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及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顾慧玲 王海峰 +1 位作者 倪红燕 杨文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探讨两者在VI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6例VILI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诱导痰中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以及血清中白介...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探讨两者在VI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6例VILI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诱导痰中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以及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指标。根据Murray肺损伤评分(LIS)将VILI患者分为两个亚组:轻、中度肺损伤组(LIS≤2.5分)、重度肺损伤组(LIS>2.5分)。分析各组NLRP3炎症小体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轻中度肺损伤组、重度肺损伤组血清、诱导痰中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106.3±29.3,131.1±37.1vs 79.2±27.3pg/ml;诱导痰:95.1±24.4,119.2±36.7vs 76.0±20.6pg/ml],重度肺损伤组上述指标亦明显高于轻中度肺损伤组(t=3.82,4.0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肺损伤组、重度肺损伤组血清中IL-1β(8.7±2.4,11.6±2.7vs 5.5±1.9pg/ml),IL-18(11.3±3.4,15.6±4.7vs 4.5±1.3pg/ml),IL-6(46.4±12.1,74.6±24.8vs 6.4±1.8pg/ml),TNF-α(16.1±4.4,22.8±5.1vs 9.2±1.5ng/ml)水平明显升高;与轻中度肺损伤组比较,重度肺损伤组血清中各炎性因子水平亦明显升高(t=4.87,4.62,7.94,5.33,均P<0.05)。轻中度肺损伤组患者血清、诱导痰中NLRP3炎症小体浓度与IL-1β,IL-1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重度肺损伤组患者血清、诱导痰中NLRP3炎症小体浓度与IL-1β,IL-18,IL-6,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VILI患者血清、诱导痰中NLRP3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炎性因子密切相关,参与VILI的发生、发展,阻断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可能成为VILI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文林 王丽华 王海峰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常见的失败原因,探求失败的相关因素,为NIPPV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的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350例,按通气后疗效及转归分为成功组(292例...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常见的失败原因,探求失败的相关因素,为NIPPV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的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350例,按通气后疗效及转归分为成功组(292例)和失败组(58例)。两组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分为Ⅰ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1mmHg=0.133kPa)和Ⅱ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分别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础病变、入院时和通气失败时血气分析以及NIPPV影响因素。结果NIPPV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3.4%,其中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率达92.3%,明显高于≥型呼吸衰竭的52.6%(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NIPPV治疗成功率为92.6%,明显高于肺癌27.3%(P〈0.01)。失败组患者痰液窒息、呕吐物误吸、胃肠胀气和面罩漏气的发生率分别为44.0%、16.0%、44.0%和20.0%,均高于成功组的0、0、9.8%和0(P均〈0.01)。结论NIPPV在抢救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呼吸衰竭的类型、基础疾病会影响NIPPV的疗效,而痰液窒息、呕吐物误吸、面罩漏气、胃肠胀气和昏迷是直接导致NIPPVV失败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文林 倪红燕 王海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80-1282,128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36)和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n=36),分别给予HFNC和NPPV。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36)和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n=36),分别给予HFNC和NPPV。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痰液、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通气后2 h,HFNC组pH、PaO 2、SpO 2明显升高,且PaO 2、SpO 2明显高于NPPV组(P<0.05);两组通气后12 h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V组比较,HFNC组每日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比例明显减少,痰液黏稠度也明显缓解(P<0.05)。与NPPV组比较,HFNC组序贯治疗时间均显著缩短,气漏、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HFNC在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方面接近于NPPV,但可促进痰液排出,缩短序贯治疗时间,降低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经鼻无创正压通气 序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华 李星晶 何牡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112-113,共2页
背景与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或未能接受正确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社区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及治疗效果。本研... 背景与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或未能接受正确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社区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及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经社区干预后的疗效。方法比较初始已经接受nCPAP治疗180d以上的患者(>180d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社区干预接受nCPAP治疗30d患者(30d治疗组)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且比较两组间nCPAP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 >180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困倦嗜睡、打鼾、呼吸暂停、憋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30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打鼾、呼吸暂停、憋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180d治疗组较30d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长期nCPAP治疗疗效更显著,社区干预可以提高nCPAP依存性和治疗效果,进而减轻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牡丹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4期668-670,共3页
