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dling Production from Seeds of a Wild Ecotype of Vetiver Grass (<i>Vetiveria zizanioides</i>L.) in Southern China
1
作者 Wangou Liu Xueyi Lin +5 位作者 Jieying Luo Meiling Yao Yeting Gu Meinan Xie Jinxiang Liu Qifu M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1年第3期394-405,共12页
Vetiver grass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etiveria</span></i>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zizanioides</span></i>&l... Vetiver grass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etiveria</span></i>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zizanioides</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L.) is widely used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In practice, all vetiver seedlings are propagated via ramets or tillers, which cannot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nd would also destroy the original habitat. Most</span><span style="color:red;">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etiver genotypes flower but do not produce seeds. A wild ecotype of vetiver grass originated in southern China is fertile, but the rate of seed germination is very low.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novel method to improve its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the field, the inflorescences of wild vetiver were wrapped using a transparent plastic bag with a pot containing wet soils. The effects of inflorescence bagging and Tween 80 application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seed setting rate (19.2%), uneven maturity time, easy shedding (more than 95% of spikelets shed off 20 days after flowering), therefore difficult harvest of viable seeds. Bagging the inflorescence with moist soils in pot ensured the mature seeds falling onto the nursery soil surface and absorbing water for germination while the immature seeds continued to grow on the inflorescence. Bigging not only improved seed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saved the procedure of seed collection and storage, but also provided a humid micro-environment for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ween 80 as a surfactant promoted seed water absorptio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his simple and novel method has integrated the procedures of seed collection, storage,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and enables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roduc</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io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f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larg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umb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f healthy seedlings.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egenerat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vetiver propa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Vetiver (Vetiveria zizanioides l.) Seed-Born Seedling BAGGING Tween 80 Population De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磷对镉和磺胺甲恶唑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殷寿延 杨思林 孙仕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以温室盆栽模拟湿地环境种植香根草,通过添加0.3 mg/kg的镉(Cd)和10 mg/kg的磺胺甲恶唑(SMX)形成复合污染湿地环境,再以60、120、180、240、360 mg/kg的外源磷添加设置5个不同磷水平的Cd-SMX复合污染组(CS1、CS2、CS3、CS4、CS5),以未... 以温室盆栽模拟湿地环境种植香根草,通过添加0.3 mg/kg的镉(Cd)和10 mg/kg的磺胺甲恶唑(SMX)形成复合污染湿地环境,再以60、120、180、240、360 mg/kg的外源磷添加设置5个不同磷水平的Cd-SMX复合污染组(CS1、CS2、CS3、CS4、CS5),以未添加污染物和磷的为对照组(CK),试验持续42 d,分别于试验1、2、3、5、7、14、28、42d时测定香根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外源磷对Cd-SMX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1~7d时),在外源磷添加和Cd-SMX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较CK的呈现一定“毒性兴奋效应”,复合污染促进香根草净光合速率(Pn)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提高,而后,因Cd和SMX累积,造成毒性作用,在处理后期,复合污染降低了香根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在42 d时,复合污染处理的香根草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显著低于CK的;磷的“生长促进效应”能维持香根草光合作用稳态,香根草叶的P_(n)、F_(v)/F_(m)、F_(v)/F_(o)、表观CO_(2)利用效率和LUE均能在42d时恢复至1 d时水平,其中,42d时CS4的香根草叶Pn为19.55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同时CS4的香根草茎叶丙二醛含量在复合污染下也最低,为0.93nmol/g。综合来看,在Cd-SMX复合污染的湿地环境下,Cd-SMX复合污染胁迫对香根草光合作用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添加240mg/kg的磷能促进香根草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以抵抗Cd-SMX复合污染的双重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外源磷 磺胺甲恶唑 复合污染 富营养化 污染修复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L-凸空间中的平衡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6,共5页
在没有线性结构的局部L-凸空间中研究了具有多值支付函数的约束Nash-型平衡问题和约束竞争Nash-型平衡问题.应用涉及集值映射类KKM(X,Y)的Himmelberg型不动点定理,在非紧的局部L-凸空间中证明了这两种类型平衡问题的存在定理.
