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为形赋义与为义塑形:非现实“再VP”的两种构式化路径——构式化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
1
作者
王世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约化而完成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形赋义路径。“再VP 3”由互动塑造引发噬同整合并产生新结构,新结构承袭复句语义而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义塑形路径。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不仅具有平行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有互动关系。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出发,可以对构式化和语法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将语法化的动因和诱因联系起来,值得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形赋义
为义塑形
再
vp
构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VP”结构隐性否定义的浮现与识解
2
作者
马婷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再+V(VP)+就+后果”等多种变体。其隐性否定义是在语用推理下产生的元语否定,说话人通过否定假设条件、凸显假设后果,来增强话语中的威慑效力,劝阻或制止听话人继续实施当前行为。听话人可以通过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对礼貌原则的有意违反,来识解其表达的隐性否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再
+
vp
”
隐性否定
威胁言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形赋义与为义塑形:非现实“再VP”的两种构式化路径——构式化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
1
作者
王世凯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文摘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约化而完成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形赋义路径。“再VP 3”由互动塑造引发噬同整合并产生新结构,新结构承袭复句语义而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义塑形路径。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不仅具有平行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有互动关系。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出发,可以对构式化和语法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将语法化的动因和诱因联系起来,值得深入讨论。
关键词
为形赋义
为义塑形
再
vp
构式化
Keywords
creating meaning for form
creating form for meaning
zai
(
再
)
vp
constructionaliz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VP”结构隐性否定义的浮现与识解
2
作者
马婷婷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文摘
“再+VP”结构既可以表示肯定,又可以表示否定。该结构表示隐性否定时构成祈使句,要求VP具有[+述人][+可控]的特征,多用来表示威胁、警告、劝阻的语用否定。该结构存在着“有本事/种/胆+再+VP”“再+VP+试试(看)”“再+(给我)+V+数量词”“再+V(VP)+就+后果”等多种变体。其隐性否定义是在语用推理下产生的元语否定,说话人通过否定假设条件、凸显假设后果,来增强话语中的威慑效力,劝阻或制止听话人继续实施当前行为。听话人可以通过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对礼貌原则的有意违反,来识解其表达的隐性否定义。
关键词
“
再
+
vp
”
隐性否定
威胁言语行为
Keywords
“
zai
(
再
)+
vp
”
implied negation
threatening speech and action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为形赋义与为义塑形:非现实“再VP”的两种构式化路径——构式化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
王世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VP”结构隐性否定义的浮现与识解
马婷婷
《现代语文》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