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缺陷Ru纳米片驱动高分散Pt催化剂增强电催化析氢性能
1
作者 王乾森 程庆庆 +1 位作者 李军 杨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9,共6页
采用无电沉积方法,以富缺陷片状Ru纳米颗粒(Ru NPs)为基底,制备出高度分散Pt负载在Ru表面的催化剂(Ru NPs@Pt)。单电子顺磁共振实验证明了缺陷Ru的存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证实了高分散原子或亚纳米Pt的存在。所制备的电催化剂HE... 采用无电沉积方法,以富缺陷片状Ru纳米颗粒(Ru NPs)为基底,制备出高度分散Pt负载在Ru表面的催化剂(Ru NPs@Pt)。单电子顺磁共振实验证明了缺陷Ru的存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证实了高分散原子或亚纳米Pt的存在。所制备的电催化剂HER交换电流密度高达2.39 mA/cm^(2),明显高于商业化Pt/C;50 mV过电位下质量活性高达32.34 A/mgPt,是商业化Pt/C的9.37倍,且在低载量(2μg/cm^(2))下表现出远超商业化Pt/C的稳定性,证明了缺陷Ru基底对Pt电催化性能及耐久性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析氢反应 缺陷 耐久性 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光栅与法布里-珀罗滤光片集成的高性能光谱偏振分光器
2
作者 朱远宇 关学昱 +6 位作者 余沛其 刘清权 贾奇祥 吴杰 李辰璐 李志锋 王少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目标的信息获取量,还降低了背景噪声,可以捕获目标细节,检测伪装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亚波长光栅与F-P滤光片相结合的光谱偏振测量器件,该器件可以获得超高光谱分辨率和偏振消...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目标的信息获取量,还降低了背景噪声,可以捕获目标细节,检测伪装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亚波长光栅与F-P滤光片相结合的光谱偏振测量器件,该器件可以获得超高光谱分辨率和偏振消光比,并且光谱和偏振可以灵活调控。本文设计了一种光谱偏振同时分光器,可同时获得4个光谱通道的斯托克斯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其光谱分辨率为217,偏振消光比为106。实验结果表明,亚波长光栅的偏振消光比大于500,透射率为90%。全介质F-P滤光片的光谱分辨率为30,在长波红外波段的透射率为60%。该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可见光、红外甚至太赫兹等波段。得益于这些优点,器件在微型偏振光谱仪和全斯托克斯偏振检测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偏振分光器 亚波长光栅 法布里-珀罗滤光片 光谱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光波段60 pm超窄带滤光片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凯旋 陈刚 +2 位作者 刘定权 马冲 张秋玉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波长为532 nm的绿色激光在大气层中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激光三维测绘,为了抑制背景光的干扰,需要半功率带宽小于100 pm的光谱滤波器。因此,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光学干涉薄膜的超窄带滤光片。将五氧化二钽(Ta_(2)O_(5)... 波长为532 nm的绿色激光在大气层中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激光三维测绘,为了抑制背景光的干扰,需要半功率带宽小于100 pm的光谱滤波器。因此,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光学干涉薄膜的超窄带滤光片。将五氧化二钽(Ta_(2)O_(5))和二氧化硅(SiO_(2))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膜层材料,将熔石英作为基片,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制备出所设计的光学薄膜。利用可调谐激光器和功率计测量滤光片的透射光谱,其半功率带宽为(60±2)pm,透过率达到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薄膜滤光片 皮米带宽 绿光波段 空间激光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测角数据的风云四号同步轨道卫星精密定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思语 黄勇 +5 位作者 毛银盾 贾耀红 鲁文强 黄乘利 郑景辉 杨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2,共9页
针对风云四号同步卫星的精密定轨和精度评估需求,首先利用地面光学测角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定轨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残差rms分别为0.25"和0.45"。与基于测距数据的轨道相比,位置精度在有测角数据的弧段内小于50 m。... 针对风云四号同步卫星的精密定轨和精度评估需求,首先利用地面光学测角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定轨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残差rms分别为0.25"和0.45"。与基于测距数据的轨道相比,位置精度在有测角数据的弧段内小于50 m。进一步联合测角数据和测距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联合定轨,定轨后轨道重叠精度优于15 m。利用联合定轨结果评估了基于测距数据的实时轨道产品精度,可以明显发现轨道精度随着测距数据的积累而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轨 光学测角 CCD漂移扫描 同步轨道卫星 风云四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体测量法探测系外行星 被引量:5
5
作者 许伟维 廖新浩 +1 位作者 周永宏 许雪晴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2-436,共15页
