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中医肛肠科临床带教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昊 王佳雯 +1 位作者 陈红风 潘一滨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目的 客观评价在中医肛肠科临床带教中引入医学人文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名参加中医肛肠科临床教学实践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合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培训教学项目,对照组采用... 目的 客观评价在中医肛肠科临床带教中引入医学人文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名参加中医肛肠科临床教学实践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合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培训教学项目,对照组采用肛肠科常规带教模式。在轮转出科前,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模式,并引入病患第三方评价模式,对两组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病患第三方评价中,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中医肛肠科临床带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切实增强住院医师的人文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中医肛肠科教学实践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 中医肛肠病学 临床教学实践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愈颗粒对湿热下注分型单纯单点位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陶晓春 银浩强 +5 位作者 胡濛 司继春 梁宏涛 王琛 曹永清 陆金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8-331,共4页
目的考察促愈颗粒对湿热下注分型单纯单点位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愈颗粒,疗程2周。检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考察促愈颗粒对湿热下注分型单纯单点位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愈颗粒,疗程2周。检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中医证候评分、SWE值、Wexner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SWE值更低(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Wexner评分、肝肾功能无异常,肛管直肠压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愈颗粒可安全有效地促进湿热下注分型单纯单点位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软化术后瘢痕,保持良好的肛门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愈颗粒 常规治疗 单纯单点位肛瘘 湿热下注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痛如神汤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紫依 张华 +3 位作者 丁昱文 朱宝国 陆金根 彭军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69-1672,共4页
止痛如神汤出自《外科启玄》卷十二,其构成含秦艽、槟榔、苍术、泽泻、黄柏、防风、当归、熟大黄、皂角刺与桃仁,通常用于痔疮发作时肿胀疼痛的治疗,为肛肠科临床应用广泛的一个经典方剂[1-3]。其全方配伍严谨,药精而力专,可起到清热祛... 止痛如神汤出自《外科启玄》卷十二,其构成含秦艽、槟榔、苍术、泽泻、黄柏、防风、当归、熟大黄、皂角刺与桃仁,通常用于痔疮发作时肿胀疼痛的治疗,为肛肠科临床应用广泛的一个经典方剂[1-3]。其全方配伍严谨,药精而力专,可起到清热祛风、润肠通便、活血止痛、行气化湿等作用,临床中凡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且属于实证,为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病机者,皆可以止痛如神汤灵活化裁治疗[1-3]。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将“止痛如神汤”列为治痔首方:“气血交错而生痔者,俱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服之”,从而能够明显看出其对于肛肠疾病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4]。现就止痛如神汤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医宗金鉴》 湿热下注 气滞血瘀 清代医家 灵活化裁 行气化湿 经典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开秘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动力及MLCK、p‑MLC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孟令昀 肖长芳 +2 位作者 张嘉员 吴静文 姚一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并完善模型评价,探究益气开秘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益气开秘方组,每组7只。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开秘方组小... 目的建立稳定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并完善模型评价,探究益气开秘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益气开秘方组,每组7只。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开秘方组小鼠采用灌胃洛哌丁胺[10 mg(/kg·d)]联合限水法进行造模,造模药物每天灌胃2次,持续给药7 d。期间,实验第3天第2次造模给药后,莫沙必利组[5 mg(/kg·d)]及益气开秘方组[6 g(/kg·d)]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天1次,连续干预5 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连续干预5 d。检测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粪便含水率、4 h内粪便排泄粒数和粪便排泄次数,并通过墨迹实验检测肠道推进率;通过吲哚箐绿(ICG)荧光染色实验检测首粒含荧光粪便排泄时间及粪便总荧光强度;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检测结肠平滑肌厚度;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粪便含水率降低,4 h内粪便粒数减少,4 h内粪便排泄次数减少,肠道推进率降低,首粒含荧光粪便排泄时间延长,粪便荧光总强度减弱,结肠平滑肌厚度变薄,MLCK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开秘方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粪便含水率增加,4 h内粪便粒数增加,4 h内粪便排泄次数增加,肠道推进率增加,首粒含荧光粪便排泄时间缩短,粪便荧光总强度增强,结肠平滑肌厚度增厚,MLCK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开秘方能够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LCK蛋白表达及MLC磷酸化程度,从而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益气开秘方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肠道功能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拖线术治疗肛瘘方案设计探讨外科手术临床试验特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春梅 陆金根 +1 位作者 曹永清 姚一博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13-1118,共6页
背景:外科手术类干预措施在进行临床试验时.虽然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药物临床试验类似,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上,有许多自身特点需要引起关注和讨论。目的:通过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临床试验实例,探讨手术疗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特点... 背景:外科手术类干预措施在进行临床试验时.虽然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药物临床试验类似,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上,有许多自身特点需要引起关注和讨论。目的:通过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临床试验实例,探讨手术疗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特点。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该临床方案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的试验设计。病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以及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按高位和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疾病亚型分层随机。采用全分析集进行病例分布和基线资料等的比较,采用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治疗方法为隧道式拖线术,以传统切挂法为对照。主要结局指标:以治愈时间、治愈率、生活质量等为疗效指标,并作安全性分析。结果:按优效性检验方法估算样本,共入组单纯性肛瘘244例,最终有效病例236例。冶疗组和对照组两类(低位和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治愈时间为(22.26±8.67)d.对照组为(31.41±11.39)d;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治愈时间为(24.73±8.15)d,对照组为(32.20±12.6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积分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组肛门括约功能积分和对治疗信心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示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隧道式拖线组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无明显变化。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方案的培训是手术类临床试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盲法的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采用开放的方法,一般不能用安慰剂对照,多采用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方案 研究设计 隧道式拖线术 肛瘘 外科手术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卿方熏洗在肛肠病术后应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伟冬 郭修田 +2 位作者 陆金根 曹永清 梁宏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05-307,310,共4页
