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琴计划简介 被引量:29
1
作者 罗俊 艾凌皓 +160 位作者 艾艳丽 安子聪 白伟钢 白彦峥 包佳慧 曹斌 常文博 陈琛 陈厚源 崔凯 单莹 丁延卫 段会宗 范会敏 范磊 范纹彤 范霄 冯文凡 付新菊 付瑜亮 高晨光 郜青 高添泉 高鑫 高永新 龚云贵 谷德峰 辜凌云 郭兴 韩西达 何芸 胡一鸣 胡越新 胡展 黄顺佳 黄祥青 黄潇博 纪沐婕 蒋贇 焦磊 靳鸿鸣 康小明 匡双阳 雷卫华 李程远 李洪银 李珏 李康康 李萌 李明 黎明 李涛 李霄栋 李语强 李祝 李竹溪 黎樽彪 练军想 梁正程 林伟 凌晨 刘辉 刘佳恒 刘建平 刘力 刘祺 刘尚飞 刘胜前 刘帅 刘旭辉 刘雁冲 刘源 龙江 龙军 陆璐 罗成健 骆颖欣 马波 梅健伟 孟云鹤 明珉 牛翔 潘加键 庞爱平 彭慧生 屈少波 区子维 任亮亮 申荣锋 沈岩 石常富 宋佳凝 宋培义 索晓晨 谭柏轩 谭定银 檀庄斌 涂良成 王成 王铖锐 王凤彬 王海天 王继河 王凌风 王尚胜 王泰卜 汪旭东 王炎 汪洋 汪一萍 王智钊 魏东东 文明轩 吴庆文 吴勤勤 吴书朝 吴先霖 夏冰 夏旭 肖青 肖小圆 谢宁 徐家豪 颜浩 闫勇 杨铖 杨诚鋆 杨涓 杨列 杨山清 叶伯兵 叶贤基 叶小容 尹航 于达仁 袁慧敏 曾明 张才士 张德轩 张建东 张静怡 张锦绣 张居正 张开 张蜡宝 张立华 张涛 张鑫 张鑫2 张雪峰 赵宏超 赵玥 赵泽伟 周鸿博 周金灵 周立祥 周泽兵 朱凡 朱炬波 訾铁光 邹远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共19页
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左右发射并部署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卫星星座,构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天琴将对10^(-4)~1 Hz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为人类描绘一幅更全面的宇宙图景。在本文中,我们对天琴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天琴... 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左右发射并部署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卫星星座,构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天琴将对10^(-4)~1 Hz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为人类描绘一幅更全面的宇宙图景。在本文中,我们对天琴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天琴的主要探测对象和主要科学目标、天琴需要攻克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天琴计划技术路线图及进展等进行介绍,以方便更多人加入这一项富有挑战而又激动人心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琴计划 空间引力波探测 引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琴惯性传感器初步设计思考与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洪银 刘雁冲 +9 位作者 王铖锐 白彦峥 刘力 吴书朝 屈少波 谭定银 尹航 李竹溪 杨山清 周泽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6-193,共8页
介绍了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惯性传感器的需求、工作原理和发展,重点讨论了LISA Pathfinder卫星惯性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比天琴计划需求分析,讨论了天琴惯性传感器的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天琴惯性传感器的初步设计和噪声分析。最后,... 介绍了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惯性传感器的需求、工作原理和发展,重点讨论了LISA Pathfinder卫星惯性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比天琴计划需求分析,讨论了天琴惯性传感器的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天琴惯性传感器的初步设计和噪声分析。最后,介绍了天琴一号惯性传感器在轨测量结果和后续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传感器 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琴轨道与星座设计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雪峰 叶伯兵 +6 位作者 檀庄斌 袁慧敏 罗成健 焦磊 谷德峰 丁延卫 梅健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天琴计划预计将在地球10万km高度附近处的圆轨道上部署三颗无拖曳控制卫星,组成近似等边三角形星座,并利用高精度星间激光干涉链路来探测宇宙空间中mHz频段的低频引力波信号。采用地球高轨是天琴计划的显著特征,如何行之有效地设计和利... 天琴计划预计将在地球10万km高度附近处的圆轨道上部署三颗无拖曳控制卫星,组成近似等边三角形星座,并利用高精度星间激光干涉链路来探测宇宙空间中mHz频段的低频引力波信号。采用地球高轨是天琴计划的显著特征,如何行之有效地设计和利用地球轨道是天琴方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星座构型稳定性优化、轨道面与轨道半径选取、地月系引力场干扰效应评估、阴影规避这四个方面介绍天琴轨道与星座设计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 轨道设计 星座构型 空间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琴研究引力与黑洞本质
4
