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提高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水平——上海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
作者 方唯一 郑海农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心脑血管病防治》: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及时规范的诊治至关重要。为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胸痛中心的建立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措施。但有些人误将胸痛简单理解为心绞痛,于是也将胸痛中心的建设简单等同于院... 《心脑血管病防治》: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及时规范的诊治至关重要。为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胸痛中心的建立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措施。但有些人误将胸痛简单理解为心绞痛,于是也将胸痛中心的建设简单等同于院内心脏急救的绿色通道的建设。方教授,这种观念对吗?方唯一教授:这种观念肯定不对!胸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胸科医院 救治水平 非创伤性 上海 急性 疼痛性质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
2
作者 金黎萍 徐菁 沈兰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相关行为、主要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52例患者,每组各76例,试验过程中,观察组剔除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146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嗜好管理(17.54±2.36 vs.15.12±2.45)、症状管理(14.25±2.35 vs.12.32±2.14)、疾病知识管理(18.45±3.53 vs.15.72±3.45)、日常生活管理(16.43±3.15 vs.14.72±3.08)、治疗依从性管理(12.36±1.54 vs.10.54±1.32)、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07.44±13.12 vs.95.56±12.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86.49%vs.72.22%)、合理饮食(85.14%vs.70.83%)、规律运动(81.08%vs.62.50%)、戒烟(91.89%vs.80.56%)、定期监测体重指数(79.73%vs.63.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46%vs.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专科护士 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相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心功能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方 潘欣 +4 位作者 倪幼方 王涛 陆静 蒋锦琪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3-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0):先以rhBNP 1.5μg/kg静脉冲击后,再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n=20)...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0):先以rhBNP 1.5μg/kg静脉冲击后,再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n=20)静脉持续滴注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记录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全身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和Tei指数。rhBNP的安全性评估采用治疗药前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复查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并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治疗72 h后rhBNP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治疗后EF无显著差异(P>0.05)。rhBNP组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rhBNP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临床状况,较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缩短Tei指数,提高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电极在Ensite/NavX指导下的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旭 王新华 +2 位作者 马建伟 顾佳宁 邱建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对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61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0例,女21例,阵发性房颤50例,慢性房颤11例。在Ensite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应用环状电极标...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消融术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对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61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0例,女21例,阵发性房颤50例,慢性房颤11例。在Ensite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应用环状电极标测肺静脉电位,以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结果6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环左肺静脉消融使左肺静脉电隔离34例(55.7%),环右肺静脉消融使右肺静脉电隔离35例(57.4%),环左、右肺静脉消融使所有肺静脉电隔离23例(37.7%)。16例阵发性房颤和5例慢性房颤放电时终止房颤,终止房颤部位为左、右上肺静脉外近房顶前、后壁19例,右上肺静脉外后壁中部1例,完成左肺静脉消融时房颤终止1例。平均随访6±2个月,50例阵发性房颤中42例(84.0%)以及11例慢性房颤中5例(45.4%)无房颤发作,总成功率为77%。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后积液消失;左侧血胸1例,经胸腔穿刺引流痊愈。结论EnsiteNavX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联合应用环状电极标测可使房颤消融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电极 肺静脉消融 环状 术中 肺静脉电隔离 阵发性房颤 慢性房颤 胸腔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香猪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迎佳 吴卫华 +1 位作者 黄日太 朱洪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香猪心肌梗死区内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并经培养、转化、标记后注入结扎的香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心肌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达尔伯克(氏)必需...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香猪心肌梗死区内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并经培养、转化、标记后注入结扎的香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心肌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达尔伯克(氏)必需基本培养基。