目的:采取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客观评价丹卿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痔、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三个中心(龙华医院、普陀医院、天山中医医院)各完成100例患者,共30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治疗组采用丹卿方... 目的:采取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客观评价丹卿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痔、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三个中心(龙华医院、普陀医院、天山中医医院)各完成100例患者,共30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治疗组采用丹卿方(散瘀止痛方)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2次/d,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1 d、2 d、7 d、2周两组术后水肿、疼痛、两组创面肉芽生长、上皮爬生情况等。结果:1)改善术后水肿及疼痛方面:治疗组在术后改善水肿方面:1 d、2 d、7 d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改善疼痛方面:2 d、7 d积分优于对照组;熏洗止痛时间1d、2 d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2)在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在术后7 d时创面肉芽量和术后14 d时上皮组织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分析,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肛肠疾病术后的水肿、疼痛,而且更能促进创面肉芽及上皮组织的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卿方 熏洗 肛肠病术后 水肿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肛周蹄铁型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琛 闫涛 +1 位作者 郭修田 陆金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2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回顾近十年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病例,总结所采用的具体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至2012年间所有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随访。观察患者的... 目的回顾近十年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病例,总结所采用的具体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至2012年间所有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前治疗,脓肿位置和范围,所采用的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包括手术方法和后续外治法),术后肛门功能,一期愈合,瘘管形成及随访时间。结果 10年来共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222例,平均随访时间48.2个月,其中男19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2.4岁。脓肿范围涉及二个象限者148例,三个象限者48例,全马蹄型有26例;脓肿位于提肛肌上方有67例,提肛肌下方有155例。采用顾氏外科特色术式包括单切口引流、多点小切口引流、拖线疗法、挂线法和置管引流。术后采用的顾氏外科疗法包括灌注冲洗、药线引流、垫棉压迫、负压吸引。经这些特色疗法治疗后有98例患者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 d;124例患者形成肛瘘,瘘管形成平均时间4.6个月,包括低位肛瘘91例(单纯肛瘘56例,复杂肛瘘35例),高位肛瘘33例(单纯肛瘘9例,复杂肛瘘24例)。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均无固体和液体便失禁。结论根据蹄铁型脓肿范围和深度,综合运用单切口引流、多点小切口引流、拖线疗法、置管引流、灌注冲洗、药线引流、垫棉压迫、负压吸引等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对肛门功能保护较好,一期愈合率达44%,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生率约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氏外科 蹄铁型肛周脓肿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及对肛管直肠压力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梁宏涛 姚一博 陆金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拖线置管术,对照组38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分析患者距肛门20 mm、30 m...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拖线置管术,对照组38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分析患者距肛门20 mm、30 mm处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肛管直肠压力指标,并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后3个月时治疗组在20 mm后侧、左侧,30 mm后侧的收缩压及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愈合后3个月时组内收缩压比较显示治疗组在20mm后侧有降低;对照组在20 mm四个方位,及30 mm前侧、后侧、左侧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时间短,肛管直肠压力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线置管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管直肠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佳雯 潘一滨 陈红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研究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80名参加中医外科临床见习的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见习带教,并对2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实验组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对... 目的:研究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80名参加中医外科临床见习的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见习带教,并对2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实验组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组均采取闭卷考核及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在对比研究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后发现,接受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的闭卷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的学生(P<0.01);接受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的学生(P<0.01)。结论:明确了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优势,并为中医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多媒体 中医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畅立强 陆金根 曹永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愈创汤;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量化评分法观察患... 目的观察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愈创汤;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量化评分法观察患者创面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采用肛管直肠测压法观察肛管直肠压力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肛门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管直肠压力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肛管直肠压力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创汤对肛瘘术后创面组织修复有一定疗效,可有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而且不影响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术后 创面 中西医结合疗法 愈创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春梅 梁宏涛 +2 位作者 姚一博 陆金根 曹永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价药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凡士林油纱条引流法为对照组,以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术后换药疼痛指数、出血积分、复发率为次... 