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类分流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许静 杨秀君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年第1期24-28,43,共6页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与学院培养之间的衔接工作,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和巨大挑战。研究大二分流后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结果发现:大二结束时,大类分流学生基本能够适应专业院系的学习,男生在教学模式方面的...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与学院培养之间的衔接工作,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和巨大挑战。研究大二分流后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结果发现:大二结束时,大类分流学生基本能够适应专业院系的学习,男生在教学模式方面的适应性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在环境因素方面的适应性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延续社区学院良好做法,凸显专业院系教育特色,整合课内外各方面资源,必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学习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3
2
作者 姜艳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为高校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经验。方法: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32名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为期7周的交往能力训练。结果:大学生通过团体活动,认识自我,了解...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为高校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经验。方法: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32名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为期7周的交往能力训练。结果:大学生通过团体活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提高了沟通水平与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技能。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对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团体辅导 交往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在朋辈心理工作室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许静 杨秀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研究结合上海大学朋辈心理工作室的实际运作开展,聚焦团体辅导与朋辈互助的交叉领域,运用单次团体辅导和系列团体辅导培训学生朋辈,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受到学生朋辈好评,系列团体辅导能切实提升学生朋辈的抗逆力,增强助人与自助的能力,而... 研究结合上海大学朋辈心理工作室的实际运作开展,聚焦团体辅导与朋辈互助的交叉领域,运用单次团体辅导和系列团体辅导培训学生朋辈,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受到学生朋辈好评,系列团体辅导能切实提升学生朋辈的抗逆力,增强助人与自助的能力,而朋辈心理工作室建设对团体辅导在高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配置,完善和创新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朋辈心理工作室 朋辈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辅导理论概述 被引量:6
4
作者 雷开春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4期65-68,共4页
本文回顾了职业辅导的发展演变历史,总结并概括了三类职业辅导理论: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及职业决策理论,并阐述了各种理论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为从事高校职业辅导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辅导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涯辅导课程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小青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7年第10期76-78,93,共4页
生涯辅导课程对学生实施辅导具有系统性的优势,在具体的方法上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在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更新、行为改善的过程中更具有互动性、互补性、强化性效果。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展生涯辅导课程,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把握现实、... 生涯辅导课程对学生实施辅导具有系统性的优势,在具体的方法上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在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更新、行为改善的过程中更具有互动性、互补性、强化性效果。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展生涯辅导课程,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把握现实、确定前行目标是他们生涯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涯辅导重要的介入点。同时,当前的生涯辅导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研究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辅导课程 低年级大学生 设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矫正工作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静 杨秀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5-91,共7页
通过对上海市虹口区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发现,不同年龄、学历之间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高中(中专)学历中,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心理弹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正常、收入正常者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人际... 通过对上海市虹口区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发现,不同年龄、学历之间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高中(中专)学历中,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心理弹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正常、收入正常者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不良、收入困难者;心理弹性得分越高者,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因此,建议从加大宣传力度、抓准对象特点、积极正向引导等方面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弹性,提升心理健康,促进其积极改造、顺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心理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结合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融通模式——以上海高校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季文泽 汤琳夏 吴庆涛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互动经历了单一供需阶段、全面合作阶段、深化共赢阶段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医教结合从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发展为一种基本的工作视角。把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放置于医教结合的视域下,遵循... 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互动经历了单一供需阶段、全面合作阶段、深化共赢阶段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医教结合从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发展为一种基本的工作视角。把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放置于医教结合的视域下,遵循身心统一的健康规律,将有助于探索以融通主体、内容和资源为重要特征的服务模式,从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共同体的建立,为大学生创设安全、健康和支持的身心成长环境,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心理健康服务 融通模式 上海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伦理困境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艳 丁敬耘 顾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工作伦理又是指引其具体工作的准则。目前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伦理的意识淡薄,在是否保密、工作界限、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等方面存在着困惑。...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工作伦理又是指引其具体工作的准则。目前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伦理的意识淡薄,在是否保密、工作界限、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等方面存在着困惑。因此,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同时,高校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创立行动体系、构建协同工作体系等途径,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伦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伦理 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应对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敏 雷开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34-837,共4页
目的 :编制出适用于大学生的应对量表。方法 :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 ,对 44 3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由八个因素构成 ,即 :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 目的 :编制出适用于大学生的应对量表。方法 :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 ,对 44 3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由八个因素构成 ,即 :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 ,量表的信效度都比较理想。结论 :编制出的大学生应对量表可适用于团体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量表 大学生 应对方式 信度 效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敏 雷开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咨询工作 防御方式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新生抗逆力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许静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477,383,共5页
