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梅 李更青 +1 位作者 张继全 冯怡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与甲状腺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大优势:缓解甲状腺肿大,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调节机体本身的免疫、延缓病情等。该研究对近...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与甲状腺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大优势:缓解甲状腺肿大,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调节机体本身的免疫、延缓病情等。该研究对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中医治疗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液澄明度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浊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洪燕龙 冯怡 +2 位作者 徐德生 阮克锋 赵立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62-1465,共4页
澄明度是中药口服液制备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中药口服液的重要质控指标。历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口服液澄清的规定只是定性的检查;而文献报道对其表征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查阅近年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中药口服液澄明度表征... 澄明度是中药口服液制备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中药口服液的重要质控指标。历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口服液澄清的规定只是定性的检查;而文献报道对其表征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查阅近年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中药口服液澄明度表征的不同方法;介绍了浊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可借鉴啤酒的浊度测量技术,定量、准确、快速地表征中药口服液的澄明度,从而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与稳定性研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明度 浊度 口服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中药制剂处方流动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若飞 赵立杰 冯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11-619,共9页
目的:通过建立混合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变化规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方法:以五倍子、金钱草浸膏粉为模型药物,将其与4种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分别测定混合前后各粉体的松密... 目的:通过建立混合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变化规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方法:以五倍子、金钱草浸膏粉为模型药物,将其与4种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分别测定混合前后各粉体的松密度、振实密度,并计算豪斯纳比率和压缩度以表征流动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混合过程中流动性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进而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结果: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处方 微晶纤维素 松密度 振实密度 流动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新药研发及评价关键技术——关于中药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冯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906-913,共8页
中药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复杂,临床用途各异。在中药复方新药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临床应用历史,关注影响制剂品质的关键质量属性,合理选择评价指标优化工艺参数,从而达到改善成型工艺,提高制剂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中药新药 评价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在中药苦味物质基础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葛改变 吴心悦 +3 位作者 陈姣 王源 王荣荣 吴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73-1281,共9页
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五味中药物占比最大的一味,具有苦味味道与苦味功效的双重含义,在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因此采用现代化学手段和药理学知识探究中药苦味物质基础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苦味受体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技术,计算机虚拟筛选... 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五味中药物占比最大的一味,具有苦味味道与苦味功效的双重含义,在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因此采用现代化学手段和药理学知识探究中药苦味物质基础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苦味受体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技术,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因具有迅速筛选潜在的活性化合物以及阐述配体与受体结合方式的优点,逐步成为筛选中药活性物质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在中药苦味味道和苦味功效两方面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后续中药苦味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苦味中药 物质基础 苦味味道 苦味功效
原文传递
挥发油在中药口服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琪 郑晓 +3 位作者 吴飞 王荣荣 林晓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8-503,共6页
中药大类成分中挥发油含量低,药效强,但因其具有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特点,常成为中药制剂稳定性不佳、口感差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常采用环糊精包合、固化吸附等制剂技术对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其稳定性和患者的临床依... 中药大类成分中挥发油含量低,药效强,但因其具有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特点,常成为中药制剂稳定性不佳、口感差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常采用环糊精包合、固化吸附等制剂技术对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其稳定性和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本文将从制剂工艺和评价表征的角度出发,对挥发油在中药口服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中药口服制剂 制剂工艺 评价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蜜丸炼蜜过程中果糖、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鲜洁晨 张宁 +1 位作者 冯怡 洪燕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建立炼蜜过程中果糖、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5-HMF)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炼蜜温度与时间对果糖、葡萄糖、5-HM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同时测定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建立炼蜜过程中果糖、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5-HMF)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炼蜜温度与时间对果糖、葡萄糖、5-HM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同时测定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5-HMF的含量,对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炼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和5-HMF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测定蜂蜜中果糖、葡萄糖和5-HMF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降低,5-HMF的含量升高,加热温度在80℃以下时,果糖、葡萄糖、5-HMF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炼蜜的质量控制,温度是炼蜜过程中还原糖转化和5-HMF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炼蜜温度宜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炼蜜 葡萄糖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再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付小菊 冯怡 +4 位作者 徐德生 赵立杰 李姝琦 谢亚林 阮克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75-2079,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使吸湿特性描述达到直观、量化、分级的目的。