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闵行区防洪除涝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佟欢 陈长太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10期147-150,158,共5页
闵行区易受台风、暴雨、高潮位、洪水等“二碰头”“三碰头”影响,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减轻灾害损失和不利影响,需要开展防洪除涝规划方案研究,以指导防洪除涝相关工作。文章采用现状调查分析、水文水... 闵行区易受台风、暴雨、高潮位、洪水等“二碰头”“三碰头”影响,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减轻灾害损失和不利影响,需要开展防洪除涝规划方案研究,以指导防洪除涝相关工作。文章采用现状调查分析、水文水动力模拟技术、防洪除涝能力评价等方法,客观分析闵行区面临的防洪除涝形势,提出了闵行区应对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案和应对策略。文章支撑的闵行区水利规划(2021—2035年)获得闵行区政府批复,规划方案将为闵行区建设现代化水利综合治理体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除涝 水利规划 规划方案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内涝风险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学峰 谭琼 钱真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结合多重现期暴雨情景分析与指标体系法,以典型平原感潮河网高度城市化地区——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开展了城市内涝综合风险评价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涝综合风险以低风险为主,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区域面... 结合多重现期暴雨情景分析与指标体系法,以典型平原感潮河网高度城市化地区——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开展了城市内涝综合风险评价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涝综合风险以低风险为主,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7.60%、7.91%、3.58%、0.91%,多数镇(街)为一般防治区,一级重点防治区和二级重点防治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32%和1.31%。基于“危险性—易损性—安全性”的风险评估框架,全面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安全性,有利于提升城市内涝安全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评估指标体系 情景分析 风险评估与区划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沿海地区排水口门工程规模论证
3
作者 丁国川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0期68-73,共6页
为科学开展沿海地区多约束条件下排水口门工程规模论证,以浦东新区北横河及其配套泵闸工程为例,基于平原地区数字河网水动力模型,以水闸最大过闸流量作为关键分析指标,评估排水效益变化趋势。基于固定河道断面和排涝泵站规模,分析24 h... 为科学开展沿海地区多约束条件下排水口门工程规模论证,以浦东新区北横河及其配套泵闸工程为例,基于平原地区数字河网水动力模型,以水闸最大过闸流量作为关键分析指标,评估排水效益变化趋势。基于固定河道断面和排涝泵站规模,分析24 h总排水量、代表断面流速等,综合考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选址用地条件、对河势和外侧航道的影响以及泵闸工程设计,对不同规模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外延伸段河道河口宽150 m、闸净宽72 m、泵站流量80 m3/s为最优河闸泵规模方案。该方案兼顾沿海地理特性、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需求,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排涝 河网水动力模型 工程规模 沿海地区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分片水资源调度方案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贵泉 陈长太 唐迎洲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为提高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效果,利用黄浦江水系、崇明岛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在分析评估上海市水资源调度现状效果的基础上,从引排水口门配置、水闸开启方式、水位控制条件等方面考虑,研究分片水资源调度优化方案。通过引排水量大小、水质... 为提高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效果,利用黄浦江水系、崇明岛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在分析评估上海市水资源调度现状效果的基础上,从引排水口门配置、水闸开启方式、水位控制条件等方面考虑,研究分片水资源调度优化方案。通过引排水量大小、水质改善效果等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了分片水资源调度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分片COD平均浓度改善3.1%~16.9%;分片NH3-N平均浓度改善3.4%~28.1%。COD浓度为:劣Ⅴ类水的河网面积减少37.1%,Ⅲ类水的河网面积增加33.4%;NH3-N浓度为劣Ⅴ类水的河网面积减少9.4%,Ⅳ~Ⅲ类水的河网面积增加25.9%~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利分片 调度方案优化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洋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元卿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易受气候、水质质量、微生物种群等问题的影响,且海洋污染物种类较多,导致海洋生态修复难度较大。为此,提出陆海统筹背景下新的海洋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治理方法。根据上海市海洋污染现状,采用微生物修复方法、水生动物修...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易受气候、水质质量、微生物种群等问题的影响,且海洋污染物种类较多,导致海洋生态修复难度较大。为此,提出陆海统筹背景下新的海洋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治理方法。根据上海市海洋污染现状,采用微生物修复方法、水生动物修复方法以及水生植物修复方法,实现海洋污染修复。确定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通过计算修复后的海洋水质因子,得知海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海洋污染程度为清洁,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最终生态修复效果评分较高,验证了陆海统筹背景下海洋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治理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海洋重金属污染 生物多样性 信息熵权法 最终修复效果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入海河流总氮与氨氮相关关系探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月英 徐贵泉 陈明 《四川环境》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根据上海市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2006~2014年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探讨了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D河氨氮与总氮比例系数范围为0.352~0.525;4条入海河流两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以B河两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好,各... 