在目前已发现的系外行星中,绝大多数是由视向速度法和凌星法探测得到的,天体测量法仅发现了1颗.gaia卫星数据即将发布,天体测量法将逐步成为系外行星探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天体测量法给出的恒星位置参数序列,讨论了在求解行星质量和... 在目前已发现的系外行星中,绝大多数是由视向速度法和凌星法探测得到的,天体测量法仅发现了1颗.gaia卫星数据即将发布,天体测量法将逐步成为系外行星探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天体测量法给出的恒星位置参数序列,讨论了在求解行星质量和轨道参数时涉及的动力学条件方程计算问题,给出了具体微分改正公式,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仿真模拟计算.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容易地推广到多行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外行星 天体测量学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与定轨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固定延迟时间的IGBT去饱和过流检测电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超 吴灯鹏 +3 位作者 徐大伟 朱弘月 俞跃辉 程新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2,共8页
提出了一款带有固定延迟时间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去饱和(DESAT)过流检测电路。在IGBT去饱和过流检测电路中加入固定延时电路,当检测到过流信号后关断IGBT,防止IGBT被烧毁。同时固定延时电路开始计时,经历了固定延迟时间后,电路... 提出了一款带有固定延迟时间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去饱和(DESAT)过流检测电路。在IGBT去饱和过流检测电路中加入固定延时电路,当检测到过流信号后关断IGBT,防止IGBT被烧毁。同时固定延时电路开始计时,经历了固定延迟时间后,电路错误信号清除,IGBT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提高了IGBT功率回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将固定延时电路集成在IGBT驱动芯片中,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采用UMC 0.6μm高压BCD工艺模型对去饱和过流检测电路进行前仿和后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温度补偿方法,基准电路的过流阈值电压典型值为6.97 V,温度系数为19.5×10^(-6)/℃。IGBT开启后消隐时间为920 ns。在不同工艺角仿真中,后仿固定延迟时间在2.8~4 ms之间变化,典型值为3.3 ms,使功率回路储能元件中的冗余能量充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延迟时间 去饱和(DESAT)过流保护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安全性 集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中的光诱导载流子动力学和动态带重整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婉莹 库治良 +6 位作者 金钻明 刘伟民 林贤 戴晔 阎晓娜 马国宏 姚建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9-316,共8页
近年来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有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优异的光电特性逐渐在能源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越特性.在短短几年内,有机-无机混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 近年来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有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优异的光电特性逐渐在能源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越特性.在短短几年内,有机-无机混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高达23%,发展速度逐步赶上甚至超越了成熟的硅太阳能电池.本文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对二步法制备的(5-AVA)_(0.05)(MA)_(0.95)PbI_3和(5-AVA)_(0.05)(MA)_(0.95)PbI_3/Spiro-OMeTAD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薄膜材料的激发态动力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讨论了两种薄膜样品中的电荷载流子产生与复合机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得钙钛矿薄膜(5-AVA)_(0.05)(MA)_(0.95)PbI_3和(5-AVA)_(0.05)(MA)_(0.95)PbI_3/Spiro-OMeTAD的吸收光谱与CH_3NH_3PbI_3钙钛矿薄膜材料的双价带结构相对应.从瞬态吸收光谱中,观察到760 nm附近的光致漂白信号,此时的载流子复合过程符合二阶动力学过程,而在约550—700 nm光谱范围内则是光诱导激发态吸收信号.实验结果表明,(5-AVA)_(0.05)(MA)_(0.95)PbI_3钙钛矿薄膜样品中光生载流子主要的弛豫途径是自由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抽运光激发样品使价带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电子和空穴复合,光谱发生红移现象.所观察到的带重整效应可以根据Moss-Burstein效应解释.相比较而言,(5-AVA)_(0.05)(MA)_(0.95)PbI_3/Spiro-OMeTAD钙钛矿薄膜样品在光激发后电子和空穴分离,空穴迅速转移到空穴传输层,这将导致样品吸收度增加,漂白信号快速恢复,电子-空穴的复合不再对漂白信号的弛豫动力学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削弱了带重整现象.