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 |
宋炳辉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叛逆、疯狂、表演的金斯堡——《嚎叫》的文本细读 |
乔国强
姜玉琴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3
|
写于官方叙事的空白处:当代美国历史小说的历史修正 |
虞建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玄览堂珍籍合璧展”和“玄览论坛”的意义 |
陈福康
|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
2014 |
0 |
|
5
|
郭沫若关于出版《太平经合校》的意见 |
陈福康
|
《郭沫若学刊》
|
2008 |
0 |
|
6
|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特征与误区 |
虞建华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4
|
|
7
|
20世纪30年代前后都市文学中的一类女性形象 |
周乐诗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从回指确认的角度看汉语叙述体篇章中的主题标示 |
许余龙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9
|
郑思肖的文论和诗论 |
陈福康
|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
2012 |
0 |
|
10
|
《穆旦诗文集》的一个纰漏:《法律像爱情》是译作而非创作 |
曹雪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