作者 张建东 包佳慧 +5 位作者 胡一鸣 纪沐婕 石常富 谢宁 訾铁光 梅健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是利用引力波信号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主要是研究引力与黑洞的本质。前者主要是检验引力理论是否符合广义相对论,后者则是检验探测到的辐射引力波的致密天体是否为广义相对论中...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是利用引力波信号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主要是研究引力与黑洞的本质。前者主要是检验引力理论是否符合广义相对论,后者则是检验探测到的辐射引力波的致密天体是否为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克尔黑洞。天琴作为一个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将能够探测到大量不同类型的引力波源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各不相同的信号,我们将有望从各个可能的方面对引力与黑洞的本质进行研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天琴所采用的研究引力与黑洞本质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预期中天琴所能达到的探测精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广义相对论 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琴无拖曳控制研究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洪银 叶小容 +3 位作者 刘佳恒 张德轩 单莹 高鑫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无拖曳控制技术利用微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来补偿航天器受到的非保守力使其跟随检验质量运动,是获得超低微重力水平卫星平台的重要途径,是空间基础物理、微重力测量、地球科学和卫星导航等实验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无拖曳控制的... 无拖曳控制技术利用微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来补偿航天器受到的非保守力使其跟随检验质量运动,是获得超低微重力水平卫星平台的重要途径,是空间基础物理、微重力测量、地球科学和卫星导航等实验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无拖曳控制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工作原理,对无拖曳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算法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要介绍了天琴引力波探测任务卫星无拖曳控制系统的结构,并针对天琴无拖曳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关键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拖曳控制 控制算法 解耦控制 工作模式 在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琴卫星测定轨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谷德峰 安子聪 +5 位作者 赵玥 杨诚鋆 李康康 朱炬波 刘源 宋佳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5-232,共8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在卫星发射入轨、科学实验运行等阶段都对卫星测定轨有较高的任务需求。天琴计划采用地球高轨道卫星,可利用的跟踪测量手段更加丰富,轨道跟踪测量和确定精度受到测控距离、测量系统误差、编队尺度、轨道控制以及测站跟踪... 空间引力波探测在卫星发射入轨、科学实验运行等阶段都对卫星测定轨有较高的任务需求。天琴计划采用地球高轨道卫星,可利用的跟踪测量手段更加丰富,轨道跟踪测量和确定精度受到测控距离、测量系统误差、编队尺度、轨道控制以及测站跟踪几何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围绕天琴卫星测定轨技术,介绍了天琴卫星测定轨任务需求,分析了可用于天琴卫星轨道跟踪测量的多种手段的水平和技术特点,并对天琴卫星高精度轨道确定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 天琴 卫星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引力波背景及天琴探测
7
作者 蒋贇 梁正程 +1 位作者 胡一鸣 魏东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1,共9页
在毫赫兹频段附近存在着种类丰富的随机引力波源,主要来自原初宇宙和早期宇宙演化的过程,以及晚期宇宙各种天体物理过程产生的引力波的非相干叠加。天琴等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在毫赫兹频段具有最好的灵敏度,因此空间引力波探测将帮助我们... 在毫赫兹频段附近存在着种类丰富的随机引力波源,主要来自原初宇宙和早期宇宙演化的过程,以及晚期宇宙各种天体物理过程产生的引力波的非相干叠加。天琴等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在毫赫兹频段具有最好的灵敏度,因此空间引力波探测将帮助我们深入探知宇宙起源及其演化的细节;也有望成为探查超标准模型新物理的独特而有效的途径。本文将介绍多种随机引力波背景的产生机理以及简单评估天琴对随机引力波背景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随机引力波背景 宇宙演化 天琴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频段激光强度噪声抑制的低噪声光电探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震 郭长磊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11,共14页
立足于空间引力波探测对NPRO激光器多频段强度噪声的抑制需求,设计完成一款可用于实现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同时探测的低噪声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采用零漂移运算放大器与高速运算放大器相结合的电路拓... 立足于空间引力波探测对NPRO激光器多频段强度噪声的抑制需求,设计完成一款可用于实现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同时探测的低噪声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采用零漂移运算放大器与高速运算放大器相结合的电路拓扑结构实现毫赫兹频段内低探测噪声的同时具备15 MHz的探测带宽。该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在0.1 m Hz~1Hz频段内的绝对噪声水平低于1×10^(-7)V/Hz^(1/2),在100 k Hz~1 MHz内绝对噪声水平低于2×10^(-8)V/Hz^(1/2)。实测结果显示在0.1 m Hz~1 Hz频段内的绝对噪声水平低于1×10^(-6)V/Hz^(1/2),在100 k Hz~1 MHz内绝对噪声水平低于5×10^(-8)V/Hz^(1/2)。