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Rosemary Essential Oil in Aromatherap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1
作者 Meiqi Qin Yu Deng +1 位作者 Yulin Fang Yang 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12期91-96,共6页
Aroma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s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essential oil therapy,utilizing plant essential oils to regulate qi and blood,unblock meridians,and ha... Aroma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s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essential oil therapy,utilizing plant essential oils to regulate qi and blood,unblock meridians,and harmonize emotions.Rosemary essential oil,a commonly used substance,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analgesic,and mood-enhancing properties.Through methods such as massage and inhalation,essential oil molecules act on the body to restore visceral balance and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Aroma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fers a novel perspective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treating various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OMATHERAPY Rosemary essential oil Aroma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被引量:1
2
作者 LIANG Yue WANG Lu WANG Zi-ming YU Cui ZHANG Han-qi SHI Yu-hua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The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UNE)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extra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Xiaoyao Pills. Several parameters of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 The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UNE)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extra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Xiaoyao Pills. Several parameters of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 including the sample particle size, solvent volume, extraction time and ultrasonic power were studied and selected. As a result, 2.4 g of sample with particle size of 80 mesh was extracted with 15 mL of n-hexane for 20 min at an ultrasonic power of 35 W.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nd 57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The precision,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also studied. Compared with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 and hydrodistillation(HD) extrac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faster and easier to be oper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smaller sampl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 can be used as a novel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volatile component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oil enhances the effect of paclitaxel,improves the tolerance to paclitaxel and prolongs the survival in Lewis tumor-bearing mice
3
作者 Hong-Fei Cai Zhao-Jian Jiang +7 位作者 Cheng Yuan Lin Cao Qin Wang Ya-Ming Han Qin Zhang Jing Li Wen-Dong Xu Ju-Yan Liu 《Cancer Advances》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oil(GLSO)could enhance the effect of paclitaxel(PTX),improve the tolerance to PTX and prolong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Lewis tumor-bearing mice,whi...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oil(GLSO)could enhance the effect of paclitaxel(PTX),improve the tolerance to PTX and prolong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Lewis tumor-bearing mice,which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before.Methods:The tumor,spleen,and thymus were weigh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Whole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hematological index analysis,and the intact femur was removed to determine the 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 count(BMN).The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in the spleen of mic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the activity of NK cells was detected by LDH assay,an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of lymphocytes was determined by CCK-8 assay.The overall and mean survival time and life extension rate were calculated using SPSS software.Results:Our data showed that GLSO could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TX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mice.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above effect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toxic reduction effect of GLSO by relieving hematotoxicity,myelosuppression and immunosuppression.Specifically,GLSO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lood cells and bone marrow cells,alleviate the thymic index,and elevate the number and activity of NK cells in mice treated with PTX.Conclusion:GLSO may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PTX by boosting the activity of immune NK cells and prolong survival by counteracting PTX-induced bone marrow alterations and improving hematopoiesis.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e promising role of GLSO in combination with PTX to extend the survival and increase the tolerance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chemotherapy of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oi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ung cancer PACLITAXEL TOLERANCE SURVI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研究
