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救心丹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GDF-15、vWF的影响
1
作者 王馨 马俊 +2 位作者 夏洁 魏鹂蔓 魏玉洁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活血救心丹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纳入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 目的:观察活血救心丹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纳入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救心丹,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GDF-15、血浆D-二聚体(DD)、血清vWF、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出血性事件发生人数,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和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B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血清GDF-15、vW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清GDF-15、vW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救心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气虚血瘀型)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预防血栓形成,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该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GDF-15和vWF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整体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房颤 气虚血瘀证 活血救心丹 血清GDF-15 血清vw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化癥方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VEGF、CTGF、CD31及vW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安丽 赵鲲鹏 +4 位作者 张秋菊 李婕妠 陈世玉 郭嘉琪 张铭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6期19-27,共9页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为研究对象,研究舒肝化癥方(SGHZD)对大鼠肝纤维化血瘀证的影响及机理,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SGHZD抗...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为研究对象,研究舒肝化癥方(SGHZD)对大鼠肝纤维化血瘀证的影响及机理,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SGHZD抗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SPF级SD大鼠,雄性,54只,按随机原则分成空白组、模型组(2.0 mg/kg 40%CCl_(4)橄榄油溶液+等量的0.9%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2.0 mg/kg 40%CCl_(4)橄榄油溶液+0.2 mg/kg秋水仙碱溶液)、SGHZD高剂量组(2.0 mg/kg 40%CCl_(4)橄榄油溶液+29.52g/kgSGHZD)、SGHZD中剂量组(2.0 mg/kg 40%CCl_(4)橄榄油溶液+14.76 g/kgSGHZD)和SGHZD低剂量组(2.0 mg/kg 40%CCl_(4)橄榄油溶液+7.38 g/kgSGHZD),各9只。造模时间为8周,每周2次,从造模第2天起,用药治疗每天1次,治疗8周,实验期间动态监测所有大鼠的生理情况,马松染色(Masson)对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进行观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VEGF、CTGF、CD31、vWF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CTGF,CD31,vW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整体状况明显下降,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区形成假小叶,并伴有纤维间隔形成,胶原纤维沉积增多且有显著意义(P<0.05);RT-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EGF、CTGF、CD31、vW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SGHZD组各剂量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纤维间隔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EGF、CTGF、CD31、vW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下降,但以阳性对照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好(P均<0.05);将Masson染色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与VEGF、CTGF、CD31及vWF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EGF、CTGF、CD31及vWF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表达上调,而在SGHZD抗肝纤维化过程中随着胶原容积分数减少其表达减少;对VEGF、CTGF、CD31及vWF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EGF、CTGF、CD31及vWF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中和SGHZD抗肝纤维化的过程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GHZD对CCl_(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VEGF、CTGF、CD31及vWF的表达、病理性血管生成、肝窦毛细血管化及肝纤维化血瘀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肝纤维化 舒肝化癥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及与vWF、RDW、sICAM-1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百祥 徐晶晶 韩全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74-677,682,共5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及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的关系。方法选取唐山弘慈医院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择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及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的关系。方法选取唐山弘慈医院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根据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狭窄组31例和非狭窄组71例,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 WF、RDW、sICAM-1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Gensini评分及vWF、RDW、sICAM-1水平均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vWF、RDW、sICAM-1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9、0.325、0.450,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及高水平的vWF、RDW、sICAM-1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vWF、RDW及sICAM-1预测CHD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760、0.771(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及高水平的vWF、RDW、sICAM-1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水平指导PCI术后的进一步治疗,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红细胞分布宽度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ARD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C-16、Ang-2、vWF的影响
