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3 位作者 王雷 刘奇志 杨玲 郭丽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0例70个经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结超声弹性图像以及66例66个健康志愿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弹性图像,计算所观察淋巴结与同等深度周边正常软组织的弹性应...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0例70个经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结超声弹性图像以及66例66个健康志愿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弹性图像,计算所观察淋巴结与同等深度周边正常软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e)。构建受试者应用曲线,建立最佳截断值。结果 136个颈部淋巴结中,恶性70个,良性66个。恶性结节应变率比值均值为2.53±0.82,良性淋巴结应变率比值的均值为1.08±0.49。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ROC曲线分析得出,以1.950为诊断的最佳临界点,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以1.950为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临界点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7.0%、97.0%、86.8%。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弹性应变率比值 颈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1 位作者 王雷 刘奇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弹性面积比法对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215个颈部淋巴结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其中病理证实为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为110例110个,健康对照组颈部良性淋巴结为4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弹性面积比法对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215个颈部淋巴结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其中病理证实为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为110例110个,健康对照组颈部良性淋巴结为44例105个。弹性成像参数包括:1以Itoh五分法;2与不同参照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周围同等深度组织及同侧颈前肌群);3弹性面积比。构建受试者应用曲线,比较上述参数对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Itoh五分法曲线下面积为0.875,最佳截断值为4分,其对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分别为69.5%、90.0%、80.0%、0.595;以同等深度组织为参照的弹性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为0.936,最佳截断值为1.750,其对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2.9%、90.9%、87.0%、0.738;以同侧颈前肌群为参照的弹性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为0.743,最佳截断值为1.020,其对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分别为71.4%、65.5%、68.4%、0.369;弹性面积比法曲线下面积为0.949,最佳截断值为0.945,其对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3.3%、91.8%、92.6%、0.851。面积比法与以同等深度组织为参照的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的准确性均优于Itoh五分法(P<0.05)。结论各弹性参数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其中,以同等深度组织为参照的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较以同侧颈前肌群为参照的诊断价值高,其与弹性面积比法在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颈部淋巴结 弹性应变率比值 面积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奇志 吴卫华 +3 位作者 王雷 陈洁 宫霞 谢晓奕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比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等传统超声方法在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1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322个颈部淋巴结),所有淋巴结均经病理学证实良恶性。... 目的:对比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等传统超声方法在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1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322个颈部淋巴结),所有淋巴结均经病理学证实良恶性。采用灰阶超声进行病灶检查,记录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并计算长短径的比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结进行血管模式分型,分为淋巴门型、中央型、周围型及混合型,并记录血流阻力指数(RI)值。对病灶行超声弹性成像,根据弹性图显示图像将感兴趣区(ROI)内病灶区与周围组织硬度相比较,并对弹性图进行分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322个颈部淋巴结中经病理证实良性淋巴结73个,恶性淋巴结249个。长短径比值截断值1.5789,曲线下面积0.766,准确性65.22%,敏感性61.40%,特异性78.10%。RI截断值0.655,曲线下面积0.787,准确性72.98%,敏感性73.10%,特异性72.60%。血管模式中,淋巴门型恶性病变率11.8%,中央型恶性病变率52.9%,周围型恶性病变率83.3%,混合型恶性病变率8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弹性分级≥Ⅲ级作为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标准,249个恶性淋巴结中弹性分级≥Ⅲ级222个,73个良性淋巴结中弹性分级≤Ⅱ级31个,超声弹性分级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准确性为78.57%。长短径比值、RI、超声弹性分级用于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长短径比值、RI、血管模式分型、超声弹性图分级对于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有诊断价值,超声弹性分级用于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优于RI及长短径比值,RI优于长短径比值。血管模式分型为周围型及混合型的淋巴结恶性病变率高于中央型及淋巴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 淋巴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腔内超声造影测量左心室肥厚患者室壁厚度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伟冬 陈明 +4 位作者 刘怡 张宇辉 郑建华 黄艳 吴卫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90-2193,共4页