4
作者 宋芝超 黄森兰 +4 位作者 祝茜茜 陆姗姗 刘文君 瞿叶清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阐明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方法以五种热性中药挥发油(高良姜油、干姜油、肉桂油、胡椒油、吴茱萸油)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化学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PE)氮酮为对照,首先考察皮肤安全性,然后在建立分析方法... 目的阐明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方法以五种热性中药挥发油(高良姜油、干姜油、肉桂油、胡椒油、吴茱萸油)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化学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PE)氮酮为对照,首先考察皮肤安全性,然后在建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考察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9种中药成分的效果。结果5种热性中药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IC 50值是氮酮的3.63~8.15倍。HPLC方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热性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与所促渗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相关,对于log P在2.6~3.5范围内的亲脂性成分如白藜芦醇、延胡索乙素、槲皮素等促渗效果较好。结论应根据促渗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合理选用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中药挥发油 皮肤细胞毒性 透皮促渗效果 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明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硅油填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罗艳华 李静仪 +3 位作者 谷鹏涛 李家礼 萧雪 冯松福 《湖南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8-11,19,共5页
目的:观察复明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硅油填充术后患者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5眼)。对照组予常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 目的:观察复明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硅油填充术后患者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5眼)。对照组予常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明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术后7d、30 d、60 d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 d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23/25),对照组为84.00%(21/25);术后30 d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24/25),对照组为76.00%(19/25);术后60 d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24/25),对照组为76.00%(19/25);组间比较,术后30 d、60 d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30 d的BCVA均较术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和术后7 d、30 d、60 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明片有助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硅油填充 中医药疗法 复明片
原文传递
GC-MS联用技术分析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
6
作者 陈智兰 牛新迈 +4 位作者 谢旭格 黄少敏 甘姣姣 陈美安 秦华珍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3-149,共17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和回流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3味山姜属(Alpinia)中药(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采用Simca 14.1、SPSS 2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和回流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3味山姜属(Alpinia)中药(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采用Simca 14.1、SPSS 2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分别鉴定出134、130、171种成分;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共有成分有24种。3味山姜属中药主要由萜类、脂肪烃类、芳香烃类、含氧类、苯丙素类等组成。(S)-4-(1-Acetoxyallyl)phenyl acetate(N31)、1HImidazole,4,5-dihydro-2-(phenylmethyl)-(N56)、3-Heptanone,5-hydroxy-1,7-diphenyl-(N100)3种成分是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标志物。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的共有成分分别为27、3、24种,占比分别为20.15%、2.31%、14.04%。通过对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共有成分、特有成分的分析,表明亲缘关系相同的中药其物质基础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姜属(Alpinia)中药 挥发油 GC-MS联用技术 成分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used in headspac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DSI-GC-IT/MS for analysis of VOCs in d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3
7
作者 Jing Nie Yuan-Jie Teng +2 位作者 Zu-Guang Li Wen-Han Liu Maw-Rong Le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78-184,共7页
