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冕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一婷 《高教学刊》 2018年第8期178-180,184,共4页
研究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的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习方面,大学新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对专业缺乏认知,学习目标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课时量适中,但对一些课程感到困难;在生活方面,过去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更能适应宿... 研究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的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习方面,大学新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对专业缺乏认知,学习目标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课时量适中,但对一些课程感到困难;在生活方面,过去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更能适应宿舍生活,忙碌与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时间管理感到困惑;在人际交往方面,以室友为中心与班级同学交往,与老师的关系亦师亦友,在遇到困难时依赖以往的人际关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尽快树立生涯目标;加强家校合作和朋辈指导,提前强化生活经验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加强辅导员、专任教师的合作,形成合力育人的氛围,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宿区党建的困境及路径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景玉 陈君蕾 闫小磊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期128-129,132,共3页
党建工作进宿区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突围和实践探索。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围绕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建设、学生宿区党建示范基地的建立及运行等方面探索高校宿区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党建工作进宿区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突围和实践探索。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围绕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建设、学生宿区党建示范基地的建立及运行等方面探索高校宿区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扩面,达成全面铺设宿区党建基础的目标,从而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点和覆盖面,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由上至下、部门协同、全员育人的新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区 学生党建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征兵实效性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4
作者 杨群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7期176-176,178,共2页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兵源将是未来国防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未来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新生是各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重要部分,因此对高校新生参军入伍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十分必要。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对大一新生征兵工...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兵源将是未来国防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未来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新生是各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重要部分,因此对高校新生参军入伍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十分必要。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对大一新生征兵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军入伍 现状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4+4”宿区育人模式——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5
作者 林发龙 李景玉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1期173-17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交友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德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交友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宿区育人功效,以良好的宿风带动学风,营造和谐校风,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更是完善“三全育人”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宿区育人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集中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安守超 郑七振 +2 位作者 华俊 董小亮 尹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
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是目前高校改革的热点。课题组对国内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集中培养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上海理工大学围绕精品本科建设,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基础教育,实行一年级大类招生集中培养模式。通过研究、探索和实践,课题组认... 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是目前高校改革的热点。课题组对国内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集中培养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上海理工大学围绕精品本科建设,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基础教育,实行一年级大类招生集中培养模式。通过研究、探索和实践,课题组认识到本科低年级是本科教育的关键时期,应淡化专业,注重通识教育,夯实基础;注重课外实践,让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组希望该探索研究能为高校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通识教育 集中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
7
作者 李思雨 周强 《大学(思政教研)》 202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外合作办学利用“国内+国外”的办学模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外合作办学利用“国内+国外”的办学模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探索人才培养的不同路径和方法。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下大学生的特点,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提出了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8
作者 王倩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457-464,共8页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品质培养挑战与机遇。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对新媒体对学生心态影响的文献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实证调研数据,揭示出新媒体使用频率、信息筛选能力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等个人因素,...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品质培养挑战与机遇。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对新媒体对学生心态影响的文献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实证调研数据,揭示出新媒体使用频率、信息筛选能力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等个人因素,以及家庭、校园、社会环境中相关因素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信息过载、网络成瘾、自我认知偏差与舆论压力等问题,正成为制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障碍。因此,提出构建正向价值观传播机制,倡导健康网络文化,提供全面心理健康支持服务,以及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等策略。通过实地校园调查与深度访谈,验证了这些策略在提高大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认知和减小网络舆论压力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批判性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求,为高校制定相关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具体建议,对未来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media era,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cultiva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students’ mentality,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data, it reveals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frequency of new media use, information screening abilit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as well a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relevant factors in family, campu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issues such as information overload, internet addiction, self-awareness bias, and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are becoming important obstacl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values dissemination mechanism, promote a healthy online culture, provide comprehensive mental health support services, and strengthen new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other strategies. Through on-site campus survey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strategies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screen information, enhancing their mental health, strengthening self-awareness, and reducing online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has been verified. This study critically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an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universities to formulate relev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carry out educational practices. It also has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心理品质培养 高校大学生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9
作者 王倩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8期593-601,共9页
近些年,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引起了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 近些年,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引起了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他们对偶像的崇拜表现出了多样性,而且大多数的大学生更喜欢消费型的偶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本文认为,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满足需要等方面,大学生存在着对明星偶像崇拜的需要,而且应该对他们的这种心态和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让他们充分发挥偶像崇拜心理的正面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进而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心理。In recent years, the idolatr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schools, parents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guide college students’ idol worship, this paper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s,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idolatry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urve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dol wo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extensive, and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their idol worship shows diversity, and most college students prefer consumer idols.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need for celebrity idolatry in terms of social needs, respect needs, aesthetic needs and self-satisfaction needs, and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ir mentality and behavior, and give them scientific guidance, so that they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idolatry,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bodies and minds, promote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n correctl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worship id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偶像崇拜 心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影响——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新学 李四忠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提升大学教育水平的根本要求和决定性因素,如何在理工科院校更好地实施非专业音乐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对理工科院校如何实施非专...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提升大学教育水平的根本要求和决定性因素,如何在理工科院校更好地实施非专业音乐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对理工科院校如何实施非专业音乐教育从强化理念、完善体系、课程教育、音乐实践、社团活动以及营造氛围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非专业音乐教育 素养培养 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反应与干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四忠 王新学 《丽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2008年的五·一二大地震,给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给四川同胞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但摧毁了人们的物质家园,而且破坏了人们的心灵家园,尤其对灾区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安全感可能被严重挫伤乃... 2008年的五·一二大地震,给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给四川同胞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但摧毁了人们的物质家园,而且破坏了人们的心灵家园,尤其对灾区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安全感可能被严重挫伤乃至摧毁,因此这也极易造成他们心理危机的产生。对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地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心理危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
