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实验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探索 被引量:15
1
作者 方能虎 陈虹锦 +1 位作者 李世雄 吴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3期21-22,共2页
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实验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 高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淡水发光菌评估电化学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童中华 马梅 +2 位作者 王子健 廖军 杨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本研究利用新型淡水发光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作为检测手段,对十四种染料在电化学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过程中毒性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对工艺过程效果进行评估或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控制,仅仅采用化学参数的测试是不够的,... 本研究利用新型淡水发光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作为检测手段,对十四种染料在电化学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过程中毒性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对工艺过程效果进行评估或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控制,仅仅采用化学参数的测试是不够的,应同时采用生物毒性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法处理 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 淡水发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过程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机估算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洪斌 黄永昌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利用计算机估算腐蚀过程电化学动力学参数是极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文中对用高斯-牛顿法拟合三参数和四参数极化曲线方程式求取电化学动力学参数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通过采用最优步长高斯-牛顿法和阻尼高斯-牛顿法(Levenberg... 利用计算机估算腐蚀过程电化学动力学参数是极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文中对用高斯-牛顿法拟合三参数和四参数极化曲线方程式求取电化学动力学参数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通过采用最优步长高斯-牛顿法和阻尼高斯-牛顿法(Levenberg-Marquardt)来提高拟合收敛度,降低对初值选择的限制。两种新方法均取得了相近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极化反应 动力学参数 计算机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化学发泡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宗林 王建辉 张隐西 《上海化工》 CAS 1998年第3期37-40,共4页
研究了发泡剂AC在EPDM/LDPE并用体系中的分解特性,硫化过程与发泡过程相互匹配规律,配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对泡体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EPDM/LDPE热空气连续硫化发泡材料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发泡剂 三元乙丙橡胶 低密度聚乙烯 橡胶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化学与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5
作者 余晴春 黄海燕 吴益华 《科技通报》 2000年第5期347-350,共4页
运用 IR、DSC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 ,对 PVB+L i Cl O4 +PC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作了初步的研究 .本实验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在 2 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由 Pt/PVB+L i Cl O4 +PC/L i组成的测试电... 运用 IR、DSC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 ,对 PVB+L i Cl O4 +PC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作了初步的研究 .本实验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在 2 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由 Pt/PVB+L i Cl O4 +PC/L i组成的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为 2 .3V(vs.L i+ /L i) ,并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聚合物电解质阳极过程的稳定性受到阴离子氧化电位的限制 ,在 0~ 4 .2 V(vs.L i+ /L i)之间 ,保持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化学稳定性 电化学稳定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二酞花青的阳极电化学变色效应
6
作者 张文保 M.Tomkiewicz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7-72,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制备铒二酞花青固体薄膜的浸渍方法.测定了这种固体薄膜的吸收光谱和薄膜在5%KCl 溶液中,外加不同电位时的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测定了循环伏安曲线和阳极极化曲线等,讨论了铒二酞花青薄膜在氯化钾溶液中阳极电化学变色的机... 本文提出一种制备铒二酞花青固体薄膜的浸渍方法.测定了这种固体薄膜的吸收光谱和薄膜在5%KCl 溶液中,外加不同电位时的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测定了循环伏安曲线和阳极极化曲线等,讨论了铒二酞花青薄膜在氯化钾溶液中阳极电化学变色的机理。作者认为,电荷传递过程是铒二酞花青电化学变色的速度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二酞花青 电化学变色 阳极极化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肼的三种电子能谱和量子化学研究
7
作者 阎存仙 刘洪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5年第4期322-326,共5页
