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酰胺单核苷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莎莎 胡清凤 王辉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26,共4页
心血管系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尽管近几十年来CVD治疗的方案有所改善,但CVD仍然是全球人口死... 心血管系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尽管近几十年来CVD治疗的方案有所改善,但CVD仍然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经济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CVD导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50%以上,预计到2030年,CVD将导致超过2220万人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衰老性心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孟迪 张静 +4 位作者 曾萍 刘丽 吴静宜 黄逸凡 杨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29-134,共6页
关注心肌衰老、瓣膜改变、心脏传导系统改变及血管老化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研究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与衰老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心脏... 关注心肌衰老、瓣膜改变、心脏传导系统改变及血管老化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研究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与衰老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衰老性心血管病变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 心肌衰老 瓣膜 心脏传导系统 血管老化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辉 杨俊 +2 位作者 丁家望 叶明 董武松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14-2116,共3页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s,c Tn)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c Tn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并且在血液中持续时间长,对微小心肌梗死具有诊断意义。因此,近年来c Tn被广泛用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s,c Tn)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c Tn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并且在血液中持续时间长,对微小心肌梗死具有诊断意义。因此,近年来c Tn被广泛用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被视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并逐渐取代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地位,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危险分层 特异性指标 肌损伤 急性缺血性卒中 持续时间 心血管事件 心肌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曾萍 杨简 +1 位作者 范致星 王辉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82-2284,共3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种丰富、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有调控水盐重吸收、传导心脏感觉等作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针对CVD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ASICs除了在...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种丰富、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有调控水盐重吸收、传导心脏感觉等作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针对CVD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ASICs除了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外,在心血管系统中也大量存在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ASICs在CV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ASICs相关性药物在CVD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敏感离子通道 心血管疾病(CVD)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介导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纬凌 杨俊 杨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289-6290,共2页
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NLR)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TLR)、RIG样解旋酶(RLH... 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NLR)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TLR)、RIG样解旋酶(RLHs)和C型凝集素(CTL)。与TLR这个膜结合受体不同,NL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细胞内病原体的先天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MIRI GSDMD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相萱 彭家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629-3632,共4页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尽管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据统计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730万人,而这其中大约有半数的患者死于冠心病...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尽管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据统计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730万人,而这其中大约有半数的患者死于冠心病或者心力衰竭[1]。心脏康复项目有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以及改善患者心血管事件后的心脏功能状态。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愈发重要。本文对心脏康复治疗的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7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纬凌 杨俊 杨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63-2265,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肿瘤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的整合素相关蛋白,在介导心血管疾病中的某些炎症反应过程和冠状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CD47信号转导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肿瘤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的整合素相关蛋白,在介导心血管疾病中的某些炎症反应过程和冠状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CD47信号转导途径及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K2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纬凌 杨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82-2083,2087,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已超过癌症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的问题。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GRKs)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已超过癌症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的问题。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GRKs)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快速失敏,近年来发现GRK2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GRK2 急性心肌梗死 GPCRS 失敏 心肌细胞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缺血再灌注 梗死面积 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K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刚 吴辉 +2 位作者 刘滴 李云曌 张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22-2026,共5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且预后不良的特点[1]。来自欧洲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CV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中指出我国CVD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位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首...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且预后不良的特点[1]。来自欧洲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CV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中指出我国CVD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位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首位[3]。CVD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细胞死亡形式,包括凋亡、自噬及坏死等。既往研究认为,细胞自噬和凋亡是主动的可调节的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坏死是被动的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心血管疾病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董武松 李馨欣 杨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内皮素(ET)系统包括3个肽配体(ET-1、2、3)和2个G蛋白偶联受体(ETA、ETB)。ET-1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强效的调节血管收缩、参与血管重塑、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在心血管系统组织中含量尤为丰富,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内皮素(ET)系统包括3个肽配体(ET-1、2、3)和2个G蛋白偶联受体(ETA、ETB)。ET-1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强效的调节血管收缩、参与血管重塑、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在心血管系统组织中含量尤为丰富,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T-1主要通过与配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选择性ET受体拮抗剂的应用为许多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提供了新的的治疗思路。该文就ET-1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血管疾病 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中RP105作用机制
11
作者 曾萍 杨简 范致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710-5711,共2页
RP105最早被发现为一种B细胞表面分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RP105是Toll样受体(TLR)家族成员,其胞外段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胞内段有一个简短的胞质尾区,RP105与TLR4在结构上很相似,但与TLR4相比,缺少胞内Toll-白细胞... RP105最早被发现为一种B细胞表面分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RP105是Toll样受体(TLR)家族成员,其胞外段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胞内段有一个简短的胞质尾区,RP105与TLR4在结构上很相似,但与TLR4相比,缺少胞内Toll-白细胞介素(IL)-1受体结构域,它与髓样分化蛋白(MD)-1组合成复合物RP105-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RP105 Toll样受体(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18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宇轩 杨俊 +1 位作者 张静 杨简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596-4600,共5页