目的评价药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凡士林油纱条引流法为对照组,以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术后换药疼痛指数、出血积分、复发率为次要疗效指标,以不良事件为安全性指标,评价药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13例病例,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剔除1例,共有111例病例完成观察和随访。试验组术后14天脓腔愈合率(56.15%)高于对照组(48.17%)(P<0.05),但组间脓腔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天、术后10天、术后14天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术后2天、术后7天、术后10天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时各有1例复发(P>0.05)。结论药线疗法用于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其优势不仅在于提高愈合率,而且能够减轻创口疼痛及较严重的出血等术后常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药线引流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学理 沈彬慧 +2 位作者 曹永清 陆金根 郭修田 《陕西中医》 201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应用情况。方法:从临床经验出发,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论述。结论:熏洗坐浴作为外治法之一,在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方面应用广泛。其主要通过局部用药达到疏通腠理,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 目的:探讨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应用情况。方法:从临床经验出发,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论述。结论:熏洗坐浴作为外治法之一,在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方面应用广泛。其主要通过局部用药达到疏通腠理,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用,以治疗或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创面愈合缓慢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中医药疗法 手术后并发症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金根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经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琛 郭修田 +1 位作者 梁宏涛 姚一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期9-10,共2页
结合验案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二便不调、水肿疼痛及创面愈合缓慢为肛肠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以益气、祛瘀、健脾为主。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后并发症 名医经验 陆金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47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文树 陆金根 曹永清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穴位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1.48%;对...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穴位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1.48%;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4例,未愈25例,总有效率为3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尿潴留 穴位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按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彦辉 黄鸿翔 +1 位作者 孙永辉 胡德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实按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按灸组40例采用实按灸治疗;温和灸组36例采用温和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按灸组为95.0%,温和灸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目的:观察实按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按灸组40例采用实按灸治疗;温和灸组36例采用温和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按灸组为95.0%,温和灸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按灸组优于温和灸组。结论:实按灸治疗尿潴留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肛肠病手术 并发症 针灸疗法 实按灸
原文传递
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医源性高位复杂性肛瘘一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超 裴景慧 +4 位作者 梁宏涛 董青军 张强 陆金根 王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复杂性肛瘘绝大多数由于隐窝源性发病,异物残留所致亦有少数。但因肛周脓肿、肛瘘挂线术后橡皮筋残留包埋延误病情案例临床报道甚少,常引起肛门周围大范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高位复杂性肛瘘形成,且异物难以被医生发现。本例患者因肛周脓... 复杂性肛瘘绝大多数由于隐窝源性发病,异物残留所致亦有少数。但因肛周脓肿、肛瘘挂线术后橡皮筋残留包埋延误病情案例临床报道甚少,常引起肛门周围大范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高位复杂性肛瘘形成,且异物难以被医生发现。本例患者因肛周脓肿挂线术后橡皮筋脱落,长期包埋于瘘管腔既继感染,致范围波及肛周及会阴部、腹股沟、骶尾部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瘘管内口位置很高,瘘管走形极其复杂,溃口多达18个并有多个潜在腔隙瘘管。笔者综合运用传统中医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最终成功治愈疾患,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医源性疾病 顾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价值 被引量:31
17
作者 银浩强 彭欣 +3 位作者 肖沪生 王月英 曹永清 陆金根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2期149-150,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诊断各型肛瘘的价值。方法纳入2006年4月~9月住院肛瘘病人50例,所有病人于手术前进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所得到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腔内超声诊断内口的灵敏度83.9%,漏诊率16.1%,阳性预测值95.9%,总符...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诊断各型肛瘘的价值。方法纳入2006年4月~9月住院肛瘘病人50例,所有病人于手术前进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所得到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腔内超声诊断内口的灵敏度83.9%,漏诊率16.1%,阳性预测值95.9%,总符合率81.0%;诊断主管的灵敏度96%,漏诊率4%,阳性预测值100%,总符合率96%;诊断支管的灵敏度60%,漏诊率39.4%,阳性预测值95.2%,总符合率58.8%。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具有简单、易操作和实时性,病人无需特殊准备,对内外括约肌显示较为清楚,便于瘘管走行的判断和内口的定位,能为术前瘘管的准确定位提供极有帮助的影像学信息,从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肛瘘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瑜 陈红风 +5 位作者 潘一滨 刘胜 阙华发 陆金根 吴晓莉 刘萍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及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中医住培中如何融合传承千年师承教育的力量,值得进一步探索。中医外科学有更高的实践动手要求,且具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的学...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及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中医住培中如何融合传承千年师承教育的力量,值得进一步探索。中医外科学有更高的实践动手要求,且具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的学科特色。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使住院医师将理论与临床有效融合,急需发展更符合中医临床思维传承的中医住培带教新模式。该文以“顾氏外科”传承带教实践为例,探索师承教育融合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及其科学性,为优化中医传承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承教育 中医住培 临床教学 中医外科学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皮下脓肿误治致坐骨直肠窝脓肿一例
19
作者 张强 陆金根 曹永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77-1877,共1页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坐骨直肠窝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肛肠病的应用体会
20
作者 何春梅 曹永清 陆金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8,共2页
在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肛肠病的临床应用中体会到:黄芪长于补气,通过合理配伍,更具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益气气化、化气回津等诸多功效。
关键词 黄芪 治疗应用 肛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