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oof and pillar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weak floor at a limestone mine 被引量:5
1
作者 Murphy Michael M. Ellenberger John L. +1 位作者 Esterhuizen Gabriel S. Miller Ti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471-476,共6页
A limestone mine in Ohio has had instability problems that have led to massive roof falls extending to the surfa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le that weak, moisture-sensitive floor has in the instability issues.Prev... A limestone mine in Ohio has had instability problems that have led to massive roof falls extending to the surfa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le that weak, moisture-sensitive floor has in the instability issues.Previous NIOSH research related to this subject did not include analysis for weak floor or weak bands and recommended that when such issues arise they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using a more advanced analysis. Therefore,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observed instability occurring on a large scale at the Ohio mine, FLAC3 D numerical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 that a weak floor has on roof and pillar stability. This case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limestone mine operator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weak floor causing the potential for roof collapse, pillar failure, and subsequent subside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limestone Ground control Case study weak floor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weak floor strata onlongwall face stability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2
作者 马金荣 DebasisDeb Y.P.Chugh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Higher production, better safety standard, and potential for automation are some of the benefits of longwall mining. Today, longwall face advances at a faster rate exposing many diversified rock layers in a short peri... Higher production, better safety standard, and potential for automation are some of the benefits of longwall mining. Today, longwall face advances at a faster rate exposing many diversified rock layer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is now a serious challenge to cope with ground control problems such as roof falls, face and floor failure, and excessive shield loading as fast as possible to minimize production and monetary losses. In Illinois Coal Mines, the existence of weak floor strata blow the coal seam may pose additional problems related to floor heaving, shield base punching, and associated roof and face fall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weak floor on longwall ground control are analyzed using two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A two leg 635 6 ton (700 short ton) yielding capacity shield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weak floor.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hicknes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weak floor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hield loa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ty of front abutment stress, failure zones in the surrounding strata, roof to floor convergence, and floor punching by the shield 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wall face weak floor finite element i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弱胶结软岩回采巷道强底鼓分层硬化支护技术研究
3
作者 黎劲东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33-240,共8页
针对泥质弱胶结软岩回采巷道强底鼓难控制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与工业试验的方法开展了底板分层硬化支护技术研究工作。首先,现场调研掌握了110207工作面回风巷底鼓量大于1000mm、底鼓处泥泞松软,具有底鼓量大且持... 针对泥质弱胶结软岩回采巷道强底鼓难控制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与工业试验的方法开展了底板分层硬化支护技术研究工作。首先,现场调研掌握了110207工作面回风巷底鼓量大于1000mm、底鼓处泥泞松软,具有底鼓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显著特征。通过分析岩样X衍射矿物成份明确了顶板淋水与底板高黏土矿物岩层共存是其变形的根本原因。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位移分布特征与分层硬化支护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底板非硬化情况下直接打设锚索无法控制大量底鼓,其原因是锚索预应力无法有效扩散。