方法:以与吸湿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为变量得到的吸湿影响因子Y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并与直接以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的聚类结果相比较。结果:吸湿影响因子Y... 目的:建立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使吸湿特性描述达到直观、量化、分级的目的。方法:以与吸湿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为变量得到的吸湿影响因子Y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并与直接以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的聚类结果相比较。结果:吸湿影响因子Y值可用于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结论:以Y值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这一表征方法简单易测、结果可靠,且可用于快速预测中药提取物粉末吸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吸湿特性 物理性质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药粉体流动性表征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杜焰 冯怡 +3 位作者 徐德生 赵立杰 李晓海 熊耀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表征中药粉体的流动性。方法使用流动性较好的直压辅料与中药粉体为原料,对物料作粉体的综合特征测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药粉体的流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与Carr指数加权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表征中药粉体的流动性。方法使用流动性较好的直压辅料与中药粉体为原料,对物料作粉体的综合特征测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药粉体的流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与Carr指数加权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药粉体的流动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结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粉体流动性临界值,同时具备量化的数值,改变了过去单独依赖休止角表征中药粉体的流动性的方法,对于评价粉体流动性形成了相对客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粉体 流动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药制剂工艺设计专家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怡 杜若飞 +1 位作者 洪燕龙 鲜洁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现阶段中药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仍多依赖于老药工的经验,制剂的稳定性以及制剂工艺的放大效果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从而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准确设计中药制剂的处方与工艺是目前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本文将人工智能中专家系... 现阶段中药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仍多依赖于老药工的经验,制剂的稳定性以及制剂工艺的放大效果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从而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准确设计中药制剂的处方与工艺是目前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本文将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概念引入中药制剂的研究中,通过对化学药制剂专家系统研究现状的归纳与分析,提出了一条以中药制剂原料物理特性表征为基础,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制剂工艺模型,并结合"物理改性技术"构建意外情况解决方案的中药制剂专家系统研究思路。该系统能够预测小试的处方、工艺,甚至中试放大效果,为实现现代化的中药制剂研发与生产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技术 中药制剂 工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分散法降低中药制剂原料吸湿性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立杰 冯怡 +2 位作者 沈岚 徐德生 阮克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潮辅料中,以细小的颗粒分散于辅料中形成了类似骨架型的结构,从而达到降低吸湿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散法 吸湿机理 吸湿动力学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热学原理研究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耀坤 何雁 +2 位作者 黄恺 杜焰 冯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83-2186,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传热学原理,探求中药材干燥过程中影响因数及能量变化过程,建立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现有中药材的干燥研究多为经验知识的总结,在干燥方法、... 目的:建立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传热学原理,探求中药材干燥过程中影响因数及能量变化过程,建立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现有中药材的干燥研究多为经验知识的总结,在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本文量化了中药材干燥过程,建立起中药材干燥数学模型,建立起干燥条件参数:热传导参数C、热辐射参数D、为热交换参数E,用于评价干燥设备的干燥性能;建立起干燥物性参数:孔隙率Φ、比热Cp、药材表面积S等,用于评价药材可干燥能力。结论:加强中药材干燥基础理论的研究,为选择合理的干燥方法、设备及工艺参数,提高干燥效率,降低能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干燥 数学模型 Clausius—Clapeyro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在中药原料中的扩散行为研究
13
作者 赵立杰 王优杰 +1 位作者 冯怡 杜若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686-693,共8页
目的:研究中药原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行为。方法:应用膜扩散传质模型和菲克第二定律传质模型模拟和分析水分在中药原料中的扩散行为。结果:在25℃,相对湿度为50%时研究的13种中药原料的扩散系数最大,且扩散符合膜扩散传质过程。... 目的:研究中药原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行为。方法:应用膜扩散传质模型和菲克第二定律传质模型模拟和分析水分在中药原料中的扩散行为。结果:在25℃,相对湿度为50%时研究的13种中药原料的扩散系数最大,且扩散符合膜扩散传质过程。在其他温湿度环境下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扩散机制。结论:水分在中药原料中的扩散可能存在多种扩散机制,并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 扩散 膜扩散 菲克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的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倪荣镇 凌霜 +6 位作者 李玉凤 党延启 王源 梁爽 马婧 冯怡 许锦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4-936,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的损伤和恢复之间的平衡对维持血管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来自骨髓,在血液中可分化成内皮细胞,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影响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的损伤和恢复之间的平衡对维持血管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来自骨髓,在血液中可分化成内皮细胞,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因此改善这些疾病的药物亦会影响内皮祖细胞的总体数量和功能。已有众多研究证实,有许多中药复方或单体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分化、迁移、增殖等过程,进而影响血管的修复。由此表明,中医药对促进内皮祖细胞的生成或分化具有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中药 中药有效成分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中药气味的化学成分检测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三妹 吴梅 +1 位作者 吴飞 冯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感官指标,与中药品质及药效作用直接相关。