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福寿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5,共6页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产生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类似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者面临相似的社会历史问题,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来源。生态社会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进...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产生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类似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者面临相似的社会历史问题,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来源。生态社会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认识问题的新视角;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协同发展,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提供了参考;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强调要发展基层民主,培育公民社会,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政治,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背景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社会主义发展观嬗变的历史逻辑及其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福寿 陆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3,共8页
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是在"民族道路"和"苏联模式"的选择与碰撞中发展的。东欧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嬗变,可以分为被动移植苏联模式、反思修正苏联模式、两难选择发展模式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存... 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是在"民族道路"和"苏联模式"的选择与碰撞中发展的。东欧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嬗变,可以分为被动移植苏联模式、反思修正苏联模式、两难选择发展模式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修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逐步进入了两难选择的困境:企图消除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最后都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新的弊端,而正是这些新旧弊端共同导致了东欧各国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社会主义发展观 嬗变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
3
作者 黄福寿 《团结》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成果。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共生共长,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场景和发展逻辑。一、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制度的确立1947年下半年...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成果。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共生共长,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场景和发展逻辑。一、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制度的确立194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从这时起,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溃败,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陷于崩溃;另一方面,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不断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组织 政治协商 发展逻辑 无党派民主人士 战略反攻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新政协 政治生活 参政议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
作者 黄福寿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善于在世界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比较与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形成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善于在世界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比较与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形成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更积极开放发展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既使中国发展融入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于时代潮头,反映时代精神,显示出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理论自信有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加开放 吸收和借鉴 世界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政党研究论坛”学术研讨会简讯
5
作者 杨龙波 张婕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88,共1页
2010年9月26-29日,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民革中央《团结》杂志和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联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第六届"政党研究论坛"暨"党建科学化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全国政... 2010年9月26-29日,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民革中央《团结》杂志和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联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第六届"政党研究论坛"暨"党建科学化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研究 学术研讨会 论坛 上海师范大学 中央编译局 简讯 全国政协常委 2010年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福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平价值,进一步彰显了人...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平价值,进一步彰显了人民政协的统战价值,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验的世界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既着力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又重在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福寿 《团结》 2017年第6期37-41,共5页
人是机器 十八世纪法国启家思想家、哲学家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年),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虚弱时... 人是机器 十八世纪法国启家思想家、哲学家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年),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虚弱时,精神功能也会衰退.1745年,他以此为主题写成《心灵的自然史》一书.1747年,拉美特利一他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著作《人是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是机器》 十八世纪 精神活动 精神功能 思想家 哲学家 自然史 拉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行动指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福寿 《理论与现代化》 2018年第6期26-33,共8页
《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既指个人发展,又指社会发展,而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它是新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既指个人发展,又指社会发展,而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它是新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和实践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新发展理念 行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反思和总结、比较和借鉴中寻求超越——理论自信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福寿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既深刻反思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又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善于在世界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反思与总结、比较与借...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既深刻反思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又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善于在世界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反思与总结、比较与借鉴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世界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完善的历史坐标。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既使中国发展融入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于时代潮头,反映时代精神,显示出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理论自信有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信 中国逻辑
原文传递
清末新政“造就”了辛亥革命——兼与张鸣教授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福寿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1,共5页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为我们认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革命推动了新政,加速了清末政治转型;清政府原想借新政(改革)消弭革命、实现王朝自救,但新政的实施却又为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清王朝的灭...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为我们认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革命推动了新政,加速了清末政治转型;清政府原想借新政(改革)消弭革命、实现王朝自救,但新政的实施却又为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新政的实施并不必然导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是晚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的必然结果。促使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的因素众多,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晚清统治集团长期被动应对危机,不愿主动改革,以及新政时期未能处理好统治集团利益与人民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主动改革 人民利益
原文传递
习近平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思想的三重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福寿 《中国政协》 2019年第9期52-55,共4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思想上和顶层制度安排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习近平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思想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思想上和顶层制度安排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习近平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思想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平价值;进一步彰显了政协的统战价值。习近平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思想既重在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又重在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思想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