关键词 局部l-凸空间 约束nash型平衡问题 竞争nash型平衡问题 KKM性质 Himmelberg型不动点定理 存在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逆Holder不等式及其应用
4
作者 简怀玉 《怀化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推广了F.W.Gehring关于逆Hlder不等式的结果,并利用它证明了多重积分变分问题的最小元和Nash平衡点的L^p可积性。
关键词 逆Holder不等式 nash平衡点 l^(p)-可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MPARISON OF GREEN FUNCTION FOR QUAS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神州 康秀英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usual Green function to a kind of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of divergence form is discussed. The regularity and comparison principle of Green function in the sense of distribution are shown.
关键词 Green function q-capacity BMO function Moser-nash's iteration weak-l^p 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évy-Prohorov Metric on the Measure Space
6
作者 曲立敏 朱季云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7年第1期42-48,共7页
Under the premise of infinitely many pure strategies, by defining the new LP* metric, striking an equivalence of topology and weak* topology, we prove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关键词 lévy-Prohorov metric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METRIC nash equilibr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K肥对香根草修复土壤镉、锌污染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小林 朱照宇 +2 位作者 黄伟雄 梁志伟 黄妃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0-564,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30 mg/kg镉(Cd)污染土壤条件下N[CO(NH2)2:100、200、300 mg/kg土]、P(P2O5:50、100、200 mg/kg土)和K(KCl:100、200、300 mg/kg土)处理对香根草修复土壤Cd和锌(Zn)污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处理能促进香根草地...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30 mg/kg镉(Cd)污染土壤条件下N[CO(NH2)2:100、200、300 mg/kg土]、P(P2O5:50、100、200 mg/kg土)和K(KCl:100、200、300 mg/kg土)处理对香根草修复土壤Cd和锌(Zn)污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处理能促进香根草地上部生长,而且显著提高地上部特别是叶的Cd和Zn含量,导致其修复效率成倍显著增加;200 mg/kg K处理显著提高Zn修复效率,但300 mg/kg K和50、200 mg/kg P处理却显著降低Cd、Zn修复效率。因此,为改善香根草对较贫瘠土壤中Cd、Zn污染的修复效率,应对香根草适施N肥,并控制或者不施P、K肥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N P K肥 CD ZN 修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香根草对铜尾矿废弃地基质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德聪 詹婧 +4 位作者 陈政 高毅 谢贤政 孙庆业 豆长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683-5691,共9页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铜陵水木冲铜尾矿废弃地不同时期种植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群落(近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des communit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recent stage,JX),中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铜陵水木冲铜尾矿废弃地不同时期种植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群落(近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des communit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recent stage,JX),中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des communit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middle stage,ZX)和早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des communit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stage,OX))对尾矿基质化学性质、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人工植被恢复对铜尾矿废弃地基质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香根草的定植能延缓铜尾矿的酸化过程,且随着香根草定植时间的延长,0—5 cm和5—20 cm层尾矿基质中总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其中,0—5 cm层总氮积累更加显著),OX下0—5 cm表层基质总氮和速效磷的平均值分别是JX下的4.64倍和22.44倍。基质微生物量C、N含量和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也随香根草种植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基质化学性质对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有影响,其中基质微生物量C、N含量、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电导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而基质微生物量N和4种酶活性均与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总氮含量是影响基质微生物量N和酶活性的主要因子;基质微生物量N、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基质中Cu、Pb含量对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Zn对基质微生物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生长在尾矿废弃地上的香根草不仅显著地改善了铜尾矿废弃地的基质化学性质,且有利于基质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增加,是一种良好的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铜尾矿废弃地 化学性质 微生物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镉胁迫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高伟 魏虹 +1 位作者 贾中民 田晓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64,共6页
