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松江区近5年超声质控督察反馈及成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凯华 张银娟 +2 位作者 朱剖拿 顾士荣 龚新环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科学地规范超声诊疗程序与操作常规是提高超声诊疗整体水平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为此松江区质控小组根据市超声质控历年要求,对本区20所公立医院进行系统性质控培训与5年7次质控督察方式,来提高超声诊断医疗质量,促使操作、术语、... 科学地规范超声诊疗程序与操作常规是提高超声诊疗整体水平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为此松江区质控小组根据市超声质控历年要求,对本区20所公立医院进行系统性质控培训与5年7次质控督察方式,来提高超声诊断医疗质量,促使操作、术语、报告单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松江区 质控小组 超声诊断 反馈 操作常规 诊疗程序 公立医院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复三社区高血压防治及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建骏 李华 +1 位作者 冯晓帆 朱鼎良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高血压防治 社区高血压 上海市卢湾区 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 社区服务中心 普遍流行 医药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模式在临床护理单元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岚 郑绍基 +1 位作者 龚亮 张应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130-135,163,共7页
目的探讨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模式在临床护理单元的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的管理方法,推行物联网支持下的医用耗材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对比2023年1—6月较2022年7—12月的人力资源、工... 目的探讨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模式在临床护理单元的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的管理方法,推行物联网支持下的医用耗材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对比2023年1—6月较2022年7—12月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患者均次费用等数据的优化情况,验证新型医用耗材管理流程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实行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模式,我院将97个护理单元每周的平均配送频次从2.50次降低为1.69次;每周供应商送货从122.92人次降低为80.58人次;周平均验收用时从21.46 h下降到8.0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均次费用由原先的188.23元降至180.00元,临床对医用耗材管理及使用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结论6S管理结合5G智慧医院物流模式的启用,形成了临床护理单元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新模式,提升了医用耗材运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 5G智慧医院物流 医用耗材 二级库管理 临床护理单元 物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郊区新建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近五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佳媛 何乐 +1 位作者 徐斌 程齐俭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研究上海某郊区新建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调研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呼吸病区所有住院病历4 909份,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ADR,从发生ADR的患者年龄... 目的研究上海某郊区新建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调研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呼吸病区所有住院病历4 909份,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ADR,从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药品种类以及ADR发生的天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病区50. 9%(2 496/4 909)的患者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导致的ADR发生率为9. 9%(248/2 496),抗菌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发生率为0. 4%(10/2496)。发生ADR患者的中位年龄63(46,74)岁,ADR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ADR所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所有ADR的22. 4%),肝胆系统损害(20. 1%)以及胃肠系统损害(15. 4%)次之。ADR比例最高的单种药品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占所有ADR的15. 6%)、吡嗪酰胺(11. 5%)、莫西沙星(9. 3%)。呼吸内科病区抗菌药物发生ADR的中位天数为5(3,8) d,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用药部位损害,中位天数分别为3(2,7) d和3(1,7) d。结论需重视并加大抗菌药物ADR的监测力度,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文秉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8期5-6,共2页
介绍"瑞金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建设背景,分析了APP功能的实现,使患者通过APP可以顺利完成预约挂号、挂号付费、候诊、预约检查、报告查询等医疗服务,并总结了该APP系统在改善门诊就医流程、缓解服务窗口压力、提升患者就医体... 介绍"瑞金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建设背景,分析了APP功能的实现,使患者通过APP可以顺利完成预约挂号、挂号付费、候诊、预约检查、报告查询等医疗服务,并总结了该APP系统在改善门诊就医流程、缓解服务窗口压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服务 移动医疗 预约挂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滕斌 王泰蓉 +1 位作者 阮秀兰 杨涛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城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的关系,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社区老年患者共226例,进行血清HCY、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城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的关系,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社区老年患者共226例,进行血清HCY、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颈动脉斑块与血清HCY、血脂关系。结果:大于70岁组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不同年龄层次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与高血脂无统计学意义;高HCY患者及高HCY+高TG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应关注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血清HCY、血脂水平,应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颈动脉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各级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知晓现状的抽查及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莹霞 赵列宾 +13 位作者 陆骆 董斌 苏莉珍 田景琰 崔志琴 马爱萍 刘旻 黄慧群 杨架林 陈玲 盛宏光 卢逢娣 陈英耀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638,共3页
了解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和更好开展糖尿病相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点设计问卷,对上海市175名内分泌专业及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被调查者... 了解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和更好开展糖尿病相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点设计问卷,对上海市175名内分泌专业及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专业培训和对糖尿病防治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接受《指南》培训的医护人员占16.6%(社区、三级和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分别为46.67%、14.75%和7.14%,P〈0.01)。临床医生参加糖尿病专业培训的比例均高于护理人员(P〈0.01)。《指南》相关知识的总体正确知晓率37.36%,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低于三级和二级医院(P〈0.05),被调查医生的总体正确知晓率高于护士(P〈0.05),不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当前糖尿病专业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探讨。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尤其应统一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防治重要环节的认识、加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有效开展糖尿病专业培训、建立医院和社区糖尿病防治的专业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指南 评价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黎丽 徐昕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385-1387,139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4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4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镇静药物,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均为导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镇静药物、Glasgow昏迷评分≤12分、SOFA评分≥12分均为导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镇静药物、Glasgow昏迷评分≤12分、SOFA评分≥12分均可诱发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冠心病,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
