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大场地区居家老年人长护险申请情况与照护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雯霞 张龙 +1 位作者 汪朝霞 王雅杰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4-19,共6页
目的: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患病与就诊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护理保险申请情况与照护需求等开展问卷调查。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2月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391名居家老年... 目的: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患病与就诊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护理保险申请情况与照护需求等开展问卷调查。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2月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391名居家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91份,回收有效问卷3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结果:391名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得分为(59.69±18.46)分,属于中度依赖水平,平均患有(2.59±0.88)种慢性疾病,每日平均服药种类为(5.35±2.20)种,近3个月内平均就诊次数为(10.74±5.29)。初次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居家老年人占比较高(44.5%),评估等级以轻度为主(45.0%),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照护需求以疾病照护为主(66.0%)。以疾病照护联合家务辅助需求为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家人支持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种类是对居家老年人疾病照护需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家人陪伴状况是对居家老年人家务辅助需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期护理保险目前的覆盖面与服务内容尚不够完善,在健康老龄化的推进和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制定过程中,弱势老年人群体的相应需求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老年人 长期护理保险 照护需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场地区申请长护险老年人的就诊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雯霞 张龙 +1 位作者 王雅杰 汪朝霞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9-12,38,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老年人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为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2月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512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在上门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时就问卷内容...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老年人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为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2月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512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在上门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时就问卷内容对申请者进行面对面询问与填写。结果:老年人的Barthel指数平均得分为(57.63±18.54)分,属于生活自理能力中度依赖水平,平均患有(2.58±0.91)种慢性疾病,每日平均服药种类为(5.34±2.24)种,近3个月内平均就诊次数为(10.19±4.92)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婚姻状况、家人陪伴状况、家人支持度、养老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等级、慢性病患病数量是对老年人近3个月内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Post hoc testing检验结果显示,男性、80岁及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月收入≥5000元、无配偶、与子女同住、在养老院养老、生活自理能力中度依赖、慢性病患病数量为3~4种的老年人倾向于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结论:应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诊疗水平,吸引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进行就近签约和就诊,不断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各级医疗机构 就诊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对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老人就医选择和依从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雯霞 张龙 +3 位作者 钟华琴 汪朝霞 周路佳 周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对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老人就医选择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2021年5—8月获得长护险照护资格的居家老人共101人,按老人选择照顾方式不同分为长护险组50人与联合组51人。长护险组仅接受长护险照护...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对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老人就医选择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2021年5—8月获得长护险照护资格的居家老人共101人,按老人选择照顾方式不同分为长护险组50人与联合组51人。长护险组仅接受长护险照护服务,联合组在长护险照护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记录老人接受的具体照护内容及至一、二、三级医院就诊情况和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照护内容:老人接受的长护险照护多为生活照料,如手足部清洁、指/趾甲护理、洗发、擦浴/沐浴101人(100%),生活自理能力训练77人(76.2%),借助器具移动67人(66.3%),整理床单位60人(59.4%)。临床护理较少,如开塞露/直肠栓剂给药5人(5.0%),吸氧、造口护理各1人(各1.0%)。②就诊情况:干预后联合组就诊次数少于长护险组,选择去一级医院就诊比例(60.8%)明显高于长护险组(42.0%)。③选择医院原因:选择三级医院的原因主要是药物种类全、医术高,二级主要是距离近、药物种类全,一级主要是距离近、熟悉医生、人少就医快。④用药依从性(MMAS-8):干预后联合组MMAS-8评分明显高于长护险组,但两组依从性均属较差范围。结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有助于减少长护险居家照护老人的就诊次数,提高用药依从性。老人对不同等级医院有不同需求,与家庭医生签约的老人更倾向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居家照护 老年人 就医选择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与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雯霞 郁海东 +3 位作者 杨文宏 陆静玮 周婷 张志勇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症状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FC患者197例,分为药物组99例,给予常规通便药物治疗;穴位组9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腹部穴位按摩,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症状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FC患者197例,分为药物组99例,给予常规通便药物治疗;穴位组9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腹部穴位按摩,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和焦虑/抑郁精神量表(SAS/SDS)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的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PAC-SY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01)。治疗2个月后,穴位组PAC-SYM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 <0.01);6个月后评分仍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2个月后,穴位组SAS/SDS评分略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 <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可增强通便药物的疗效,对FC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远期效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穴位按摩 便秘症状 精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