以香根草当年实生分蘖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外源镉(0mg/kg,2mg/kg,20mg/kg和80mg/kg)对香根草生物量、色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镉胁迫50d时,2mg/kg,20mg/kg和80mg/kg的镉处理对香根... 以香根草当年实生分蘖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外源镉(0mg/kg,2mg/kg,20mg/kg和80mg/kg)对香根草生物量、色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镉胁迫50d时,2mg/kg,20mg/kg和80mg/kg的镉处理对香根草的净光合速率Pn,ΦPSⅡ,ETR和qP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20mg/kg镉处理促进作用最强;但对生物量、光合素质量分数、Fv/Fm影响不大.②镉胁迫100d时,净光合速率Pn在镉质量分数为2mg/kg,20mg/kg时上升,80mg/kg时显著下降;ΦPSⅡ,ETR和qP均受到抑制,但只有在80mg/kg时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香根草具有较高的镉耐性,可长时间适应低质量分数镉胁迫,甚至是短时间的高质量分数镉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香根草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芥菜和香根草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及作用途径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友媛 卢爽 +2 位作者 惠红霞 狄玥莉 孙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5-1372,共8页
为探究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和作用途径,采用Pb污染土壤[w(Pb)为400~2 000 mg/kg]进行为期30 d的盆栽试验,分析植物对Pb的耐受性、积累能力和固定效果.结果表明:(1)印度... 为探究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和作用途径,采用Pb污染土壤[w(Pb)为400~2 000 mg/kg]进行为期30 d的盆栽试验,分析植物对Pb的耐受性、积累能力和固定效果.结果表明:(1)印度芥菜和香根草对Pb的积累主要集中在根部,两种植物根部累积的w(Pb)分别为206.62~902.40和288.42~1 102.47 mg/kg,单株植物的Pb积累量分别为70.75~138.31和99.09~220.49μg,香根草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高于印度芥菜.(2)印度芥菜和香根草对Pb的去除率随土壤中w(Pb)的增加而降低,对Pb的固定率则随土壤中w(Pb)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对Pb的去除率最大值分别为1.02%和1.78%,对Pb的固定率可达11.22%和16.78%,两种植物对Pb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途径为植物固定.(3)主成分分析表明,w(脯氨酸)对植物Pb积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相比于印度芥菜,香根草更适用于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印度芥菜 香根草 植物提取 植物固定 修复效能 作用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根系形态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能 肖宏彬 +2 位作者 李珍玉 宁行乐 何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4,共8页
采用直接开挖法,对4株2年生的香根草进行了根系分形特征调查,测量了其根系数量、长度、直径和分枝角度等信息,计算比例参数α和分配参数q。基于Frac Root模型,建立了香根草根系形态分布模型,其可对根长、连结直径和根系生物量等进行预... 采用直接开挖法,对4株2年生的香根草进行了根系分形特征调查,测量了其根系数量、长度、直径和分枝角度等信息,计算比例参数α和分配参数q。基于Frac Root模型,建立了香根草根系形态分布模型,其可对根长、连结直径和根系生物量等进行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和实际调查统计结果的对比,并应用"微根区管成像系统"进行监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为进行根系固土护坡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香根草根系 根系结构模型 Frac Roo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中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淋滤行为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亚华 刘亮 +3 位作者 王桂萍 郭强 朱迪 沈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1,共6页
采用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诱导植物修复过程中的土壤重金属淋滤行为,同时比较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和玉米(Zea maysL.)在减少重金属淋滤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5 d内经过480 mm降... 采用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诱导植物修复过程中的土壤重金属淋滤行为,同时比较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和玉米(Zea maysL.)在减少重金属淋滤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5 d内经过480 mm降雨的淋洗,EDDS处理的土柱(80 cm土层)没有出现重金属的淋滤;而EDTA明显导致表层土壤重金属向下层土壤迁移,该迁移行为与降水量的大小、种植植物与否关系密切。香根草和玉米可明显延缓EDTA引起的土壤重金属向下层土壤的淋滤,且香根草的延缓效果好于玉米。上述结果表明,EDDS诱导的高生物量植物修复是相对安全的,而使用EDTA需要考虑当地的降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淋滤试验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香根草 玉米 乙二胺二琥珀酸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对煤矸石山基质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超 刘汉羽 +2 位作者 郝俊 赵丽丽 程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01-310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对煤矸石山基质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贵州省六盘水大河煤矿为例,对2013年、2009年、2007年、2005年和2002年种植香根草的煤矸石山基质中的Cu,Zn,Cd,Pb,As共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香根草种植...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对煤矸石山基质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贵州省六盘水大河煤矿为例,对2013年、2009年、2007年、2005年和2002年种植香根草的煤矸石山基质中的Cu,Zn,Cd,Pb,As共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香根草种植年限的增加,煤矸石基质中Cu,Zn,Cd,Pb,As五种重金属含量减小的趋势各不相同,Cu,Zn,Cd含量在煤矸石山剖面表现为0-10 cm〉10-30 cm〉30-50 cm,Pb和As含量表现为30-50 cm〉10-30 cm〉0-10 cm。