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45例体会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亿程 黄磊 +1 位作者 唐健雄 袁祖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 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包括平片式修补Lichtenstein术1 2例、疝环充填式Rutkow术3 1例及经腹股沟切口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 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包括平片式修补Lichtenstein术1 2例、疝环充填式Rutkow术3 1例及经腹股沟切口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 5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门诊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31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亿程 王巍 +2 位作者 唐健雄 袁祖荣 Santus Wari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中脾破裂患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瓦努阿图共和国维拉中心医院8年间住院的317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超诊断的出血情况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B超诊断被膜下出血者30例,真性脾破... 目的探讨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中脾破裂患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瓦努阿图共和国维拉中心医院8年间住院的317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超诊断的出血情况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B超诊断被膜下出血者30例,真性脾破裂者287例。参考B超结果对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288例采用手术治疗。结论B超诊断脾破裂阳性率高,诊断出血量与手术结果较符合;参考B超结果选择符合脾切除术指征的病例进行手术是治疗脾破裂确切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诊断 脾破裂/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1,6二-磷酸果糖的肠外营养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程爱群 朱捷 +3 位作者 葛睿 陆琪 李蔚萍 秦朝晖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添加1,6-二磷酸果糖(FDP)的肠外营养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所有病人术后第1-6d接受等热量83.6kJ/(kg·d)和等氮0.2g/(kg·d)的肠外营养... 目的:探讨添加1,6-二磷酸果糖(FDP)的肠外营养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所有病人术后第1-6d接受等热量83.6kJ/(kg·d)和等氮0.2g/(kg·d)的肠外营养。研究组不用甘油磷酸钠,手术当天开始每天用FDP10g。于术前和术后第1、7d检测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磷,并做心电图。术后第1、3、5、7d测尿3-甲基组氨酸(3-MH),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磷平均值正常,术后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值较术前均降低,对照组前清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尿3-MH排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累积氮平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具有补磷、肠外营养增效及维护心功能的作用,适合老年腹部手术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果糖 老年腹部手术病人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爱群 朱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9
5
作者 程爱群 李翔 +3 位作者 朱捷 葛睿 杜卫东 秦朝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1~2002年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或等于70岁的4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胞胀或不适(74.3%),以及消瘦(53.3%)和食欲下降(47.1%)。临床Ⅲ、Ⅳ...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1~2002年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或等于70岁的4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胞胀或不适(74.3%),以及消瘦(53.3%)和食欲下降(47.1%)。临床Ⅲ、Ⅳ期患者占63.9%。413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胃切除316例(76.5%),其中根治性切除231例(73.1%),姑息性切除85例(26.9%)。并存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238例(52.7%),出现术后并发症194例(47.0%)。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32.9%,其中胃切除患者为43.0%,根治性切除患者为57.9%,姑息性切除患者为2.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多为临床Ⅲ、Ⅳ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提高早期诊断率;适宜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应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 外科治疗 围手术期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卫东 程爱群 +3 位作者 袁祖荣 唐健雄 杨剑英 竺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1990~2001年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病例317例按年龄分界,对168例60岁以上老年病例发生的结肠造口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将其与同期60岁以下的患者进行比...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1990~2001年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病例317例按年龄分界,对168例60岁以上老年病例发生的结肠造口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将其与同期60岁以下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老年患者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168老年患者中有92例(54.8%)发生结肠造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年龄较轻患者(36.2%)。其中结肠造口周围炎(38.7%)、组织水肿(12.5%)、组织坏死(5.3%)、脱垂(10.3%)、肠管回缩(7.7%)、周围疝(4.1%)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年龄较轻患者(分别为12.1%、1.3%、1.3%、2.0%、2.0%、1.3%),而结肠造口狭窄的发生率(11.3%)低于年龄较轻患者(21.5%)。老年患者中,结肠造口的多重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92例中共有161例次并发症发生;而年龄较轻患者54例中只有60例次并发症发生。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高,患者结肠造口的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用规范化的手术和针对性的措施防治结肠造口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直肠癌 MILES术 术后 结肠造口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