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年中国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主题演变——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文献计量分析 |
张立伟
刘欣瑜
马亮
张九庆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
|
守住技术命脉 维护科技安全 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钮钦 |
翟晓汀
钮钦
|
《经济》
|
2023 |
1
|
|
3
|
从高被引科学家看中国顶尖科学人才现状及发展 |
尹志欣
由雷
|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
2024 |
0 |
|
4
|
生物技术产业特性和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
张俊祥
程家瑜
王革
李振兴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5
|
中国“碳中和”承诺下技术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考 |
胡志坚
刘如
陈志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6
|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国际职业化模式——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为例 |
邸晓燕
赵捷
张杰军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7
|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新发展和运行机制变迁 |
周华东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8
|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
孙福全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9
|
新时代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研究 |
彭春燕
杨娟
陈宝明
|
《科技中国》
|
2019 |
4
|
|
10
|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我国战略选择研究 |
张俊祥
程家渝
王革
李振兴
|
《创新科技》
|
2012 |
2
|
|
11
|
破解“巴斯德象限”的中国模式——光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及启示 |
段小华
|
《中国高新区》
|
2012 |
2
|
|
12
|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研究 |
吴沁沁
周代数
|
《新疆社会科学》
|
2025 |
0 |
|
13
|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
张明喜
|
《财政科学》
CSSCI
|
2024 |
5
|
|
14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
孙福全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全球氢能飞机发展动态及对我国的战略启示 |
韦东远
|
《新经济导刊》
|
2024 |
1
|
|
16
|
中国高校R&D投入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 |
张海英
周志刚
朱迎春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17
|
美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与中国高技术发展重点选择 |
许晔
程家瑜
杨起全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8
|
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内在形象调查研究 |
张正严
朱依娜
何光喜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9
|
公益性还是市场化: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
许竹青
刘冬梅
王伟楠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20
|
科学理解和运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杨洋
|
《科技中国》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