3、6wk分别行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前侧壁增厚率以及室间隔增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室腔则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MSCs移植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区再生心肌组织,增加心肌厚度,减轻心肌变薄和心肌腔扩大程度,故可减缓心室重构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香猪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对已认证胸痛中心救治流程改进的作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施鸿毓 曲新凯 方唯一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质控中心成立及监测对各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关键指标的促进作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15年12月前通过认证的所有6个批次的胸痛中心,共53家。摘取2015年的数据作为质控中心成立前的基线水平,2016年的数据作为质控中心...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质控中心成立及监测对各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关键指标的促进作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15年12月前通过认证的所有6个批次的胸痛中心,共53家。摘取2015年的数据作为质控中心成立前的基线水平,2016年的数据作为质控中心成立后的水平,比较质控中心成立前后各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2015年相比,2016年各胸痛中心院内流程关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心电图至确诊时间[(175±519)分钟︰(76±544)分钟,P=0.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确诊至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间[(163±684)分钟︰(101±466)分钟,P=0.06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87±52)分钟︰(80±27)分钟,P=0.003]、P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Ⅲ级血流比率[(80.3%±32.8%)︰(85.2%±28.2%),P=0.004];然而,院前关键指标除心电图远程传输比率[(31.2%±36.9%)︰(41.2%±39.0%),P=0.000]外,症状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697±861)分钟︰(787±1207)分钟,P=0.142]、首次医疗接触至心电图时间[(68±781)分钟︰(61±273)分钟,P=0.839]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目前我国已认证胸痛中心的胸痛救治流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详细而严格的质控有助于提高胸痛中心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质量控制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支架治疗症状性心肌桥一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被引量:5
7
作者 施鸿毓 陈晖 +4 位作者 仇兴标 关韶峰 侯旭敏 舒振林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文献回顾 支架治疗 心肌桥 症状性 药物 冠状动脉造影 钙离子拮抗剂 B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忠泉 邓士兵 +6 位作者 陈松文 喻荣辉 姜伟峰 易绪英 杨沙宁 杨学新 金立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044-5045,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与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经药物治疗失败或效果不理想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和RFCA组各40例。比较两组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 目的研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与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经药物治疗失败或效果不理想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和RFCA组各40例。比较两组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冷冻最低温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静脉PVI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CBA组各支静脉手术时间及消融世间均短于RFCA组,冷冻所需的最低温度低于RFCA组(均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结论 CBA与RFCA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PVI效果并无太大差异,但CBA的优势在于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消融时间,因此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恢复,有较高的安全性。虽然CBA临床操作难度与RFCA较低,但临床上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医院条件等选择采用CBA还是RF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微循环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阮政文 江立生 陈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31-453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微循环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微循环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采用血糖检测仪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采用放免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血栓素(TX)B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VEGF、一氧化氮、TXB2、CRP、IL-6、IL-8、IL-17、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TXB2、CRP、IL-6、IL-8、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VEGF、一氧化氮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前列地尔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TXB2、CRP、IL-6、IL-8、IL-17、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VEGF、一氧化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微循环障碍和炎症损伤,应用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微循环障碍和炎症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心脏 微循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国英 潘欣 +3 位作者 林其珊 陈伟达 陈张根 贾兵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3DTTE)诊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取彩色经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VSD52例,ASD20例。