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清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结肠病变及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华云玮 林俊儒 +1 位作者 李放 戴彦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2057-2061,2066,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临床症状、结肠病变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的10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临床症状、结肠病变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的10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以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健脾清肠汤治疗。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Sutherland评分、Baron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的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评分、Baron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utherland评分、Baron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G、Ig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P<0.05)。结论健脾清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结肠病变评分,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健脾清肠汤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及其拆方对Erastin诱导的LO-2肝细胞系铁死亡的影响
2
作者 曹梦醒 李勇 阙任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601-1607,共7页
目的 探讨逍遥散及其拆方对Erastin诱导肝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诱导肝细胞LO-2铁死亡,用逍遥散及各功效拆方(逍遥散去疏肝药组、逍遥散去健脾药组、逍遥散去养血药组)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阳性对照药使... 目的 探讨逍遥散及其拆方对Erastin诱导肝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诱导肝细胞LO-2铁死亡,用逍遥散及各功效拆方(逍遥散去疏肝药组、逍遥散去健脾药组、逍遥散去养血药组)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阳性对照药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Fe^(2+)等含量,荧光酶标仪检测脂质过氧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T-PCR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铁调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6,BMP6)、铁调素调节蛋白(hemojuvelin,HJV)、Smad同源物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SMAD4)蛋白表达。结果 erastin诱导肝细胞铁死亡后,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细胞外上清液中ALT、AST含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中MDA、ROS、Fe^(2+)、PTGS2与hepcidin mRNA表达及BMP6/HJV/Smad4信号通路蛋白显著上升(P<0.05),GSH含量及GPX4、FPN1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除逍遥散去养血药组在Smad4蛋白表达方面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逍遥散及各功效拆方及阳性对照药Ferrostatin-1均能显著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与整方组疗效比较,逍遥散去疏肝药组AST、MDA、GSH、ROS、Fe^(2+)、BMP6、hepcidin、FPN1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除逍遥散去健脾药组在Smad4蛋白表达方面与整方组无显著差异(P>0.05),逍遥散去健脾药组及逍遥散去养血药组对所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逍遥散可抑制Erastin诱导的肝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MP6/HJV/SMAD4信号通路及其下游hepcidin-ferroportin轴有关,而逍遥散各功效拆方均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逍遥散抑制肝细胞铁死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铁死亡 Erastin hepcidin-ferroportin轴 BMP6/HJV/Smad4信号通路 丙二醛 过氧化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大黄药对通过SIRT3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分析
3
作者 华云玮 林俊儒 +1 位作者 戴彦成 李凯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黄芪大黄药对通过SIRT3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取8周龄、ICR级雌性小鼠共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采用随机表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CLP组)、黄芪组(H... 目的探索分析黄芪大黄药对通过SIRT3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取8周龄、ICR级雌性小鼠共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采用随机表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CLP组)、黄芪组(HQ组)、大黄组(DH组)、黄芪+大黄组(HQ+DH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SIRT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SIRT3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SIRT3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NC组,CLP组血清CRP、PCT、TNF-α、IFN-γ、IL-6、MDA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CLP组,HQ组、DH组、HQ+DH组对血清CRP、PCT、TNF-α、IFN-γ、IL-6、MDA和NO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其中HQ+DH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相较于NC组,CLP组血清SOD、SIRT3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CLP组,HQ组、DH组、HQ+DH组对血清SOD、SIRT3的上调作用显著(P<0.05),其中HQ+DH组的上调作用最为显著。HQ+DH组显著上调SIRT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中药黄芪大黄药对可以上调脓毒症小鼠SIRT3蛋白表达,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及指标水平,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为进一步研发创新中药药物和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黄芪 大黄 SIRT3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薄白苔和黄腻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丹 姚颖梬 +5 位作者 戴彦成 张亚利 唐英觉 朱儒雅 石裕 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15-20,58,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薄白苔、黄腻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UC患者舌苔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UC薄白苔患者、UC黄腻苔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5例,分别设为UC薄白苔组、UC黄腻苔组、健康对照组。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薄白苔、黄腻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UC患者舌苔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UC薄白苔患者、UC黄腻苔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5例,分别设为UC薄白苔组、UC黄腻苔组、健康对照组。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P<0.001),肠道菌群物种数量减少;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道菌群物种数量减少。(2)门水平差异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P<0.05);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增多(P<0.05)。