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治理制度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连发 刘佳俐 《社会治理》 2024年第1期96-107,共12页
构造有效的质量治理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质量治理的主要矛盾与重点任务发生变化,从而对质量治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不同的需求。我国质量治理制度改革总体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 构造有效的质量治理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质量治理的主要矛盾与重点任务发生变化,从而对质量治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不同的需求。我国质量治理制度改革总体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维护了质量安全底线,持续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现阶段,我国的质量治理制度体系在监管效率、标准发展、质量技术机构、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激励政策等多个方面仍存在短板,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本文提出未来应从构建有效激励约束体系、加快质量技术服务机构深层次市场化转型、推动标准体制变革、优化质量激励政策、发展商品比较试验机构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完善质量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质量治理制度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球压力的中国发展质量测评与时空特征
2
作者 张继宏 李慧娟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向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合的发展观,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容高度一致。对联合国提出的考虑地球压力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行拓展,构建健康、教育、收入、二氧化碳排放、物质足迹、海洋生态...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向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合的发展观,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容高度一致。对联合国提出的考虑地球压力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行拓展,构建健康、教育、收入、二氧化碳排放、物质足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共8个维度的发展质量测评体系,同时分为过程性测评体系与结果性测评体系,以测度发展质量效益,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进行评价分析。测评结果:①无论是过程性测评体系还是结果性测评体系,经发展质量指数调整后,大部分省域发展质量水平均出现了下降。并且中国各省域发展质量不均衡,2010年过程性测评体系下极低发展质量水平省域比结果性测评多9个,至2020年两种测评方式下所有省域均未达到高发展质量水平。②2010-2020年,虽然各个省域之间的投入产出差距收窄,但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9个省域处于低投入低产出区域,河南、山东和天津等7个省域处于高投入低产出区域,覆盖中国63%以上的人口,需进一步考虑提高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发展质量 质量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工业企业碳减排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红伟 林子祥 +2 位作者 胡力元 赵晨瑞 张继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路径 管理改进 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程虹 陈昕洲 罗连发 《宏观质量研究》 2013年第3期1-14,共14页
质量强国的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并没有真正上升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国家战略。目前质量强国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更多的是偏重于强大质量本身,而不是通过质量实现强国。对此,本文提出了质量强国的战略框架,并依据这一战略框架,重点研究... 质量强国的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并没有真正上升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国家战略。目前质量强国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更多的是偏重于强大质量本身,而不是通过质量实现强国。对此,本文提出了质量强国的战略框架,并依据这一战略框架,重点研究了影响质量强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环境、目标、内容、市场、社会和政府等10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从而建立了通过质量实现强国目标的基本理论、逻辑关系、路径方法与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强国 国家战略 重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FDI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5
5
作者 叶初升 舒义文 罗连发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3,248,共12页
FDI与OFDI存在着密切互动关系,将两者同时引入模型,可更为全面地探究资本双向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实际影响,并调和现有文献关于FDI与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对立性观点。实证研究显示,我国FDI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统... FDI与OFDI存在着密切互动关系,将两者同时引入模型,可更为全面地探究资本双向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实际影响,并调和现有文献关于FDI与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对立性观点。实证研究显示,我国FDI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在统计上呈显著的负向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OFDI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才呈现显著的正效应,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其中的一个重要传导路径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来阻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表明,我国FDI和OFDI存在配置效率与技术效率的替代问题,而且两者在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交互效应并不显著。为此,应加大服务业的高水平开放力度,注重"走出去"的质量,引导企业向发达国家(地区)、向现代服务业、向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探索以产业链为导向的FDI和OFDI互补性发展机制,以实现更好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OFDI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雷 王通胜 黄泓轩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7期21-27,共7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第一。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产能过剩”、“双反危机”、“融资难”等结构性阻力,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益”将成为衡量中国光伏产业... 新世纪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第一。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产能过剩”、“双反危机”、“融资难”等结构性阻力,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益”将成为衡量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为客观认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光伏产业的要素质量、结构质量、运行质量、输出质量、资源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质量等6个方面,对2005~2014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指数。数据表明,最近10年中国光伏产业的总体发展质量在提升,但这种提升不是阶梯式的递增,2009年和2013年产业总体发展质量指数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主要与此间产业的要素质量、运行质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为适应新形势,应加快优化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走低碳发展道路,增强政策体系的科学性与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发展质量 评价体系 实证研究 优化产业结构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平台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良品铺子”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虹 王华星 范寒冰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1-21,共21页
平台化是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平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丰富的良品铺子企业调研实践经验,构建了传统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从内容、结构和治理三... 平台化是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平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丰富的良品铺子企业调研实践经验,构建了传统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从内容、结构和治理三个维度对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是以顾客导向的价值观作为引导,以高品质的产品作为驱动,以双边市场管理作为路径,以安全风险治理、数字化治理和利益治理作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产业供应链网状重构带来的巨大网络效应、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高效运营和平台互利共赢生态圈打造带来的战略协同是传统企业平台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创新点。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传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遍的实践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企业 平台化 高质量发展模式 良品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创新战略:质量管理的新范式与框架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程虹 许伟 《宏观质量研究》 2016年第3期1-22,共22页
