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政治设计技术范畴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82-86,共5页
文摘
政治设计是对社会进行理念创设、制度安排、组织建构、政治筹划、政治创制的历史选择活动和社会选择活动。范畴是政治设计的分析和研究的基本工具,建立政治设计范畴体系是政治设计学术研究的任务之一。政治设计的重要学术范畴表现为价值、逻辑、系统、变量、平衡、结构、功能等诸方面。
关键词
政治设计范畴
价值
逻辑
系统
变量
平衡
结构
功能
Keywords
Category of Political Design
Value
Logic
System
Variable
Equilibrium
Structure
Function
分类号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公共政策的国家产出:质量与绩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中共上海市 委政治文明 办公室 社会处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53,共11页
文摘
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政策是国家的重要产出,也是公共管理绩效和执政绩效的重要变量。在成本-收益上,政策质量决定着运行成本、交易成本和不同的社会损耗。质量不高的公共政策,不仅自身政策损耗大,而且严重影响公共管理绩效和执政绩效。考量公共政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输入——输出过程,在政策分析中推行绩效评估,按照公共绩效最大化要求,优化政策创制和设计的技术与流程,已是公共政策国家产出当中一个无可规避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政策成本与收益
国家产出
公共绩效测量
政策技术与流程
Keywords
Political Cost and Profit
National Output
Public Achievement Measurement
Policy Technique and Process
分类号
D523.3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题名 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一种社会学规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
出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7-111,131,共6页
基金
2009年度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公开招标)"上海加强社会体制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立项号:2009-A-05)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加强社会体制建设、进行社会体制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必须明确社会体制问题的性质、内容和构成。要明确这一点,首先必须把握究竟什么是"社会体制","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是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体制建设的全部基础。本文依据社会学规范和社会经验,对"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对"社会体制"提出由五个方面类别构成的社会定义,并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体制建设的"比较方位"。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体制
社会管理
社会体制构成
经验分析
社会学规范
Keywords
social construction
social system
social management
social system components
empirical analysis
sociology rules
分类号
D035.5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执政的成本与收益:执政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 政治文明 建设办公室
出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文摘
执政成本-收益分析是对执政得失进行评价、比较以供科学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执政运行的重要依据。在事物性质上,凡是有耗费、有投入和有收益预期的地方,都有一个成本-收益分析的任务。执政-行政作为一种有着巨大消耗和投入、同样有着公共绩效预期的行为,有着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逻辑。一种理性的执政形态,必须具有"成本执政"的品质,推行绩效测量(measurement of performance),大力降低行政耗费,实现执政目标和执政收益的最大化。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执政绩效评估"难度更大,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专门技术过程的研究、探索和创新来实现。
关键词
执政绩效评估
执政成本
执政收益
绩效评估理论分析
公共产品
Keywords
Evaluation of Reign Performance
Reign Cost
Reign Benefit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y
Public Product
分类号
F045.3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题名 执政物理结构与公共绩效分析
5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
出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1-43,共13页
文摘
提高执政绩效是一个由多重结构构成的多维控制系统。正如考察一个事物,不能忽略其物理结构一样,对于执政绩效的考察,必须看到其结构要素对绩效的制约和影响,如体制结构、层级结构、决策结构、制度结构、机制结构等。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某种结构、体制要素,将投入转换为产出。执政组织要将政治投入转化为政治产出,就要对结构关系进行整合,也就是说,提升执政的公共绩效(PublicPerformance),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价值和目标,可以在执政物理结构关系上作检测、调适和优化,在它的层级结构、决策结构、技术结构和机制结构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执政效能
执政收益最大化
执政结构关系
技术营运
功能调适
Keywords
Effectiveness of Governance, Maximal Benefits of Governance, Governance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Operation, Functional Adjustment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领导力的四个观察视角
6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 政治文明 建设办公室
出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5-70,共6页
文摘
人类对领导现象和领导行为的研究源远流长。今天,对于领导力的研究正不断拓展。我们对于领导力必须有新视野。领导者和领导组织的政治形象、政治亲和力、政治权威和政治认同与领导力关联十分紧密。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要有效提升领导力,就必须注重掌控它们之间的变量关系,着重对领导者政治形象、政治亲和力、政治权威、政治认同与领导力的变量关系进行分析和考察。形象力、亲和力、权威力、认同力的完善是今天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领导力
领导者
领导组织
政治形象
政治亲和力
政治权威
政治认同
Keywords
leadership
leader
leading organization
political image
political affinity
political authority
political identity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情趣·品性·作风
7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
出处
《党政论坛》
2007年第05S期18-19,共2页
文摘
学习和研究是领导干部人格行为的基础,是领导行为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实际工作”、“工作忙”都不成为放纵自身、降低品格的理由。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推进作风建设,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时其宜矣!
关键词
干部作风建设
生活情趣
品性
领导干部
精神追求
中纪委
胡锦涛
同志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领导者如何成为公共舞台上的优秀“艺术家”
8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 委政治文明 办公室 社会处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摘
尼采说过,伟大的人是自己理性形象的扮演者。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一社会成员都在这一舞台上担当一定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进行自身的特定表演。社会角色要遵循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也是人们对社会中具有不同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关键词
舞台
艺术家
领导者
社会成员
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
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领导者的八个形象方位
9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中共上海市 委政治文明 办公室 社会处处长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摘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这些公共期待和对于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理解和定义,已约定俗成为当今世界“成功型”领导者形象中共同的“普适性”元素。
关键词
领导者形象
公共形象
关联因素
“崇高”
约定俗成
社会性
期待
领导力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领导者的八个形象方位
10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 委政治文明 办公室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年第3期62-62,共1页
文摘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这些公共期待和对于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理解和定义,已约定俗成为当今世界"成功型"领导者形象中共同的"普适性"元素。
关键词
领导者形象
公共形象
关联因素
约定俗成
期待
领导力
普适性
世界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领导者公共形象建构中的“公共期待”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德君
机构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9-42,共4页
文摘
当今世界,公共权威和领导者群体形象的建立,不可能再建立在那种内向的、威严的基础上,而只能以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大众品味"来塑造,因为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公共形象的"公共期待"大体有三条: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和平民期待。
关键词
领导者
公共形象
“公共期待”
分类号
C933.2
[经济管理—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