(3)属水平差异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增多(P<0.05),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多尔氏菌属(Dore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罗氏菌属(Roseburia)等减少(P<0.05);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增多(P<0.05),多尔氏菌属(Dorea)、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罗氏菌属(Roseburia)等减少(P<0.05)。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增多(P<0.05),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拟普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氏菌属(Prevot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等减少(P<0.05)。(4)LDA判定(纲、目、科水平):UC薄白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普氏菌科(fPrevotellaceae)、奈瑟氏球菌目(oNeisseriales)、奈瑟氏球菌科(fNeisseriaceae)丰度显著多于UC黄腻苔组(LDA>2.0),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杆菌纲(cBacilli)、乳杆菌目(o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fStreptococcaceae)、消化链球菌科(fPeptostreptococcaceae)丰度显著高于UC薄白苔组(LDA>2.0)。结论 UC薄白苔、黄腻苔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健康者明显下降;UC薄白苔患者和UC黄腻苔患者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丰度上均存在差异,黄腻苔患者肠道致病性细菌增多而具有潜在保护作用的细菌减少;肠道菌群检测可以为舌诊现代化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舌苔 肠道菌群 舌诊 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俊儒 华云玮 李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照组44例予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肠汤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照组44例予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肠汤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及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肠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健脾清肠汤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肠汤治疗脓毒症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俊儒 华云玮 李放 《河北中医》 2022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治疗脓毒症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脓毒症腹泻住院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治疗脓毒症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脓毒症腹泻住院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清肠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粪便Bristol评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93.18%(41/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OFA评分、Bristol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健脾清肠汤治疗脓毒症腹泻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功能,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腹泻 健脾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毒胡萝卜素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郑烈 张亚利 戴彦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5,I002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时内质网结构变化及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后...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时内质网结构变化及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后,将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细胞组(Control组):细胞不做任何药物处理;②细胞模型组(Model组):采用1μmol/L Tg诱导HT29细胞建立ERS模型;③黄芪多糖低浓度组(AP-L组);④黄芪多糖高浓度组(AP-H组)。CCK8法检测黄芪多糖对HT29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ERS时GRP78、CHOP mRNA表达情况。结果黄芪多糖浓度分别为1、10μg/mL,且分别作用HT29细胞12、24、36、48 h时,细胞存活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对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透射电镜观察Control组内质网结构呈网膜状结构,网膜腔不扩张;Model组内质网形态迥异,大小不一,呈空泡状改变,部分可见融合成簇现象;AP-L组内质网网膜腔扩张程度减轻,空泡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AP-H组内质网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呈网膜状结构,可见数量较少,形态较小的空泡状结构。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AP-L组和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均减少(P<0.05);与AP-L组比较,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Tg诱导HT29细胞发生ERS,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RP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毒胡萝卜素内酯 HT29细胞 内质网应激 GRP78 C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ubrinal保护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烈 张亚利 戴彦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Salubrinal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的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Salubrinal(1、10、50μg/mL)预处理,30 min后加入Tg(1μmol/L),继续培养24 h后... 目的:探讨Salubrinal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的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Salubrinal(1、10、50μg/mL)预处理,30 min后加入Tg(1μmol/L),继续培养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和TUNEL检测方法对HT29细胞凋亡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12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HT29细胞早期凋亡率为(9.67±1.03)%,经1μmol/L Tg诱导24 h后HT29细胞凋亡率为(35.64±1.62),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用Salubrinal(1、10、50μg/mL)干预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Salubrinal(50μg/mL)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alubrinal(10μg/mL)。TUNEL检测正常空白组细胞凋亡率为(6.94±0.97)%,经1μmol/L Tg诱导24 h后HT29细胞凋亡率为(34.56±1.45)%(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用Salubrinal(1、10、50μg/mL)干预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Salubrinal(50μg/mL)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alubrinal(10μg/mL)(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12在正常空白组表达较低,HT29细胞经药物干预24后,在1μmol/L Tg诱导模型组表达增高(P<0.05);通过不同浓度Salubrinal干预后,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12表达逐渐降低(P<0.05)。结论:Salubrinal对毒胡萝卜素内酯诱导的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ubrinal 毒胡萝卜素内酯 HT29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懿榕 苏凯奇 +4 位作者 阙任烨 林柳兵 晏旎 周蒙恩 李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心法组方及疏肝健脾法组方治疗,疗程为12周。