本文的实验结果对半导体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卤化钙钛矿 超快瞬态光谱 电子-空穴复合 带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金属Ag膜反射镜偏振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丽媛 刘定权 +2 位作者 马冲 蔡清元 高凌山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空间遥感应用中的光学有效载荷对系统偏振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常用的宽光谱反射镜,金属银(Ag)膜反射镜的偏振特性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低偏振灵敏度的Ag膜反射镜,研究了反射镜在45°和60°入... 空间遥感应用中的光学有效载荷对系统偏振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常用的宽光谱反射镜,金属银(Ag)膜反射镜的偏振特性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低偏振灵敏度的Ag膜反射镜,研究了反射镜在45°和60°入射角下,从室温25℃升温到150℃时的偏振特性变化和反射光谱变化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Ag膜的折射率在350~1 200 nm波长范围内有所增加;Ag膜反射镜的反射光中s和p光的相位差Δ在350~600 nm波长范围内减小,在600~650 nm波长范围内基本稳定,在650~1 200 nm波长范围内增大。温度上升到125℃时,Ag膜和反射镜表面形貌发生改变,增加了表面散射和吸收,导致350~900 nm波段反射率降低,在波长350 nm附近的降低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膜 反射镜 温度变化 偏振特性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表面石墨烯纳米带生长与物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令修 王慧山 +2 位作者 姜程鑫 陈晨 王浩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1-103,共13页
石墨烯作为二维原子晶体家族的典型代表,由于其优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而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石墨烯纳米带是宽度仅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石墨烯.纳米带不但继承了石墨烯大部分优异的性能,而且具备可调控带隙、自旋极化边界态等... 石墨烯作为二维原子晶体家族的典型代表,由于其优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而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石墨烯纳米带是宽度仅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石墨烯.纳米带不但继承了石墨烯大部分优异的性能,而且具备可调控带隙、自旋极化边界态等石墨烯所不具有的新奇物理特性.这些特性使石墨烯纳米带成为未来探索石墨烯电子学应用所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利用与石墨烯晶格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h-BN)作为绝缘介质衬底进行石墨烯及石墨烯纳米带制备,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持它们优异的本征性质,还可以开发出与主流半导体工艺相兼容的电子器件工艺与应用.本文回顾了近几年 h-BN 表面石墨烯及石墨烯纳米带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最近的材料制备和物性研究的进展,并对高质量 h-BN 衬底制备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未来实现高质量 h-BN 表面石墨烯纳米带的规模化制备并最终实现电子器件应用奠定基础.最后本文对h-BN 表面石墨烯及石墨烯纳米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六方氮化硼 石墨烯纳米带 范德瓦尔斯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辐射氧化及热性能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翔宇 刘伟华 +2 位作者 王谋华 吴国忠 沈蓉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4,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平均直径300nm左右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利用γ射线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中对PAN纳米纤维进行辐照处理,吸收剂量50~500kGy。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辐射氧化对PAN纳米...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平均直径300nm左右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利用γ射线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中对PAN纳米纤维进行辐照处理,吸收剂量50~500kGy。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辐射氧化对PAN纳米纤维结构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氧化可直接在PAN纳米纤维分子链上引入含氧官能团,有利于预氧化过程中脱氢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在室温下引发PAN纳米纤维的部分环化反应生成-C=N-共轭结构,其含量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有效降低环化放热峰的强度并缓和放热行为。这些结果表明辐射氧化工艺在碳纳米纤维制造领域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碳纳米纤维 预氧化 辐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甜菜碱-硅氧烷型两性离子化学和涂层改性PVDF微孔膜对腐殖酸和蛋白质污染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孟良 宋健峰 +1 位作者 黄涛 何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共7页