趋化因子配体(CCL)18是一种含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前两个靠近N-末端且彼此相邻(CC)趋化因子,在20多年前由多名研究人员发现^([1]),被命名为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4、树突细胞衍生的CC趋化因子(AMAC... 趋化因子配体(CCL)18是一种含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前两个靠近N-末端且彼此相邻(CC)趋化因子,在20多年前由多名研究人员发现^([1]),被命名为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4、树突细胞衍生的CC趋化因子(AMAC)-1和替代性巨噬细胞活化相关趋化因子CC(AMAC)-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趋化因子配体(CCL)18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以CBL教学法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张静 曾萍 +2 位作者 黄萃园 李文强 杨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81-84,共4页
医学是将理论与实践密切关联的学科,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挑战。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为基础的思维导图逐渐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模式,其注重于对学生的临床理论、技能操作... 医学是将理论与实践密切关联的学科,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挑战。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为基础的思维导图逐渐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模式,其注重于对学生的临床理论、技能操作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入真实的临床案例,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抽象的理论更加清晰形象。文章就以CBL教学法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概况做一综述,探讨CBL教学法对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强调思维导图在思维整合和可视化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讨论CBL教学法与思维导图的结合应用,指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旨在为指导临床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案例教学法 思维导图 病例讨论 知识整合 实践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辉波 杨俊 彭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042-5043,共2页
心力衰竭(HF)患者表现为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可缓慢出现,并逐渐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慢性HF(CHF)的主要方法有利尿剂降低心脏容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 心力衰竭(HF)患者表现为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可缓慢出现,并逐渐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慢性HF(CHF)的主要方法有利尿剂降低心脏容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激活、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等〔2〕。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LCZ696 Algisyl-LVR GHR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喻琴琴 杨俊 李馨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08-2910,共3页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质以及受损的细胞器经溶酶体途径被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现象。自噬包括巨自噬(ma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这3种主要方...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质以及受损的细胞器经溶酶体途径被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现象。自噬包括巨自噬(ma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这3种主要方式,其中,巨自噬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噬。高温、缺氧、饥饿等应激时产生自噬能帮助细胞抵御这些不利因素,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但是,自噬过度激活或不适时则会导致细胞死亡.即自噬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cell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性细胞死亡 抑制剂 细胞保护作用 寿命蛋白质 真核细胞 分子伴侣 过度激活 细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心电图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瑜 张波 +3 位作者 周敬群 胡斌 杨维华 张玉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43-2145,共3页
心电图学是反映心脏电学活动的一门科学,熟练的掌握各种心电图特点是学好《诊断学》、《内科学》(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学)的关键。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由于心电图学理论抽象,内容繁多,学生往往难以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学教学... 心电图学是反映心脏电学活动的一门科学,熟练的掌握各种心电图特点是学好《诊断学》、《内科学》(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学)的关键。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由于心电图学理论抽象,内容繁多,学生往往难以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学教学质量,并找出影响心电图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从2000年开始,改革现有的心电图学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医学本科生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心血管内科学 《诊断学》 心电图特点 《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英 杨俊 +2 位作者 杨简 刘晓雯 王辉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55-2057,共3页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当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溶栓、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缺血心肌能及时恢复血流,明显降低了IHD的致残致死率。但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后可出现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当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溶栓、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缺血心肌能及时恢复血流,明显降低了IHD的致残致死率。但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后可出现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HMGB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馨欣 杨俊 +3 位作者 杨简 丁家望 李松 董武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能否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激活,阐明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HMGB1、TLR4特异性抑制剂CLI-095预处理内皮细胞,荧光定量分析中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能否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激活,阐明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HMGB1、TLR4特异性抑制剂CLI-095预处理内皮细胞,荧光定量分析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活力;实时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LR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p65的DNA结合活性。结果阿托伐他汀(0.1~10μ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MGB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化。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明显下调HMGB1诱导的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阿托伐他汀、CLI-095均能有效抑制HMGB1诱导的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以及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节黏附分子(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显著抑制HMGB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它抑制TLR4的表达及NF-κB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阿托伐他汀 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compound K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保护及免疫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伟 滕林 +4 位作者 丁家望 李松 杨简 吴辉 杨俊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78-481,48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梗死纤维瘢痕比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K组(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液10m L·kg^(-1)·day^(-1),人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梗死纤维瘢痕比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K组(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液10m L·kg^(-1)·day^(-1),人参皂苷CK组灌胃给予人参皂苷CK10 m L·kg^(-1)·day^(-1)(浓度0.2%)。14d后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心功能改变,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心肌坏死和梗死纤维瘢痕比,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术后第7d、14d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功能显著下降(P<0.05),第7天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14天后无明显改变,而IL^(-1)0第7天和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脏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CK组心功能显著改善,心肌坏死减少,心肌梗死纤维瘢痕明显减少(P<0.05)。第7天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第14天无差异,而IL^(-1)0第7天和14天均表达增加(P<0.05)。脾脏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人参皂苷CK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并减轻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ompound K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杨英 杨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后形成的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大量研究发现,Hcy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Hcy的生理功能、Hcy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Hcy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心血管疾病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