目的采用左心室腔内超声造影(LVO)改善心内膜显影,评价LVO诊断左心室心肌肥厚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清晰显示并测量左心室壁厚度的患者66例,测量造影前后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室壁厚度,并用Bl... 目的采用左心室腔内超声造影(LVO)改善心内膜显影,评价LVO诊断左心室心肌肥厚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清晰显示并测量左心室壁厚度的患者66例,测量造影前后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室壁厚度,并用Bland-Altman法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LVO后,65例(98.48%,65/66)心内膜边缘的清晰程度明显改善,易于测量室壁厚度。LVO测定的室壁厚度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所测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与LVO测量的室壁厚度相符仅31个节段。Bland-Altman法分析显示,左心室壁厚度测LVO值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LVO能够通过增进左心室腔的显影,改善心内膜边缘的清晰度,有利于准确测定心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在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与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3 位作者 王雷 刘奇志 宫霞 杨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比较颈部淋巴结在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与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由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照组由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 目的比较颈部淋巴结在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与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由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照组由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其中45例由16G活检针针吸,45例由18G活检针针吸。观察各组标本的取样成功率和准确率。结果由弹性指导细针穿刺取样成功率均为100%(90/90),由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的取样成功率均为98.9%(8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引导细针穿刺针吸的取样准确率为91.1%(82/90),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针吸的取样准确率为87.8%(7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16G活检针取样准确率为86.7%(39/45),18G活检针取样准确率为88.9%(4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与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颈部淋巴结均具有较高的取样成功率和准确率。在明确细胞学的结果中,超声弹性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取样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但在诊断价值中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 颈部恶性淋巴结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奇志 吴卫华 +3 位作者 王雷 杨玲 谢晓奕 陈洁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826-827,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对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诊治9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07个肿大浅表淋巴结。107个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均经病理学证实其良恶性。采用灰阶... 目的:探讨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对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诊治9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07个肿大浅表淋巴结。107个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均经病理学证实其良恶性。采用灰阶超声进行病灶检查,记录淋巴结的长、短径,并计算其比值。对病灶行超声弹性成像,将感兴趣区域(ROI)内病灶区与周围组织硬度相比较,并对弹性图进行分型。结果:恶性淋巴结弹性分级≥Ⅲ级者占77.33%(58/75),良性淋巴结弹性分级≤Ⅱ级者占68.75%(22/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淋巴结长短径比<2者占90.67%(68/75),良性淋巴结长短径比>2者占53.13%(17/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弹性分级与长短径比两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图分级对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有诊断价值,但是作为诊断方法,较淋巴结长短径比值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淋巴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应变率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1 位作者 王雷 刘奇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成像技术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穿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怀疑转移患者1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由弹性应变率指导穿刺针吸,对照组由二维超声引导针吸,标本均涂片作细胞学检...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成像技术在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穿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怀疑转移患者1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由弹性应变率指导穿刺针吸,对照组由二维超声引导针吸,标本均涂片作细胞学检查。观察两组标本的取样成功率和准确率。结果由弹性应变率指导穿刺针吸的取样成功率100%(80/80)高于二维超声引导下穿刺96.3%(7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弹性应变率指导穿刺针吸的取样准确率93.8%(75/80)高于二维超声引导下穿刺83.8%(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指导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穿刺针吸具有较高的取样成功率和准确率,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应变率 颈部淋巴结 细针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不同部位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奇志 吴卫华 +3 位作者 陈洁 王雷 宫霞 杨玲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不同部位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之间的关系,为PE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12例患者... 