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direct writing and micro detonation of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containing O/W emulsion binder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xiong Xie Chong-wei An +4 位作者 Bao-yun Ye Jia-qing Mu Chun-yan Li Min-jie Li Song-jin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40-1348,共9页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ovel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for MEMS initiation systems via DIW technology.We designed PVA/GAP into an oil-in-water(O/W)emulsion,in the way that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PVA as water phase,the ethyl acetate solution of GAP as oil phase,the combination of Tween 80 and SDS as emulsifier,BPS as a curing agent of GAP.The ideal formulation with good shear-thinning rheology properties and clear gel point was prepared using only 10 wt%emulsion.The dual-cured network formed during the curing process made the printed sample hav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printed samples had satisfactory molding effect without cracks or fractures,the crystal form of CL-20 not changed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have improved.Deposition of explosive inks via DIW in micro-scale grooves had excellent detonation performances,which critical detonation size was 1×0.045 mm,detonation velocity was 7129 m/s and when the corner reaching 150°can still detonated stably.This study may open new avenues for developing binder systems in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writing Explosive ink Emulsion binder system CL-20 based energetic composites Micron deto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洋洋 刘皓 +2 位作者 姚亚群 鲍俊杰 黄毅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以聚酯多元醇XCP-2000PM和XCP-2000IP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酯型水性聚氨酯(X-WPU),采用乳液性能、水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了XCP-2000PM和XCP-2000IPS添加量对X-WPU性能的影响,... 以聚酯多元醇XCP-2000PM和XCP-2000IP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酯型水性聚氨酯(X-WPU),采用乳液性能、水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了XCP-2000PM和XCP-2000IPS添加量对X-W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CP-2000IPS在软段中比例的增大,X-WPU乳液粒径逐渐增大,膜水接触角和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XCP-2000IPS在软段中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XWPU3综合性能最佳,乳液平均粒径为95.7 nm,薄膜24 h吸水率为6.8%,表面水接触角为84.64°,膜的拉伸强度为20.86 MPa。以X-WPU3为连接料与水性色浆、助剂制备水性油墨,结果表明,水性油墨具有较好的初干性、复溶性、耐水性及附着牢度,墨膜在水中浸泡24 h未脱落溶解,附着牢度达到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软段 水性聚氨酯 连接料 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交联水性聚氨酯油墨连结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崔香 杨智慧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144,共7页
分别采用二官能度的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磺酸钠(A95)、多官能度的二亚乙烯三胺(DETA)和三亚乙烯四胺(TETA)作为扩链剂或交联剂,合成了3种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结果表明,DETA能显著提高WPU的相对分子质量、粘接性能及耐水性能... 分别采用二官能度的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磺酸钠(A95)、多官能度的二亚乙烯三胺(DETA)和三亚乙烯四胺(TETA)作为扩链剂或交联剂,合成了3种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结果表明,DETA能显著提高WPU的相对分子质量、粘接性能及耐水性能。但是,单独采用DETA制备WPU的储存期较短(>4个月)。因此,利用A95与DETA的协同作用,采用不同摩尔比的A95/DETA(4:1、3:2、2:3、1:4)作为混合扩链剂(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WPU。结果显示,WPU分散体的固含量约为33%、pH=7~8、平均粒径为117.8~372.3 nm。当A95/DETA的摩尔比为2:3时,WPU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粘接性能、力学性能、抗水抗油性能及较高的相分离程度。WPU制备在过程中仅需添加3%~4%的有机溶剂,可以直接用作水基油墨连结料,避免溶剂的回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二亚乙烯三胺 交联改性 油墨连结料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基O/W型悬浮油墨的喷墨打印成型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晓虹 徐传豪 +4 位作者 李千兵 牛康 高磊 安崇伟 王晶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500,共9页
为探究乳液型炸药油墨与喷墨打印工艺结合的可行性,设计了以氟碳树脂(FEVE)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水相的水包油(O/W)型双组分黏结剂体系,并选用微纳米HMX为主体炸药,制备O/W悬浮型炸药油墨进行了喷墨打印。采用电... 为探究乳液型炸药油墨与喷墨打印工艺结合的可行性,设计了以氟碳树脂(FEVE)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水相的水包油(O/W)型双组分黏结剂体系,并选用微纳米HMX为主体炸药,制备O/W悬浮型炸药油墨进行了喷墨打印。采用电子密度测试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同步热分析TG-DSC、撞击和摩擦感度测试仪对喷墨打印成型样品的密度、形貌、力学性能、热安全性能、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进行了表征,对喷墨打印成型样品的爆速和临界尺寸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喷墨打印成型样品表面较平整,线平均粗糙度为7.346µm,且内部颗粒分布紧实,内部的HMX未转晶,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较好。样品的实测密度为1.5326 g·cm^(-1)(83%TMD);样品的撞击能为7 J,摩擦荷重为144 N,截面尺寸1 mm×1mm打印样品的爆速为7076 m·s^(-1)和临界尺寸为1 mm×0.087 mm,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和微尺度爆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油型黏结剂体系 炸药油墨 微纳米HMX 喷墨打印 微尺度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核壳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5