实际噪声水平可满足空间引力波项目对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内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的探测需求,可用于相关噪声抑制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激光强度噪声 光电探测技术 主动噪声抑制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月球激光测距研究与实验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添泉 张才士 +16 位作者 李明 李语强 韩西达 练军想 刘胜前 黎樽彪 涂良成 吴先霖 杨山清 叶贤基 闫勇 张蜡宝 张鸿博 张锦绣 周立祥 赵勇志 赵宏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称"天琴台站")采用1.2 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激光波长1064 nm,激光能量320mJ,激光重复频率100 Hz,激光脉宽80 ps,首次采用2×2多元阵列超导探测器进行月球激光测距。天琴台站于2019年6月8日(农历初六)晚首次获得来自Apollo 15角反射器阵列有效回波信号4组,随后于2019年11月7日(农历十一)晚成功接收到来自月面全部5个激光角反射器阵列的有效回波信号,测距精度达到cm量级,标致着天琴台站已经具备常规月球激光测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激光测距 超导阵列探测器 激光角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专题导读(二)
10
作者 顾乃庭 王小勇 +3 位作者 汶德胜 饶长辉 周泽兵 叶贤基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探测空间引力波有望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光电工程》组织了“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专题(二)”。专题围绕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设计与分析、建造与装调、测试与评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期的主... 探测空间引力波有望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光电工程》组织了“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专题(二)”。专题围绕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设计与分析、建造与装调、测试与评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期的主要研究进展,将为相关领域学者和专家提供技术研究的参考和合作交流的平台,并将积极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望远镜 空间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 专题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多自由度形变测量方法解耦研究与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健 宋婕 +2 位作者 房思俊 孔繁乐 闫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4,共14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是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它同时对传输光束进行扩束和缩束。光程稳定性是望远镜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与望远镜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引力波探测任务对望远镜提出的超高光程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要求,必...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是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它同时对传输光束进行扩束和缩束。光程稳定性是望远镜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与望远镜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引力波探测任务对望远镜提出的超高光程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要求,必须对望远镜结构形变测量进行研究。本文开展了对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多自由度形变测量的研究,重点解决多自由度测量的耦合问题,并对误差来源进行详细分析。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的研制阶段,该测量方法的研究有望满足望远镜多自由度形变测量的需求,为望远镜设计提供多自由度形变的数据反馈,为望远镜光程稳定性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 形变测量 多自由度 解耦研究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速度计数据在轨标定重力卫星质心偏差
12
作者 刘超群 谷德峰 +2 位作者 黄志勇 王傲明 刘道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针对重力卫星质心偏差在轨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仅使用加速度计数据进行质心在轨标定的方法:以1A级加速度计数据作为输入,采用Butterworth滤波去除数据中的噪声,提取质心标定机动产生的线性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信号,最后结合最小二乘原理... 针对重力卫星质心偏差在轨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仅使用加速度计数据进行质心在轨标定的方法:以1A级加速度计数据作为输入,采用Butterworth滤波去除数据中的噪声,提取质心标定机动产生的线性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信号,最后结合最小二乘原理对质心偏差进行标定。利用GRACE-FO C星的加速度计数据对提出的质心标定方法进行验证,估计了C星发射至今的质心偏差。结果显示,三轴的标定精度均优于10μm,与利用姿态数据计算的质心偏差在三轴方向上的互对比差异(RMS)为[9.6,9.3,7.9]μm,与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公布结果的RMS为[7.4,3.8,4.7]μm。与传统方法不同,由于仅使用了加速度计测量数据,该方法可用于卫星姿态缺失情况下的质心在轨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FO 重力卫星 加速度计 质心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望远镜主镜组件结构设计及热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房思俊 李博宏 +2 位作者 何斌 武宇巍 范磊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7,共11页