A novel magnetic method using polystyrene modifi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to perform thermoheadspace extrac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or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 in dry Trad... A novel magnetic method using polystyrene modifi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to perform thermoheadspace extrac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or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 in d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ion trap/mass spectrometry with a Chromato Probe direct sample introduction device. The dried fruit of Amomum testaceum Ridl. was used as the object TCM.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headspace 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which desorption solvent ethyl acetat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is method,and the headspac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90℃ and the headspace extraction time of 15 min finally decided.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method was also used to analyze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e TCM to compare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60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totally by two methods; most of the low boiling point chemical compounds are isolated by this new method. In this work, an environmental-friendly and cheap analytical method was established, and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e volatile compounds in d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lso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irect sample introduction volatile compon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GC-MS分析大莪术根茎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娜 翁伟锋 +2 位作者 黄淳 魏坤盛 刘敬 《化工管理》 2024年第8期59-61,65,共4页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由于不同干燥方法加工大莪术根茎挥发油的组分绝大部分相同,但是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实验证明,大莪术根茎主要含有表莪术呋喃烯酮、β-榄香烯、β-桉叶醇、吉马酮、莪术双环烯酮、蓬莪术环氧酮、莪术烯、β-石竹烯等挥发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莪术根茎 挥发性成分 GC-MS 中医药 药理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油外敷联合苦参汤加减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9
作者 陈丽娜 刘满君 +2 位作者 王燕燕 齐雪 程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蛋黄油外敷联合苦参汤加减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治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14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各47例。3组患者接受常规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 目的探讨蛋黄油外敷联合苦参汤加减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治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14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各47例。3组患者接受常规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术后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对照A组患者予温水熏洗后加用凡士林油纱条覆盖创面,对照B组患者予苦参汤加减熏洗后加用凡士林油纱条覆盖创面,观察组患者予苦参汤加减熏洗后加用蛋黄油纱条覆盖创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B组的93.62%和对照A组的87.23%(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及对照B组患者血清P物质、5-羟色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缩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A组(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B组(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蛋黄油外敷联合苦参汤加减熏洗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油 苦参汤 混合痔 中药熏洗 创面愈合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汤外洗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士雄 温丽辉 +3 位作者 刘满君 张磊 刘博 其徐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450,457,共6页
目的基于创面肉芽组织中生长因子探讨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术后3 d,对照组予以清热解毒中药外... 目的基于创面肉芽组织中生长因子探讨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术后3 d,对照组予以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凡士林纱布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蛋黄油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同时间点创面恢复情况、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创面肉芽组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vs.75%,P<0.05);观察组创面瘙痒消失、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0 d观察组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及周围组织水肿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10 d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能显著改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效果显著,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蛋黄油 生长因子 中药外洗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志病的中医芳香精油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欣 唐军 +6 位作者 杨丹丹 林俊芝 张定堃 杨昕 杨明 贺亚男 郑川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25-2832,2839,共9页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皮肤等吸收,来调节气机和调和脏腑阴阳,达到预防、减轻或治疗情志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病因病机 中医芳香疗法 治则 芳香精油 起效途径 作用机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芩蓟凉血合剂对痔病相近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蒙恩 李鹏 +2 位作者 金文琪 王若琳 郭修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芩蓟凉血合剂(Qinji Liangxue mixture,QLM)对抗痔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使用巴豆油制剂(croton oil preparation,COP)、冰醋酸制备大鼠急性痔病动物模型,将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COP组与冰醋酸组两组,每组40只。COP组,随机分... 