目的: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不同部位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之间的关系,为PE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1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PE组和非PE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及病史资料的差别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肺癌合并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部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E组肌间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P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发生有显著关联(OR=8.344,95%CI 4.867~14.304),其中存在肌间静脉血栓(OR=2.996,95%CI 1.630~5.509)、腘静脉血栓(OR=5.536,95%CI 1.646~18.623)、胫后静脉血栓(OR=6.685,95%CI 1.789~24.990)均与更高的PE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发生PE的风险显著增加,肌间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均为P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兰 吴卫华 +2 位作者 陆静 励峰 王晓舟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150例,术前TEE明确VSD位置、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完成整个封堵过程,并在术...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150例,术前TEE明确VSD位置、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完成整个封堵过程,并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术后3~4 d复查TTE。结果:147例患者封堵成功;3例患者未成功,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3~4 d随访TTE,无室水平残余分流,无新出现的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原有的瓣膜反流未加重。结论:在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中TEE在选择合适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不同阶段静脉血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雷 吴卫华 +4 位作者 刘奇志 杨玲 陆静 魏松霞 谢晓奕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常规超声检查诊断静脉血栓的患者45例,根据其超声图像的特点分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观察两组患者血栓的超声弹性图并计算感兴趣区内的高硬度区百分比(hard mat...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常规超声检查诊断静脉血栓的患者45例,根据其超声图像的特点分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观察两组患者血栓的超声弹性图并计算感兴趣区内的高硬度区百分比(hard material percent,HM%)。结果:急性血栓患者静脉管腔内主要以绿色和紫色为主,而亚急性期血栓患者静脉管腔内主要以红色为主;静脉血栓急性组、亚急性组的HM%中位数分别为7.96、54.64,亚急性组血栓硬度区百分比高于急性组(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静脉血栓分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丽娜 吴卫华 +3 位作者 马兰 陆静 宫霞 谢晓奕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6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在测量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最大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单中心筛查的继发...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在测量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最大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单中心筛查的继发孔中央型单孔ASD并接受封堵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T3D-TEE、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测得的ASD最大径,并将三者与封堵器释放后的实际腰部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31例患者入选,经RT3DTEE[(21.81±8.57)mm]、2D-TEE[(20.31±8.50)mm]、2D-TTE[(23.08±10.89)mm]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封堵器释放后实际腰部直径[(20.99±8.15)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RT3D-TEE、2D-TEE、2D-TTE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实际腰部直径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02、0.981、0.897(P=0.000)。结论:RT3D-TEE在测定ASD最大径方面较二维超声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最大径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前纵膈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3 位作者 王雷 刘奇志 宫霞 杨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前纵膈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贴胸壁前纵膈肿瘤患者80例,根据术前接受超声造影及未接受造影检查分成2组,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前纵膈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贴胸壁前纵膈肿瘤患者80例,根据术前接受超声造影及未接受造影检查分成2组,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0例超声检查可视的前纵膈肿瘤患者中,术前接受超声造影组39例,未接受造影组41例。造影组经超声引导下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淋巴瘤18例,胸腺瘤15例,生殖细胞肿瘤4例,肌源性肉瘤1例,类癌1例。非造影组经超声引导下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淋巴瘤15例,胸腺瘤13例,生殖细胞肿瘤7例,不能明确诊断分型6例。