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9
1
作者 符伟国 陈福真 +3 位作者 王玉琦 叶建荣 童一砂 徐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4,共5页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5例次。手术死亡率4.9%。偏瘫发生率6.1%,术后经6个月~21年随访,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发生率8.2%,作者强调运用 CT、B 超、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来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前常规行 Matas 试验。提倡常温麻醉。手术以肿瘤剥除术和血管重建术为首选,而不主张颈动脉结扎术,以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手术 动脉肿瘤
全文增补中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建荣 范隆华 +3 位作者 蒋俊豪 陈祖望 周康荣 王佩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叶建荣①范隆华蒋俊豪陈祖望②周康荣王佩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下肢动脉搭桥术后检查疗效的方法,有足背动脉扪摸、踝/肱指数测定、彩色超声扫描等。自1995年2月开始本文作者对部分...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叶建荣①范隆华蒋俊豪陈祖望②周康荣王佩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下肢动脉搭桥术后检查疗效的方法,有足背动脉扪摸、踝/肱指数测定、彩色超声扫描等。自1995年2月开始本文作者对部分下肢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采用磁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搭桥术 随访 磁共振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符伟国 陈福真 +4 位作者 郑佳瑾 施群 叶建荣 童一砂 冯友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562-564,共3页
本文报道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5例,均采取动脉瘸切除、丝涤交织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经54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11个月因动脉瘤复发破裂死亡,4例效果良好。术中吻合口渗血是Marfan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采用真丝片包裹吻合... 本文报道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5例,均采取动脉瘸切除、丝涤交织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经54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11个月因动脉瘤复发破裂死亡,4例效果良好。术中吻合口渗血是Marfan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采用真丝片包裹吻合口可起到减少渗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腹主动脉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造影检查和外科治疗选择——附2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建荣 陈福真 符伟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7-190,共4页
本文将1977年11月~1988年5月收治的24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诊治情况作一简单总结。22例经双向下腔静脉造影证实,2例根据B超和临床征象作出诊断。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28岁。隔膜型阻塞有7例,其余17例为长段阻塞。8例作了下腔静脉和/... 本文将1977年11月~1988年5月收治的24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诊治情况作一简单总结。22例经双向下腔静脉造影证实,2例根据B超和临床征象作出诊断。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28岁。隔膜型阻塞有7例,其余17例为长段阻塞。8例作了下腔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右心耳人造血管架桥术(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4例,丝涤交织人造血管4例),3例作了下腔静脉隔膜破膜术。经3年随访,除术后近期死亡2例外,7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2例分别于术后1年半和3年症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 腔静脉阻塞症 静脉造影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34例报告
5
作者 叶建荣 施群 +1 位作者 周康荣 郑佳瑾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9期501-504,共4页
本文报道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4例,其中25例经动脉造影检查,发现8例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或严重狭窄,3例为双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13例为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34例中9例非手术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作主-髂动脉旁路移植... 本文报道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4例,其中25例经动脉造影检查,发现8例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或严重狭窄,3例为双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13例为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34例中9例非手术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作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作腋-股旁路移植术,5例作股-股旁路移植术,移植材料包括真丝人造血管、丝涤人造血管和e-PTFE人造血管;游离大网膜下肢移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加大隐静脉补片移植术各1例;2例直接行膝上截肢术。作者认为,根据动脉造影所显示的不同图像选择最佳手术方式至关重要。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有无良好的输出道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假体 移植术 闭塞症 动脉闭塞 粥样硬化 股动脉 主髂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价值
6
作者 叶建荣 陈祖望 《临床》 1996年第3期137-139,146,共4页
自1995年2月开始对作者经治的部分下支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了磁共振血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直观地反映了动脉搭桥术后动脉系统的新图像。MRA作为一种术后随访方法,除价格稍嫌昂贵外,其特点是不需作动脉内插管,属无损伤性血管... 自1995年2月开始对作者经治的部分下支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了磁共振血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直观地反映了动脉搭桥术后动脉系统的新图像。MRA作为一种术后随访方法,除价格稍嫌昂贵外,其特点是不需作动脉内插管,属无损伤性血管检查法,它不但能显示动脉搭桥术后的影像,提供科学的随访报告,并能显示脉病变进展程度,为进一步拟定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搭桥术 手术后 血管造影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移植物在下肢血管重建中的应用