一些常用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也是其鉴别和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从化学物质基础角度来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导致了不同中药气味的异同。研究中药气味的化学物质...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感官指标,与中药品质及药效作用直接相关。一些常用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也是其鉴别和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从化学物质基础角度来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导致了不同中药气味的异同。研究中药气味的化学物质基础对中药的综合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辅助、科学内涵解释等中药现代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阶段对中药气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的成分、制剂工艺和药理作用方面,以及使用感官分析设备对中药气味进行现代表征和区分,而对中药气味的分类和化学物质基础尚未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和介绍。本文从中药气味检测技术、气味的感官分类、气味的化学物质基础和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气味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对此主题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气味 化学物质基础 感官评价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生物靶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心悦 丁可欣 +1 位作者 吴飞 林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820-1831,共12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常见的亚型。IBS-D的主要病因包括胃肠道炎症反应、内脏敏感性增加、脑-肠轴异常、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常见的亚型。IBS-D的主要病因包括胃肠道炎症反应、内脏敏感性增加、脑-肠轴异常、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屏障受损等。在这些病理进程中存在引发IBS-D的关键因子,因此可以寻找IBS-D发病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关键信号因子,作为治疗IBS-D的生物靶标,通过抑制或调节这些生物靶标,以达到防治IBS-D的目的。研究显示,以中医药途径干预治疗IBS-D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中药复方,均显示对IBS-D的发病机制中的多种关键通路及关键信号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对治疗IBS-D发病进程中的关键生物靶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S-D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探索及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生物靶标 胃肠道炎症 内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敛痔散医院制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军良 胡小苏 +4 位作者 姚向阳 张华 赵立杰 张继全 阮克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11期145-147,149,共4页
目的:研究敛痔散医院制剂质量的初步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敛痔散中的血竭,HPLC法定性鉴别敛痔散中的黄芩;HPLC法和酸碱滴定法分别定量测定敛痔散中盐酸小檗碱和氧化锌。结果:血竭和黄芩均可检出;盐酸小檗碱在0. 0239~2. 49μg... 目的:研究敛痔散医院制剂质量的初步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敛痔散中的血竭,HPLC法定性鉴别敛痔散中的黄芩;HPLC法和酸碱滴定法分别定量测定敛痔散中盐酸小檗碱和氧化锌。结果:血竭和黄芩均可检出;盐酸小檗碱在0. 0239~2. 4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 23%,RSD%为7. 2%;氧化锌在取样0. 02525~0. 25204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 36%,RSD%为1. 0%。结论:本研究为建立规范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氧化锌 敛痔散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大黄灵脾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陈群力 姚申 吴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建立大黄灵脾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大黄灵脾颗粒剂中的淫羊藿苷、丹酚酸B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和丹酚酸B进样量分别在0.038~7.672µg(r=0.9998)和0.275~4.216µg(r=0.9999)范围内,... 目的建立大黄灵脾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大黄灵脾颗粒剂中的淫羊藿苷、丹酚酸B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和丹酚酸B进样量分别在0.038~7.672µg(r=0.9998)和0.275~4.216µ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RSD=1.9%)和97.7%(RSD=1.9%)。结论HPLC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大黄灵脾颗粒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脾颗粒剂 质量标准 淫羊藿苷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电子舌技术的传统苦味中药黄连的苦味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梁晓光 吴飞 +4 位作者 王优杰 富臻 王源 冯怡 梁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326-3329,共4页
对代表性苦味中药黄连进行色谱分离,得到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groenlandic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corydaldine和阿魏酸甲酯(ferulic acid methylester)7种化合物。对其中的6种生物碱... 对代表性苦味中药黄连进行色谱分离,得到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groenlandic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corydaldine和阿魏酸甲酯(ferulic acid methylester)7种化合物。对其中的6种生物碱进行电子舌苦度评价及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具有明显苦度的小檗碱,非洲防己碱,groenlandicine,药根碱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苦度较小的木兰花碱,corydaldine则没有抑菌活性;苦味化合物苦度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0.91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黄连中苦味化合物的苦度与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并进一步证实苦味化合物应为苦味药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药 苦味物质 药效物质 黄连 电子舌 抑菌
原文传递
辅料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现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优杰 冯怡 +3 位作者 杨胤 徐德生 阮克锋 谢亚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对解决中药复方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的效果。方法对辅料的种类、用量,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考察初步评价其可能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强力宁提取液中添加占干膏量10%的轻质氧化镁,及3%微...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对解决中药复方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的效果。方法对辅料的种类、用量,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考察初步评价其可能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强力宁提取液中添加占干膏量10%的轻质氧化镁,及3%微晶纤维素,在工艺为进风温度120℃,雾化压力1.05 bar,进液体积流量4.5 mL/min,进风风量35.0 m3/h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可有效改善粘壁问题。且紫丁香苷溶出度实验显示,加入辅料不影响药物的溶出。结论 轻质氧化镁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非常有效,同时加入少量的微晶纤维素能够改善喷雾干燥粉末的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氧化镁 微晶纤维素 喷雾干燥 粘壁 强力宁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