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教育学生评价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傅蕾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69,共4页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要"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种形式评价"。开放教育学生评价,既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之...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要"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种形式评价"。开放教育学生评价,既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之后等问题对开放教育学生评价进行再思考,认为评价目的要回归教育目标;被评价对象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评价应邀请教师、同学、自己以及社会作为评价主体;兼顾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专业技能与社会技能、合格公民素养等评价内容;评价要贯穿全过程,注重质性与量化的结合,并且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评价之后要建立反馈、追踪、改革机制,以期为教学改革、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学生评价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归因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基于开放教育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傅蕾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2,共10页
学习动机是成人学习的原动力。本研究以开放教育学习者为对象,采用标准化量表调查这一群体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内控性进行调查,经差异显著性检验与中介检验发现:1)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良好、职业发展为首要学习动机,自我效... 学习动机是成人学习的原动力。本研究以开放教育学习者为对象,采用标准化量表调查这一群体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内控性进行调查,经差异显著性检验与中介检验发现:1)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良好、职业发展为首要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高于理论值,内控性高于常模;2)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内控性在性别、婚姻、户籍、受教育程度、职称、经济收入等呈显著差异;3)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内控性呈显著相关并可建立回归模型,自我效能感在内控性影响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发挥38.6%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学习动机 内控性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再就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图景与优化路径——基于参与者视角的扎根理论分析
3
作者 傅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8-66,共9页
老年人再就业教育是促进老龄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对30名老年人再就业教育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需求—适配—落差—提升”的老年人再就业教育适应性推演模型。依据模型可知,老年人再就业的核心... 老年人再就业教育是促进老龄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对30名老年人再就业教育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需求—适配—落差—提升”的老年人再就业教育适应性推演模型。依据模型可知,老年人再就业的核心特征与内生需求是逻辑起点,当前工作实践中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岗位职责为内容、以师徒带教和自主学习为形式、以工作支持为辅助的样态固然体现适需匹配,但是仍存在参与主体类型偏少、教育内容单一、联动机制缺乏等供需落差。为此,需遵循“学习者中心”和“回归生活世界”两大原则,通过保持和创造实现螺旋上升并达到动态平衡,进而不断提高老年人再就业教育的适应性,促进老龄化事业精准、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再就业教育 老龄化事业 参与者视角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学书 黄复生 《基础教育》 CSSCI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根据教学发展历程,我国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教师中心的作业设计、教材中心的作业设计和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为了减少作业的随意性,增加有效性,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作业设计,走向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 根据教学发展历程,我国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教师中心的作业设计、教材中心的作业设计和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为了减少作业的随意性,增加有效性,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作业设计,走向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即课程和教学目标是作业目标来源,作业评价和批改设计先于作业设计,指向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基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像专家一样,结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与内容进行整体地考量。这种作业模式要从理想走向现实必须完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了工作就丢了学习?——当代在职青年学习需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傅蕾 程豪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储备军,同时面临着就业、结婚、生子等多重任务与挑战,学习是帮助其适应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找准青年学习需求是青年工作的起点。通过自行编制的《在职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对2301名在职青年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发...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储备军,同时面临着就业、结婚、生子等多重任务与挑战,学习是帮助其适应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找准青年学习需求是青年工作的起点。通过自行编制的《在职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对2301名在职青年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在职青年总体需求较为强烈,最需要职业发展类学习,偏向使用电脑和手机学习,青睐大众读物,渴望进入成人高校学习,最希望的学习地点是工作场所,最希望的学习伙伴是同学,并且希望能够记录学习成果。工作忙也成为其学习的最大障碍。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cheffé事后检验法,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发现,婚姻、户籍和学习投入度是影响学习需求的突出因素,已婚青年学习需求显著偏高,倾向于学习生活技能、亲密关系等内容,倾向于在家庭中于家人共同学习。外地户籍青年学习需求于学习障碍均显著偏高,倾向于学习生活技能、信息素养等内容,倾向于与家人共同学习。对于学习没有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的青年,学习需求也显著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青年 学习需求 身份符号 学习卷入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