4
作者 赵书敏 高云霞 +1 位作者 刘珍 刘倩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研究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血管生成-2(Ang-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脓毒症... 目的研究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血管生成-2(Ang-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脓毒症ARDS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行常规对症治疗+凉膈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两组治疗7 d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清CC-16、Ang-2、vWF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62±0.58)、(8.76±0.90)d,均小于对照组[(8.94±0.92)、(13.87±1.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为(9.79±1.04)分,低于对照组[(13.59±1.57)分],PaO_(2)、PaO_(2)/FiO_(2)、SaO_(2)分别为(94.29±9.65)mmHg、(326.08±35.86)mmHg、1.03±0.12,均高于对照组[(80.38±8.42)mmHg、(268.69±28.75)mmHg、0.88±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血清CC-16、Ang-2、vWF水平分别为(42.73±4.45)ng/L、2083(1879,2205)pg/mL、(4.95±0.52)μg/mL,均低于对照组[(49.35±5.14)ng/L、2749(2562,3075)pg/mL、(5.53±0.5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ARDS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其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清CC-16、Ang-2、vWF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凉膈散 CC-16 ANG-2 vw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WF、AT-Ⅲ、凝血因子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预测价值
5
作者 胡绍山 杨婧 +6 位作者 吕佳珺 李苹菊 刘清清 马红琳 金秋 王莎 董程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01-1506,1513,共7页
目的探讨VWF、AT-Ⅲ、凝血因子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1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Child-Pugh... 目的探讨VWF、AT-Ⅲ、凝血因子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1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分析影响ACLF的相关因素,并评估VWF、AT-Ⅲ、凝血因子对ACL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低MELD组相比,高MELD组IL-6、PCT、CRP、VW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因子Ⅷ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9,P=0.866);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Ⅻ和AT-Ⅲ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IL-6、PCT、CRP、VWF、AT-Ⅲ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中,PCT、CRP、VWF、AT-Ⅲ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Ⅺ、Ⅻ与ACLF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VWF、AT-Ⅲ为ACLF是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AT-Ⅲ、VWF诊断效能ROC曲线分析,AT-Ⅲ的AUC值为0.873(P<0.001),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3.1%;VWF的AUC值为0.699(P=0.002),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79.6%。结论肝硬化患者的IL-6、PCT、CRP、VWF、AT-Ⅲ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存在差异;肝硬化患者MELD评分增大,IL-6、PCT、CRP、VWF水平升高,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Ⅻ和AT-Ⅲ水平降低;AT-Ⅲ、VWF是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一定程度预测ACLF的发生,为ACLF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vwf AT-Ⅲ 凝血因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WF:Ag国产试剂盒的性能验证研究
6
作者 杨伟民 马立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917-921,977,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vWF:Ag(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进口血凝检测系统上的检测性能。方法共收集2023年4月至7月北京友谊医院西城院区157例住院患者和40例表观健康人员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vWF:Ag试剂检测质控在靶值宣称的范围内,再进行试... 目的评价国产vWF:Ag(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进口血凝检测系统上的检测性能。方法共收集2023年4月至7月北京友谊医院西城院区157例住院患者和40例表观健康人员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vWF:Ag试剂检测质控在靶值宣称的范围内,再进行试剂的性能验证。选取vWF:Ag国产试剂质控品进行精密度评价;选取北京九强公司的工作校准品进行正确度验证;选取高、低值临床样本进行线性范围评价;选取表观健康人群样本进行参考区间验证;选取50例高、中、低值均匀分布临床样本,将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的结果进行比对,并计算两者相关性和相对偏差;对国产试剂盒对干扰物质(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脂肪乳)的抗干扰性能进行验证。结果vWF:Ag国产试剂高、中、低3个质控浓度的批内精密度CV、批间精密度CV和总精密度CV均<10%。正确度两个水平的工作校准品与靶值的偏倚分别为-2.0%和3.3%,均<±10%。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大于0.995,偏差<±15%,验证的线性范围为10%~253%。O型血人群参考范围为47.8%~138.5%、非O型血人群参考范围为76.5%~163.0%,验证通过。干扰物质胆红素≤40mg/dL,血红蛋白≤150mg/dL,脂肪乳≤600mg/dL,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偏差<±10%,满足试剂要求。