目的 了解内科住院病人中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基础疾病、病原学分布及药物敏感特点,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192例内科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AP患者均存... 目的 了解内科住院病人中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基础疾病、病原学分布及药物敏感特点,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192例内科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AP患者均存在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中以脑血管意外、2型糖尿病、心肺疾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为主.病原学以G-菌常见,常见G-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较敏感,部分菌株出现了多药耐药.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0%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结论 HAP病原菌以G-为主,出现了耐多药菌株,对HAP的高危患者应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早监测,根据本医疗机构致病菌情况进行治疗,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基础疾病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药物方案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顾慧玲 王海峰 +1 位作者 倪红燕 杨文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9期1209-121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强化药物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 目的研究强化药物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吸入剂(强化药物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深吸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T结果、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及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T和mMRC得分低于对照组,6MWT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剂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丽华 沈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7-5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但由于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完成;榄香烯乳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本研究旨在探讨化...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但由于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完成;榄香烯乳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疗联合榄香烯乳在晚期NSCLC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同时联合使用榄香烯乳剂400mg;对照组采用单纯NP方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6.7%,对照组有效率为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66.66%,对照组为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NP方案能提高化疗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症状,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榄香烯 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文林 顾慧玲 +1 位作者 倪红燕 王海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10只)给予自由饮水和摄食,喂养75天;吸烟组(n=20只)采用单纯吸入香烟烟雾的方法制造大...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10只)给予自由饮水和摄食,喂养75天;吸烟组(n=20只)采用单纯吸入香烟烟雾的方法制造大鼠COPD模型,连续75天后再根据大鼠最大呼气流速(PEF)及气道肺组织病理变化分为吸烟COPD组(n=9只)和吸烟非COPD组(n=11只)。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算巨噬细胞(AMC)、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的绝对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测定BALF,肺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的浓度以及NLRP3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吸烟非COPD组、吸烟COPD组BALF中NEU(×106/L)(524.2±73.1,916.9±84.8vs 106.6±31.8),AMC(×106/L)(1 570.9±273.5,2 307.8±410.4vs 496.6±61.7)和LYM(×106/L)(72.1±14.7,115.4±23.8vs 21.6±4.2),计数明显升高,吸烟COPD组BALF中NEU,AMC和LYM计数亦较吸烟非COPD组明显升高(F=350.59,100.57,82.63,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吸烟非COPD组、吸烟COPD组BALF(pg/ml)(107.8±23.5,126.7±34.9vs 76.7±15.1),肺组织(pg/ml)(118.8±33.3,147.4±40.2vs 84.1±21.5)中NLRP3炎症小体的浓度明显升高,与吸烟非COPD组比较,吸烟COPD组BALF,肺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的浓度亦明显升高(F=9.53,9.17,均P<0.05)。吸烟非COPD组和吸烟COPD组肺组织NLRP3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烟COPD组肺组织NLRP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吸烟非COPD组(P<0.05)。BALF,肺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浓度、肺组织NLRP3mRNA相对表达量与NEU,AMC,LYM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与肺组织炎症细胞以及气道病理改变密切相关,阻断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有望成为治疗COPD新的靶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鼠COP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倪红燕 顾慧玲 +1 位作者 王海峰 曹卫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病原学特点,分析其耐药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9月~2016年9笔者医院收治的154例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为研究对象,对痰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的影...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病原学特点,分析其耐药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9月~2016年9笔者医院收治的154例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为研究对象,对痰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痰液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7%,其中革兰阴性菌(G^-)占66.4%、革兰阳性菌(G^+)占29.0%,真菌占2.8%。G^-菌前3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2.4%)、大肠杆菌(18.7%)、铜绿假单胞菌(15.0%)。耐药患者53例,耐药率34.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意识状态均是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发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脑卒中后肺炎以G^-感染为主,且多合并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病原学特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肺炎 高龄 病原学特点 耐药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预测评分在AECOPD住院患者VTE风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星晶 沈芳 王鹏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 目的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的住院患者为无VTE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统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adua预测评分,分析高危、低危(Padua评分≥4分、<4分)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性。结果 Padua预测评分≥4分的患者有130例(65.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adua得分的相关因素有6个,包括活动度降低≥3天、活动性肿瘤、激素治疗、高龄(≥70岁)、心/呼吸衰竭、急性感染,与性别无关;VTE组和无VTE组进行OR值(95%CI)分析提示高危级发生VTE的风险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较高的VTE风险,应用Padua评分可以有效地进行VTE危险评估,评估方法量化、方便,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adua预测评分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鹏 李晶晶 沈芳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4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2例COPD合并PAH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银杏叶提取物+常规治疗的试验组,各36例,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4个月后,...