术前应用HPSONOS5500型超声心动仪和Tomtec4DCardio ViewRT三维超声... 目的: 探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3DTTE)诊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取彩色经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VSD52例,ASD20例。术前应用HPSONOS5500型超声心动仪和Tomtec4DCardio View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进行3DTTE诊断。结果: (1)52例VSD按手术结果分为膜周型35例,双动脉瓣下型17例,与术前3DTTE诊断和CDE诊断完全吻合;VSD手术测值为9. 28±3. 19mm,与3DTTE测值(8. 82±2. 92mm)具有良好相关性(r=0. 88,p<0. 01);与CDE测值(8. 69±3. 42mm)也具有良好相关性(r=0. 65,p<0. 01)。在诊断VSD合并症方面,手术显示合并三尖瓣隔瓣腱索脱入缺损处者4例, 3DTTE在术前均做出正确诊断,但CDE漏诊2例,误为两处VSD者1例,误为主动脉瓣下隔膜者1例;手术显示合并主动脉瓣脱垂者4例, 3DTTE在术前亦均做出正确诊断,而CDE漏诊2例。(2)20例ASD按手术结果分为继发孔型17例、下腔静脉型2例和上腔静脉型1例,与术前3DTTE诊断吻合,而CDE术前诊断均为继发孔型ASD。20例ASD最大长轴径和最大短轴径的手术测值分别为19. 5±4. 2mm和14. 8±3. 7mm。3DTTE估测ASD最大长轴径和最大短轴径分别为18. 8±3. 7mm和14. 0±3. 3mm,与手术测值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0. 93和r=0. 92,p<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变化特点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封启明 陈晖 +3 位作者 仇兴标 李若谷 张平宽 方唯一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特点、程度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AMI患者 92例 ,其中 4 2例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组 ) ,5 0例无糖尿病 (非糖尿病组 ) ,比...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特点、程度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AMI患者 92例 ,其中 4 2例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组 ) ,5 0例无糖尿病 (非糖尿病组 ) ,比较两组血糖变化特点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组中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 ;AMI后空腹血糖 [(9.9± 2 .2 )mmol/L]高于非糖尿病组 [(5 .6± 2 .1)mmol/L ,P <0 .0 5 ],果糖胺 [(337± 4 6 ) μmol/L]亦高于非糖尿病组 [(2 2 6± 18) μmol/L ,P <0 .0 5 ]。糖尿病组中 ,86 %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 ;非糖尿病组中 ,18%的患者有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多为轻度升高 ,并在心肌梗死后 2 4~ 4 8h降为正常 ,血果糖胺水平正常 ;而糖尿病组的血糖下降缓慢。糖尿病组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 ,心功能则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增高者的血糖与心功能成负相关 (r =- 0 .6 7,P <0 .0 5 )。AMI前未诊断为糖尿病者占糖尿病患者的 10 %。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AMI时多数伴有应激性血糖升高 ,其中 10 %为新诊断患者 ,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比例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糖尿病心肌梗死 急性期 血糖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刚 王承 方唯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报道.国外文献报道,外科换瓣术后瓣周漏的发生率在主动脉瓣为2%~10%,在二尖瓣为7%~17%[1].小的瓣周漏由于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可无明显症...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报道.国外文献报道,外科换瓣术后瓣周漏的发生率在主动脉瓣为2%~10%,在二尖瓣为7%~17%[1].小的瓣周漏由于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可无明显症状.但较大瓣周漏可以引起严重临床表现,如心脏进行性扩大致心力衰竭、肺循环高压和心律失常、高速血液返流致溶血及心内膜炎等,因此需要及时干预[2].现就瓣周漏介入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情况的随访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伟峰 刘旭 +6 位作者 王新华 施海峰 谭红伟 周立 杨国澍 刘玉岗 李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结果 232例第2次手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部位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28%)、前下部49例(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25.4%)及后下部61例(26.3%)。28例行第3次手术,术中标测示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有16例(57.1%)。5例第4次手术术中标测仅有1例左下肺静脉电位恢复。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肺静脉电位传导有恢复的趋势,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部分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经多次手术可达完全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电隔离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伟峰 刘旭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但对于部分患者仍存在复发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有关,C-反应蛋白作为组织炎症的标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可以作为炎症反应的监测... 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但对于部分患者仍存在复发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有关,C-反应蛋白作为组织炎症的标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可以作为炎症反应的监测指标。目前的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但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复发是否有关尚无定论。为此,现对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能受体基因单倍型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旭敏 方唯一 范维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单倍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汉族92例心衰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进行外周静脉血的DNA抽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进行β2AR基因的测序,对所得出的单核苷酸多...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单倍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汉族92例心衰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进行外周静脉血的DNA抽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进行β2AR基因的测序,对所得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β2AR基因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别为:16Arg/Gly2、7Gln/Glu、87Leu A/G、178Arg A/C;其中病例组中16G-27C-87G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的单倍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南方汉族人群中β2AR基因多态性与心衰密切相关,其中16G-27C-87G单倍型可能为保护性连锁单倍型,是心衰的抗病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2肾上腺能受体 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旭 宋冠英 +2 位作者 陈勇海 崔克俭 邱建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85-86,共2页