目的探讨芩蓟凉血合剂(Qinji Liangxue mixture,QLM)对抗痔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使用巴豆油制剂(croton oil preparation,COP)、冰醋酸制备大鼠急性痔病动物模型,将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COP组与冰醋酸组两组,每组40只。COP组,随机分为对照组1(CA组),模型组1(CB组),QLM低剂量组1-1(CC组),QLM高剂量组1-2(CD组),地奥司明组1(CE组),每组8只;冰醋酸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GA组),模型组2(GB组),QLM低剂量组2-1(GC组),QLM高剂量组2-2(GD组),地奥司明组2(GE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其余组均使用COP或冰醋酸处理,随后使用不同药物治疗7 d。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COP及冰醋酸诱导的肛门直肠组织形态学,使用ELISA检测COP诱导的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记录冰醋酸诱导的大鼠肛周溃疡面积。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QLM低剂量组(B组),QLM高剂量组(C组),肾上腺色腙片组(D组),每组6只,连续治疗7 d,使用毛细管法及断尾法评价QLM的止血疗效。结果QLM能够显著改善痔病相近动物模型的病理损伤,减轻COP诱导的病变程度评分(P<0.05),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0.05),减少冰醋酸诱导的肛周溃疡面积(P<0.05),缩短凝血及出血时间(P<0.05)。结论QLM具有良好的抗痔活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炎、止血、减少组织损伤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蓟凉血合剂 痔病 中医药 冰醋酸 巴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中医(闻)嗅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玫 钟瑞 +6 位作者 魏旭煦 张晓雨 代倩倩 林家燕 赵晨 蒋寅 商洪才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1,共20页
嗅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闻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辨气味诊察疾病、区分证型。虽然嗅诊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客观化、标准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 嗅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闻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辨气味诊察疾病、区分证型。虽然嗅诊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客观化、标准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中医进入“数智化”发展新时代,这同时也促使嗅诊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对数智中医(闻)嗅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数智中医嗅诊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和科学仪器,概述了相关临床应用,总结了目前存在的挑战,并对中医智能(闻)嗅诊巨大的研究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中医 嗅诊 挥发性有机物 呼出气分析 中医诊疗仪器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祖雅琪 李敬华 +3 位作者 王一萌 田野 刘欣源 于琦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rhIFN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CC)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rhIFN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CC)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年7月1日收录的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CC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RCT文献10篇,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共1432例。与单独使用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栓相比,联用复方沙棘籽油栓可显著提高CC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0,95%CI[1.15,1.26],P=0.79,I^(2)=0%)和治愈率(RR=1.40,95%CI[1.18,1.66],P=0.67,I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rhIFNα-2b栓治疗可提高HPV转阴率,疗程越长效应越大,54天组(RR=1.14,95%CI[1.06,1.22],P=0.32,I^(2)=14%)、60天组(RR=1.61,95%CI[1.26,2.06],P=0.75,I^(2)=0%),84天组(RR=1.83,95%CI[1.26,2.64],P=0.05,I2=66%)。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rhIFNα-2b栓治疗CC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和HPV转阴率均优于单用rhIFNα-2b栓,且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籽油栓 慢性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 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制剂滑膜灵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诗瑶 王建荣 +2 位作者 王西林 林忠洲 张玉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62-64,113,共4页
目的优选滑膜灵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考察法,分别对苍术挥发油成分及滑膜灵颗粒全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泡时间等因素考察,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滑膜灵颗粒中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苍术... 目的优选滑膜灵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考察法,分别对苍术挥发油成分及滑膜灵颗粒全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泡时间等因素考察,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滑膜灵颗粒中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苍术粉碎度为80目,料液比1∶15,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均为2 h;全方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10,提取次数2次。结论结合考虑经济效益和操作性,该方法稳定可靠,能为后期开发滑膜灵颗粒提供依据,为其他中药制剂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灵颗粒 挥发油 提取工艺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香中药探讨芳香疗法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16
