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爱生 姚泉洪 +5 位作者 章镇 彭日荷 庄静 徐芳 刘金戈 朱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2期43-46,共4页
农业生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在除草剂抗性,抗虫,抗病和饲料添加剂 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是改造基因的有效手段,通常可以用来提高酶的比 活,改变酶动力学特征,产生新的底物特异性,产生新的... 农业生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在除草剂抗性,抗虫,抗病和饲料添加剂 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是改造基因的有效手段,通常可以用来提高酶的比 活,改变酶动力学特征,产生新的底物特异性,产生新的产物和改变酶的最适条件。该技术已经成功的 应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主要从除草剂抗性,抗虫,抗病和饲料添加剂4个方面对基因体外定向分子 进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 DNA改组 农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活性及其在农业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169
2
作者 汪良驹 姜卫兵 +3 位作者 章镇 姚泉洪 松井弘之 小原均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文章从一种可能作为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角度 ,阐述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 5 氨基乙酰丙酸 (ALA)的生物合成C5途径与影响因子 ,提出ALA生物合成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谷氨酰 tRNA还原酶 (GluTR)编码基因的表达 ,其次依赖于谷氨酸 1 半... 文章从一种可能作为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角度 ,阐述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 5 氨基乙酰丙酸 (ALA)的生物合成C5途径与影响因子 ,提出ALA生物合成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谷氨酰 tRNA还原酶 (GluTR)编码基因的表达 ,其次依赖于谷氨酸 1 半醛转氨酶 (GSA AM )编码基因的表达。在农业生产中 ,它在低浓度时能促进作物增产 ,提高抗逆性 ,在高浓度时作为无毒、无污染的农田除草剂 ,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生物合成 生理活性 除草剂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体外分子进化技术获得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熊爱生 姚泉洪 +3 位作者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范惠琴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4-1040,共7页
采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质粒pBI12 1中扩增出 1.8kb的专一条带 ,克隆入pBluescriptSK载体 ,测序结果显示与报道一致。该克隆GUS基因被用作对照 ,再以此为模板 ,通过DNA重排技术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重新得到大量的突变... 采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质粒pBI12 1中扩增出 1.8kb的专一条带 ,克隆入pBluescriptSK载体 ,测序结果显示与报道一致。该克隆GUS基因被用作对照 ,再以此为模板 ,通过DNA重排技术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重新得到大量的突变GUS基因。这些突变的GUS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电击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α ,构建GUS基因突变体库 ,经过 3轮的重排、筛选得到 80℃处理 30分钟仍显示较高活性的耐高温GUS基因GUS3 3,基因测序显示 ,GUS3 3与GU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9.2 %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 ,11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80 %的突变集中在蛋白的C端。Tm值GUS3 3为 80℃ ,GUS ck为 5 5℃ ,提高了 2 5℃ ,GUS3 3β -葡萄糖苷酸酶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GUS3 3酶的最适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分子进化技术 β-葡萄糖苷酸酶 基因重排 耐高温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孢子高频再生培养技术程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4 位作者 孙月芳 周润梅 沈雪芳 王义发 黄剑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DH育种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在当年获得玉米DH纯系的种子,第二年即可安排大田纯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频再生 游离小孢子 纯系 培养技术 离体培养 成胚率 DH 供体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直接转导外源基因转化八棱海棠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丛郁 渠慎春 +2 位作者 乔玉山 姚泉洪 章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应用超声波直接转导法,对八棱海棠进行rolC基因转化,同时,利用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转化缓冲液中二甲基亚砜(DMSO)对rolC基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SO为5%(体积分数)时,用80 W功率处理20 min,... 应用超声波直接转导法,对八棱海棠进行rolC基因转化,同时,利用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转化缓冲液中二甲基亚砜(DMSO)对rolC基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SO为5%(体积分数)时,用80 W功率处理20 min,能够获得最佳的转化效果。在超声波最佳处理条件下转化486个八棱海棠叶片,共得到237个抗性愈伤组织和9株抗性苗,转化率为1.85%。GUS染色、PCR及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八棱海棠株系的基因组中整合了完整的外源rolC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海棠 超声波转化 ROL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农业生产与农业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玉生 张智奇 王少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美国加州农业生产世界闻名。加州农业的成功取决于深入的农业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re search development production(RDP)模式 ,它为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之间提供了有机连接。学习和借鉴美国加州农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将有利于促... 美国加州农业生产世界闻名。加州农业的成功取决于深入的农业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re search development production(RDP)模式 ,它为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之间提供了有机连接。学习和借鉴美国加州农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将有利于促进上海地区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作者在介绍加州农业生产的现状和特点的同时 ,还就我国农业如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加州 农业 生产 科学研究 research—developmentt-production RDP 大学 科研院所 农民 上海地区 中国 农业现代化 经济作物 出口 观光农业 集团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种子离体萌发和快繁技术研究