12
作者 王倩 李祥永 杨颎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本研究聚焦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不同高校类型、学科领域及职称层次的女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学任务量重、科研竞争激烈、家庭与工作平衡困难等是主要压力源,且不同年龄和职称的女教师压力程度有差异。压... 本研究聚焦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不同高校类型、学科领域及职称层次的女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学任务量重、科研竞争激烈、家庭与工作平衡困难等是主要压力源,且不同年龄和职称的女教师压力程度有差异。压力对女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及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文中剖析了压力来源,归纳其特点,并从个人、政策制度及校园文化环境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缓解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提供参考,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femal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femal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were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teaching tasks, fierce competi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fficulties in balancing family and work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stress,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stress among female teachers of different ages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Stres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each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female teachers. The study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stress, 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s cop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s, policy systems, and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lleviating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femal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caree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心理压力 压力来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青奥会“南京模式”探讨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管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与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优质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关联,并形成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南京模式"。从青奥会的"南京模式"看高校今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顶层设计,优化大学...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与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优质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关联,并形成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南京模式"。从青奥会的"南京模式"看高校今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顶层设计,优化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支持系统,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奥会 “南京模式” 大学生志愿者 管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培养建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静 刘洪芝 +2 位作者 徐唐富仪 陈树薇 田媛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6-80,91,共6页
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专业23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建环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专业23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建环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建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构建创新平台及组织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升级线上线下活动等,形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参考作用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工科学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浅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强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9期85-8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3月5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题为《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3月5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题为《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其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央领导是多么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委员 集体学习 基础工程 人民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南京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强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文化传播、社会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价值的呈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青奥志愿活动发挥了观念养成、健全人格、素质拓展、实践锻炼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南京青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成...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文化传播、社会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价值的呈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青奥志愿活动发挥了观念养成、健全人格、素质拓展、实践锻炼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南京青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成果——"南京模式"的影响和传播,明确了顶层设计、组织支持、自身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要求,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青奥会 大学生志愿者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终身学习力的思考
17
作者 伊影秋 马军山 宋丹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终身学习力是助力工科学生适应新时代个体生命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要素,应是推进和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从整合知识、能力系统和创造价值三方面来理解新工科背景下终身学习力的内涵。面向未来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终身学习力是助力工科学生适应新时代个体生命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要素,应是推进和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从整合知识、能力系统和创造价值三方面来理解新工科背景下终身学习力的内涵。面向未来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对工科学生终身学习力的培养,不仅关乎未来工程师社会维度职业身份的发展需要,而且关涉主体维度终身成长的价值诉求。为此,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可持续课程、开展服务性工程实践和建立价值共创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科大学生 终身学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田疗法”在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强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生活高度物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我国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种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因压力排解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相关的社会事件频见于各大媒体。日本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森田疗法",由于其"为所当为"... 在生活高度物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我国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种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因压力排解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相关的社会事件频见于各大媒体。日本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森田疗法",由于其"为所当为"、"顺应自然"的治疗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无所住心"、"居易俟命"等思想暗通款曲,在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中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田疗法 顺应自然 为所当为 居易俟命 道法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筑环境下平均风速剖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全涌 曾一凡 全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1-556,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具有不同建筑环境参数的城市上空的风场进行系统性的数值模拟,并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平均高度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影响较大,建筑密度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影响较小。...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具有不同建筑环境参数的城市上空的风场进行系统性的数值模拟,并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平均高度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影响较大,建筑密度对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的影响较小。文中还给出了以建筑平均高度和建筑密度为自变量的平均风速剖面指数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风速剖面指数 建筑环境参数 城市风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大学生舆情干预机制研究
20
作者 杨欣悦 《知识经济》 2023年第16期145-147,165,共4页
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缘于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堆积、互动仪式链接与互动对外设限。为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使用互联网,打造清朗... 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缘于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堆积、互动仪式链接与互动对外设限。为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使用互联网,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校管理者及师生应争做网络舆情的先行者、引导者与把关人,构建起全方位的大学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大学生舆情 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