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三磨牙根管可见度判断华东地区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
1
作者 霍德民 马开军 +6 位作者 徐敬兰 宋旭 毛晓燕 刘夏 赵开放 张剑 杜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华东地区个体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可见度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应用其判断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的可行性。方法共收集1280例华东地区15~30周岁人群的口腔全景片,应用OLZE等提出的方法(0~34个阶段)评估所有口腔全景片中下颌第三磨牙根管... 目的研究华东地区个体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可见度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应用其判断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的可行性。方法共收集1280例华东地区15~30周岁人群的口腔全景片,应用OLZE等提出的方法(0~34个阶段)评估所有口腔全景片中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可见度,对各阶段的样本年龄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首次出现阶段0、1、2、3的年龄分别为16.88、19.18、21.91、25.44岁,女性分别为17.47、20.91、22.01、26.01岁。所有样本中,阶段1~3的个体年龄均超过18周岁。结论基于口腔全景片中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可见度判断华东地区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法医齿科学 年龄推断 第三磨牙 牙根管 口腔全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氟苄基衍生化GC-MS法检测血液中叠氮离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茂盛 郑水庆 +6 位作者 盛振海 何思阳 邓乾亚 梁晨 吴忠平 曹芳琦 杜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建立血液中叠氮离子的五氟苄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方法取血液检材0.2mL置于10mL玻璃试管中,依次加入内标物氰化钠、衍生化试剂五氟苄基溴和催化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涡... 目的建立血液中叠氮离子的五氟苄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方法取血液检材0.2mL置于10mL玻璃试管中,依次加入内标物氰化钠、衍生化试剂五氟苄基溴和催化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涡旋混合后,微波炉低火档加热3min,离心后取有机相进行GC-MS分析。结果血液中叠氮离子在0.5~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25μg/mL,相对回收率为91.36%~94.58%,并成功应用于1例叠氮化钠中毒死亡案件,死者血液中叠氮离子质量浓度为11.11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血液中叠氮离子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化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五氟苄基衍生化 叠氮离子 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方式自杀分析1例
3
作者 杜猛 霍德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67-668,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7:00许,在某厂区仓库办公室内发现左某(男,53岁)的尸体。1.2现场勘验现场仓库位于厂区内东南角位置,仓库卷帘门呈关闭状,仓库的东北角为办公室。办公室门朝西边开,勘验时门已被拆卸(发现时门被死者的脚抵住,后由...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7:00许,在某厂区仓库办公室内发现左某(男,53岁)的尸体。1.2现场勘验现场仓库位于厂区内东南角位置,仓库卷帘门呈关闭状,仓库的东北角为办公室。办公室门朝西边开,勘验时门已被拆卸(发现时门被死者的脚抵住,后由消防员拆卸),在办公室进门西侧地面发现该扇已被拆卸的木门,木门内侧门板上见有大量喷溅状血迹。尸体位于办公室进门地面上,呈左侧卧位,头朝东北侧方向,脚朝西南侧方向。尸体头部附近有大量凝固状血泊,头部北侧血泊中发现一把方形锤,头部东侧血泊中发现碎骨片。室内地面上发现血鞋印,血鞋印花纹与死者所穿休闲鞋一致。室内靠东墙打印机上发现卷帘门遥控器。办公室墙壁及天花板发现大量喷溅血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自杀 颅脑损伤 方形锤 美工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分布以及磷化氢中毒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严慧 杜猛 +4 位作者 乔正 向平 沈保华 沈敏 刘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对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的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该类中毒案件的特征。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6起磷化氢中毒案件中29例中毒者生物样品中的磷化氢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29例中毒者中有5例为口服磷化铝中毒,2... 目的对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的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该类中毒案件的特征。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6起磷化氢中毒案件中29例中毒者生物样品中的磷化氢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29例中毒者中有5例为口服磷化铝中毒,24例为吸入磷化氢气体中毒。23例中毒者的体内检材中检出磷化氢代谢物,血液中总磷化氢质量浓度为0.5~34.0μg/mL,磷化氢中毒死者肝组织中总磷化氢质量分数最高达71.0μg/g。另有6例生还的中毒者血液中未检出磷化氢,可能与其磷化氢暴露量较小、血液采样不及时有关。结论口服磷化铝致死者血液和组织中总磷化氢浓度较高,吸入磷化氢中毒死亡案件呈现磷化氢气体暴露时间长、多次暴露、年龄易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中毒 磷化氢类 磷化铝 代谢物 组织分布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的个体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霍德民 莫微伟 +4 位作者 赵飞鸣 周子皓 杜猛 郑吉龙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08-313,共6页
个体识别是法庭科学实践的研究热点之一,通常依据具有个体唯一性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DNA等)比对结果进行判别。随着视频图像侦查相关案件数量的剧增,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技术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由于计算... 个体识别是法庭科学实践的研究热点之一,通常依据具有个体唯一性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DNA等)比对结果进行判别。随着视频图像侦查相关案件数量的剧增,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技术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由于计算机3D建模及3D叠加比对技术的引入,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的个体识别方法取得了可观进展。本文综述了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不同方法,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个体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 宏观对比 面部特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