7
作者 钱成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下肢血管重建 复合移植物 疗效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被引量:20
8
作者 符伟国 王玉琦 +5 位作者 陈福真 叶建荣 徐欣 郭大乔 陈斌 蒋俊豪 《临床外科杂志》 1994年第4期188-189,共2页
我们运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415例(579条肢体),术后疗效显著,随访4年10个月,复发率1.2%.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操作较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美观,复发率低.作者认为造成术后复... 我们运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415例(579条肢体),术后疗效显著,随访4年10个月,复发率1.2%.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操作较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美观,复发率低.作者认为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对小腿内侧深浅静脉穿通支抽剥遗漏所造成,而并非术式本身的缺陷。在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要点后,仍是一个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闭式小切口切取大隐静脉移植物作股动脉搭桥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建荣 符伟国 +3 位作者 范隆华 徐欣 郭大乔 蒋俊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8-350,共3页
为探讨缩小股动脉搭桥术的手术切口。采用自制顶端带孔的大隐静脉圈套器,半闭式小切口取得大隐静脉后,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共18例。术后切口均获一期愈合。经6月~4年随访(平均26月),15例术后... 为探讨缩小股动脉搭桥术的手术切口。采用自制顶端带孔的大隐静脉圈套器,半闭式小切口取得大隐静脉后,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共18例。术后切口均获一期愈合。经6月~4年随访(平均26月),15例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因远端输出道血管不佳,间歇性跛行仍同术前。术前患肢踝/肱指数平均为046,术后为076,平均提高030,证实下肢动脉血流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果表明,在作股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时,使用顶端带孔的大隐静脉圈套器可使手术切口缩小,改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大隐静脉 股Guo动脉搭桥 圈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脑缺血症状关系初探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郭大乔 王玉琦 +1 位作者 符伟国 王文平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颅外颈动脉硬化性斑块形态与脑缺血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Duplex超声对188例患者行颈颅外段动脉检测。将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度分成五级,颈内动脉斑块形态分成四型。结果:本研究共对376侧颈动脉行狭窄度检测,对... 目的:研究颅外颈动脉硬化性斑块形态与脑缺血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Duplex超声对188例患者行颈颅外段动脉检测。将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度分成五级,颈内动脉斑块形态分成四型。结果:本研究共对376侧颈动脉行狭窄度检测,对213侧颈动脉行斑块形态学分型。结果显示。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狭窄度和形态学类型与脑缺血症状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P<0.01)。斑块形态学类型与狭窄度两因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斑块形态学的改变并不增加狭窄度预测脑缺血症状发生的敏感性。结论:颈动脉斑块类型随着其狭窄度的增加而改变,斑块形态不能作为预测脑缺血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形态学 脑缺血 颅外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动脉──股动脉解剖外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建荣 王玉琦 +1 位作者 陈福真 符伟国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1期18-19,共2页
我们采用腋动脉-股动脉解剖外分路移植术治疗18例主髂动脉闭塞症,其中8例采用真丝人造血管作移植物,10例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商品名Gore-Tex人造血管)作移植物,经平均5年随访,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移植的疗效优于真丝人造... 我们采用腋动脉-股动脉解剖外分路移植术治疗18例主髂动脉闭塞症,其中8例采用真丝人造血管作移植物,10例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商品名Gore-Tex人造血管)作移植物,经平均5年随访,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移植的疗效优于真丝人造血管病例。作者认为,保持移植物长期通畅的要素是:正确选择移植材料;远端输出道通畅;正规的手本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动脉 股动脉 移植 真丝人造血管 人造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累及肾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切除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琦 郭大乔 +1 位作者 蒋豪 苏子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66-468,共3页
胸腹主动脉瘤发病率较低,据Graham等和Golden报道占临床主动脉瘤患者的2%~8%。其病变广泛,可累及降主动脉和肾动脉水平上下的腹主动脉,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两侧肾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和腰动脉。手术治疗难度高、创伤大,涉及多个... 胸腹主动脉瘤发病率较低,据Graham等和Golden报道占临床主动脉瘤患者的2%~8%。其病变广泛,可累及降主动脉和肾动脉水平上下的腹主动脉,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两侧肾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和腰动脉。手术治疗难度高、创伤大,涉及多个重要脏器和脊髓力能的保护,并发症多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转流管和补片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大乔 王玉琦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转流管 补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致脑缺血的诊治
14