最终纳入患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疏肝健脾养心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其疗效优于疏肝健脾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结论疏肝健脾养心法中药联合基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疏肝健脾养心法 肝郁脾虚 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控肝脏生物钟改善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阙任烨 戴彦成 +1 位作者 李勇 周薏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604-1610,共7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HF)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肝脏生物钟的调节效应。[方法]本实验采用雄性C57BL/6小鼠,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白藜芦醇组按2.5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HF)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肝脏生物钟的调节效应。[方法]本实验采用雄性C57BL/6小鼠,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白藜芦醇组按2.5 mL/kg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20%CCl_(4)油剂溶液进行造模,一周两次,连续4周,对照组按同等剂量同等频次给予腹腔注射橄榄油。白藜芦醇以生理盐水稀释呈终浓度为30 mg/kg进行腹腔注射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按同等频次腹腔注射。4周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样本。采用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COL-1)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生物钟基因Clock、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周期基因1(Per1)周期基因2(Per2)、隐花色素1(Cry1)、隐花色素2(Cry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指标如ALT、AST、LDH等均显著升高;病理切片HE染色提示模型组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间胆管明显增生,部分分割包绕肝小叶使其结构紊乱,Masson染色及Sirius Red染色提示模型组汇管区胶原沉积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显示α-SMA、COL-1阳性面积显著增多;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脏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Cry1、Cry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白藜芦醇干预后可显著逆转上述指标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减轻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及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生物钟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生物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HSC-T6细胞NLRP3炎性体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毅 阙任烨 李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79-487,共9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细胞内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体活化的影响,探讨Re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Re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细胞内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体活化的影响,探讨Re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Re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系HSC-T6,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种板,细胞贴壁后加入Res(4、8、16μmol/L)或乙酰半胱氨酸(5 mmol/L)孵育24 h.随后加入过氧化氢(0.2 mmol/L)孵育4 h制作氧化应激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es在浓度范围4-64μmol/L对HSC-T6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1).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模型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上清液中COL-1、TGF-β1、MDA、IL-1β、IL-18含量,细胞内ROS产量及α-SMA、NLRP3、caspase1-p10蛋白表达均呈显著增高趋势(P<0.01);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与模型组比较,Res低、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NAC均可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率,减少细胞上清液中COL-1、TGF-β1、MDA、IL-1β、I L-18含量,细胞内ROS产量及α-SMA、NLRP3、ASC、caspase1-p10蛋白表达(P<0.01);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中SOD的含量(P<0.01).结论R e s能够通过调节ROS-NLRP3炎性体通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NLRP3炎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对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纤维化及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葛冰景 周薏 +3 位作者 肖铁刚 王雁翔 戴彦成 阙任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96-302,共7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对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比较正常人及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铁代谢相关指标,并初步探讨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对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比较正常人及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铁代谢相关指标,并初步探讨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肝纤维化指标、肝纤维化评分、腹部彩超参数(包括门静脉内径、脾厚度、脾长度)以及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铁调素(hepcidin)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化指标HA、LN、IV-COL、PIIINP各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PRI、GPR指数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APRI、FIB-4、GPR各项指数改善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人比较,肝郁脾虚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中铁、铁蛋白、hepcidin显著升高,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铁、铁蛋白、hepcidin明显下降,总铁结合力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中铁、铁蛋白、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血清铁、总铁结合力、hepcidin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联合用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铁过载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铁代谢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肝纤维化 铁代谢 逍遥散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薏 阙任烨 +1 位作者 李勇 朱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16-522,共7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HSC-T6细胞内Hedgehog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白藜芦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HSC-T6细胞内Hedgehog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白藜芦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种板,细胞贴壁后加入白藜芦醇(4、8、16μmol/L)或环耙明(10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瘦素(100 ng/mL)孵育24 h诱导细胞活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内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Smo、Patched和Gli1 mRNA及Gli1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yclin D2及Bcl-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及α-SMA蛋白表达均呈显著增高趋势,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Smo、Patched、Gli1 mRNA及Gli1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yclin D2及Bcl-2的表达亦显著上升(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及环耙明组均可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率及α-SMA蛋白表达(P <0.01),亦可明显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Smo、Patched、Gli1及靶基因Cyclin D1、Cyclin D2及Bcl-2 m RNA的表达(P <0.05或P <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与活化,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HEDGEHOG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逍遥散及其功效拆方对慢性铁过载诱导的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薏 葛冰景 +3 位作者 肖铁刚 曹红燕 戴彦成 阙任烨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23,41,共8页