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望远镜系统提出的皮米级稳定性和λ/30波前误差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光机集成分析与优化方法。首先开展了主镜侧支撑点位置分析和支撑结构拓扑优化;然后基于并联Bipod连杆支撑的柔度矩阵,建立了各结构参数的评价函... 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望远镜系统提出的皮米级稳定性和λ/30波前误差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光机集成分析与优化方法。首先开展了主镜侧支撑点位置分析和支撑结构拓扑优化;然后基于并联Bipod连杆支撑的柔度矩阵,建立了各结构参数的评价函数,并通过Matlab分析初步确定柔性支撑尺寸参数取值范围;最后,搭建了光机集成仿真平台对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系统一阶频率为392.43 Hz,重力和温度载荷下主镜面形变化优于λ/60;在10μK/Hz^(1/2)的空间热扰动下,主镜组件尺寸稳定性在10 pm/Hz^(1/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望远镜 Bipod连杆支撑 面形变化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微推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于达仁 牛翔 +29 位作者 王泰卜 王尚胜 曾明 崔凯 刘辉 涂良成 李祝 黄祥青 刘建平 沈岩 彭慧生 杨铖 宋培义 匡双阳 张开 索晓晨 黄潇博 刘旭辉 汪旭东 龙军 付新菊 高晨光 杨涓 夏旭 付瑜亮 胡展 康小明 吴勤勤 庞爱平 周鸿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4-212,共19页
微推力器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无拖曳控制任务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控制系统对微推力器要求基础上,通过微推进技术原理开展分析,梳理出了满足要求的微推力器,包括冷气推力器、波电离离子推力器、会切磁场型霍尔推... 微推力器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无拖曳控制任务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控制系统对微推力器要求基础上,通过微推进技术原理开展分析,梳理出了满足要求的微推力器,包括冷气推力器、波电离离子推力器、会切磁场型霍尔推力器和场致发射推力器4种备选方案,并介绍了4种推力器以及基于推力器的无拖曳控制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天琴计划开展以来针对这几种微推力器的研制进展,并对后续应用于引力波探测的微推进技术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控制 微推进 会切磁场型霍尔推力器 波电离离子推力器 冷气推力器 场致发射推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波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一鸣 梁正程 范会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天文学、物理学未来数十年的发展重点和科研热点。而,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科学目标,必须经由数据处理实现。因此,结合实际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开展数据处理研究,是兑现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价值的必要保证。本文针对空间引力...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天文学、物理学未来数十年的发展重点和科研热点。而,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科学目标,必须经由数据处理实现。因此,结合实际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开展数据处理研究,是兑现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价值的必要保证。本文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结合天琴,介绍了引力波数据处理中的匹配滤波概念,并对引力波信号探测及参数估计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数据处理 天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月激光测距角反射器研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祺 何芸 +3 位作者 段会宗 叶贤基 徐家豪 艾凌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6,共8页
月球激光测距在广义相对论的检验以及地月系统的理解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月球天平动效应的影响,约50年前安置在月球上的阵列式角反射器将单个回波光子对应的测距精度限制在了厘米级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测距精度,需要部署新一... 月球激光测距在广义相对论的检验以及地月系统的理解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月球天平动效应的影响,约50年前安置在月球上的阵列式角反射器将单个回波光子对应的测距精度限制在了厘米级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测距精度,需要部署新一代单体大孔径的激光角反射器。本文主要介绍我们170 mm有效孔径的中空激光角反射器的研制进展。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实现了空心激光角反射器三个二面角的精度分别为0.10″,0.30″和0.24″。远场衍射图样模拟表明,该样机能够达到理想Apollo 11/14反射器阵列68.5%返回信号强度。我们期望这种空心激光角反射器可以应用于新一代的月球激光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激光测距 激光角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会宗 骆颖欣 +9 位作者 张静怡 明珉 颜浩 朱凡 肖青 李萌 曹斌 李涛 王智钊 叶贤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77,共16页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重力测量、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需求,对超远距离、超高精度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技术要求。