最后,提出了先采用混凝土薄层硬化封闭底板再锚索支护最后混凝土厚层硬化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强调了硬化隔离底板与加强支护的双重重要性,矿压监测数据证明,顶底板移近量最大维持到64mm,两帮移近量维持在102mm,后期的平均变形量维持在每天小于1mm,巷道围岩趋于稳定保证了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泥质弱胶结 回采巷道 底鼓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彭程 郭飞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盆底康复... 目的:分析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漏尿情况、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漏尿情况,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减退 盆底康复 低频神经肌肉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空间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宇霜 金浏 杜修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揭示了端部约束及现浇楼板对RC梁弯曲机制的影响机理.此外,对各国规范计算的受弯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空间约束会影响RC框架梁的破坏形态.固支梁的刚度和受弯承载力显著高于简支梁,固支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最高可达简支梁的3.06倍和4.10倍.添加现浇楼板可显著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与刚度.各国规范可准确地计算简支梁的受弯承载力.然而,计算的固支梁及楼盖梁的受弯承载力极其保守,剪跨比为5.0的固支加板梁的受弯承载力模拟值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规范值的6.25倍、6.76倍和6.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结构空间约束 端部约束 现浇楼板 强梁弱柱 细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软弱底板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清艳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古城煤矿为高瓦斯矿井,为实现Y形通风,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在N1303工作面辅助运输巷进行了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巷道底板为软弱的煤层或砂质泥岩,确定采用混凝土巷旁充填的方式。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强度和不同宽度下的巷... 古城煤矿为高瓦斯矿井,为实现Y形通风,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在N1303工作面辅助运输巷进行了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巷道底板为软弱的煤层或砂质泥岩,确定采用混凝土巷旁充填的方式。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强度和不同宽度下的巷道变形情况进行了模拟,确定采用混凝土强度为C30、宽度为1.5 m。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加固措施,针对软弱底板变形大的问题,采用底板掏槽,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工作面回采过后的矿压观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小,能够满足二次回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软弱底板 沿空留巷 混凝土充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7
作者 赖波池 刘兴亮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S1期100-102,共3页
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落地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常见的就有梯控系统与弱电智能化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对接问题、派梯系统的认证设备及选层器的实施界面划分问题等。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介绍,帮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相关问题,最... 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落地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常见的就有梯控系统与弱电智能化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对接问题、派梯系统的认证设备及选层器的实施界面划分问题等。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介绍,帮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相关问题,最终实现梯控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监控系统 弱电智能化系统 对接 选层器 认证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煤岩软底巷道底鼓控制技术 被引量:36
8
作者 孙玉宁 周鸿超 +1 位作者 周建荣 熊祖强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己15半煤岩软底巷道底鼓一直是困扰平煤集团三环公司的重大问题.以该巷道大范围内的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巷道底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得出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和支护形式是产生底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锚注加固底板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案,... 己15半煤岩软底巷道底鼓一直是困扰平煤集团三环公司的重大问题.以该巷道大范围内的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巷道底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得出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和支护形式是产生底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锚注加固底板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案,并对其支护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使用普通锚网支护和锚注支护加固底板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锚注加固底板前后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现场结果表明:锚注加固技术显著提高了底板岩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巷道的支护效果,有效的控制了半煤岩软底巷道的底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煤岩软底巷道 锚注支护 数值模拟 底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岭隧道底鼓机理分析 被引量:59
9
作者 汪洋 唐雄俊 +1 位作者 谭显坤 王元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30-2534,共5页