对 8例起源于特殊部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心电图特征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 8例患者中男 5例、女 3例 ,心动过速史 3~ 2 0年。室速形态呈右束支阻滞者 4例、呈左束支阻滞者 4例 ;电轴右偏 6例、左偏 2... 对 8例起源于特殊部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心电图特征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 8例患者中男 5例、女 3例 ,心动过速史 3~ 2 0年。室速形态呈右束支阻滞者 4例、呈左束支阻滞者 4例 ;电轴右偏 6例、左偏 2例。结果 :8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 ,消融靶点 2例位于左室流出道左冠窦内 ,距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约 1cm ,2例位于左室游离壁 ,2例位于左前分支近心尖部 ,2例位于右室流入道游离壁。结果提示导管射频消融对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速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左室流出道室速 (LVOT VT)的心电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LV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 电生理学 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后Ⅲ度房室阻滞置入SSR心外膜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新华 刘旭 +2 位作者 张卫 马建伟 邱建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70-470,共1页
患者女性 ,三尖瓣置换术后Ⅲ度房室阻滞。因置入了金属瓣 ,无法经右室心内膜起搏 ,故采用开胸心外膜起搏方法。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Ⅲ度房室阻滞 SSR 心外膜起搏器置入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间和血浆脑钠肽值与临床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锦杰 仇兴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评价心衰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和血浆脑钠肽(BNP)与临床心功能的相关性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8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心衰的患者,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BNP值和心电图QRS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死亡和再入院。结果分组方差分析提... 目的评价心衰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和血浆脑钠肽(BNP)与临床心功能的相关性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8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心衰的患者,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BNP值和心电图QRS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死亡和再入院。结果分组方差分析提示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其BNP的增高和QRS的增宽均具有显著意义;BNP增高和QRS增宽,心功能恶化和低左室射血分数值具有相关性;同时,多变量回归分析提示,两者都是提示死亡和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结合BNP值增高和心电图QRS波增宽能较准确地判断心衰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并预测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电描记术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东升 朱晓 +2 位作者 于方治 倪幼方 方唯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冠心病患者 心血管血栓事件 抗血小板药物 缺血性心脏病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胶原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勤 朱宁 +4 位作者 李倩晓 李晓菲 那荣妹 郑晓群 方唯一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hVEGF165)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PBS组、MSCs心肌移植联合基因治疗组(MSCs-GENE组)、...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hVEGF165)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PBS组、MSCs心肌移植联合基因治疗组(MSCs-GENE组)、MSCs心肌移植组(MSCs组)以及基因治疗组(GENE组)。心肌局部注射所构建MLC-2v/pIRES2-EG-FP-hVEGF165与MS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型、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ren blot)检测hVEGF165蛋白表达。结果:PBS组、MSCs+GENE组、MSCs组以及GENE组的I型胶原PCR产物灰度比分别为(0.359±0.010)、(0.240±0.012)、(0.313±0.058)、(0.230±0.011);而Ⅲ型胶原分别为(0.831±0.011)、(0.842±0.015)、(0.917±0.058)、(0.688±0.015);TGF-β1分别为(0.548±0.067)、(0.370±0.012)、(0.561±0.014)、(0.369±0.098);MSCs+GENE组TGF-β1与GEN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显著低于PBS组和MSCs组,提示TGF-β1表达下调;I型/III型胶原灰度比分别为(0.436±0.072)、(0.290±0.023)、(0.337±0.021)、(0.333±0.011),其中MSCs组与GEN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s组与GENE组的I型/III型胶原灰度比减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SCs-GENE组进一步使I型/III型胶原灰度比减低;TGF-β1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VEGF165基因治疗较MSCs移植使TGF-β1表达下调的作用更显著。结论:MSCs移植与hVEGF165基因治疗有可能通过下调TGFβ1表达,降低I型/III胶原比值,增加心肌顺应性,减轻心肌胶原网络重塑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 胶原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