由于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疏水,易形成表面及孔污染,本文采用一步涂层(涂层膜)或者羟基化-接枝交联法(化学交联膜),在膜孔表面引入磺酸甜菜碱-硅氧烷型两性离子, 3-(三甲氧基硅烷)丙氨基-丙烷-1-磺酸,提高PVDF微滤膜耐污染性.接枝两... 由于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疏水,易形成表面及孔污染,本文采用一步涂层(涂层膜)或者羟基化-接枝交联法(化学交联膜),在膜孔表面引入磺酸甜菜碱-硅氧烷型两性离子, 3-(三甲氧基硅烷)丙氨基-丙烷-1-磺酸,提高PVDF微滤膜耐污染性.接枝两性离子后膜的接触角下降为零,而涂层膜接触角仅略降低.但是交联膜及涂层膜的纯水通量均提升为原膜2倍左右.在处理腐殖酸(HA)溶液时,交联膜和涂层膜的稳定通量提高了70%~90%.而过滤牛血清蛋白(BSA)溶液时,两种膜的稳定通量与原膜接近.采用阻力模型和Hermia模型分析了污染机理.结果表明,两性离子改性后较好地耐腐殖酸污染,但是对蛋白质耐污染较差.表面电位分析表明,腐殖酸高负电性被改性膜表面排斥是膜耐污染重要原因;而蛋白质弱负电性和与膜表面其他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之间优先作用,导致易于吸附,覆盖膜表面,两性离子改性优势无法表现出来.本文科学分析了两性离子耐污染的优势和劣势,为表面改性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两性离子 膜污染 污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正渗透膜浓缩灰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和清洗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婷婷 窦鹏佳 +2 位作者 王艳强 李雪梅 何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7,共7页
采用中空纤维复合正渗透膜处理灰水,考察了以灰水中不同成分为原料液的动态膜污染过程,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得出蛋白质是体系中的主要污染物,Ca2+和表面活性剂可以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加速污染,灰水体系的膜污染主要是由于各... 采用中空纤维复合正渗透膜处理灰水,考察了以灰水中不同成分为原料液的动态膜污染过程,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得出蛋白质是体系中的主要污染物,Ca2+和表面活性剂可以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加速污染,灰水体系的膜污染主要是由于各个组分相互间的作用造成的.此外,还通过渗透反洗的方法有效恢复膜通量到原来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灰水 膜污染 渗透反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变压器的反激式电源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灯鹏 徐超 +1 位作者 朱弘月 程新红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59,69,共4页
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变压器具有漏感低、转换效率高、散热性能好等优点。此处以印制电路板(PCB)上铜箔绕制线圈形成集成的EI平面变压器,并进行了反激式直流电源转换电路设计。首先运用PEMAG和Maxwell对变压器进行3D建模仿真,控制气隙... 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变压器具有漏感低、转换效率高、散热性能好等优点。此处以印制电路板(PCB)上铜箔绕制线圈形成集成的EI平面变压器,并进行了反激式直流电源转换电路设计。首先运用PEMAG和Maxwell对变压器进行3D建模仿真,控制气隙使其电感量达到398.5μH,满足变压器设计需求;通过PSPICE对电路参数进行仿真验证,优化电路参数;设计具有多路输出的反激式转换器PCB并进行打样和贴片。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反激式电源具有100-400V的宽输入电压,输出电压12V/6V/3.3V,最大负载电流0.5A,开关频率85kHz,效率可达82%;随着负载和占空比的变化,控制输出电压稳定,各路输出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均达到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反激式电源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存储查找表的低功耗存算一体计算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西木·约麦尔 陈小刚 +3 位作者 陆俊杰 钱星宇 李顺芬 宋志棠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19-524,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在相变存储器(PCM)内基于查表方式实现的存算一体计算方案。该方案硬件系统主要由传统的控制和计算模块、连接模块以及PCM模块组成。在同一PCM阵列中,映射有运算算子结果的查找表(LUT)和LUT的地址索引信息。并且用此方案在... 本文介绍一种在相变存储器(PCM)内基于查表方式实现的存算一体计算方案。该方案硬件系统主要由传统的控制和计算模块、连接模块以及PCM模块组成。在同一PCM阵列中,映射有运算算子结果的查找表(LUT)和LUT的地址索引信息。并且用此方案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计算上验证及评估了方案的可行性。与传统的计算架构相比,在计算相同量级的FFT运算时,新提出的计算架构在功耗上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需要的硬件资源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算一体 查找表 相变存储器 FFT
原文传递
激光参数对非理想真空激光光强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艺通 吉亮亮 李儒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