Zn和As随着香根草种植年限的增加减小的趋势较为明显,Cu和Cd随着香根草种植年限增加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Pb含量在香根草种植6 a后急剧减小,之后变化不显著。试验结果可以为煤矸石基质的生态恢复和治理以及土壤再利用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和较为准确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种植年限 重金属 煤矸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秀 李彬 +2 位作者 王轶浩 耿养会 谭名照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淹(Y3)、半淹(Y2)条件下P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升高,根淹(Y1)条件下先升高后降低;全淹、半淹条件下MDA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减少,根淹条件下增加;全淹条件...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淹(Y3)、半淹(Y2)条件下P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升高,根淹(Y1)条件下先升高后降低;全淹、半淹条件下MDA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减少,根淹条件下增加;全淹条件下相对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半淹、根淹条件下降低;全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半淹下升高,根淹下先下降后升高。淹水50d,各处理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CK);全淹、半淹的MDA含量低于对照,根淹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淹水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木质纤维素能源植物香根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强 於丙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3,共6页
对南京试验地种植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叶片的光合特性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株高生长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对来源于南京试验地和东台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中与纤维特性有关的化学组分的含量及水解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分... 对南京试验地种植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叶片的光合特性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株高生长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对来源于南京试验地和东台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中与纤维特性有关的化学组分的含量及水解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对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响应曲线呈单峰型,Pn最高可达15.3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28.6μmol.m-2.s-1;Pn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叶片中K、N、Ca、P、Mg和S的含量分别为11.2、7.6、4.3、2.7、2.8和1.5mg.g-1。5月份至10月份是香根草的快速生长期,7月份的株高生长速率最高,达42.1 cm。种植于试验地和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326.1和321.7 mg.g-1、380.2和369.5 mg.g-1、147.8和154.0 mg.g-1,产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苯-乙醇抽提物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9.5和54.1 mg.g-1、81.7和71.7 mg.g-1,产地间差异显著(P<0.05)。种植于试验地和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水解产物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68.3和359.9 mg.g-1、245.7和204.3 mg.g-1;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含量较低,三者的总含量仅为58.6和55.8 mg.g-1;其中,仅木糖含量产地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具有很强的光合能力及较快的生长速率,叶片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较高,能够适应边际性土地种植,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木质纤维素能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木质纤维素 能源植物 光合特性 水解产物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条件下不同pH值对香根草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青青 周强 於丙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4,共6页
在pH2.0-pH11.0的1/2Hoagland培养液水培条件下,对培养20d后香根草也Vetiveriazizanioides(Linn.)Nash页幼苗形态、叶片和根系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碱性(pH11.0和pH10.0)及强酸性(pH2.0和pH3.0)条件下... 在pH2.0-pH11.0的1/2Hoagland培养液水培条件下,对培养20d后香根草也Vetiveriazizanioides(Linn.)Nash页幼苗形态、叶片和根系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碱性(pH11.0和pH10.0)及强酸性(pH2.0和pH3.0)条件下,香根草幼苗的部分叶片枯黄,茎干枯,须根数量明显减少且长度趋短;而在弱碱性(pH9.0和pH8.0)及弱酸性(pH5.0和pH4.0)条件下,仅可见部分叶尖出现轻度失绿现象,根系形态无明显变化仅颜色有差异。随培养液pH值的增大(碱性增加)或减小(酸性增加),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且均小于对照(pH6.5),而相对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均逐渐增加并高于对照;各指标在强碱性(pH11.0和pH10.0)及强酸性(pH2.0和pH3.0)条件下总体上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在弱碱性(pH9.0和pH8.0)及弱酸性(pH5.0和pH4.0)条件下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随培养液pH值的增大(碱性增加)或减小(酸性增加),幼苗的最大根长和根系活力均逐渐降低;在弱碱性(pH8.0)和弱酸性(pH5.0)条件下,最大根长略小于对照、根系活力略大于对照,但差异均不显著;而在pH9.0-pH11.0及pH4.0-pH2.0条件下最大根长及根系活力均显著小于对照,其中,在pH11.0条件下根系最短、根系活力最小,分别仅为对照的60.50%和9.52%。