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电制氢系统的复合电站储能配置研究
1
作者 孙志超 孙伟卿 杨迦迤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12期54-61,共8页
由各类新能源电源互补发电形成的新能源复合电站(RECPS)具有新能源并网友好性的优点,但仅靠各类新能源发电的互补性仍无法有效消纳新能源电能的大规模弃电。为满足RECPS新能源有效消纳的需求,构建以电储能和电制氢系统相耦合的电-氢混... 由各类新能源电源互补发电形成的新能源复合电站(RECPS)具有新能源并网友好性的优点,但仅靠各类新能源发电的互补性仍无法有效消纳新能源电能的大规模弃电。为满足RECPS新能源有效消纳的需求,构建以电储能和电制氢系统相耦合的电-氢混合能源系统(EHHES),并制定EHHES运行策略。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RECPS并网友好性的收益、碳减排收益,以及氢气产、储、运、销全过程成本及收益,以EHHES净现值最大为目标建立混合系统配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配置EHHES时,该系统可以有效消纳新能源、减少弃电,但目前未商业化。对影响EHHES的经济性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电制氢系统成本下降仍无法实现EHHES商业化;但随着低碳经济与共享储能的发展,RECPS配置EHHES依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储能 电制氢系统 电-氢混合能源系统 新能源复合电站 容量配置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能源系统的碳达峰评估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思源 韩冬 赵文恺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8期101-107,共7页
能源系统脱碳化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由于城市之间存在区域不平衡性,跟踪与评估面向城市能源系统的碳排放达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考虑加速化脱碳进程的城市能源系统碳达峰评估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城市能源碳排放的七... 能源系统脱碳化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由于城市之间存在区域不平衡性,跟踪与评估面向城市能源系统的碳排放达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考虑加速化脱碳进程的城市能源系统碳达峰评估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城市能源碳排放的七种主要驱动因素,建立基于对人口、经济水平和技术的随机影响回归(STIRPAT)分析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即可拓展的随机性和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其次,通过偏最小二乘(PLS)求解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六种情景下各城市碳排放量。最后,构建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城市能源碳达峰趋势判断模型,对所预测的碳排放结果进行趋势检验,并据此评估城市能源碳达峰状态。算例分析基于我国上海、天津和重庆的2001—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的仿真测算。仿真结果表明:上海于2030年前基本实现碳达峰;天津、重庆实现碳达峰则面临较大压力。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不同情景下城市能源系统碳达峰水平的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城市能源 对人口、经济水平和技术的随机影响回归 Mann-Kendall方法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堆叠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施婕 刘洋恺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能源领域中,电力储能系统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正在成为实现清洁、可持续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和不稳定性也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能源波动性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能源领域中,电力储能系统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正在成为实现清洁、可持续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和不稳定性也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能源波动性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电力储能系统应运而生,为电力网络提供了灵活性、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支持。电力储能系统的堆叠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电源 电力储能 电力网络 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能源 储能系统 可调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4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状态实时感知的相关向量机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海英 刘中银 宋建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301,共8页
在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一种安全状态实时感知的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数据驱动方法。RVM是贝叶斯概率框架下基于核函数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层先验的超参数设置获取模型参数... 在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一种安全状态实时感知的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数据驱动方法。RVM是贝叶斯概率框架下基于核函数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层先验的超参数设置获取模型参数的稀疏解,并采用伯努利分布获得分类后验概率。该方法首先根据日前市场的运行与调度规则,产生运行条件,构造安全评估特征集及事故安全分类;然后将基于距离的Relief算法用于特征排序,筛选出与分类紧密相关的特征子集;最后通过RVM分类学习对系统安全状态进行辨识。IEEE 30节点系统测试结果表明,RVM方法的极度稀疏性、高分类精度、概率输出在实时安全状态感知中具有显著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状态感知 相关向量机 贝叶斯概率学习 Relief特征选择 稀疏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22
6
作者 马立新 单冠华 屈娜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7-1080,1084,共5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分享策略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通过调整学习因子而获得合理有效的收敛速度;采用信息分享策略以保证种...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分享策略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通过调整学习因子而获得合理有效的收敛速度;采用信息分享策略以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在位置的更新过程中加入扰动项,从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对IEEE-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能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改进粒子群算法 信息分享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适应PID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丽萍 马立新 金珍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4-236,229,共4页
电阻炉温度系统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滞后等特点,炉温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用基于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适应性差,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采用模糊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的自适应PID控制,利用计算机把人对系统的调整经验形式化、... 电阻炉温度系统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滞后等特点,炉温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用基于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适应性差,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采用模糊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的自适应PID控制,利用计算机把人对系统的调整经验形式化、模型化,构成查询表,根据系统当前的误差和误差变化率,运用模糊推理和决策,实现PID参数自整定,提高控制精度。基于Matlab平台构建炉温控制系统仿真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具有PID控制的优点,同时鲁棒性和抗干扰性明显优于PID控制,且超调量小,动、静态性能良好,响应时间短,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模糊自适应 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立新 王守征 +1 位作者 吕新慧 屈娜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3-806,810,共5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多约束、非线性的混合整数优化问题,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首次引入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利用基于...