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装箱船纵向下水计算与实船测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执平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4250TEU集装箱船采用两根钢珠滑道纵向下水,这是一种创新的下水方式。因箱位多、下水重量大和艏艉线形瘦削,采用此种工艺下水会带来风险。对于这种下水方式,通过弹性支座下水横梁压力的实船测试,测得准确的受力状态、滑道反力分布和时... 4250TEU集装箱船采用两根钢珠滑道纵向下水,这是一种创新的下水方式。因箱位多、下水重量大和艏艉线形瘦削,采用此种工艺下水会带来风险。对于这种下水方式,通过弹性支座下水横梁压力的实船测试,测得准确的受力状态、滑道反力分布和时间规律。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非常吻合。这项测量是对经典下水理论的验证和补充,为大型、大吨位船舶的安全和如期下水提供了成功实例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集装箱船 纵向下水计算 实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m超低温秋刀鱼渔船襟翼舵及其舵杆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执平 《中外船舶科技》 2014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76 m超低温秋刀鱼中型远洋渔船所采用的襟翼舵尺度、剖面特性以及舵杆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秋刀鱼渔船 襟翼舵 舵水动力特性 舵杆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货船的下水与结构加强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本船 林晔 周执平 《中外船舶科技》 2009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根据无艏支架纵向下水的理论,分析了滑道反力的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估算出滑道反力的大小和作用范围,并以均布负荷、线性负荷和集中负荷对该船的滑道处的船底结构进行校核和评估,对船体结构的加强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大型散货船 船底纵桁偏离滑道纵向下水 船底结构 滑道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m超低温秋刀鱼渔船襟翼舵及其舵杆计算
4
作者 周执平 《中外船舶科技》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4.3襟翼舵的升力、阻力、法向力按襟翼舵舵模在水池中的系列拖曳试验结果,以及试验图谱中在同一转角比β/α=2.0下的两种展舷比λ=1.60和2.00的图谱值,以内插法即可求出该襟翼舵在展舷比λ=1.863,舵角α分别为50.10°,15&... 4.3襟翼舵的升力、阻力、法向力按襟翼舵舵模在水池中的系列拖曳试验结果,以及试验图谱中在同一转角比β/α=2.0下的两种展舷比λ=1.60和2.00的图谱值,以内插法即可求出该襟翼舵在展舷比λ=1.863,舵角α分别为50.10°,15°,20°,25°,30°,35°下的升力系数Cy、阻力系数Cx和法向力系数C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襟翼舵 舵杆 秋刀鱼 超低温 计算 渔船 升力系数 拖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船舶下水风险及对策
5
作者 朱本船 周执平 《中外船舶科技》 2011年第2期10-15,22,共7页
由于船台闸门与船左右两舷间隙仅各为1m,船台外潮水回流复杂,闸门外淤泥大量沉积,巨大的前支点压力作用于滑道,同等的滑道反力作用于无纵向强纵桁结构的船底,以及保距器和钢珠的大量滑落和散失等原因,造成了大型船舶下水存在很大的风险... 由于船台闸门与船左右两舷间隙仅各为1m,船台外潮水回流复杂,闸门外淤泥大量沉积,巨大的前支点压力作用于滑道,同等的滑道反力作用于无纵向强纵桁结构的船底,以及保距器和钢珠的大量滑落和散失等原因,造成了大型船舶下水存在很大的风险,并且隐藏着重大的事故隐患。按照我国无艏支架纵向下水理论,对118000DWT大型散货船在80000t级钢珠滑道船台上建造后下水进行了论证和计算,采取相应的策略和举措,制定了下水方案,首制船下水成功。实践证明,该下水方案是行之有效地,对大型散货船纵向下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散货船 钢珠下水 潮水回流 滑道评估 船底结构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散货船下水计算
6
作者 周执平 《中外船舶科技》 2015年第1期26-34,共9页
11.8万t级大型散货船通常在船坞内建造,若在8万t级钢珠滑道船台上建造,下水则具有风险。本文扼要论述了该船在8万t船台上建造及下水工程,如下水质量,船台布置,前支点、保距器及钢珠设置,潮位、回流,艉浮、全浮,滑板、滑道压力,淤泥挖掘... 11.8万t级大型散货船通常在船坞内建造,若在8万t级钢珠滑道船台上建造,下水则具有风险。本文扼要论述了该船在8万t船台上建造及下水工程,如下水质量,船台布置,前支点、保距器及钢珠设置,潮位、回流,艉浮、全浮,滑板、滑道压力,淤泥挖掘、船底板架结构加强等,按照我国无艏支架纵向下水理论进行了论证、计算。实践证明,该下水工程的论证、计算和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散货船 钢珠滑道下水 下水论证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