根据上海市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2006~2014年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探讨了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D河氨氮与总氮比例系数范围为0.352~0.525;4条入海河流两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以B河两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好,各河流总氮与氨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均略好于线性关系;C、D河仅可通过二次多项式方程但A、B河则可通过两种回归方程用氨氮估算总氮。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相关关系的建立,可为上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水质预报模型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入海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 总氮 氨氮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新区防洪除涝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发永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3期36-39,共4页
浦东新区是党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受地理位置影响,浦东新区易受洪涝灾害威胁,防洪除涝安全保障是引领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浦东新区防洪除涝现状,分析了防洪除涝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引领... 浦东新区是党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受地理位置影响,浦东新区易受洪涝灾害威胁,防洪除涝安全保障是引领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浦东新区防洪除涝现状,分析了防洪除涝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引领区总体建设要求,对保障浦东新区防洪除涝安全、规划引领防洪除涝设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区建设 防洪除涝 水利规划 上海浦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西部地区“烟花”台风期间高水位成因分析与对策
8
作者 丁国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01,共7页
为应对上海西部地区在极端天气时面临的严峻洪涝挑战,提出有效的水位调控策略,选取“烟花”台风期间青松片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实际雨情与工况数据,包括降雨、片内圩外河道水位、二级圩区水位、片外河道水位过程等,提出二级圩区河湖超... 为应对上海西部地区在极端天气时面临的严峻洪涝挑战,提出有效的水位调控策略,选取“烟花”台风期间青松片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实际雨情与工况数据,包括降雨、片内圩外河道水位、二级圩区水位、片外河道水位过程等,提出二级圩区河湖超蓄和控制圩区雨峰过后排水2种策略,运用数字化地形分析与除涝数值模拟技术,评估对缓解高水位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实施策略能大幅度增强蓄滞能力,二级圩区河湖超蓄措施可增加圩区蓄滞能力1169.8万m^(3),控制圩区雨峰过后排水措施可增加圩区蓄滞能力245.9万m^(3),可降低片内圩外河道水位30 cm左右,有效缓解高水位。研究不仅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而且在现有防洪排涝体系上增添了新的调控手段,为城市在面临重大水情挑战时提供了科学的调度决策依据,对于构建更加韧性的水管理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台风 高水位成因 上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分异作用与河口海洋沉积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玉中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沉积分异作用在解释表层沉积现象时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流辐聚或辐散区域,表层沉积物将因辐聚和辐散运移而分别呈细化和粗化状态。河口区细颗粒沉积区的形成,是因为河口区存在底层余流辐聚的滞流区现象;东中国海涡旋区泥质沉积现象的形成... 沉积分异作用在解释表层沉积现象时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流辐聚或辐散区域,表层沉积物将因辐聚和辐散运移而分别呈细化和粗化状态。河口区细颗粒沉积区的形成,是因为河口区存在底层余流辐聚的滞流区现象;东中国海涡旋区泥质沉积现象的形成,是因为涡旋区存在指向涡旋中心的底层辐聚流;浙闽沿岸泥质沉积现象是近岸的浙闽沿岸流和远岸的台湾暖流之间存在余流辐聚带;英吉利海峡宽度最窄处的沉积物粗化现象,是因该处沉积物在水流作用下呈分离运移趋势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分异作用 表层沉积物 河口 海洋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水生态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发永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5期1-4,27,共5页
超大城市国土空间资源紧缺、水安全韧性保障要求高、城市水生态空间用地落实难问题一直是水利规划建设的痛点、难点。文章就水利规划中如何协调城市多元用地空间,科学确定水生态空间布局和规模,将河道蓝线纳入国土空间用地管控体系,弹... 超大城市国土空间资源紧缺、水安全韧性保障要求高、城市水生态空间用地落实难问题一直是水利规划建设的痛点、难点。文章就水利规划中如何协调城市多元用地空间,科学确定水生态空间布局和规模,将河道蓝线纳入国土空间用地管控体系,弹性应对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谈谈上海市的水生态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规划 河道蓝线 水利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钱真 孔令婷 +1 位作者 陈长太 贾卫红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9期41-45,共5页