7
作者 屈巧玲 胡润田 +3 位作者 康诗腾 许凌波 王亦菲 陆瑞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66-69,共4页
以蚕豆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种子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AC,Vc和PVP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以及培养基中添加MET、香蕉、椰汁和马铃薯对试管苗繁殖系数及玻璃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时保留种皮、接种时胚根向上对蚕豆种子的... 以蚕豆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种子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AC,Vc和PVP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以及培养基中添加MET、香蕉、椰汁和马铃薯对试管苗繁殖系数及玻璃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时保留种皮、接种时胚根向上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用5.0mg/LGA3溶液浸种12h有利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添加0.5g/LAC能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并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培养基中添加150mg/L椰汁能提高繁殖系数,有效抑制玻璃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快繁 繁殖系数 玻璃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灌溉番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佩来 王少鸥 +2 位作者 沈建英 时文兴 张保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日本桃太郎”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 ,定植后用美科能磁化水装置 (香港资讯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处理的磁化水浇灌。实验结果表明 :(1)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园艺性状有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发根数增加了 3.5条、达 2 1% ,茎粗增加了 ... 以“日本桃太郎”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 ,定植后用美科能磁化水装置 (香港资讯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处理的磁化水浇灌。实验结果表明 :(1)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园艺性状有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发根数增加了 3.5条、达 2 1% ,茎粗增加了 0 .32cm、达 19.87% ,对其它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其产量有较大的增产 ,每公顷比对照增产 6 5 73.2 7kg ,增产幅度达 10 .4 6 % ,达到极显著水平。 (3)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品质有明显改善 ,灰分、磷和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 ,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 ,而粗纤维、脂肪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水 灌溉 番茄 园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孢子和花药培养技术筛选油菜抗菌核病材料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剑华 陆瑞菊 +3 位作者 周志疆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油菜 抗菌核病材料 小孢子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DNA改组技术获得高活性β-葡萄糖苷酸酶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爱生 姚泉洪 +3 位作者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范惠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β 葡萄糖苷酸酶是在植物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 .以质粒pBI12 1中的GUS基因为基础 ,利用DNA改组方法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对GUS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 ,然后将改组的GUS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构... β 葡萄糖苷酸酶是在植物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 .以质粒pBI12 1中的GUS基因为基础 ,利用DNA改组方法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对GUS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 ,然后将改组的GUS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构建了库容为 10 8的突变体库 .经过活性的筛选 ,得到活性提高的克隆 ,再以此为基础 ,经过新的改组、筛选得到活性大幅度提高的克隆GUS2 4 .基因测序显示 ,GUS2 4与GU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9 7% ,共有 6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改变 ,分别是 :379位的A突变为G ,396位的T突变为C ,711位的G突变为A ,95 8位T突变为C ,990位的T突变为C ,1649位的A突变为G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 ,3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12 7位的Ser突变为Gly ,32 0位的Trp突变为Arg ,5 5 0位的Asn突变为Ser.X gluc染色检测和荧光测活结果显示GUS2 4基因表达的 β 葡萄糖苷酸酶基较GUS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酸酶 植物 转基因 报告基因 DNA改组技术 酶活性 体外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细胞再生物的诱导和培养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亦菲 陆瑞菊 +2 位作者 孙月芳 周润梅 黄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以野生霍山石斛 (DendrobiumhuoshanenseC .Z .TangetS .J .Cheng)茎尖及带芽点的节段为外植体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各种激素对细胞团的诱导及分化作用 ,确定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 6 BA、NAA配合使用进行诱导 ;以大量元素减半 ,并降低... 以野生霍山石斛 (DendrobiumhuoshanenseC .Z .TangetS .J .Cheng)茎尖及带芽点的节段为外植体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各种激素对细胞团的诱导及分化作用 ,确定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 6 BA、NAA配合使用进行诱导 ;以大量元素减半 ,并降低蔗糖浓度至 2 0 %的MS培养基进行分化 ,获得了大量再生芽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细胞再生物 诱导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特种稻米的研究和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胜源 金胜男 +4 位作者 朴钟泽 沈革志 袁勤 顾琳珠 袁洁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B12期47-52,共6页