9
作者 黄晓怡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4期58-59,共2页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日益严重,硬化血管不断狭窄、阻塞,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冠心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病人群越来越...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日益严重,硬化血管不断狭窄、阻塞,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冠心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多。我国65岁以上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为2%~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据估计,我国目前约有1500万人患有冠心病,其中50岁以上人群约占60%。一般来说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状态下,就会影响到冠状动脉功能使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从而造成狭窄或闭塞,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缺氧 男性发病率 生活方式干预 患病人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不良饮食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探究
10
作者 贾婷 欧阳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212-0215,共4页
分析甲型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甲型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并根据术后患者的屈曲畸形、HSS评分和不... 分析甲型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甲型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并根据术后患者的屈曲畸形、HSS评分和不良反应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5例中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接受随访,术后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增加,疼痛感明显减轻,未出现关节内出血及切口渗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大出血与伤口感染。结论 通过术前知识宣教与病房准备、严格执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预防医源性出血、术后引流管和引流液观察处理、识别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术后功能性锻炼等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重型血友病 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章媛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57-0160,共4页
观察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各34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血流指标改善好,... 观察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各34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血流指标改善好,NIHSS评分低,Barthel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疑似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毛敏静 叶廷军 +2 位作者 施新明 彭奕冰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为判断淋巴结中是否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转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TC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B超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109例,以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洗脱液标本16... 目的通过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为判断淋巴结中是否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转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TC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B超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109例,以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洗脱液标本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检测标本的Tg值,结合组织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FNA-Tg方法判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符合度。比较FNA-Tg法与传统细胞学方法对转移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对穿刺涂片中的吞噬细胞及肿瘤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4组,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细胞成分对Tg值检测的影响。结果 109例淋巴结洗脱液中,84例FNA-Tg阳性的标本与最终组织病理结果一致,为转移性淋巴结。细胞学方法对单纯PTC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3.9%,对PTC转移伴囊性变淋巴结的检出率为88.6%;FNA-Tg法在单纯PTC转移及PTC转移伴囊性变淋巴结中的检出率均为100%。细胞分类结果表明肿瘤细胞数目与FNA-Tg值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而囊性变吞噬细胞可见组FNA-Tg检测值显著高于未见吞噬细胞组(U=367.00,P<0.01)。结论淋巴结FNA洗脱液中的Tg可作为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标志物。在转移灶伴有囊性变的淋巴结中,FNA-Tg法可提高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灵敏度。细胞学涂片中吞噬细胞的存在对肿瘤的转移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 穿刺液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静水压力对维持兔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正 傅文 +7 位作者 冯伟 张凤华 朱雅萍 魏立 周琦 袁石福 黄好 杜宁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将兔软骨细胞放在静水压力负载装置中培养,并传代,施加不同频率和大小的静水压,观察其对兔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获取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压力和频率下作普通培养瓶贴壁的单层培养,并传代。40 kPa循... 目的:本研究将兔软骨细胞放在静水压力负载装置中培养,并传代,施加不同频率和大小的静水压,观察其对兔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获取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压力和频率下作普通培养瓶贴壁的单层培养,并传代。40 kPa循环静水加压为实验组,40 kPa持续静水加压培养和常压培养作为对照。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苏木素套核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摄像。以RT-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蛋白聚糖、聚集蛋白聚糖、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在循环静水压力下培养,软骨细胞有较高的细胞增殖率,培养至第7代未见明显表型改变,仍然表达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和聚集蛋白聚糖等。常压培养,软骨细胞传代至第5代以后,逐渐失去软骨细胞的特有表型。而持续静水压力培养的软骨细胞传代至第3代以后就开始逐渐失去软骨细胞的特有表型。