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多约束、非线性的混合整数优化问题,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首次引入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利用基于反向的优化对种群进行初始化,可以获得适应度更优的个体,从而加快了收敛速度;根据一定的跳变率,对种群逐代进行动态跳变,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以系统的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兼顾电压的合理分布,对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了无功优化仿真计算,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收敛速率较快,收敛精度高,鲁棒性好,可较好地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反向优化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柯西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立新 屈娜娜 +1 位作者 单冠华 王守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8-761,共4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柯西粒子群算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柯西粒子群算法是基于柯西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均不存在的原理,对每一代粒子的全局极值进行柯西变异,以此来增加种群...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柯西粒子群算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柯西粒子群算法是基于柯西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均不存在的原理,对每一代粒子的全局极值进行柯西变异,以此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扩大全局最优粒子的搜索区域,以尽快获得适应度更优的个体,从而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也加快了收敛速度。用柯西粒子群算法对IEEE-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柯西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柯西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马立新 孙进 彭华坤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3-956,共4页
在传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RPO)模型中引入电压水平指标,建立了以网损最小,电压水平最好为目标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的模型。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 在传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RPO)模型中引入电压水平指标,建立了以网损最小,电压水平最好为目标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的模型。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策略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并首次用于多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通过在算法进化过程中调整变异因子F和交叉因子CR,在初期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扩大全局搜索区域;从而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在后期也加快了收敛速度。将该算法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并仿真计算了IEEE-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结果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自适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值的引力搜索算法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儿良 林蔚 +1 位作者 毛海军 鞠军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共5页
引力搜索算法是由Esmat Rashedi教授提出的新型启发式算法。本文将基于权值的引力搜索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中。为对该算法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将其应用于标准IEEE30节点和标准IEEE57节点系统,并与粒子群和遗传算法进行比较。... 引力搜索算法是由Esmat Rashedi教授提出的新型启发式算法。本文将基于权值的引力搜索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中。为对该算法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将其应用于标准IEEE30节点和标准IEEE57节点系统,并与粒子群和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最优潮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引力搜索算法 节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太阳智能跟踪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立新 张丽萍 +1 位作者 朱尧富 曾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49,共3页
针对太阳光强度和方向的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模糊控制算法,通过模糊语言的描述实现太阳自动跟踪,保证光伏电池方阵随时与阳光入射角垂直,电池方阵接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效率最高。首先提出系统双轴跟踪方式,设计采用4... 针对太阳光强度和方向的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模糊控制算法,通过模糊语言的描述实现太阳自动跟踪,保证光伏电池方阵随时与阳光入射角垂直,电池方阵接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效率最高。首先提出系统双轴跟踪方式,设计采用4个传感器实现双轴跟踪,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差信号进行推理和决策,得到步进电机控制量,经驱动电路驱动电机转动,自由调整电池组方阵的姿态。基于单片机设计了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的跟踪控制系统,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能够实现准确跟踪,然后以LY-51S单片机开发板为平台进行电路调试,结果能够跟踪光源,实现成本较低的数字化智能跟踪,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双轴跟踪 单片机 MATLAB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突变抑制与智能化谐波检测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立新 林家隽 +1 位作者 肖川 鲁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针对网侧电流的电能质量问题,设计了一个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谐波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和精度;补偿装置采用周期采样控制方法,便于实际应用;负载端加入隔离变压器,获得了更好的补偿效果。该方法具有精... 针对网侧电流的电能质量问题,设计了一个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谐波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和精度;补偿装置采用周期采样控制方法,便于实际应用;负载端加入隔离变压器,获得了更好的补偿效果。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延迟小、补偿效果好的优点,使得该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更适合工程中的应用。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有源电力滤波器 神经网络 补偿 总谐波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分布式发电系统特征的电能质量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海英 闵建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确保按质定价市场环境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竞争力和建设积极性,将CO2排放强度量化并纳入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中。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评估方法,引入联系度并采用隶属度函数从同、异、反三方面描述电能质量指标与状态等级的不... 为确保按质定价市场环境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竞争力和建设积极性,将CO2排放强度量化并纳入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中。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评估方法,引入联系度并采用隶属度函数从同、异、反三方面描述电能质量指标与状态等级的不确定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结合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进行电能质量有序分割类不同状态等级及同一质量等级优劣性的属性识别。