人类在实验室可实现的激光强度极限是强场量子电动力学(QED)的重要问题。在非理想真空条件下,极端超强激光与残留的电子相互作用触发伽马光子辐射与正负电子对产生的QED级联效应,从而显著消耗激光能量,大幅降低可实现的激光峰值强度。... 人类在实验室可实现的激光强度极限是强场量子电动力学(QED)的重要问题。在非理想真空条件下,极端超强激光与残留的电子相互作用触发伽马光子辐射与正负电子对产生的QED级联效应,从而显著消耗激光能量,大幅降低可实现的激光峰值强度。考虑到QED级联效应与激光偏振、焦斑尺寸、脉宽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囊括QED过程的粒子网格模拟方法(Particle-in-cell, PIC)对上述参数的效应进行分析,同时构建了激光场演化的自洽方程来进行解释,二者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获得的强度极限在考虑的参数范围内为10^(26)~10^(27) W/cm^(-2)。结果表明,同等情形下,圆偏振激光可激发更强的QED级联,使得激光强度上限略低于线偏振。此外,紧聚焦激光由于QED级联发生的时空间尺度更小,从而激光的吸收效应被显著抑制,进而可以实现更强的聚焦强度。对于更长脉宽的激光,由于正负电子对吸收的能量区域更加弥散,使得可实现的激光强度上限阈值有所提升。但对于超短脉宽情形(如单周期),由于QED级联的种子源电子束不能很好地被约束在激光区域,理论分析耗散的激光能量偏高。此外,在高真空度的情形下,残余电子的随机性也会对可实现激光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极端强场QED实验和数100 PW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极限强度 强场量子电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级联效应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1.2MW小型燃气轮机用DLE燃烧室的设计和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韦昊 高闯 黄伟光 《燃气轮机技术》 2017年第2期34-40,共7页
燃气轮机满足排放要求的关键是低污染燃烧室的研制。本文以项目组研发的适用于某MW级小型燃气轮机的低污染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发过程中的原型燃烧室结构在整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整体结构尺寸、燃料及点火器布置方式、旋... 燃气轮机满足排放要求的关键是低污染燃烧室的研制。本文以项目组研发的适用于某MW级小型燃气轮机的低污染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发过程中的原型燃烧室结构在整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整体结构尺寸、燃料及点火器布置方式、旋流器设计及掺混孔设计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常压试验,采用单旋流器能够避免因为多旋流器之间流体流动相互影响造成的动力学不稳定现象;同时,点火器的插入位置会影响主燃区火焰分布,不当的结构误差会造成额外回流燃烧区,导致壁面局部高温区,增大NOx排放。最后利用数值模拟,从出口均匀性方面,验证了改进后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低污染排放 燃烧室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离子注入高阻SOI衬底的共面波导特性研究
17
作者 程实 常永伟 +1 位作者 魏星 费璐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0-74,共5页
因良好的射频性能,高阻SOI(High-Resistivity Silicon-on-Insulator,HR-SOI)被广泛应用于射频集成电路(RFICs)。通过提取共面波导传输线(Co-Plane Waveguide,CPW)的射频损耗来表征衬底材料的射频性能。高阻SOI衬底由于表面寄生电导效应(... 因良好的射频性能,高阻SOI(High-Resistivity Silicon-on-Insulator,HR-SOI)被广泛应用于射频集成电路(RFICs)。通过提取共面波导传输线(Co-Plane Waveguide,CPW)的射频损耗来表征衬底材料的射频性能。高阻SOI衬底由于表面寄生电导效应(Parasitic Surface Conductance,PSC),射频性能恶化。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改性结构来优化高阻SOI的射频性能,通过将硅离子注入到绝缘埋层中来消除表面寄生电导效应。在0~8 GHz范围内,传输线损耗优于时下业界最先进的TR-SOI的结果(Trap-Rich Layer Silicon-on-Insulator)。由于工艺简单,易于集成化,是极具潜力的射频SOI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SOI 共面波导传输线 射频损耗 表面寄生电导效应 硅离子注入 TR-S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usion of Formaldehyde on Rutile TIO2(110) Assisted by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18
作者 关大伟 王锐敏 +4 位作者 金闲驰 戴东旭 马志博 樊红军 杨学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3-258,I0001,共7页
As the photo-dissociation product of methanol on the TIO2(110) surface, the diffus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of formaldehyde (HCHO)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and density fu... As the photo-dissociation product of methanol on the TIO2(110) surface, the diffus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of formaldehyde (HCHO)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 molecular-level images revealed the HCHO molecules could diffuse and desorb on the surface at 80 K under UV laser irra- diation. The diffusion was found to be mediated by hydrogen adatoms nearby, which were produced from photodissociation of methanol. Diffusion