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2例COPD合并PAH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银杏叶提取物+常规治疗的试验组,各36例,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 O2)、血氧分压(Pa O2)、6 min步行距离(6MW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FEV1均显著上升(P<0.05),两组平均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浆内皮素-1(ET-1)、脑钠肽(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临床症状、疾病、活动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Sp O2,Pa O2,6MWT,肺功能指标,平均PASP,血浆指标及SGRQ评分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Pa 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痛、胃胀、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降低缺氧所致内皮功能损伤和防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PAH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及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红燕 顾慧玲 +4 位作者 王海峰 杨文林 王丽华 张旭峰 郭绍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01-1103,1108,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功能变化及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呼吸科收治的T2DM患者80例(T2DM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水平、是否合并并发症,将T2DM组患者进一步分...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功能变化及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呼吸科收治的T2DM患者80例(T2DM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水平、是否合并并发症,将T2DM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亚组(32例)、中度亚组(27例)和重度亚组(21例),有并发症亚组(42例)、无并发症亚组(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肺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FVC、FEV_1及FEV_1/FVC均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T2DM组肺功能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有并发症患者FVC、FEV_1及FEV_1/FVC均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T2DM患者FEV_1、FEV_1/FVC与各氧化应激指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肺损害是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之一,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参与了肺损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功能 氧化应激反应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华 蒋爱萍 付燕飞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395-3397,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成人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为制定该地区CAP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320例成人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学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和青年患者为CAP高发人群... 目的:探讨本院成人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为制定该地区CAP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320例成人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学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和青年患者为CAP高发人群,与中年组和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肺炎临床表现、发生部位、病原学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成人CAP流行病学研究较少,病原学检测对CAP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中应综合考虑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基础疾病情况等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患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文林 王丽华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6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6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序贯组治疗方法: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费用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8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4.2±1.3)d和(22.1±0.7)d(P<0.05);住院时间为(17.3±1.5)d和(26.8±2.4)d(P<0.01)。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性脱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ICU和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种初筛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星晶 张玉兰 +2 位作者 王鹏 沈芳 王海峰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年第7期499-500,共2页
利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量表(SA—SDQ)、睡眠评价量表(ESS)对25例鼾症和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SA-SDQ评分和嗜睡评分(EP)。然后将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结果与评分和患... 利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量表(SA—SDQ)、睡眠评价量表(ESS)对25例鼾症和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SA-SDQ评分和嗜睡评分(EP)。然后将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结果与评分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鼾症与各组OSAHS患者之间SA—SDQ评分、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SA—SDQ评分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P〈0.01),即病情越重,EP、SA—SDQ评分越高。即睡眠评价量表可以用于临床OSAHS的初筛,SA—SDQ评分的诊断符合率低,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量表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红燕 顾慧玲 +1 位作者 王海峰 杨文林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7期614-617,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其中COPD稳定期45例,COPD急性加重期45例,同时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缺氧程度,将COPD...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其中COPD稳定期45例,COPD急性加重期45例,同时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缺氧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60 mmHg〈PaO2≤80 mmHg,48例)、中度亚组(40 mmHg〈PaO2≤60 mmHg,30例)、重度亚组(PaO2≤40 mmHg,12例).