研究结果揭示:香根草对环境酸碱性的适应范围较广,可适应pH4.0-pH9.0的土壤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培养液pH值 植株形态 生理特性 酸碱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粤西野生香根草及扁穗牛鞭草对模拟光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保花 王立 +1 位作者 刘金祥 杨允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是广东吴川地区野生香根草群落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为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探讨2种植物的共存及对冷季的适应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仪的人工控制系统,...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是广东吴川地区野生香根草群落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为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探讨2种植物的共存及对冷季的适应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仪的人工控制系统,于2004年12月下旬,对群落优势种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植物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在冷季,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3.37μmol.m-2.s-1和12.7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s-1,均发生光抑制现象,扁穗牛鞭草的光利用能力高于香根草,比香根草耐阴;香根草的气孔调节机制优于扁穗牛鞭草,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分利用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种植物对季节性干旱气候适应对策分别表现为,扁穗牛鞭草以保持较高光合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香根草则通过调节气孔来限制水分的无效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扁穗牛鞭草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特性 适应对策 冷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和百喜草对铅锌尾矿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差异研究 被引量:146
18
作者 夏汉平 束文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21-1129,共9页
铅锌尾矿是一类重金属含量极高 ,对植物生长产生毒害的生境。盆栽实验的结果显示 ,香根草和百喜草在纯尾矿或由尾矿和垃圾组成的混合基质上都能生长 ,但植物的长势随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减弱 ,其中香根草的生物量所受的影响比百喜... 铅锌尾矿是一类重金属含量极高 ,对植物生长产生毒害的生境。盆栽实验的结果显示 ,香根草和百喜草在纯尾矿或由尾矿和垃圾组成的混合基质上都能生长 ,但植物的长势随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减弱 ,其中香根草的生物量所受的影响比百喜草的更大 ,即百喜草有比香根草更强的重金属抗性。 2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均为 Zn>Pb>Cu,但二者对它们的富集能力大小分别是 ,香根草为 Zn>Cu>Pb,百喜草则为 Cu>Zn>Pb。香根草和百喜草的根系对 3种重金属都有较强的滞留效应 ,滞留率均在 50 %以上 ;其中香根草对重金属的滞留率又明显高于百喜草 ;而且 ,同一植物对不同的重金属的滞留率也明显不同 ,香根草对 Pb的滞留率最高 ,而百喜草对 Cu的滞留率显著高过对 Zn和 Pb。由于香根草的生物量明显大于百喜草 ,结果香根草对 Pb、Zn的吸收量比百喜草高。当用 2 5%的垃圾改良金属尾矿时 ,百喜草对重金属的吸收量即达最大 ;而香根草则在尾矿和垃圾各占 50 %的基质中吸收最多的重金属 ;因此 ,添加一定量的垃圾( 2 5%~ 50 %左右 )用于尾矿改良时 ,不仅能使尾矿得到更快的植被恢复与更高的植物修复效果 ,而且能使垃圾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总之 ,当开展对金属尾矿的植被恢复时 ,可选择种植抗性强、覆盖快的百喜草 ,但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百喜草 铅锌尾矿 生活垃圾 重金属 植物毒性 植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丽青 柴晓玲 +4 位作者 沈国辉 钱振官 王新其 李涛 沈革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63-66,共4页
香根草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大量快速繁殖。其基部分蘖节在MS+BA 4.0mg/L+NAA0.2mg/L培养基上具有72.7%的无菌芽诱导率;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11.7;芽苗培养于MS+IBA0.2mg/L+NAA0.2mg/L培养基上20... 香根草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大量快速繁殖。其基部分蘖节在MS+BA 4.0mg/L+NAA0.2mg/L培养基上具有72.7%的无菌芽诱导率;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11.7;芽苗培养于MS+IBA0.2mg/L+NAA0.2mg/L培养基上20d后,99.1%试管苗分化出良好的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对香根草护坡地植物群落早期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金根 薛建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0-526,共7页
为科学构建和有效管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护坡植物群落,尽早使其发挥生态功能,对不同刈割处理下建植初期的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进行连续2年的定点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增加植物群落中定居的物种数,且最先... 为科学构建和有效管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护坡植物群落,尽早使其发挥生态功能,对不同刈割处理下建植初期的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进行连续2年的定点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增加植物群落中定居的物种数,且最先在群落中定居的主要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豆科类(Leguminosae)物种,3类物种数占物种总数的46.67%-77.78%;刈割能提高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且表现出刈割频率高,群落丰富度指数高、群落优势度指数低的趋势。其中,2次/年刈割处理(4月上旬、6月上旬)总体表现最佳;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随着香根草优势种群地位逐步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但刈割会改变这种趋势;香根草在植物群落中起关键作用。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群落优势度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而与群落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护坡植物 刈割 植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