰椎体椎间盘的粘弹性性质。实验在不同应变率下测定它的变形规律,以及椎间盘的蠕变、松弛特性,加载与卸载的变化。
关键词 腰椎体 椎间盘 粘弹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卵巢摘除后大鼠胫骨上段力学性能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黄遂柱 戴克戎 +2 位作者 王以进 汤亭亭 薛文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本实验采用胫骨垂直压缩试验,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卵巢摘除后3个月已出现显著骨丢失大鼠(OVX大鼠)胫骨上段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和传统的雌激素治疗做对比。结果显示:1.卵巢摘除组大鼠胫骨上段力学性能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 本实验采用胫骨垂直压缩试验,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卵巢摘除后3个月已出现显著骨丢失大鼠(OVX大鼠)胫骨上段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和传统的雌激素治疗做对比。结果显示:1.卵巢摘除组大鼠胫骨上段力学性能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2.中剂量和高剂量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高OVX大鼠胫骨的力学性能。3.雌激素和低剂量生长激素治疗对OVX大鼠胫骨上段的力学性能无明显保护作用。生长激素对大鼠胫骨力学性能的保护作用可能和胫骨上段松质骨和皮质骨骨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生物力学 胫骨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途脊柱固定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20
作者 丁洪伟 马忠奎 +2 位作者 许立 唐天驷 王以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对自行设计的多用途脊柱固定器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后的效果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并通过初步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 7具较新鲜的固定胸腰椎脊柱标本 ,模似临床骨折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其固定后生物力学... 目的 对自行设计的多用途脊柱固定器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后的效果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并通过初步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 7具较新鲜的固定胸腰椎脊柱标本 ,模似临床骨折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其固定后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 ,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 ,论证其医疗效果。结果  (1)MSF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强度 ,刚度和脊柱稳定性方面的均优于Steffee、Dick器械 (P <0 0 1)。 (2 )初步临床应用表明 ,该内固定器械操作方便 ,疗效满意。结论 MSF固定胸腰椎骨折满足生物力学要求 ,提高损伤脊柱的三柱稳定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多种用途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脊柱固定器 胸腰椎骨折 生物力学 研究 临床应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