造影组活检取材成功率100%(39/39),非造影组活检取材成功率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前纵膈肿瘤穿刺活检取材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膈肿瘤 超声造影 超声引导下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肝转移瘤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奇志 谢晓奕 +3 位作者 吴卫华 王雷 杨玲 黄艳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肺癌肝转移瘤的不同病理分型与二维超声图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癌肝转移瘤中,小细胞癌24例,鳞癌16例,腺... 目的:探讨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肺癌肝转移瘤的不同病理分型与二维超声图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癌肝转移瘤中,小细胞癌24例,鳞癌16例,腺癌55例,腺鳞癌5例,大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小细胞癌、鳞癌、腺癌、腺鳞癌肝转移瘤的回声强度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小细胞癌以低回声多见,占52.6%;高回声占26.3%。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84.6%;低回声占7.7%。腺癌低回声占31.9%,高回声占38.3%。腺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75.0%;低回声占25.0%。结论: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转移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玲 吴卫华 +1 位作者 刘奇志 王雷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疑似或确诊肺癌并检出肿大锁骨上淋巴结的患者135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判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结果相比较,评价超声鉴别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疑似或确诊肺癌并检出肿大锁骨上淋巴结的患者135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判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结果相比较,评价超声鉴别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135例中,共85例患者符合4项恶性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标准,其中62例经FNAC确诊为恶性(准确率为74.1%),包括22例临床疑似肺癌并初次确诊的患者;符合3项标准的98例患者中64例确诊为恶性(准确率67.4%)。结论:超声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判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方法,可用于常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锁骨上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锁骨上转移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奇志 强慧萍 +6 位作者 雷玉琼 陈洁 冯辉 钱嘉琳 张岩巍 储天晴 吴卫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安罗替尼治疗前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内部血流超声影像特征的变化,探讨超声影像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确诊并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对比分析安罗替尼治疗前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内部血流超声影像特征的变化,探讨超声影像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确诊并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经过安罗替尼治疗2个周期后,锁骨上转移淋巴结超声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前后特征变化,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安罗替尼治疗后,患者的锁骨上淋巴结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明显下降(12.8 cm/s vs 7.5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前,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血流分级中3级患者为38.7%,2级为12.1%,1级为18.2%,0级为29.0%,治疗后,3级患者降为16.1%,0级患者上升为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关于血流分型,治疗前,29.0%的患者锁骨上淋巴结无血流分布,中央型、边缘型、混合型分别为19.4%、3.2%、48.4%。治疗后,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血流混合型占比降为22.6%(P=0.001),无血流型占比升为41.9%。结论:安罗替尼对转移性锁骨上淋巴结血流的作用直接而有效,锁骨上淋巴结的大小及血流特征改变可作为超声诊断肺癌近期疗效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肺癌 锁骨上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心肌应变指标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晖 徐迎佳 +2 位作者 吴卫华 郭丽娜 方唯一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3D-STI)测得的心肌应变值、位移值在定量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72名,应用Phillip Sonos iE33超声仪经胸行超声检查,分别采集并储存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和二维图像,输入TomTec...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3D-STI)测得的心肌应变值、位移值在定量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72名,应用Phillip Sonos iE33超声仪经胸行超声检查,分别采集并储存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和二维图像,输入TomTec工作站;再分别应用4DLV-Analysis 3.0和Cardiac 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软件获取左心室三维和二维各心肌应变值、位移值和三维左心室射血分数(3DLVEF)等参数,并将这两种方法测得的心肌应变值和位移值与3D-LVEF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D-STI测得的各心肌应变值和位移值中,除环向位移值(CD)与身高呈负相关、与性别呈正相关,纵向位移值(LD)与性别呈负相关(P值均<0.05)外,其他各心肌应变值和位移值与年龄、身高、体重、心率和性别均不相关(P值均>0.05)。3D-STI测得的整体应变值(3DS,r=-0.880)、纵向应变值(LS,r=-0.770)、径向应变值(RS,r=0.840)、环向应变值(CS,r=0.860)与3D-LVEF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值均<0.001);3D-STI测得的整体位移值(3DD,r=0.720)和径向位移值(RD,r=0.871)与3D-LVEF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值均<0.001),LD(r=0.374)和CD(r=0.262)亦与3D-LVEF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值均<0.05)。