结合十漫高速公路云岭隧道建设,分析了隧道底鼓的形式和发展过程,研究了影响隧道底鼓的多个因素,在分析隧道仰拱稳定性的基础上,推导了隧道底鼓的表达式,并通过现场监测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对隧道底鼓机制进行分析,正确认识了围岩的变... 结合十漫高速公路云岭隧道建设,分析了隧道底鼓的形式和发展过程,研究了影响隧道底鼓的多个因素,在分析隧道仰拱稳定性的基础上,推导了隧道底鼓的表达式,并通过现场监测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对隧道底鼓机制进行分析,正确认识了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隧道底鼓的治理措施。其研究结果不仅为优化隧道的支护体系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指导隧道现场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软弱围岩 仰拱底鼓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华 叶艳霞 +3 位作者 朱钦 张国振 金池 张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3,50,共6页
建立29个带填充墙的10层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填充墙的材料、空间布置、各层墙数量等因素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分析表明:填充墙材料对自振周期影响较小,而"薄弱层"填充墙的数量及其在楼层中的位置是影响周期的两个主要... 建立29个带填充墙的10层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填充墙的材料、空间布置、各层墙数量等因素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分析表明:填充墙材料对自振周期影响较小,而"薄弱层"填充墙的数量及其在楼层中的位置是影响周期的两个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提出考虑填充墙影响的框架结构自振周期修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填充墙 自振周期 薄弱层
原文传递
加固巷道帮、角控制底臌的研究 被引量:108
11
作者 侯朝炯 何亚男 +2 位作者 李晓 侯立宏 姚国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对控制巷道底臌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固巷道软弱围岩帮、角(主要是底角)控制底臌的新方法。计算机数值模拟及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加固不同部位对控制底臌均有一定效果。当载荷<1.9MPa时,加固顶板或底板控制... 对控制巷道底臌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固巷道软弱围岩帮、角(主要是底角)控制底臌的新方法。计算机数值模拟及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加固不同部位对控制底臌均有一定效果。当载荷<1.9MPa时,加固顶板或底板控制底臌的效果均较好;当载荷>1.9MPa时则以加固两帮控制巷道底臌的效果最好,这种方法在柳新煤矿、黄塘岭煤矿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均获得了控制巷道底臌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底臌 煤矿 巷道加固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底板特厚煤层综放面矿压特征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向阳 冯飞胜 成云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35-140,共6页
水帘洞煤矿3802工作面是彬长矿区首个采用8m小区段煤柱护巷、面临软弱底板问题的特厚煤层工作面,生产条件复杂,类似开采技术经验较少。针对此问题,采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手段,明确软弱底板对综放面矿压影响机理;... 水帘洞煤矿3802工作面是彬长矿区首个采用8m小区段煤柱护巷、面临软弱底板问题的特厚煤层工作面,生产条件复杂,类似开采技术经验较少。针对此问题,采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手段,明确软弱底板对综放面矿压影响机理;通过现场实测,对3802工作面矿压特征和覆岩移动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底板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面较一般底板下特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特征不同,软弱底板吸收能量,将应力转移到深处,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冲击地压危险,同时矿山压力显现平缓不明显,动载系数小。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稳定,研究结果可以在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底板 特厚煤层 矿压特征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巷急剧底鼓全程力学作用机制及控制原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亚明 高明仕 刘永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针对深部煤巷底板冲击失稳问题,对比分析了软弱与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异同,探讨了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形成机制、发展全程、控制原理。研究表明:脆硬岩层底板急剧底鼓经历了"形变蓄能-裂变耗能-运移震动-闭锁稳定"4个主要过程,... 针对深部煤巷底板冲击失稳问题,对比分析了软弱与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异同,探讨了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形成机制、发展全程、控制原理。研究表明:脆硬岩层底板急剧底鼓经历了"形变蓄能-裂变耗能-运移震动-闭锁稳定"4个主要过程,底板结构由"蓄能弓"向"翼形块"转变,伴随底板能量运作模式不断调整改变。采用"支-卸"结合方式,是深部煤巷急剧底鼓较为可行的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底鼓 软弱底板 脆硬底板 裂隙演变 能量释放
原文传递
层状围岩隧道大变形等级判别及处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巩江峰 朱勇 张广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5,共5页
研究目的:隧道大变形的处理俨然已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而其中层状围岩的大变形几乎占到90%以上,极大地困扰着隧道的建设者。针对层状围岩正交各向异性的特点,国内研究较少,采用以各向同性为理论基础的强度应力比理论判定层状围岩大变... 研究目的:隧道大变形的处理俨然已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而其中层状围岩的大变形几乎占到90%以上,极大地困扰着隧道的建设者。针对层状围岩正交各向异性的特点,国内研究较少,采用以各向同性为理论基础的强度应力比理论判定层状围岩大变形等级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在建铁路成兰线、成昆线的隧道大变形处理,剖析当下一些对层状围岩大变形认识的误区,从而提出适合层状围岩大变形判别的标准。研究结论:(1)采用强度应力比判定正交各向异性的层状围岩大变形等级,因局限性较大,仅适合一些薄层状的千枚岩、断层压碎岩等各向差异较小的围岩;(2)结合变形监控量测情况,并根据层状围岩软弱夹层的含量来判断大变形的等级,该方法简单、可靠;(3)层状围岩破坏时大致经历"软弱夹层屈服破坏、变形→相邻临空侧岩层的破坏、变形→支护结构变形、开裂、侵限"的过程;(4)层状围岩的变形和破坏主要是在层状围岩中软弱夹层的法线方向上,设计者应根据岩层的产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设计;(5)本研究结论可适用于隧道工程中各类层状围岩下隧道大变形的等级判定及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大变形 层状围岩 软弱夹层 隧底隆起 正交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层薄弱层框架结构的柱顶隔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应雄 祁皑 颜学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以某首层架空的5层实际框架结构为背景,进行了首层为薄弱层的建筑结构柱顶隔震性能分析。