抗逆力研究能够帮助发掘个体的内在力量,使个体更快适应、更好成长。本研究对大一新生开展抗逆力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发现:团体辅导之后,大一新生的抗逆力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具有长期巩固效果。
关键词 抗逆力 团体辅导 大一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3
12
作者 倪伟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从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三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品德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作出全面的回顾,并反思整个研究进程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从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三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品德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作出全面的回顾,并反思整个研究进程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心理 回顾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M-SP模型:对儿童心理理论的核心机制之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倪伟 熊哲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共8页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心理机制一直是心理理论领域颇有争议的一个研究课题。ToMM-SP(心理理论机制─选择加工器)模型用模块论的视角来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是对儿童心理理论之核心机制的一种有力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ToMM-SP模型...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心理机制一直是心理理论领域颇有争议的一个研究课题。ToMM-SP(心理理论机制─选择加工器)模型用模块论的视角来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是对儿童心理理论之核心机制的一种有力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ToMM-SP模型以及基于ToMM-SP的心理理论加工模型,并探讨了其理论突破、实验价值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ToMM—SP模型 核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区管理员心理健康观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静 杨秀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高校社区管理员的心理健康观,以期更好促进高校社区心理健康整体工作水平。方法:以上海某大学社区管理部工作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发现,社区管理员的心理健康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还存在部分... 目的:旨在探讨高校社区管理员的心理健康观,以期更好促进高校社区心理健康整体工作水平。方法:以上海某大学社区管理部工作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发现,社区管理员的心理健康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还存在部分认识误区;初中以上学历社区管理员的心理健康观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应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员学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工作技巧,同时关注管理员自身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区管理员 心理健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与定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倪伟 《滁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职业生涯的探索和定向是一种“觉察”、“知己”、“知彼”、“决策与行动”的过程。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对于大学生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适应未来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使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探... 职业生涯的探索和定向是一种“觉察”、“知己”、“知彼”、“决策与行动”的过程。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对于大学生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适应未来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使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与定向,在实践中应引领大学生顺沿生涯觉察、探索自我、了解并评价环境、锁定目标并制定计划、行动五个步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探索 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军营到校园:退伍复学大学生生命历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艳 范明林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上海S大学7位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发掘参军这一生命事件对其大学期间生命历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访者复学后的生命轨迹形式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上海S大学7位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发掘参军这一生命事件对其大学期间生命历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访者复学后的生命轨迹形式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甜蜜期、风暴期、调控期和分化期的特点。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从军营到校园的时空转变引发了退伍复学大学生生命历程的分化;从强社会需求到弱社会需求的转变中,个人能动性具有有限的中介效应;关系网络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生命历程具有调节作用;参军的时间和时机选择具有累积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容,也增强了该理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复学大学生 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静 杨秀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上海高校为例,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 以上海高校为例,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愿意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期待获取心理育人指导,50岁以下家长及女生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更有必要,但是多数家长对主动与校方联系有所顾虑。因此,建议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将家长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转为实际行动,引导家长在参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的意识,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以满足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协同 心理育人 家长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探讨班主任幸福感的提升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晓琳 王鹏 《科教文汇》 2016年第22期135-136,共2页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肩负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由此带来的职业倦怠已经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本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从改善认知、排解压力、培育积极的情绪、积极人格的塑造以及倡导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入...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肩负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由此带来的职业倦怠已经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本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从改善认知、排解压力、培育积极的情绪、积极人格的塑造以及倡导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有效应对班主任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职业倦怠 角色冲突 认知 情绪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季文泽 汤琳夏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9年第3期53-59,共7页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科学性和专业度明显提升,工作重心不断前移,“医教结合”的工作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依托互联网拓展工作的渠道和空间等。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当加强“家校合作”的工...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科学性和专业度明显提升,工作重心不断前移,“医教结合”的工作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依托互联网拓展工作的渠道和空间等。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当加强“家校合作”的工作理念,激活校园群团组织发挥朋辈的能动作用,加强一线教职工的心理保健和权益保障,建立校园心身健康数据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危机干预 新进展 完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高校学生心理激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季文泽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期164-165,共2页
采用情景模拟实验,选取高校学生作为被试,对学生培养工作中激励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两项实验假设分别聚焦于奖励概率的不同呈现方案的激励效果和损失/收益情景的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育人环境中的激励措施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符合前景... 采用情景模拟实验,选取高校学生作为被试,对学生培养工作中激励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两项实验假设分别聚焦于奖励概率的不同呈现方案的激励效果和损失/收益情景的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育人环境中的激励措施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符合前景理论的观点。初步推断前景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激励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