本文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得了气态肼的内层电子能谱、Auger电子能谱和价带电子能谱,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又采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为激发源,对比了MgK和ZrM价带能谱,定性地获得了肼的分子轨道的组成.本文对肼的电子能谱进行... 本文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得了气态肼的内层电子能谱、Auger电子能谱和价带电子能谱,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又采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为激发源,对比了MgK和ZrM价带能谱,定性地获得了肼的分子轨道的组成.本文对肼的电子能谱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用从头计算法给出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成分,并指认了能谱.实验结果和计算值之间的一致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 价带 相对强度 能带结构 光电子能谱技术 电子结合能 射线源 分子轨道 量子化学 气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部分地区大气粉尘微粒的电子能谱研究
8
作者 阎存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应用光电子能谱技术和俄歇电子能谱技术对上海市杨浦区、长宁区、黄浦区、西郊地区、上钢一厂和上钢三厂等六处上空的粉尘微粒进进了研究。得出了粉尘污物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化学状态。又结合惰性气体氩离子(Ar^+)的溅射刻蚀技术,获得了... 应用光电子能谱技术和俄歇电子能谱技术对上海市杨浦区、长宁区、黄浦区、西郊地区、上钢一厂和上钢三厂等六处上空的粉尘微粒进进了研究。得出了粉尘污物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化学状态。又结合惰性气体氩离子(Ar^+)的溅射刻蚀技术,获得了一些元素在粉尘微粒表面上呈现的富集现象。升温热解吸研究又指出了某些元素对应的化合物在微粒表面上的挥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能谱 粉尘微粒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车用电化学能源系统
9
作者 张文保 王国庆 《电池工业》 CAS 2007年第5期333-336,342,共5页
对混合动力车用电化学能源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各种电化学能源——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阀控超电池等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论述。从电性能、安全性和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MH-Ni电池、混合型超级电容器(CK/OH溶液/NiOOH)作为混... 对混合动力车用电化学能源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各种电化学能源——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阀控超电池等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论述。从电性能、安全性和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MH-Ni电池、混合型超级电容器(CK/OH溶液/NiOOH)作为混合动力车的辅助能源是目前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MH-NI电池 超级电容器 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 阀控超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野生马兰的人工栽培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68-72,共5页
用上海地区野生马兰进行分株,或以地上茎、根茎以及种子等繁殖,并在河岸坡地、路边种植。试验证明:马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3~6月及10月产量高、品质好。夏季抽苔,可除去主茎,加强管理,由茎基及根茎长出叶片,仍能很好食... 用上海地区野生马兰进行分株,或以地上茎、根茎以及种子等繁殖,并在河岸坡地、路边种植。试验证明:马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3~6月及10月产量高、品质好。夏季抽苔,可除去主茎,加强管理,由茎基及根茎长出叶片,仍能很好食用。河坡种植比路边产量高;低畦比高畦和平畦产量高。分株繁殖以4cm根茎带2~5片叶为宜。用茎及根茎繁殖要带芽3个以上。种子直播初期生长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马兰 人工栽培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InP为基的光电化学电池的研究
11
作者 张国栋 王大璞 +1 位作者 钱道荪 孙璧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以n-InP为基的再生式光电化学电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研究了电极的掺杂浓度、晶面、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对、酸碱度以及光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电极的稳定性。研制的电池性能指标如下:n-InP[N_D=10^(16)cm^(-3),(100)面]在0... 本文对以n-InP为基的再生式光电化学电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研究了电极的掺杂浓度、晶面、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对、酸碱度以及光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电极的稳定性。研制的电池性能指标如下:n-InP[N_D=10^(16)cm^(-3),(100)面]在0.001MFe^(2+)+0.5MFe^(3+)+3MHCl溶液中,光强为65mW/cm^2时,转换效率η=18%;n-InP[N_D=10^(18)cm^(-3),(100)面]在0.5MFe^(2+)+0.4MFe^(3+)+1.5MHCl溶液中,光强为50mW/cm^2,η=6—8%,转换效率稳定性超过90小时;n-InP[N_D=10^(18)cm^(-3),(?)面]在2MS+1.5MNa_2S+1MNaOH溶液中,光强为50mW/cm^2,短路150小时后,电极完全稳定,η=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P CM 极化曲线 占据态 价带 光强 能带结构 太阳能电池 光电化学电池 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卤代烷在氯磺酸中的电化学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学梅 杨冰华 +3 位作者 胡昌明 钱道荪 沈天憬 唐瑞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788-791,共4页
过氧二磺酰氟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近年来已有报道。但过氧二磺酰氯的制备及反应则不然。本文报道以氯磺酸钾为电解质,铂为电极,进行氯磺酸的阳极氧化,产生过氧二磺酰氯(1)。并和阳极池内α,ω-氯磺全氟烷进行反应,生成相应... 过氧二磺酰氟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近年来已有报道。但过氧二磺酰氯的制备及反应则不然。本文报道以氯磺酸钾为电解质,铂为电极,进行氯磺酸的阳极氧化,产生过氧二磺酰氯(1)。并和阳极池内α,ω-氯磺全氟烷进行反应,生成相应的氯磺酸酯2,反应主要副产物为α,ω-二氯全氟烷3。在阴极有大量氢气逸出,并得到碘,上述反应可用自由基机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卤代烷 氯磺酸 电化学反应 过氧二磺酰氯 氯磺酸酯
全文增补中
灵芝有效成份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6
13
作者 蔺丽 方能虎 吴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3-796,共4页
