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的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施旭东
李敏
+2 位作者
于婷
李丙瑞
谢玲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均结果显示,太平洋入流水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后主要由汉娜德海谷、中央水道、巴罗峡谷和德朗海峡断面流出陆架,四支路径的流量占白令海峡入流的比例分别为50.3%、25%、16%和6.9%。季节变化结果显示,白令海峡和德朗海峡断面流量的月变化在5月达最大,其余断面则在7月达峰值。德朗海峡断面西侧东南向沿岸流在秋季最强。5 m和30 m流速的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模态较为类似,体现了垂向结构的一致性。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显示整个研究区域均为同位相分布,且四支主要路径上呈现高值,其时间序列在冬夏半年呈反位相变化。第二模态主要体现陆架区西侧西伯利亚沿岸流场的上下半年呈反位相变化。将各断面的流量序列分解为与风相关的部分和非风因素相关的部分进行分析发现,气候态平均流量除德朗海峡处风起主要贡献外,其余断面均为非风因素对流量起正贡献而风起负贡献,非风因素引起的流量达0.23×10^(6)~1.33×10^(6) m^(3)/s,不过风和非风因素对各断面季节变化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气压场和风场季节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导致了东北风强度变化,进而影响了楚科奇陆架中心区冬/夏半年北向流的弱/强。而春秋季主要分别是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东西位置变化对西伯利亚沿岸的流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季节变化
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楚科奇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MIP6数据的北极海冰未来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2
作者
施旭东
何涛
+3 位作者
李敏
李丙瑞
刘思萌
谢玲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6期35-46,共12页
文章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情景模式比较子计划的4种强迫情景,利用6个模式的输出数据对北极海区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未来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海面气温分析了其对海冰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文章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情景模式比较子计划的4种强迫情景,利用6个模式的输出数据对北极海区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未来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海面气温分析了其对海冰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迫情景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北极大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均超过50%,海冰厚度约为1.5 m左右,其中东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和楚科奇海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和厚度相对较小。2015—2050年两者整体均呈现下降的特征,部分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在高强迫情景下每年降低最大可超1%。2050年高强迫情景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海区冬春季海冰密集度超过90%,且各月均呈现下降趋势。海冰厚度方面,冬春夏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超过1 m,而秋季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小于等于0.5 m。12月至翌年5月全域海冰厚度以减小为主,其余月份却出现小范围海冰厚度增加的区域。至2100年的长期变化趋势方面,北冰洋中心区、东格陵兰海和楚科奇海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其中北冰洋中心区减小速率最大,同时三个海区海面气温将在未来持续增温。此外,海面气温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均与海冰密集度间存在较明显的相反变化特征,说明了气温对海冰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可为未来北极海冰在不同的强迫情景下的变化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数据
海冰密集度
海冰厚度
海面气温
海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极楚科奇海北部特征水团对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调控
3
作者
费淑怡
李纪
+3 位作者
高源
葛跃浩
郭正东
高咏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通过楚科奇海北部–加拿大海盆西侧交接地带的生态调查,我们发现0~150 m海域水体中以融冰水(MW,0~20 m)、白令海夏季水(sBSW)和阿拉斯加沿岸流(ACW)等水团为主。水温和营养盐变化与水团息息相关,物理–生化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浮游...
通过楚科奇海北部–加拿大海盆西侧交接地带的生态调查,我们发现0~150 m海域水体中以融冰水(MW,0~20 m)、白令海夏季水(sBSW)和阿拉斯加沿岸流(ACW)等水团为主。水温和营养盐变化与水团息息相关,物理–生化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浮游植物分布和群落结构。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多位于约50 m深、富含营养盐的sBSW和ACW暖水团中。sBSW和ACW中分别以小型(占比约74%)和微微型(占比约65%)浮游植物为主。藻华初期,溶解无机氮(DIN)虽呈相对限制状态,但仍高于浮游植物生长所需阈值。双单元混合模型显示:浮游植物对氮去除明显,氮吸收量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比,且在温度略高的ACW水团中氮吸收量高于sBSW水团。在北极变暖、波弗特流涡增强以及ACW和sBSW营养盐补给下,该区域的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0.327±0.163)mg/m^(3),范围:0.04~0.69 mg/m^(3))与历史数据相比有所提高。这将增加北极海区的碳吸收通量,有利于其作为碳汇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
波夫特流涡
分级叶绿素a
温度
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的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施旭东
李敏
于婷
李丙瑞
谢玲玲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
实验室
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
与环境
广东省高校
重点
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极地生命过程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极地
生态与气候变化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中国
极地
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4805号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B22209号
+5 种基金
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基金,SOO2024-08号
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R20022号
粤西热带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
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15号
广东省冲一流专项资金,231419012号,231919030号。
文摘