结论:一定的循环静水压力能维持软骨细胞的合成分泌功能,有助于软骨细胞特有表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压力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肝脏体积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4 位作者 柴维敏 陈拥军 沈柏用 彭承宏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评价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肝移植受体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用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LV,与术后即刻水测法所得LV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land-Altman检测,并分别记录... 目的评价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肝移植受体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用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LV,与术后即刻水测法所得LV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land-Altman检测,并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量LV所需时间。结果手动法所测LV为(1369.8±186.7)cm3,半自动法所测体积为(1416.3±192.1)cm3,实际体积为(1383.1±196.1)cm3;术前CT手动法、半自动法测量体积与术后实际体积均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9、0.978,P<0.05);各方法所测体积与实际体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0.016<0.05,P=0.985>0.05);手动法所测LV数值更接近实际体积,但平均时间为(24.5±5.7)min,较半自动法(9.6±1.8)min长。结论MSCT半自动法LV测量减少了放射科医师的工作量,是一种较好的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 体积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详细介绍 被引量:32
15
作者 于乐成 张欣欣 +2 位作者 陈成伟 虞福亮 姚光弼 《肝脏》 2006年第6期418-432,436,共16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处理 美国 血清HBVDNA 分子生物学方法 抗病毒药物 治疗方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锦燕 项明洁 +2 位作者 张华 陈华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念珠菌 丝状真菌 体内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岚 沈小珩 周东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观察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大肠癌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草酸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化疗间歇期给予扶中... 目的观察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大肠癌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草酸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化疗间歇期给予扶中升白方。6个疗程及全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记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量、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肠癌患者因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出现时间明显延长,白细胞减少程度降低,化疗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加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剂量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中医症候得以改善,并减轻了化疗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对机体的损伤,且安全低毒。结论扶中升白方是治疗大肠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有效、安全、低毒中药小复方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中升白方 大肠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制剂依从性调查 被引量:37
18
作者 林佳媛 何乐 +1 位作者 徐斌 程齐俭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658-661,共4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出院后使用吸入制剂的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询患者吸入剂处方信息结合电话随访问卷,对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慢阻肺且医嘱长期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出院后使用吸入制剂的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询患者吸入剂处方信息结合电话随访问卷,对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慢阻肺且医嘱长期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收治了49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患者39例,其中46.2%(n=18)依从性好,53.8%(n=21例)依从性差。病程长短和急性发作次数(次/年)是影响吸入制剂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病程长(>10年),急性加重次数多(≥2次/年)的患者依从性差(P<0.05)。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包括:缺乏对慢阻肺的认识,未及时复诊,遗忘配药,配药不便,觉得吸入制剂没效果,认为吸入制剂费用昂贵。结论尽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过用药宣教,但结果提示收效并不理想。临床医生和药师应该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长期规范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剂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KCNE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楼盛 陆林 +5 位作者 吴立群 顾刚 方丹红 金奇 陈秋静 蒲里津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心肌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基因KCNE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心律失常患者197例(病例组)及健康者104名(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基础疾病不同又分为心房颤动组(1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组(5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心肌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基因KCNE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心律失常患者197例(病例组)及健康者104名(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基础疾病不同又分为心房颤动组(1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组(52例)、室性心动过速组(34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KCNE1基因编码区全部序列,直接行DNA测序以明确遗传变异类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存在KCNE1-S38G多态性改变,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无显著性。分组分析显示,室性心动过速组(包括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8例)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G等位基因频率(45.6%和54.4%vs 26.9%和73.1%)相比差异显著(P<0.01),基因型A/A、A/G与G/G型比较对室性心动过速的OR值分别为3.188(95%CI1.307~7.771)和3.500(95%CI 1.111~11.028)。分组比较各基因型间校正QT间期(QTc)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广泛存在KC- NE1-S38G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室性心动过速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位点与室性心动过速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E1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中国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漪 陈颖 +3 位作者 周菁 陈文霆 卢晓峰 应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冠脉造影患者造影结果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再根据临床诊断将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冠脉造影患者造影结果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再根据临床诊断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及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组;将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类,其中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又分为稳定性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分别以字2检验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冠心病患者中ACS与SCA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率。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性质可为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