结论在沃芬全自动血凝分析仪ACL TOP500检测系统上,vWF:Ag(胶乳免疫比浊法)国产试剂盒性能良好,符合实验室检测质量要求,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wf:AG 国产体外诊断试剂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和FDP及vWF检测对不同年龄不同孕期孕产妇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陈超超 林黎 毕晓洁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台州地区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产妇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303名作为试验组,根据不同孕周分为孕早期组104名(... 目的 探讨台州地区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产妇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303名作为试验组,根据不同孕周分为孕早期组104名(孕周<12周)、孕中期组92名(孕12~28周)、孕晚期组107名(孕≥28周)3组,再根据年龄分为<35周岁组、≥35周岁组;另选取同期在院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10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D-二聚体、FDP和vWF:Ag水平检测,比较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D-二聚体、FDP、vWF:A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组D-二聚体、FDP、vWF:Ag水平高于孕中期组、孕早期组(P<0.05)。同一年龄组,孕早期组、孕中期组D-二聚体、FDP、vWF: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组血浆D-二聚体、FDP、vWF:Ag水平高于孕早期组及孕中期组(P<0.05)。同一孕期,≥35岁组D-二聚体、FDP、vWF:Ag水平高于<35岁组(P<0.05)。结论 高龄孕产妇处于孕晚期时,D-二聚体、FDP、vWF:Ag增高可能与生理性高凝状态有关,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年龄不同孕期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D-二聚体 FDP vwf: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和vWF因子联合检测对流感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陈仲桓 周少雄 +2 位作者 冉江帆 蔡晓梅 叶缪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S0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vWF联合检测对重症流感肺炎患者早期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入住该院呼吸科及ICU的成年流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重症肺炎组(3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32例),两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均衡。在...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vWF联合检测对重症流感肺炎患者早期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入住该院呼吸科及ICU的成年流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重症肺炎组(3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32例),两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均衡。在收入院首日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DD)和vWF:Ag水平,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浆DD水平[3.80(1.42,10.62)ng/mL]和vWF:Ag水平[365.0(233.3,492.8)%]较非重症肺炎组DD水平[0.76(0.56,0.87)ng/mL]和vWF:Ag水平[201.5(150.5,266.5)%]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D和vWF:Ag单独用于鉴别重症和非重症肺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39和0.799,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91 ng/mL和344.5%。DD、vWF:Ag、串联和并联的阳性预测值(PPR)分别为83.3%、90.0%、100%和79.5%,阴性预测值(NPR)分别为92.9%、68.2%、68.1%和96.0%。结论DD和vWF:Ag联合用于鉴别重症和非重症肺炎,指标串联PPR接近100%,误诊率接近0,较单一指标DD误诊率16.7%有明显下降,用于肺炎重症预警的价值较大。两个指标并联NPR为96.0%,漏诊率4.0%,较单一指标DD漏诊率7.1%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用于肺炎重症排除的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D-二聚体 vwf因子 联合试验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艾烟长期干预对大鼠血清vWF及ox-LD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佳 赵百孝 +7 位作者 韩丽 刘平 王磊 白桦 黄剑 刘钧天 朱茂祥 杨陟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59-86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血液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艾烟提供参考。方法:将1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2只分别暴露于0%、10%、40%、70%浓度(以染毒柜不透光率度量),每天20min,26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组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血液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艾烟提供参考。方法:将1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2只分别暴露于0%、10%、40%、70%浓度(以染毒柜不透光率度量),每天20min,26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组大鼠血清中vWF、ox-LDL的含量。结果:vWF含量随艾烟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低、中、高浓度组vWF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浓度组艾烟干预后,血清中ox-LDL含量显著性升高,其余各组ox-LDL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艾烟可使血小板聚集程度下降,提示艾烟可能具有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2)低浓度艾烟对血管内皮未见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艾烟 vwf OX-LDL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琦 牛文彦 +2 位作者 李晓亮 苏桂新 孙续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 T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ROC曲线得出当Hcy临界值为9.11μmol/L时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6%,e NOS临界值为437.30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s TM临界值为7.43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96%,hs-CRP临界值为3.38 mg/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0%,v WF临界值为194.85 ng/m 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80%。