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测定的心肌应变各值中,LS(r=-0.530)、RS(r=0.380)和CS(r=-0.350)均与3D-LVEF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值均<0.005)。2D-STI测定的心肌位移各值中,仅RD(r=0.370,P=0.003)与3D-LVEF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D和CD与3D-LVEF不相关(P值均>0.05)。经差异性分析,3D-STI、2D-STI测得的各心肌应变值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平均比值均接近于1,提示重复性均较好。结论三维应变较位移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心肌的运动,尤其是3DS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三维应变 收缩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触诊阴性且小于10mm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洁 吴卫华 王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且长径<10mm颈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US-FNAC,临床触诊阴性且长径<10mm的超声疑似颈部淋巴结恶变的肺癌患者108例淋巴结110个,对其超声表现及细胞...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且长径<10mm颈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US-FNAC,临床触诊阴性且长径<10mm的超声疑似颈部淋巴结恶变的肺癌患者108例淋巴结110个,对其超声表现及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组织学病理或随访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10个疑似恶变的颈部淋巴结中,细胞学明确诊断恶性的61个,其中考虑腺癌24个,低分化非小细胞癌37个。细胞学提示未见恶性细胞的41个,经活检组织学提示腺癌12个,结节病2个,反应性增生13个,另14个在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改变。细胞学提示核异型的8个,经组织学活检提示3个为小细胞癌,5个为腺癌。US-FNAC诊断颈部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为88. 2%(97/110)、敏感性为84. 1%(69/82)、特异性100%(28/28)。结论常规超声有助于临床触诊阴性且长径<10mm的疑似恶性淋巴结的US-FNAC的选择,而US-FNAC对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 触诊阴性 颈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结构网络在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图像分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霞 赵富强 吴卫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635-639,共5页
为了准确诊断肺癌转移,本文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图像病灶区域进行分割,提出了一种用于超声图像分割的级联注意力UNet网络,该级联结构是将注意力UNet与EfficientNet相结合的二阶段分割网络,第一阶段为粗分割,第二... 为了准确诊断肺癌转移,本文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图像病灶区域进行分割,提出了一种用于超声图像分割的级联注意力UNet网络,该级联结构是将注意力UNet与EfficientNet相结合的二阶段分割网络,第一阶段为粗分割,第二阶段为细分割,编码器采用EfficientNet-B5作为主干网,图像多尺度输入;提出了适用于小目标、小样本场景的新损失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级联结构网络在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图像分割中网络性能优异,Dice系数达到0.95,较其他UNet方法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超声图像 注意力机制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术中超声定位肺部实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雷 吴卫华 +3 位作者 胡定中 曹晖 陈群慧 朱蕾 《肿瘤影像学》 2018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中超声定位肺部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38例患者进行术中肺部实性结节超声定位,发现可疑回声时测量各参数,并与CT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中,超声... 目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中超声定位肺部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38例患者进行术中肺部实性结节超声定位,发现可疑回声时测量各参数,并与CT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中,超声发现34例(89.5%)肺部实性结节并给予明确定位。显示者、未显示者CT图像上结节最大径及病灶与胸膜的距离分别为(1.76±0.66)cm和(1.00±0.14)cm(P<0.05),(1.04±0.65)cm和(2.05±0.24)cm(P<0.05)。超声显示结节大小与CT及术后病理标本相仿(P>0.05)。超声定位中位时间为5 min。结论:术中超声(IU)在VATS中可以安全、有效地定位肺部实性结节及明确手术切除边界,对术中不可触及病变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胸腔镜 肺部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作用
20
作者 吴卫华 陆静 +2 位作者 马兰 谢晓奕 张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RT3D-TEE)技术于二尖瓣成形术中判断瓣叶病变及病变区域等方面的准确性。方法123例单纯二尖瓣反流并接受瓣膜成形手术的患者,术中在全身麻醉后插入食管探头先后行二维(2D-TEE)和RT3D-TEE检查,然后由2组经验...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RT3D-TEE)技术于二尖瓣成形术中判断瓣叶病变及病变区域等方面的准确性。方法123例单纯二尖瓣反流并接受瓣膜成形手术的患者,术中在全身麻醉后插入食管探头先后行二维(2D-TEE)和RT3D-TEE检查,然后由2组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分别将留存的超声图像作脱机分析并最终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RT3D-TEE对二尖瓣脱垂的诊断及其对病变区域判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2D-TEE(P=0.001);虽然在对腱索断裂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面与2D-TE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但在判断腱索断裂起源区域的准确率仍显著高于2D-TEE(P<0.05);RT3D-TEE诊断二尖瓣单纯瓣叶裂的敏感度达100%。结论 RT3D-TEE用于二尖瓣成形术中可以准确地评估二尖瓣脱垂及其区域、腱索断裂及其部位,尤其在判断复杂脱垂病变及多区域发生的腱索断裂等方面RT3D-TEE都较2D-TEE有独到的优势,也是超声诊断瓣叶裂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经食管 实时三维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