时程分析表明:在7度地震作用下,隔震上部结构减震效果明显;下部结构(独立柱)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其变形仍处于弹性阶段,证明了柱顶隔震技术显著地... 以某首层架空的5层实际框架结构为背景,进行了首层为薄弱层的建筑结构柱顶隔震性能分析。时程分析表明:在7度地震作用下,隔震上部结构减震效果明显;下部结构(独立柱)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其变形仍处于弹性阶段,证明了柱顶隔震技术显著地提高了首层薄弱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加了首层的变形能力,改善了首层薄弱的特点。同时分析了独立柱的受力与抗震设计,表明合理的独立柱设计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地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薄弱层 首层柱顶隔震 时程分析 独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摩擦阻尼器的钢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文晖 朱必永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设计制作了一种活塞式常摩擦力阻尼器,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个5层钢框架模型,在其第1层、第3层和第5层薄弱层分别设置摩擦阻尼器支撑,进行了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摩擦阻尼器能够有效地... 设计制作了一种活塞式常摩擦力阻尼器,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个5层钢框架模型,在其第1层、第3层和第5层薄弱层分别设置摩擦阻尼器支撑,进行了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摩擦阻尼器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层 耗能阻尼器支撑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采流变性软岩巷道底鼓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其胜 李夕兵 李地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9,150,共4页
根据马路坪矿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现场调查和实测结果,分析了流变性软岩巷道底鼓的形成原因是紫红色页岩膨胀性较强和水的渗入,且随开采深度加大,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巷道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应力位移分... 根据马路坪矿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现场调查和实测结果,分析了流变性软岩巷道底鼓的形成原因是紫红色页岩膨胀性较强和水的渗入,且随开采深度加大,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巷道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应力位移分布情况,提出了控制巷道底鼓的技术措施和支护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底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 软岩巷道 底鼓原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软弱基底内部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关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为解决露天矿软弱基底内部排土场极易滑坡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对露天矿软弱基底引起内部排土场滑坡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内部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内部排土场滑坡机理主要为单台阶圆弧滑移和整体"坐落—滑... 为解决露天矿软弱基底内部排土场极易滑坡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对露天矿软弱基底引起内部排土场滑坡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内部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内部排土场滑坡机理主要为单台阶圆弧滑移和整体"坐落—滑移式"破坏2种形式,提出了内部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建立基底导水盲疏导系统,控制内部排土场边坡角12°以内,进行内部排土场基底改造,建立内部排土场位移监测系统等内部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解决了内部排土场极易滑坡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软弱基底 内部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大厦SRC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朔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共3页
上海银行大厦是一幢高230m的超高层办公大楼。地下室采用桩筏基础和地下连续墙。主楼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分别针对层6以下的薄弱层、层14的转换层、层30的刚性层采取了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并通过了抗震... 上海银行大厦是一幢高230m的超高层办公大楼。地下室采用桩筏基础和地下连续墙。主楼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分别针对层6以下的薄弱层、层14的转换层、层30的刚性层采取了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并通过了抗震超限审查。主楼和裙房间采用大跨鱼腹桁架,桁架下弦采用高强度预应力钢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薄弱层 转换层 刚性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隔震技术在铁路上盖物业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怀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7-163,共7页
铁路上盖物业开发受到铁路车场的限制,上部结构的竖向构件难以直接贯通落地,为解决大底盘与上部结构刚度突变的问题,提出采用高位层间隔震技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高位层间隔震体系可以解决铁路上盖物业开发竖向构件无法落地的问题;合... 铁路上盖物业开发受到铁路车场的限制,上部结构的竖向构件难以直接贯通落地,为解决大底盘与上部结构刚度突变的问题,提出采用高位层间隔震技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高位层间隔震体系可以解决铁路上盖物业开发竖向构件无法落地的问题;合理选用隔震层的等效周期和阻尼比,对隔震层支座选型、上部结构的隔震效果以及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至关重要;为避免结构发生倾覆,控制隔震层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拉应力对整个结构的安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上盖物业开发 薄弱楼层 高位层间隔震 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