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比较血清Cys-C [(104.5±20.9、133.9±15.4、147.8±21.2) μg/L]、β2-MG[(1.5±0.3、2.4±0.4、2.8±0.4) mg/L]、Scr[(74.4±10.7、81.1±17.5、90.4±20.3) nmol/l] 、eGFR[(97.2±14.8、89.9±18.6、78.3±17.8) 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8、4.97、7.39、8.16,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Cys-C、β2-MG、Scr均明显升高,而eGFR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加重期组各早期肾功能指标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亚组COPD患者血清Cys-C、β2-MG均明显升高,且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ys-C: (104.5±20.9、122.8±22.5、136.7±31.6、150.8±39.7) μg/L;β2-MG:(1.5±0.3、1.9±0.3、2.4±0.5、2.9±0.4) mg/L;Scr:(74.4±10.7、78.6±12.4、82.1±13.4、94.8±17.3) nmol/L;eGFR:(97.2±14.8、93.8±15.3、88.6±12.2、74.4±10.7) ml/min·1.73m2](P均〈0.05);与对照组、轻度亚组比较,中度、重度亚组Scr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P均〈0.05).CRP 与Cys-C、β2-MG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7,0.379),LVEF与Cys-C、β2-MG、Scr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8、-0.391、-0.306),与eGFR呈显著正相关(r=0.311),LVEDD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482)(P均〈0.05).结论 COPD患者因慢性缺氧普遍存在早期肾功能损伤,血清Cys-C、β2-MG水平与心肾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COPD患者早期心肾功能损伤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肾损伤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肺炎严重度指数和CURB-65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星晶 王鹏 +1 位作者 沈芳 何牡丹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以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和CURB-65评分两种方法,评估2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按PSI评分标准,Ⅱ-Ⅴ级分别有20、82、105和11例,病死率分别为0.0%、1.2%、12.4%和5/11;按CURB-65评分标准,1-5分... 以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和CURB-65评分两种方法,评估2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按PSI评分标准,Ⅱ-Ⅴ级分别有20、82、105和11例,病死率分别为0.0%、1.2%、12.4%和5/11;按CURB-65评分标准,1-5分各有157、48、11、1和1例,病死率分别为1.3%、14.6%、8/11、1/1、1/1.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预测预后,前者能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但操作比较繁琐,而后者评估相对简单,但对老年患者病情易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评估
原文传递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文林 顾慧玲 +1 位作者 倪红燕 王海峰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COPD患者(稳定期30例、急性加重期30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COPD患者(稳定期30例、急性加重期30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分析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诱导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及IL-1β、IL-18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上述指标较稳定期升高(P<0.05)。稳定期患者巨噬细胞百分比与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诱导痰、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诱导痰和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升高,与肺组织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性小体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随机双盲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巩文怡 唐鸣 +6 位作者 张海东 沈泳坚 徐冰 刘丽 王鹏 王珍 吴浩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20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方法选择年龄在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3级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2例进行前瞻性双盲研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方法选择年龄在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3级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2例进行前瞻性双盲研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托咪啶+芬太尼,D组)26例和咪达唑仑组(咪达唑仑+芬太尼,M组)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麻醉前(T0)、进鼻腔时(T1)、过声门时(T2)、过声门后1min(T3)、3min(T4)、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镜检中情况、镜检时间及复苏时间,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D组HR在T1、T2、T3、T4、T5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poz在T1、T2、T3、T4、T5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过程中D组追加芬太尼人次、出现低氧血症人次均少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人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镜检过程满意度较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时间、复苏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合并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相比咪达唑仑合并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不明显,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而对镜检和复苏时间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咪达唑仑 清醒镇静 支气管镜检查 血氧测定法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两种病情评估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星晶 张玉兰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心医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的现状,以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病情评估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为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心医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的现状,以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病情评估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为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中病情评估标准与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类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按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所分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静脉使用时间、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与 PSI 分类有很好的相关性(r=0.577,P<0.01);按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不符合住院标准组与符合住院标准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符合住院标准组与重症肺炎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方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符合住院标准组与重症肺炎组在住院费用、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讣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标准评估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度,应推广实施。PSI 分级同样适用于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