为克服在城市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计算中单一河段模型难以给定边界条件的问题,研究提出嵌套使用一维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河段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的方法,耦合河网水系和工程河段水位水动力过程,计算分析涉河工程前后河道... 为克服在城市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计算中单一河段模型难以给定边界条件的问题,研究提出嵌套使用一维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河段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的方法,耦合河网水系和工程河段水位水动力过程,计算分析涉河工程前后河道水流变化情况。以上海市苏州河上四行仓库游览码头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防洪影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码头工程建设对河道水流影响微小。该研究为类似地区的防洪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 防洪除涝 涉河工程 一维水文水动力模型 二维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崎岖列岛海域沉积物粒度特征比较研究
12
作者 李玉中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5期1-8,共8页
崎岖列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在0.1~0.2mm之间的细砂通常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平均粒径细于4φ的沉积物通常分选性较差;平均粒径在4.5φ~7.5φ的沉积物通常表现为正偏态,且粒度越粗,偏度越正偏;平均粒径粗于4φ的砂质沉积物... 崎岖列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在0.1~0.2mm之间的细砂通常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平均粒径细于4φ的沉积物通常分选性较差;平均粒径在4.5φ~7.5φ的沉积物通常表现为正偏态,且粒度越粗,偏度越正偏;平均粒径粗于4φ的砂质沉积物偏度无显著的正偏或负偏倾向;崎岖列岛海域中值粒径位于4φ~5φ的样品数较少,因该粒级位于悬移质与跃移质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沉积物 分选 偏度 粒度缺失 崎岖列岛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19年长江口北槽地形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13
作者 黄小秋 陈晓红 +1 位作者 徐健 李宇涵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河口拦门沙位于河流和海洋的交界,具有弱动力、易沉积、水深浅的环境特征。打通拦门沙,建设深水航道一直是海洋学和工程学的一个难题,目前深水航道工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拦门沙河槽的演化格局。本文根据北槽三期航道工程建设时间节点,收... 河口拦门沙位于河流和海洋的交界,具有弱动力、易沉积、水深浅的环境特征。打通拦门沙,建设深水航道一直是海洋学和工程学的一个难题,目前深水航道工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拦门沙河槽的演化格局。本文根据北槽三期航道工程建设时间节点,收集了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9年北槽航道水下地形数据分析工程前后的地形演变特征,并结合航道工程建设、人为疏浚和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北槽地形演变的驱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水航道建设后长江口北槽主要出现了“槽冲滩淤”的河槽地形演化特征;空间上,北槽上段主要发生了北侧滩涂淤积,南侧航道侵蚀,而下段主要发生了南侧滩涂淤积,北侧航道侵蚀的演变格局。导堤和丁坝的建设是引起河槽“槽冲滩淤”的主要因素,而科氏力引起的涨、落潮流路变化也增加了河槽上下段的差异演化;深水航道工程建设是引起1997—2007年北槽淤积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为疏浚则是2007—2019年北槽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北槽河槽演化的主要原因,但周围环境变化如流域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也加剧了近期的北槽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槽 深水航道 人类活动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瑞丰沙串沟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玉中 陈沈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共11页
根据长江口历年海图,分析南港瑞丰沙串沟的形成机理.瑞丰沙头南淤导致南港上段主流南偏,主流受南岸顶托后,使南港中段主流北偏并冲刷瑞丰沙体下段形成串沟.20世纪90年代末,宝山北水道的发展以及南沙头通道丰富的泥沙来源是瑞丰沙头南淤... 根据长江口历年海图,分析南港瑞丰沙串沟的形成机理.瑞丰沙头南淤导致南港上段主流南偏,主流受南岸顶托后,使南港中段主流北偏并冲刷瑞丰沙体下段形成串沟.20世纪90年代末,宝山北水道的发展以及南沙头通道丰富的泥沙来源是瑞丰沙头南淤的主要成因.2002年9月的南港实测水文资料以及水动力模拟结果证实了南港主流的摆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港 瑞丰沙 串沟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排涝关键技术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发永 李学峰 +1 位作者 丁国川 闫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6期12-15,68,共5页
深刻汲取郑州“7·20”等极端暴雨灾害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以上海为例,通过分析超大城市内涝产生缘由和城市排涝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总结超大城市4种排涝模式和排涝主要特征,并对超大城市的排涝难点、关键... 深刻汲取郑州“7·20”等极端暴雨灾害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以上海为例,通过分析超大城市内涝产生缘由和城市排涝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总结超大城市4种排涝模式和排涝主要特征,并对超大城市的排涝难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为同类型超大城市产汇流模型构建、河网水位科学调控、两网两区协同调度、河道水闸合理配置、水域空间科学管控,以及海绵城市排涝贡献度评价等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涝 水利规划 排涝技术 协同调度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河流CODcr与CODMn相关关系探究
16
作者 吴月英 徐贵泉 李琦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12期53-57,共5页
根据上海5条入海河流CODcr和CODMn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它们的关系。结果表明:5河流CODMn与CODcr比例系数的范围为0.289~0.339;各河流CODcr与CODMn的线性和二次多项式均是有意义的正相关,且均是二次多项式关系略... 根据上海5条入海河流CODcr和CODMn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它们的关系。结果表明:5河流CODMn与CODcr比例系数的范围为0.289~0.339;各河流CODcr与CODMn的线性和二次多项式均是有意义的正相关,且均是二次多项式关系略好于线性关系;A河仅能通过二次多项式方程而B^E河可通过两种回归方程用CODMn估算CODcr。5河流CODcr和CODMn相关关系的建立,可为上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水质预报模型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 化学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