算例表明,所提出的评估方法显著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精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评估 分布式发电 碳排放强度 集对分析 置信度准则 评分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菌落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简献忠 李莹 +2 位作者 周海 乔静远 王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5-938,943,共5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具有非线性,多控制变量,多约束条件,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混杂的特点,针对现有算法或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细菌菌落(bacterial colony optimization,BCO)优化算法,将BCO优化算法首次应用于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具有非线性,多控制变量,多约束条件,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混杂的特点,针对现有算法或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细菌菌落(bacterial colony optimization,BCO)优化算法,将BCO优化算法首次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BCO算法将问题的解空间视为细菌培养液,在其中放置单个或少量细菌个体,模拟细菌菌落的生长进化过程,该算法本身具有进化机制,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束准则。BCO算法通过繁殖适应度高的个体,死亡适应度低的个体,可以尽快的获得适应度更优的个体,从而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也加快了收敛速度。用BCO算法对IEEE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菌落(BCO)优化算法较其他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可以作为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细菌菌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U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海英 沈澍东 孙伟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6,共6页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可观性和可控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探讨了原发性故障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同状态下故障的演变,推导了...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可观性和可控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探讨了原发性故障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同状态下故障的演变,推导了节点可观性、线路可观性、节点可控性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位置和网络拓扑的关系式,建立了可观性和可控性相依的故障后果模型以及在线运行风险算法。IEEE30节点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量化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间接作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原发性故障诱发信息系统失效时的安全问题,可以有效评估现代电网的安全水平,同时也为冗余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安装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 电力系统 风险评估 可观性分析 可控性分析 故障后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目标柯西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立新 栾健 王继银 《电子科技》 2015年第9期42-44,49,共4页
通过建立有功网损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静态稳定电压裕度最大的三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提出柯西粒子群算法,并针对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三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当种群多样性较差时,通过对交叉的粒子进行柯西变异从而扩大搜索空间,提高种... 通过建立有功网损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静态稳定电压裕度最大的三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提出柯西粒子群算法,并针对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三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当种群多样性较差时,通过对交叉的粒子进行柯西变异从而扩大搜索空间,提高种群多样性,防止出现过早的收敛,进而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收敛速度。通过数据测试和比较柯西粒子群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全局搜索能力上均优于常规差分进化算法和常规粒子群算法。其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粒子群算法 静态稳定电压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8
作者 孙伟卿 罗静 张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18,共10页
储能技术是解决高比例风电消纳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储能不同的功能定位、典型负荷曲线与风电出力曲线的选取等都会影响储能的配置结果。为研究储能配置规律,分别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风电爬坡以及风电消纳问题的... 储能技术是解决高比例风电消纳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储能不同的功能定位、典型负荷曲线与风电出力曲线的选取等都会影响储能的配置结果。为研究储能配置规律,分别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风电爬坡以及风电消纳问题的多参数储能配置模型。研究储能不同功能定位下的配置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单一变量原则以及相关性分析,量化研究系统中各类参数对储能配置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通过风电的合理接入可减少所需配置的储能容量,合理的储能接入节点可有效降低网损;单纯依靠储能解决风电消纳问题时所需配置的储能容量最大;决定储能容量配置的价格型参数主要为分时电价;系统型参数中对储能容量影响最大的是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峰谷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容量配置 影响参数 不确定性 爬坡特性 参数分类 配置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技术在光伏系统功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丽萍 朱尧富 马立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针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常用算法在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模糊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模糊控制算法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模糊算法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减小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 针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常用算法在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模糊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模糊控制算法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模糊算法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减小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该算法简单、灵活且跟踪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跟踪 模糊控制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追踪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涛 马立新 +1 位作者 陈国平 刘和勇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提高太阳能板接收能量的效率,设计了一种日光垂直追踪系统的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不同,其利用FPGA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根据步进电机的运转特点,设计了步进电机控制算法,运用直接数字式频... 为提高太阳能板接收能量的效率,设计了一种日光垂直追踪系统的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不同,其利用FPGA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根据步进电机的运转特点,设计了步进电机控制算法,运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技术,实现了对步进电机在各种运行模式下加减速、正反转及精确定位的控制仿真,其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利用FPGA提供的可配置资源,在应用中,可以用同一块FPGA芯片对多台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大幅度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采用FPGA来实现的太阳能追踪系统能有效提高太阳板的光电转化效率,并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追踪系统 步进电机 多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