作者 丁帅帅 程相林 +1 位作者 亓子怡 王小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5-1624,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丙烯酸乳液“热黏冷脆”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制备了软核硬壳粒子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设计结构,探究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G、DS... 为了解决传统丙烯酸乳液“热黏冷脆”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制备了软核硬壳粒子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设计结构,探究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G、DSC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当w(St)=15.0%(以核层和壳层所有单体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核层与壳层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为–10.0和30.0℃,核层交联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和壳层交联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2.0%时,乳液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较好。与未加交联单体的均相粒子结构相比,核壳结构聚合物的最大热黏温度提高90℃,吸水率降低10.77%,缓解了水墨涂层的高温回黏问题,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连接料 丙烯酸酯乳液 硅烷偶联剂 核壳结构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基水性油墨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方长青 张茂荣 +1 位作者 任鹏刚 骆光林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聚氨酯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溶剂性、粘接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高光泽、保光性等性能优势。以聚氨酯为主要粘结料,通过添加适量助剂,进行水性油墨的制备实验,并对聚氨酯基水性油墨的抗水性、光泽度、初干性、细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 聚氨酯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溶剂性、粘接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高光泽、保光性等性能优势。以聚氨酯为主要粘结料,通过添加适量助剂,进行水性油墨的制备实验,并对聚氨酯基水性油墨的抗水性、光泽度、初干性、细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聚氨酯代替传统树脂粘结料,能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环保型水性油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粘结料 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墨用聚氨酯粘合剂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文欣 张卫红 +3 位作者 余立明 侯静 魏红宇 胡志刚 《河南科学》 2000年第4期381-383,共3页
以聚醚多元醇 ,含羟基的氯乙烯共聚物 ,小分子扩链剂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用于塑料印刷油墨的聚氨酯粘合剂。文中讨论了所用主要原料之间的比例、合成工艺 。
关键词 聚氨酯 油墨 胶粘剂 合成工艺 塑料印刷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基比对水性凹印油墨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蓓青 魏先福 +1 位作者 高洁 陈跃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7,共3页
在颜料含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颜料与树脂的比例(即颜基比)来配制4色水性凹印油墨基墨,测试所配制基墨的分散性和粘度,研究颜基比对油墨分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颜基比对油墨的分散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种类颜料配制油墨的最佳... 在颜料含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颜料与树脂的比例(即颜基比)来配制4色水性凹印油墨基墨,测试所配制基墨的分散性和粘度,研究颜基比对油墨分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颜基比对油墨的分散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种类颜料配制油墨的最佳颜基比是不同的;油墨的分散性对油墨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油墨的分散性不好,粘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凹印油墨 颜基比 基墨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水性油墨制备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小芳 李昭 孙建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67-175,共9页
研究国内外水性油墨最新制备技术,并重点分析水性油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水性油墨连接料制备技术与改性研究进展,分析水性油墨应用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水性油墨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制备性能... 研究国内外水性油墨最新制备技术,并重点分析水性油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水性油墨连接料制备技术与改性研究进展,分析水性油墨应用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水性油墨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性连结料树脂,即水性聚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以及纳米改性连接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水性油墨在柔印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但在凹版塑料薄膜印刷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关于水性油墨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应积极鼓励水性油墨的承印基材从单一的瓦楞纸、纸张向多种非吸收材料发展;印刷方式从水性柔印向水性凹印方向逐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连接料 制备 改性 水性柔印 水性凹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关键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亮 夏正斌 +1 位作者 杨涛 钟理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58,共5页
综述了食品包装用水性聚氨酯(WPU)油墨连接料的耐蒸煮性(热稳定性、耐水性和附着性能)、干燥速率和复溶性等关键性能的特点及改善方法,提出了采用对称结构的二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及结构规整的耐水解性较好的聚酯多元醇为主要原料,... 综述了食品包装用水性聚氨酯(WPU)油墨连接料的耐蒸煮性(热稳定性、耐水性和附着性能)、干燥速率和复溶性等关键性能的特点及改善方法,提出了采用对称结构的二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及结构规整的耐水解性较好的聚酯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高固含量WPU可获得较好的耐蒸煮性和干燥速率;在此基础上,制备亲水性低聚物包围疏水性聚合物的复合乳液(或掺杂过度金属螯合物),可平衡WPU油墨的复溶性和耐水性,从而满足WPU油墨的印刷适性。最后对WPU油墨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水性聚氨酯 油墨 连接料 耐蒸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布过程对涂层结构及油墨吸收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娟 臧永华 +1 位作者 杜艳芬 吴振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共4页