在典型的空间引力波探测中,要求在百万千米(10^(9)m)距离上达到皮米(10^(-12)m)量级的...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重力测量、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需求,对超远距离、超高精度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技术要求。在典型的空间引力波探测中,要求在百万千米(10^(9)m)距离上达到皮米(10^(-12)m)量级的激光干涉测量精度。本文根据空间任务中对星间激光干涉测量的需求,介绍了星间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的总体构成,并讨论了测量系统中的各项关键技术:空间应用型激光器技术、超稳光学平台、稳频技术、精密相位测量与超低功率弱光锁相技术、星间激光快速捕获、跟踪与超精密光束指向测控技术等,以及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能力的提高,将能够满足更广泛的空间任务需求并大幅推进空间任务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星间激光测距 星载激光 引力波探测 空间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温度传感、测量与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文明轩 李珏 +3 位作者 王成 凌晨 辜凌云 丁延卫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高精度温度传感、测量与控制作为探测卫星的关键技术之一,技术指标高,实现难度大。本文主要针对高精度温度传感、测量与控制,介绍了传统铂电阻和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特性、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关键技术以及基于PID的温度...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高精度温度传感、测量与控制作为探测卫星的关键技术之一,技术指标高,实现难度大。本文主要针对高精度温度传感、测量与控制,介绍了传统铂电阻和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特性、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关键技术以及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算法,对温度传感、测量以及控制算法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阻 NTC热敏电阻 光纤光栅 温度传感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及其探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一鸣 吴庆文 +11 位作者 雷卫华 王炎 汪洋 艾艳丽 申荣锋 邹远川 刘尚飞 林伟鹏 范霄 冯文凡 王海天 梅健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0,共11页
观测表明在正常星系和活动星系核中一般存在一个百万到数十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大量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同时,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证据也初露端倪。在宇宙形成后的几亿年内,观测发现一些超大质量黑洞就达到了百亿个太阳质量,这些... 观测表明在正常星系和活动星系核中一般存在一个百万到数十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大量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同时,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证据也初露端倪。在宇宙形成后的几亿年内,观测发现一些超大质量黑洞就达到了百亿个太阳质量,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增长过程仍然是一个谜。在星系形成的等级结构模型中,小星系通过不断的并合形成越来越大的星系,其星系中心的黑洞也经历着并合和吸积过程,逐渐形成今天观测到的不同红移处的超大质量黑洞。本文主要对黑洞基本特征、当前主要观测结果、中等质量黑洞候选体、种子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与星系关系等做一个简单的综述,并对天琴对宇宙中大质量双黑洞的探测能力进行评估。对于这些大质量双黑洞引力波的分析,将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认识宇宙中大质量黑洞的特性以及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超大质量黑洞 双黑洞 引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专题导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乃庭 王小勇 +3 位作者 汶德胜 饶长辉 周泽兵 叶贤基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引力波自2015年被直接探测到以来,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新的视角[1]。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而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继地面干涉仪的手段实现高频引力波探测之后,空间引力波探测将是下... 引力波自2015年被直接探测到以来,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新的视角[1]。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而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继地面干涉仪的手段实现高频引力波探测之后,空间引力波探测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大空间尺度可突破地面探测的频段限制从而实现低频引力波探测。目前比较知名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包括欧空局主导的LISA计划[3],我国的“天琴计划”[4]和“太极计划”[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引力波 观测方面 重点发展方向 干涉仪 地面探测 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