关键词 有效成分 灵芝 分离 纯化 结构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如竹 戴巍 +2 位作者 周衡翔 吴静怡 贾金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建立了一套活性炭-甲醇吸附容量测定试验台,对国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有关吸附方程式Dubinin-Astakhov(D-A)的关联参数,并对国产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循环COP及... 建立了一套活性炭-甲醇吸附容量测定试验台,对国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有关吸附方程式Dubinin-Astakhov(D-A)的关联参数,并对国产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循环COP及单位质量活性炭制冷量Qf等主要参数。与国际上流行的活性炭AC-35相比,国产活性炭材料作为固体吸附式制冷机的吸附剂;具有与AC-35相近的COP,但单位质量制冷量Qf较AC-35差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甲醇 吸附式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有机催化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冯新亮 管传金 赵成学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48-1355,共8页
综述了聚苯乙烯型磺酸树脂、全氟磺酸树脂Nafion及崭新的Nafion/SiO2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有机催化作用 聚苯乙烯型磺酸树脂 全氟磺酸树脂 有机合成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活力、吸水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方能虎 洪法水 赵贵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本文研究了混合稀土浸种对水稻种子的种子活力、吸水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并为后续工作确定了最佳浸种浓度。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水稻 种子活力 吸水量 膜透性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水稻种子萌发初期的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方能虎 洪法水 赵贵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继续研究了稀土处理的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 ( 84小时 )体内一些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关键词 稀土 水稻 酶活性 内源激素 种子处理 种子萌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VXG纳米复合材料的新研制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余晴春 黄海燕 +1 位作者 朱沁伟 吴益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聚合物 /无机层状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即用多钒酸作引发剂 ,在制备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的同时 ,将聚乙二醇嵌入到五氧化二钒的层状结构中去 ,该方法简单实用 ,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聚乙二醇的量来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聚合物 /无机层状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即用多钒酸作引发剂 ,在制备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的同时 ,将聚乙二醇嵌入到五氧化二钒的层状结构中去 ,该方法简单实用 ,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聚乙二醇的量来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层间距 ,为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实验表明 ,PEG/VXG纳米复合材料保持了 VXG的层状结构 ,同时增加了三维方向的有序性 ,且随着 PEG含量的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干凝胶 聚乙二醇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氯仿 被引量:22
19
作者 贾金平 何翊 +2 位作者 方海军 黄骏雄 周世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9-81,87,共4页
采用不同于传统涂层型纤维[1]的体型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器测定饮用水中的氯仿.实验确定的萃取时间为600s,解吸时间为3min.将萃取器针头完全插入气化室时的热解吸效果最佳.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4.14%RSD),... 采用不同于传统涂层型纤维[1]的体型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器测定饮用水中的氯仿.实验确定的萃取时间为600s,解吸时间为3min.将萃取器针头完全插入气化室时的热解吸效果最佳.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4.14%RSD),线性范围0—50ng/ml,最低检测限为5ng/ml.用该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GB5750-85)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相当,而灵敏度3.8倍于国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仿 气相色谱 饮用水 萃取法 消毒 标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与环境样品前处理 被引量:57
20
作者 贾金平 何翊 黄骏雄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4-84,共11页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无溶剂化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它主要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能快速和有效地分析环境样品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技术从出现至今主要在萃取装置(萃取纤维涂层)、萃取方式及后序...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无溶剂化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它主要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能快速和有效地分析环境样品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技术从出现至今主要在萃取装置(萃取纤维涂层)、萃取方式及后序分析仪器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使得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本文还提出了固相微萃取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 样品前处理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