作者 叶建荣 符伟国 +2 位作者 郭大乔 蒋俊豪 范隆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3-4,共2页
作者报道了19例因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狭窄超过70%)致脑缺血患者,经彩超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数控成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3例成功地作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疏通了颈内动脉;有6例因远端颈内动脉完全性阻塞,不能行手术治... 作者报道了19例因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狭窄超过70%)致脑缺血患者,经彩超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数控成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3例成功地作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疏通了颈内动脉;有6例因远端颈内动脉完全性阻塞,不能行手术治疗;其它10例因年迈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医疗费用困难或对接受手术有顾虑等原因暂未接受手术。作者指出:对脑缺血患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塞)应作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或造影检查,如发现局限性的颈动脉严重狭窄(超过70%),则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作者指出在手术中采用颈丛麻醉下的颈动脉钳夹试验,将使手术可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硬化性狭窄 脑缺血 内膜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下肢深静脉动脉化手术7例报告
15
作者 叶建荣 符伟国 +1 位作者 徐欣 蒋俊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7期628-629,共2页
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极少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胭动脉以下三个分支闭塞所致,因此正常的动脉搭桥术无法进行。自1988年4月~1993年11月本院采用下肢深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现报告如下... 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极少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胭动脉以下三个分支闭塞所致,因此正常的动脉搭桥术无法进行。自1988年4月~1993年11月本院采用下肢深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 谢××,男,32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00米入院。经动脉造影见右股动脉自腘窝上15cm以下完全闭塞,小腿部仅见细小的侧支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 下肢深静脉 静脉动脉化手术 下肢间歇性跛行 分支闭塞 股浅静脉 右股动脉 动脉造影 搭桥术 小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肾下动脉硬化性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16
作者 王玉琦 符伟国 +2 位作者 陈福真 叶建荣 冯友贤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73-276,共4页
1960~1993年,中山医院手术治疗肾下动脉硬化性腹主动脉瘤110例。手术方法是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死亡率为3.6%,5年生存率为83.4±4.3%,说明腹主动脉瘤切除手术安全,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缺血性脑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俊豪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因颈动脉硬化狭窄而引起的脑卒中已有40年的历史。术中选择性放置血管腔内转流管以避免术后脑卒中发生这一观点在国外已被普遍接受。在术前和术中采用各种手段对脑血流和功能进行监测以掌握放置转流管的指征,... 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因颈动脉硬化狭窄而引起的脑卒中已有40年的历史。术中选择性放置血管腔内转流管以避免术后脑卒中发生这一观点在国外已被普遍接受。在术前和术中采用各种手段对脑血流和功能进行监测以掌握放置转流管的指征,对降低术后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颈动脉内膜剥脱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18
作者 王玉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动脉硬化的病变呈两种趋势,即由动脉壁弹性破坏形成动脉瘤以及由动脉壁增厚,内膜粥样斑块和钙化引起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就临床所见,后者多于前者。周围动脉困硬化引起的狭窄和闭塞称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常发生于腹主动脉以下的大中型... 动脉硬化的病变呈两种趋势,即由动脉壁弹性破坏形成动脉瘤以及由动脉壁增厚,内膜粥样斑块和钙化引起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就临床所见,后者多于前者。周围动脉困硬化引起的狭窄和闭塞称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常发生于腹主动脉以下的大中型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 闭塞症 硬化性 腹主动脉 动脉壁 动脉旁路术 周围动脉 自体大隐静脉 骼动脉 粥样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在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19
作者 王玉琦 冯友贤 《国际骨科学杂志》 198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静脉血栓形成虽常与手术、创伤以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但仍有不少查不出诱因的病例。此外,某些血管重建术由于早期血栓形成而告失败。临床工作者把以上状况归咎于“高凝状态”,并多方探索处理途径。实际上,所谓“高凝状态”的种种改变。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患者 肺栓塞 AT 血栓栓塞 肝素后 凝血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阻塞性病变致脑梗塞的手术治疗探讨
20
作者 叶建荣 符伟国 《临床》 1996年第4期199-201,共3页
作者报道了7例因来到动脉硬化性阻塞性病变所致脑梗塞患者,其中3例成功地作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疏通了颈内动脉,1例作了动脉探查,另3例长段颅外劝脉阻塞只能行药物治疗。作者指出对脑梗塞患者应作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或造影检查,... 作者报道了7例因来到动脉硬化性阻塞性病变所致脑梗塞患者,其中3例成功地作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疏通了颈内动脉,1例作了动脉探查,另3例长段颅外劝脉阻塞只能行药物治疗。作者指出对脑梗塞患者应作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或造影检查,如发现局限局的颈动脉严重狭窄(超过70%),则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作者旨出在手术中采用颈丛麻醉下的颈动脉钳夹试验,将使手术可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 阻塞性病变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