质量创新战略是质量管理的新范式,坚持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以企业家精神为动力,以质量政策为环境约束,以质量需求为战略目标,以质量信用为实现方式,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手段,以质量文化为整合机制,通过有效的协... 质量创新战略是质量管理的新范式,坚持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以企业家精神为动力,以质量政策为环境约束,以质量需求为战略目标,以质量信用为实现方式,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手段,以质量文化为整合机制,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力求通过价值创造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质量创新战略与传统质量管理的显著区别,是突破了以往基于"速度时代"的传统要素投入管理为主的格局,突出了基于"质量时代"的全要素创新的价值观,并针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构建五个评价维度的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向质量创新战略转变是质量时代企业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和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挑战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创新战略 质量管理新范式 质量创新框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虹 陈昕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48,共17页
对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的实证考察,有助于理解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的一般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梳理了主要历史时期与政府质量管理相关的机构、职官、职能和管理方式,并分析了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 对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的实证考察,有助于理解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的一般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梳理了主要历史时期与政府质量管理相关的机构、职官、职能和管理方式,并分析了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是由直接质量管理转向间接质量管理,具体表现为:从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向流通和交易环节的质量管理转型;从直接行政干预管理产品质量向发挥市场竞争与习惯性规则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转变;由单一政府主体管理产品质量向依靠牙侩、行会等多方社会主体参与质量管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政府 质量管理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连发 《宏观质量研究》 201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质量关键又是在于推进人的城镇化,而这需要建立在内生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当许多城镇面对内外冲击出现发展危机时,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的经济发展却依然强劲。基于这一...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质量关键又是在于推进人的城镇化,而这需要建立在内生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当许多城镇面对内外冲击出现发展危机时,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的经济发展却依然强劲。基于这一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以市场动力为基础,建立基于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体系而发展起来的内生型城镇化模式,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内在优势。后港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同于传统的"造城"式的城镇化道路,对于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后港镇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收益视角下企业工会组织成立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罗连发 刘沛瑶 叶初升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3,共12页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CEES),验证了企业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仍发挥着积极的效能。进一步地,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探究了影响企业内设立工会的可能因素,并基于CEE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成立工会的概率...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CEES),验证了企业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仍发挥着积极的效能。进一步地,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探究了影响企业内设立工会的可能因素,并基于CEE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成立工会的概率与员工规模正相关,与政府工会会费征缴强度负相关。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平均规模下降,政府工会会费征缴趋于严格,均朝着使得工会数量下降的方向变化。基于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的4个主要政策建议,即加强中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加快智慧工会建设;创新工会会费征缴机制,降低会费成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工会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劳动争议 成本-收益分析 CEE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监管政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朱静静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5-27,共3页
工业4.0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工业4.0的不同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宽带网络的扩张、工业机器人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行业的繁荣。然而,中国工业4.0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 工业4.0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工业4.0的不同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宽带网络的扩张、工业机器人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行业的繁荣。然而,中国工业4.0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升级对中国工业4.0相关行业领域的打压,并且其自身存在产业结构错位、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低等问题,中国工业4.0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竞争政策代替选择性产业政策、灵活开放的市场准入政策、创新市场机制、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等市场监管政策工具来促进中国工业4.0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消费端粮食减损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
13
作者 邓悦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消费端粮食减损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战略的实际效果,通过减少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居民追求营养膳食的观念日益加强...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消费端粮食减损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战略的实际效果,通过减少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居民追求营养膳食的观念日益加强,饮食习惯逐渐转变,食物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消费端存在因消费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导致的粮食损耗和浪费。为了实现消费端粮食减损,需要强化战略统筹,将消费端粮食减损与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度衔接,通过构建全民食育体系、完善餐饮行业标准化规范、创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健全餐厨废弃物循环利用机制等举措,形成多方联动的长效治理路径,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可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消费端粮食减损 食物浪费 粮食减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天一 杨奕 刘晓东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6-68,共13页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营商环境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就需要完善营商环境的质量评价体系。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营商环境的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支撑。本文将营商环境质量评价分为“硬质量”评价和“软质量”评...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营商环境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就需要完善营商环境的质量评价体系。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营商环境的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支撑。本文将营商环境质量评价分为“硬质量”评价和“软质量”评价,依据质量评价理论,分析认为在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质量文化是核心评价指标。而质量文化又属于软质量指标,因此本文通过质量文化指标来构建营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软指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已经构建的营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软质量指标占比较低,数量较少,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对营商环境软质量指标的设计和评价;证明了软质量评价好的地方营商环境整体评价就好。最后在营商环境质量评价优化方面,根据质量文化指标,提出了增加“政府工作人员价值观”、“政策压力测试”和“处罚风险评估”3项软质量指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质量文化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规制影响宏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15