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为更好地了解北太平洋入流水在陆架区流场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93~2020年的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对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和关键通道断面流场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平均结果显示,太平洋入流水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后主要由汉娜德海谷、中央水道、巴罗峡谷和德朗海峡断面流出陆架,四支路径的流量占白令海峡入流的比例分别为50.3%、25%、16%和6.9%。季节变化结果显示,白令海峡和德朗海峡断面流量的月变化在5月达最大,其余断面则在7月达峰值。德朗海峡断面西侧东南向沿岸流在秋季最强。5 m和30 m流速的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模态较为类似,体现了垂向结构的一致性。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显示整个研究区域均为同位相分布,且四支主要路径上呈现高值,其时间序列在冬夏半年呈反位相变化。第二模态主要体现陆架区西侧西伯利亚沿岸流场的上下半年呈反位相变化。将各断面的流量序列分解为与风相关的部分和非风因素相关的部分进行分析发现,气候态平均流量除德朗海峡处风起主要贡献外,其余断面均为非风因素对流量起正贡献而风起负贡献,非风因素引起的流量达0.23×10^(6)~1.33×10^(6) m^(3)/s,不过风和非风因素对各断面季节变化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气压场和风场季节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导致了东北风强度变化,进而影响了楚科奇陆架中心区冬/夏半年北向流的弱/强。而春秋季主要分别是波弗特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东西位置变化对西伯利亚沿岸的流场产生影响。
关键词
流场
季节变化
联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楚科奇陆架
Keywords
current
seasonal variability
combin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Chukchi Shelf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MIP6数据的北极海冰未来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2
作者
施旭东
何涛
李敏
李丙瑞
刘思萌
谢玲玲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
实验室
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
与环境
广东省高校
重点
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极地生命过程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极地
生态与气候变化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极地
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6期35-4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4805)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B22209)
+5 种基金
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基金(SOO2024-08)
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R20022)
粤西热带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2024B1212040008)
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15)
广东省冲一流专项资金项目(231419012,231919030)。
文摘
文章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情景模式比较子计划的4种强迫情景,利用6个模式的输出数据对北极海区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未来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海面气温分析了其对海冰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迫情景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北极大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均超过50%,海冰厚度约为1.5 m左右,其中东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和楚科奇海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和厚度相对较小。2015—2050年两者整体均呈现下降的特征,部分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在高强迫情景下每年降低最大可超1%。2050年高强迫情景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海区冬春季海冰密集度超过90%,且各月均呈现下降趋势。海冰厚度方面,冬春夏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超过1 m,而秋季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小于等于0.5 m。12月至翌年5月全域海冰厚度以减小为主,其余月份却出现小范围海冰厚度增加的区域。至2100年的长期变化趋势方面,北冰洋中心区、东格陵兰海和楚科奇海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其中北冰洋中心区减小速率最大,同时三个海区海面气温将在未来持续增温。此外,海面气温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均与海冰密集度间存在较明显的相反变化特征,说明了气温对海冰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可为未来北极海冰在不同的强迫情景下的变化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CMIP6数据
海冰密集度
海冰厚度
海面气温
海冰变化
Keywords
CMIP6data
Sea ice concentration
Sea ice thickness
Temperature at surface
Sea ice variability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楚科奇海北部特征水团对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调控
3
作者
费淑怡
李纪
高源
葛跃浩
郭正东
高咏卉
机构
上海
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
极地
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
极地
科学
重点
实验室
上海
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市极地生命过程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
环境
监测中心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060782)
基金委重点项目:西南极冰–海动力学与生态梯度(41941008)
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项目(ZXWH2440101/025)。
文摘
通过楚科奇海北部–加拿大海盆西侧交接地带的生态调查,我们发现0~150 m海域水体中以融冰水(MW,0~20 m)、白令海夏季水(sBSW)和阿拉斯加沿岸流(ACW)等水团为主。水温和营养盐变化与水团息息相关,物理–生化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浮游植物分布和群落结构。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多位于约50 m深、富含营养盐的sBSW和ACW暖水团中。sBSW和ACW中分别以小型(占比约74%)和微微型(占比约65%)浮游植物为主。藻华初期,溶解无机氮(DIN)虽呈相对限制状态,但仍高于浮游植物生长所需阈值。双单元混合模型显示:浮游植物对氮去除明显,氮吸收量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比,且在温度略高的ACW水团中氮吸收量高于sBSW水团。在北极变暖、波弗特流涡增强以及ACW和sBSW营养盐补给下,该区域的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0.327±0.163)mg/m^(3),范围:0.04~0.69 mg/m^(3))与历史数据相比有所提高。这将增加北极海区的碳吸收通量,有利于其作为碳汇区的发展。
关键词
楚科奇海
波夫特流涡
分级叶绿素a
温度
水团
Keywords
Chukchi Sea
Beaufort Gyre
size-fractionated Chl a
temperature
water masses
分类号
P7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的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施旭东
李敏
于婷
李丙瑞
谢玲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MIP6数据的北极海冰未来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施旭东
何涛
李敏
李丙瑞
刘思萌
谢玲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极楚科奇海北部特征水团对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调控
费淑怡
李纪
高源
葛跃浩
郭正东
高咏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