结论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C反应蛋白质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vWF及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雪梅 符德玉 +4 位作者 王世红 何淑寅 祖亮华 辛效毅 赵彦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在各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火亢盛组显著高于阴虚阳亢组及痰湿壅盛组(P<0.01);肝火亢盛组IR显著高于痰湿壅盛组(P<0.01),各组间IR水平为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高血压病患者阴阳两虚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vWF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8,P<0.01)。年龄每上升1岁,vWF水平上升0.978Mu/mL。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更易血栓形成;肝火亢盛组IR最高,提示有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vwf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vWF基因A1381T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忠海 侯毅鞠 +4 位作者 李艳 张慧 李中言 李欣 于东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75-780,共6页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vWF基因A1381T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4名40-75岁(平均59岁)连续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血浆vWF:Ag水平,同时测定96名39-70岁(平均56岁)同期门诊体检的人群血浆vWF:Ag水平作为对照组;采用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分...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vWF基因A1381T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4名40-75岁(平均59岁)连续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血浆vWF:Ag水平,同时测定96名39-70岁(平均56岁)同期门诊体检的人群血浆vWF:Ag水平作为对照组;采用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分析vWF基因A1381T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验证。实验数据根据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性别、血型或/和基因型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vWF基因A1381T多态性GG基因型的频率在冠心病组为62.5%,对照组为67.7%,而A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为37.5%,对照组为32.3%。卡方检验显示,AG基因型与冠心病没有相关性,其优势比OR=1.258(95%CI=0.702-2.255,χ2=0.595,p=0.440)。冠心病组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血浆vW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G和GG型(p<0.001)。基因型AG与GG比较,在冠心病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冠心病组AG个体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GG个体,而对照组AG个体血浆vWF含量虽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O型与A、B和AB型比较其血浆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A、B及AB型之间血浆vWF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组中,O、A、B和AB型之间相互比较血浆vWF含量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经过两组相同血型的比较,冠心病组的B、AB、O血型对应的血浆vW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0、0.007和0.000),而A血型的血浆vWF含量也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血型和A1381T基因多态性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但冠心病组O血型的AG基因型个体与GG基因型个体相比,血浆vWF含量明显增高(p<0.05),其他血型AG基因型个体与GG基因型个体相比,血浆vWF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vWF基因A1381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没有相关性,冠心病组血浆vWF水平随ABO血型和vWF基因A1381T多态性不同而有明显的不同,尤其AG基因型血浆vWF增高最明显,冠心病组O血型A1381T多态性的AG基因型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A1381T多态性是否影响vWF基因表达及vWF活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wf A1381T多态性 血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ET-1、NO、vWF含量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秀华 吴晨光 +2 位作者 江忠文 孙肖宁 窦焕芝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组空腹血糖(FBG)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ET-1、vWF均增高(P<0.05),两组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较对照组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ET-1、vWF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初诊T2DM患者存在ET-1、vWF水平增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标志物ET-1、vWF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内皮素-1(ET-1) 氧化亚氮(NO)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文志斌 尚改萍 +7 位作者 何晓凡 熊石龙 汉建忠 刘发益 周春生 肖振军 李俊成 贺石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12 .86± 2 .4 3vs 4 .6 9± 0 .83,P<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r =0 .985 ,P <0 .0 1,0~ 2 0U·ml- 1 ) ,并促进vWF的释放 (18.4 3± 3.2 0vs6 .4 2± 2 .84 ,P <0 .0 1) ,补阳还五汤则抑制TF表达和vWF的释放 (P <0 .0 1) ;②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5 .93± 0 .94vs 1.6 3± 0 .2 7,P <0 .0 1) ;③凝血酶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TFPI (0 .6 2± 0 .38vs 2 .6 4± 0 .93,P <0 .0 1)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的这种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和释放vWF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凝血酶 血管内皮细胞 NO vwf TF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ET-1、vWF、H-FABP、PAO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定祥 方学杰 +4 位作者 刘晓丹 李平 刘文华 文果 