目的通过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体内铁代谢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功效拆方研究,探索逍遥散中疏肝药、健脾药、养血药在整方疗效中的作用及地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0 mg/kg/d,... 目的通过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体内铁代谢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功效拆方研究,探索逍遥散中疏肝药、健脾药、养血药在整方疗效中的作用及地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0 mg/kg/d,连续7周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药物干预在造模同时每日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逍遥散全方、逍遥散去疏肝药、逍遥散去健脾药、逍遥散去养血药、去铁胺(DFO)。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铁(SI)、铁蛋白(SF)水平;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等;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水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大鼠肝组织铁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功能ALT、AST明显升高,病理切片HE染色符合肝纤维化镜下表现,Ishak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可见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肝组织内α-SMA、COL-1表达显著上升,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全方及各功效拆方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肝功能ALT、AST,改善病理过程如Ishak评分及胶原染色半定量等均显著下降,肝组织α-SMA、COL-1表达显著降低,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含量亦明显下降,阳性对照药物去铁胺结果与逍遥散全方相仿。与逍遥散全方相比,逍遥散各功效拆方组均较整方疗效有显著降低。结论逍遥散可显著改善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方中疏肝药、健脾药、养血药均对改善铁过载及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推测逍遥散抑制铁过载维持铁稳态的作用可能是其疏肝、健脾、养血功效的核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肝纤维化 铁过载 功效拆方 右旋糖酐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澄源清流”论治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撷菁
15
作者 方晨晔 丁佳璐 戴彦成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3期14-15,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难治性疾病,病因不明、难以治愈,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困扰。目前西医治疗仍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炎症、延缓复发、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独具优势...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难治性疾病,病因不明、难以治愈,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困扰。目前西医治疗仍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炎症、延缓复发、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独具优势[1]。唐志鹏教授数十余年来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提出以“澄源清流”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获良效。本人有幸随师跟诊,临证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唐师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源 中医药治疗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 难治性疾病 病因不明 中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密型医联体的“一免三优先政策”在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16
作者 丁亚琴 方旭 戴彦成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通过梳理总结基于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一免三优先政策”模式,对现有的医联体在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中的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实地总结,结合相关数据,对实际效果、优缺点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梳理总结基于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一免三优先政策”模式,对现有的医联体在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中的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实地总结,结合相关数据,对实际效果、优缺点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促进医联体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理论参考以及对策建议。同时丰富关于医联体的研究内容,为今后医联体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胃镜 结肠镜 医疗联合体 一免三优先政策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薄白苔和黄腻苔患者的唾液菌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丹 戴彦成 +5 位作者 姚颖梬 张亚利 唐英觉 朱儒雅 石裕 唐志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92-397,共6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薄白苔患者、黄腻苔患者和健康者的唾液菌群特征,以探讨UC患者舌苔与唾液菌群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UC薄白苔患者35例,UC黄腻苔患者35例,健康者(薄白苔)35例,收集其唾液...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薄白苔患者、黄腻苔患者和健康者的唾液菌群特征,以探讨UC患者舌苔与唾液菌群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UC薄白苔患者35例,UC黄腻苔患者35例,健康者(薄白苔)35例,收集其唾液标本。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UC不同舌苔患者唾液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UC薄白苔组、UC黄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唾液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唾液菌群数量最多,UC薄白苔组唾液菌群数量其次,UC黄腻苔组最少。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唾液菌群在门水平放线菌门明显增多,在属水平放线菌属、丛毛单胞菌属等增多,罗氏菌属等减少。结论:UC薄白苔患者和UC黄腻苔患者在唾液菌群组成和细菌丰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腻苔患者唾液中存在有益菌的减少和促炎菌的增多,猜测UC黄腻苔患者唾液菌群失调更为严重。