介绍了韩国特种稻米 (功能米 )育种研究、利用现状及近几年育成的主要特种稻新品种 (系 )和目前韩国市场上销售的特种米产品、特点与用途 。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分子标记 韩国 特种稻米 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康乃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惠琴 姚泉洪 +2 位作者 彭日荷 黄晓敏 李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利用具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Pri15834对康乃馨组培苗的带叶茎节进行转化试验。转化后的外植体在K0 附加 50 0mg/L羧苄青霉素培养基上培养 2~ 3周后 ,受感染的伤口部位长出无向地性的毛状根 ,频率为 37.0 7%... 利用具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Pri15834对康乃馨组培苗的带叶茎节进行转化试验。转化后的外植体在K0 附加 50 0mg/L羧苄青霉素培养基上培养 2~ 3周后 ,受感染的伤口部位长出无向地性的毛状根 ,频率为 37.0 7%。将毛状根切碎分别在K0 、K1、K2 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周 ,毛状根在K0 上表现为无限生长 ,在K1上主要表现为长愈伤组织 ,频率为 51.4 2 % ,而在K2 上则主要表现为长绿苗 ,频率为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乃馨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 毛状根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类作物外源基因导入及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褚启人 叶承道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0-96,共7页
本文就国际上八十年代植物重组DNA在单子叶作物上的研究作了综述。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转基因系统。阐述了化学导入法(PEG)、电穿孔法、注射法,粒子轰击法、花粉管萌导法及使用其它载体系统的成功实例。评价了上述技术... 本文就国际上八十年代植物重组DNA在单子叶作物上的研究作了综述。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转基因系统。阐述了化学导入法(PEG)、电穿孔法、注射法,粒子轰击法、花粉管萌导法及使用其它载体系统的成功实例。评价了上述技术在外源基因导入单子叶作物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外源基因导入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mtDNA的RAPD分析与对Y_(Ⅱ-1)型不育胞质的归群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德祥 陈若雷 +3 位作者 秦泰辰 卞云龙 徐明良 印志同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35,74,共5页
选用 51个随机引物对玉米 U81 1 2的 5种不同类群 (型 )胞质的同核异质系的线粒体 DNA( mt 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各类型胞质的 mt DNA间的随机扩增产物有较大的差异 .玉米 Y -1型不育胞质的 mt DNA扩增的电泳谱带与 T群、S群不育... 选用 51个随机引物对玉米 U81 1 2的 5种不同类群 (型 )胞质的同核异质系的线粒体 DNA( mt 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各类型胞质的 mt DNA间的随机扩增产物有较大的差异 .玉米 Y -1型不育胞质的 mt DNA扩增的电泳谱带与 T群、S群不育胞质有明显的差异 ,与 C群不育胞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MTDNA PRAPD YⅡ-1型不育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婉琪 黄亚红 +6 位作者 潘爱虎 曾令珂 张大兵 袁勤 全立勇 曹黎明 倪林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15个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 ,对田间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RAPD分析 亲本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AT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爱生 庄静 +3 位作者 彭日荷 李贤 范惠琴 姚泉洪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49,共2页
从CCAAT结合蛋白的发现、基因克隆、进化和对基因调控等方面 ,介绍了该类蛋白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CCAAT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进化 基因调控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花药培养选育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竹平 赵全发 褚启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4-40,共7页
1990年以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5047S、5088S、农垦58S为母本,常规粳稻品种或高代品系为父本配制杂种F1,翌年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二倍体花粉植株群体。各组合(PGMSR/粳稻)F1的花粉植株在海南岛短... 1990年以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5047S、5088S、农垦58S为母本,常规粳稻品种或高代品系为父本配制杂种F1,翌年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二倍体花粉植株群体。各组合(PGMSR/粳稻)F1的花粉植株在海南岛短日条件下育性正常。在上海自然长日条件下育性表现明显的分离,不育与可育花粉植株之比符合1:3。(PGMSR/粳稻)各组合杂种F1的自交F2群体在上海自然长日条件下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符合1:15。表明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受控于2对隐性主效基因。从这些杂种F1花药培养后代群体中选育出15个农艺性状较好,具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的光敏核不育花粉株系。分期播种后,大多数于8月上中旬始穗,9月2~9日从不育转为可育,不育期长,不育期内不育性彻底。在上海可以安全制种和繁殖,并具有矮秆、株型较佳、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优点,为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供了优良种质。这也表明花药培养是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及转育光敏核不育基因,快速选育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雄性不育 粳稻 花药培养 育性转换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体中的氧化还原系统及其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爱生 彭日荷 姚泉洪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生物体中的氧化还原系统主要是由一些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质组成 ,通过巯基和二硫键的改变调节生物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 。
关键词 氧化还原系统 生物体 基因表达 效应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92-96,共5页
综述了大麦花药培养技术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大麦遗传育种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大麦小孢子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大麦 花药培养 无性系变异 育种 细胞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