作者 李酣 曲敬格 黄圆圆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第11期50-56,共7页
市场准入规制的改革是我国当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学者们从市场准入规制与新企业的进入、劳动力就业、创新和生产率,以及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等维度,从理论和实证的不同层面分析了这种规制... 市场准入规制的改革是我国当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学者们从市场准入规制与新企业的进入、劳动力就业、创新和生产率,以及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等维度,从理论和实证的不同层面分析了这种规制对微观主体的影响。此外,学者们还分析了市场准入规制可能导致的政府腐败--市场组织结构的扭曲,以及对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福利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市场准入规制已经对宏微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效应,需要学者们提供更好的政策处方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 政府规制 宏观经济 微观企业 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产业供应链生态模型的构建——基于安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供应链的案例研究
16
作者 程虹 聂枭镒 叶眉 《宏观质量研究》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效率与品质始终是供应链竞争的核心议题。传统供应链理论难以有效解析特定区域内兼具高效率与高品质的供应链现象。以安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供应链为案例,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空间产业供应链生态模型。该模型基于产业生态要素的空间集聚,... 效率与品质始终是供应链竞争的核心议题。传统供应链理论难以有效解析特定区域内兼具高效率与高品质的供应链现象。以安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供应链为案例,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空间产业供应链生态模型。该模型基于产业生态要素的空间集聚,在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支撑下,通过产业链内纵向与横向的一体化分工,以及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持续优化,实现供应链对复杂市场环境的高适应性与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模型为区域特色产业的供应链生态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并为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供应链 供应链生态模型 区域公用品牌 安溪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酣 方宁静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学者们对国际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贸易与经济结构优化、贸易通过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率提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贸易作用于创新发展原动力,以及贸易与收入分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学者们对国际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贸易与经济结构优化、贸易通过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率提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贸易作用于创新发展原动力,以及贸易与收入分配、福利改进和生态环境等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这四个维度,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文献探索的国际贸易和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理论关系、作用路径和效应,对进一步通过贸易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镜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收入分配 经济结构 创新驱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伦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质量
18
作者 张雷 张家诚 许弘楷 《宏观质量研究》 2025年第1期40-56,共17页
各国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的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已上升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战略安全层面。为此构建人工智能伦理体系,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针对性,并对治理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人... 各国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的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已上升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战略安全层面。为此构建人工智能伦理体系,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针对性,并对治理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融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伦理指导。首先概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深度应用,随后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工智能伦理体系,并分析了伦理体系的运作过程与现存问题。其次在总结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内容后,对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验证伦理治理的效果。最后,从智能产品设计、技术治理、差异化需求、跨学科与跨国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伦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风险 伦理体系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19
作者 程虹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8年第9期20-21,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调查微观市场主体和劳动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公平竞争环境的真实评价,中国市场监管学会和武汉大学合作开展"公平竞争与企业高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调查微观市场主体和劳动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公平竞争环境的真实评价,中国市场监管学会和武汉大学合作开展"公平竞争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在五省随机选取2000家企业开展实地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并在2018市场监管论坛上做了题为"竞争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的权威发布。现将报告的发布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竞争政策 企业 公平竞争环境 微观市场主体 市场监管 高速增长 真实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研究——基于良品铺子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周志龙 邓茜 +1 位作者 沈笑寒 肖轶伦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80-95,共16页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现有文献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评价研究缺乏普遍适用性。本文遵循“质量—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顺序,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核心关键、支撑保障与表现形...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现有文献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评价研究缺乏普遍适用性。本文遵循“质量—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顺序,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核心关键、支撑保障与表现形态,界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在满足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在构建的平台生态圈内依托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供应链战略协同实现质量管理与流程控制,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的一种发展状态。据此本文从安全合规与质量管理、产品能力与客户能力、供应链管理与平台运营、经营绩效与运营效率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具有一般性的评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案例分析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本文研究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角,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对于评价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新形势下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模型 案例分析 良品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