of HCH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there was only one H alatom near the HCHO molecule. Furthermore, single HCHO molecule adsorbed on the bare Ti02(l10) surface was quite stable, little photo-desorp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laser irradiation. The mechanism of hydroxyl groups assisted diffusion of formaldehyde was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DESORPTION FORMALDEHYD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层间气泡制备与压强研究
19
作者 姜程鑫 陈令修 +4 位作者 王慧山 王秀君 陈晨 王浩敏 谢晓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2-378,共7页
六方氮化硼(h-BN)具有六角网状晶格结构和高化学机械稳定性,可以用来封装气体并长期保持稳定,适合用作新型信息器件及微纳机电器件的衬底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期,科研人员发现氢原子可以无损穿透多层h-BN,在层间形成气泡,可用作... 六方氮化硼(h-BN)具有六角网状晶格结构和高化学机械稳定性,可以用来封装气体并长期保持稳定,适合用作新型信息器件及微纳机电器件的衬底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期,科研人员发现氢原子可以无损穿透多层h-BN,在层间形成气泡,可用作微纳机电器件.本文研究了氢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h-BN气泡尺寸的影响.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气泡尺寸整体变大且分布密集程度会降低.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发现所制备的h-BN气泡具有相似的形貌特征,该特征与h-BN的杨氏模量和层间范德瓦耳斯作用相关.此外,发现微米尺寸气泡的内部压强约为1—2 MPa,纳米尺寸气泡的内部压强可达到GPa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等离子体处理 纳米气泡 范德瓦耳斯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lkali meta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Cu/TiO_2 catalysts for CO_2 hydrogenation to long-chain hydrocarbons 被引量:6
20
作者 Zhibiao Shi Haiyan Yang +7 位作者 Peng Gao Xinqing Chen Hongjiang Liu Liangshu Zhong Hui Wang Wei Wei Yuhan Sun 3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4-1302,共9页
CoCu/TiO_2 catalysts promoted using alkali metals(Li, Na, K, Rb, and Cs) were prepared by the homogeneous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followed by the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 CoCu/TiO_2 catalysts promoted using alkali metals(Li, Na, K, Rb, and Cs) were prepared by the homogeneous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followed by the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alkali metal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Cu/TiO_2 catalysts an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O_2 hydrogenation to long-chain hydrocarbons(C_(5+))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talysts based 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CO_2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PD), and H_2-TPD, the introduction of alkali metals could increase the CO_2 adsorption and decrease the H_2 chemisorption, which could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CH_4,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C_(5+), and decrease the hydrogenation activity. Among all the promoters, the Na-modified CoCu/TiO_2 catalyst provided the maximum C_(5+) yield of 5.4%, with a CO_2 conversion of 18.4% and C_(5+) selectivity of42.1%, because it showed the strongest basicity and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_2 desorption;it also 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stability of more than 2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Long-chain hydrocarbons Carbon dioxid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lkali metal promoters Cobalt-coper based cataly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