作者 汪耳迪 李霞 +1 位作者 伍睿昕 张洁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理想,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差等问题。芳香疗法是一种利用植物精油的气味来调节身心状态的替代疗法,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一...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理想,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差等问题。芳香疗法是一种利用植物精油的气味来调节身心状态的替代疗法,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优势。综述了芳香疗法的基本原理及在偏头痛中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几种常见中药芳香精油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将芳香疗法与其他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以期为偏头痛患者寻求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辅助疗法,使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中药 芳香疗法 精油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苷类成分效果与经皮水分散失量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黄森兰 祝茜茜 +4 位作者 陆姗姗 宋芝超 董洁 王裔惟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苷类成分效果与对经皮水分散失量(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3种苷类成分(栀子苷、龙胆苦苷、芍药苷)的含量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SD大鼠腹部皮肤... 目的研究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苷类成分效果与对经皮水分散失量(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3种苷类成分(栀子苷、龙胆苦苷、芍药苷)的含量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SD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吸收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高良姜、干姜、薄荷、胡椒和吴茱萸5种中药挥发油对3种苷类成分的体外透皮促渗效果,采用经皮水分散失量评价5种中药挥发油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苷类成分效果与其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良姜油、干姜油、薄荷油、胡椒油能促进3种苷类成分的透皮吸收,也能显著降低大鼠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挥发油对苷类成分的透皮促渗效果与其对皮肤经皮水分散失量的影响显著相关。结论TEWL为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剂的快速筛选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在体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透皮促渗剂 经皮水分散失量 皮肤屏障功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禽类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研制和抑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豫媛 周晓彤 +1 位作者 包凤珠 高小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为研制一款可净化空气、预防禽类呼吸道疾病且使用方便的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本试验根据国医大师周仲瑛的中药防疫香囊配方,提取广藿香、苍术、白芷、草果、石菖蒲和艾叶混合后药材的挥发油,添加增溶剂和乳化剂制成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 为研制一款可净化空气、预防禽类呼吸道疾病且使用方便的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本试验根据国医大师周仲瑛的中药防疫香囊配方,提取广藿香、苍术、白芷、草果、石菖蒲和艾叶混合后药材的挥发油,添加增溶剂和乳化剂制成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将其置于室温检测挥发量,以琼脂扩散法考察含不同挥发油的固体空气清新剂以及不同挥发程度的混合药材固体空气清新剂对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根据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评价固体空气清新剂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固体空气清新剂的组成为卡拉胶(20%)、苯甲酸(0.2%)、挥发油(4%)、聚山梨醇酯(1%)和蒸馏水;50 g固体空气清新剂的挥发性较好;含混合药材挥发油的固体空气清新剂对大肠杆菌无明显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1和41.7 mm,属于高敏;同时该固体空气清新剂挥发不同程度后的固体清新剂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说明所制备的混合药材固体空气清新剂能持续对这2种致病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中药固体空气清新剂制备工艺简单,气味芳香怡人,具有净化空气和抑制致病菌生长的功效,能对禽类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中药挥发油 固体空气清新剂 呼吸道疾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效成分群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查文龙 卜兰 訾佳辰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1-657,共27页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在新药创制领域的重要驱动力。许多中药材来源于稀缺物种,其药效物质的规模化获取困难,是制约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的重要瓶颈。合成生物学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中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在新药创制领域的重要驱动力。许多中药材来源于稀缺物种,其药效物质的规模化获取困难,是制约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的重要瓶颈。合成生物学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中药药效物质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单个药效分子的生物制备方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中药的药效主要源于多成分作用的叠加和协同,所以药效成分群是中药药效物质的主要形式,然而针对药效成分群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鲜有报道。建立中药药效成分群合成生物技术的关键是精确调控组成分子的比例,从而产出优质药效成分群。本文首先总结了挥发油、总皂苷、总黄酮、总木脂素、总生物碱等重要类型中药药效成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然后,重点以檀香挥发油为例,介绍如何通过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的联合运用实现药效成分群成分比例和产量的双重优化。最后,对中药药效成分群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包括:(1)加强中药药效成分群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方面的研究,重点深入阐明复杂药效成分群的形成机制;(2)加强代谢优化手段方面的创新研究,重点揭示未知代谢调控机制并基于此发展创新调控策略;(3)加强酶工程方法学的创新研究,重点发展新型理性设计和定向进化的联用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辅助的酶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效成分群 合成生物学 途径解析 挥发油 皂苷 黄酮 木脂素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玉米淀粉在杜仲精油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郑梓威 陈媛媛 +4 位作者 王馨 吴孟仙 王林峰 杨生玉 李星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2,共7页
为创新杜仲精油的给药途径,本实验以生物法制备的玉米淀粉为基础,通过酶法制备多孔淀粉和醇法制备V型结晶淀粉,再分别与杜仲精油复合制备杜仲粉末精油,对比研究了不同种玉米淀粉在杜仲精油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多孔玉米淀粉与杜仲精... 为创新杜仲精油的给药途径,本实验以生物法制备的玉米淀粉为基础,通过酶法制备多孔淀粉和醇法制备V型结晶淀粉,再分别与杜仲精油复合制备杜仲粉末精油,对比研究了不同种玉米淀粉在杜仲精油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多孔玉米淀粉与杜仲精油的复合指数为44%,明显高于其他2种玉米淀粉;结晶性质表明所有的粉末精油都在20.5°的2θ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说明了复合形成了新的V型结构,其中多孔玉米淀粉粉末精油的强度较其他2种粉末精油更强;热力学性质中的焓值增加也说明了复合物形成了新的化学结构,其中多孔玉米淀粉粉末精油的焓值是最高的;红外扫描中出现新的特征峰进一步证实了玉米淀粉粉末精油产生了新的化学键,其中多孔玉米淀粉粉末精油显示出最强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杜仲精油 中药粉末精油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