UC患者唾液菌群失调类型和功能差异,为探索舌苔形成提供了微生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唾液菌群 舌苔 薄白苔 黄腻苔 16S rDNA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抑制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君秋 戴彦成 +5 位作者 曹红燕 肖铁刚 葛冰景 邢练军 喻晓 傅志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平行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结合患者入院时病情及是否同意使用大承气汤,按照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平行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结合患者入院时病情及是否同意使用大承气汤,按照1∶1等量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承气汤组;同时招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予以奥曲肽+禁食、胃肠减压、解热镇痛、抗炎、抑制胃酸和胰液分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西医治疗;大承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大承气汤,每次100 mL,每日2次,连续观察7 d。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对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经质量控制等相关处理后获得的归一化数据进行多样性分析(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及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分析(LEfSe分析),观察MAP患者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炎症指标与肠道属水平微生物的相关性。治疗期间监测MAP患者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肾功能和心电图,以评估安全性。结果68例AP患者中,排除中重症AP患者16例、未收集到标本或自动放弃治疗患者4例,最终48例MAP患者纳入分析,常规治疗组和大承气汤组各24例。两组治疗7 d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大承气汤组CRP、PCT、IL-6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CRP(mg/L):8.50(3.50,13.00)比16.00(9.25,29.75),PCT(μg/L):0.06(0.03,0.08)比0.09(0.05,0.11),IL-6(ng/L):6.36(3.96,10.79)比13.24(6.69,18.87),均P<0.05〕;且大承气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也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首次排气时间(d):1.62±0.65比2.80±0.65,恢复肠鸣音时间(d):1.13±0.58比2.31±0.76,首次排便时间(d):3.12±0.75比4.39±0.76,均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还是丰富度,健康对照组均最高,常规治疗组均最低;且健康对照者微生物群落与MAP患者的重合度均较小,而不同治疗方法间MAP患者的重合度相对较大。LEfSe分析显示,大承气汤降低了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丹毒梭状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提高了乳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布劳特菌属3个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在MAP患者肠道中,黏液乳杆菌属和联合乳杆菌属均明显富集。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与WBC、CRP、PCT、IL-6这4个炎症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41、0.57、0.43,均P<0.05);其他菌属与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治疗过程中,MAP患者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肾功能和心电图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承气汤可通过调节MAP患者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急性胰腺炎 肠道菌群 炎症指标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图像数据化的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舌象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晨晔 戴彦成 +2 位作者 张亚利 陈璇 唐志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通过图像数据化技术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舌象特征,为建立UC的中医客观化辨证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UC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共纳入226例,其中大肠湿热证89例,脾气亏虚证46例,脾肾阳虚证18例,肝郁脾虚证4... 目的:通过图像数据化技术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舌象特征,为建立UC的中医客观化辨证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UC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共纳入226例,其中大肠湿热证89例,脾气亏虚证46例,脾肾阳虚证18例,肝郁脾虚证40例及寒热错杂证33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45例。使用TDA-1舌诊仪及中医舌诊分析系统TDAS V2.0采集并分析所有受试者的舌象指标,比较不同UC证型之间以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的舌象特征差异。结果:TB-r值:寒热错杂组、大肠湿热组>其余各组(P<0.05);TB-g值:大肠湿热组<其余各组(P<0.05);TB-b值: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肠湿热组、寒热错杂组<脾气亏虚组、脾肾阳虚组(P<0.05);TC-b值:大肠湿热组<其余各组(P<0.05);TC-ENT值: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肠湿热组>其余各组(P<0.05);TC-CON、TC-MEAN、TC-ASM值: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肠湿热组<其余各组(P<0.05)。寒热错杂组、大肠湿热组舌质较其他组更偏红;大肠湿热组舌质较其他各组更偏紫红;UC各证型舌质较健康对照组更偏青。各证型组间比较,脾气亏虚组与脾肾阳虚组舌质较大肠湿热组及寒热错杂组更青;大肠湿热组舌苔较其他各组更黄、更腻,UC各证型舌苔较健康对照组更腻。结论:UC各证型之间及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舌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变化与各证型的特点基本相符。该舌象数据化的方法,对建立UC的中医客观化辨证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证型 舌象 数据化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急性肝损伤小鼠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薏 阙任烨 +1 位作者 李勇 朱樑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0年第2期104-110,142,共8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小鼠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 3,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制作ALI小鼠模型。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小鼠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 3,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制作ALI小鼠模型。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7只。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前24 h及1 h分别腹腔注射剂量为10、20及30 mg/kg的白藜芦醇或剂量为100 mg/kg的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及模型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时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5%四氯化碳,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橄榄油。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测定小鼠肝组织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ASC)、炎性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及IL-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肝功能,病理组织学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及其程度。结果模型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ALT及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肝脏炎症积分及损伤面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脏炎症积分及损伤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结构表现为胞浆疏松,小叶内坏死灶较多,坏死灶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叶内坏死灶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改变较模型组减少,肝细胞的受损面积较小。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显著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A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体活化及其下游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性体 白藜芦醇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