邓奕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2-1093,11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IC组)通过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组各15例,ELISA法测定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并与15例正常健康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IC组)通过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组各15例,ELISA法测定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并与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ET-1、vWF、H-FABP、PA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证型进行评估或判断,可初步作为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ET-1 vwf H-FABP 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WF基因A1381T多态性和ABO血型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忠海 赵军 +1 位作者 张英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67-97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vWF基因A1381T多态性和ABO血型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0名(男女各60例)19-33岁健康志愿者血浆vWF:Ag水平,采用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vWF基因A1381T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验证。实验数据根据志... 本研究旨在探讨vWF基因A1381T多态性和ABO血型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0名(男女各60例)19-33岁健康志愿者血浆vWF:Ag水平,采用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vWF基因A1381T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验证。实验数据根据志愿者性别、血型或/和基因型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志愿者O血型与非O血型相比,血浆vWF水平明显降低(p<0.001);vWF基因A1381T多态性AA基因型与AG、GG型相比,血浆vWF水平明显降低(p=0.003和0.019);而在男性、女性之间血浆vWF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t=1.039,p=0.301);在O血型中,A1381T的AG基因型血浆vWF水平与AA、GG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t=2.321,p=0.028);而在非O血型中,A1381T的AG基因型血浆vWF水平与AA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32)。结论:血浆vWF的表达水平随ABO血型和vWF基因多态性不同而有明显的不同。O血型和vWF基因A1381T多态性的AA型血浆vWF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血型或基因型,这些结果对了解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易感性具有明确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基因多态性 ABO血型 vwf基因 A1381T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GMP-140和vWF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曹爱琴 田文杰 +1 位作者 李松 张敏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2期685-686,共2页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影响。方法 将 5 2例PCI术后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西药加通冠胶囊组 )与对照组 (西药...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影响。方法 将 5 2例PCI术后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西药加通冠胶囊组 )与对照组 (西药组 )。于手术当日、术后 1月及术后 3月检测GMP -14 0、vWF含量。结果 治疗 3月后治疗组GMP -14 0、vWF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通冠胶囊配合西药治疗能显著降低GMP -14 0、vWF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 GMP-140 vw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江锦红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汪笑秋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GPⅡb/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ITP患者vWF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GPⅡb/Ⅲ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vWF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有影响,对vWF活性无明显影响。该中药方治疗ITP患者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GPⅡb/Ⅲa vwf抗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群体vWF基因40内含子VNTR 被引量:5
19
作者 倪星群 郭景元 +1 位作者 夏家辉 李麓芸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将Amp-FLP与RFLP结合起来,检测vWF基因40内含子VNTR(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调查长沙地区156名无亲缘关系汉族人,发现vWF基因40内含子VNTR基因136... 本文将Amp-FLP与RFLP结合起来,检测vWF基因40内含子VNTR(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调查长沙地区156名无亲缘关系汉族人,发现vWF基因40内含子VNTR基因136个。基因型153个,全部为杂合子,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此VNTR的杂合率为0.9884,PIC为0.9883,是现已检出Amp-FLP中多态性最高的遗传标记。家系分析显示VNTR无遗传重组,依照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用高分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解质梯度电泳,分离扩增的杂合子个体vWF基因40内含子VNTR两条DNA,回收后再次扩增,AluI消化,电泳直接检测了VNTR基因型,解决了Amp-FLP-RFLP分析中无法判定基因型的难题。首次将SSCP应用于微卫星DNA亚型的检测,检出一个VNTR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传学 汉族 vwf基因 内含子 VNTR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行为类型与血浆VWF:Ag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爱华 周力 +2 位作者 胡冬梅 曹卫华 徐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76,共1页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心理社会因素与许多疾病有密切联系,行为类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行为类型与疾病之间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VWF:Ag与心身疾病的研究也有报道[1]。本文对15...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心理社会因素与许多疾病有密切联系,行为类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行为类型与疾病之间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VWF:Ag与心身疾病的研究也有报道[1]。本文对150名不同行为类型的健康人进行VW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类型 血浆 vwf:AG 心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