考察了涂布加工过程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油墨吸收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但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在室温干燥时,涂层表面结构较为开放,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 考察了涂布加工过程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油墨吸收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但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在室温干燥时,涂层表面结构较为开放,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孔隙率。在高温干燥时,胶黏剂更容易迁移到涂层表面,在表面形成封闭的胶乳膜,此时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固化 油墨吸收性 孔隙率 胶黏剂迁移 表面胶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酪素制备水性油墨连接料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群娜 马建中 +1 位作者 高党鸽 吕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136,共6页
对酪素及水性油墨连接料的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了简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改性酪素和水性油墨连接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改性酪素在制备水性油墨连接料领域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改性酪素 水性油墨 连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松香酯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晖 邵军强 程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52,共6页
研究了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松香酯的合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丙烯酸改性松香与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0.04,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改性松香重量的0.7%,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2h。将该树脂用于水溶性油墨的连结料及丙烯酸系乳... 研究了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松香酯的合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丙烯酸改性松香与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0.04,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改性松香重量的0.7%,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2h。将该树脂用于水溶性油墨的连结料及丙烯酸系乳液的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改性 松香酯 增稠剂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VA对涂布彩色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烨 陈蕴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涂料中胶粘剂的用量直接影响纸张的印刷表面强度、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和吸收性。讨论了胶粘剂需求量的测定以及不同PVA对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喷墨打印 胶粘剂 P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冉岚 王正祥 李玉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4,39,共4页
指出了聚酯型聚氨酯油墨使用简便、性能稳定、附着力强、光泽度优、耐热性好,能适合各种印刷方式。在制备聚酯多元醇的基础上,通过扩链反应,制备了酯溶性聚氨酯及聚氨酯油墨,并利用红外等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聚氨酯 酯型油墨连接料 脂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婷婷 张英强 吴蓁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首先从环保油墨的种类出发,介绍了水性油墨(WI)连接料用水性丙烯酸树脂(WAR)的优缺点;然后从功能单体改性WAR、WAR与其他树脂共聚、改善乳液聚合工艺和加入纳米颗粒等方面,论述了WI用WAR的改性研究;最后对WI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性油墨 丙烯酸酯树脂 连接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墨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金雪 甘厚磊 +2 位作者 王罗新 邹汉涛 易长海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的发展现状、原理和工艺,主要对喷墨印花墨水作了详细的分类介绍,并描述了国内外水性墨水和溶剂型墨水的研究现状,尤其对喷墨印花高分子染料墨水和油墨,以及喷墨印花颜料油墨用粘结剂作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数码喷墨印花 墨水 高分子染料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连接料的柔印水墨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官燕燕 陈海生 +1 位作者 李娜 付文亭 《塑料包装》 CAS 2018年第6期44-47,共4页
研究柔印水墨中的水性丙烯酸树脂连接料,及其合成和改性技术,考虑形成两种树脂的复合乳液,提高树脂在成膜过程中的交联度,让各组分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改善水墨印刷适性。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整理水性丙烯酸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柔印... 研究柔印水墨中的水性丙烯酸树脂连接料,及其合成和改性技术,考虑形成两种树脂的复合乳液,提高树脂在成膜过程中的交联度,让各组分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改善水墨印刷适性。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整理水性丙烯酸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柔印水性油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连接料 水性丙烯酸树脂 柔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及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敬芳 李雪峰 王夏琴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6,共5页
以水性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核层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以水性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核层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粒径分析等方法对乳液及其所成乳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定.另外,还对PUA复合乳液及以其作为粘合剂所制成的数码喷墨印花墨水(乳液墨水)进行了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UA复合乳液在高速率剪切条件下呈现牛顿流体的特性,粘性在乳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乳液墨水也表现出相似的流变学性能,乳液粒子与颜料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PUA复合乳液 乳液粘合剂 数码喷墨印花墨水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喷墨印花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如馨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5-19,共5页
织物喷墨印花具有流程短、瞬时应答、适应性宽等常规印花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是近年来最具开发潜力的织物印花新技术。本研究报告了该技术的最新发展,讨论了其喷墨系统技术和油墨系统组成,并列示了其应用于棉。
关键词 喷墨印花 油墨系统 色素 印花粘合剂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