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Giant Granuloma of the Vocal Process after Double-Lumen Bronchial Catheter Insertion: A Rar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1
作者 Xiaoqin Zeng Xiaoyu Xi +3 位作者 Shun Guo Ya Zhao Bo Li Rui Xia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3年第12期464-476,共13页
Background: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DLT) is commonly used for one-lung ventilation and lung separation during thoracic surgery. There are case reports of medically induced laryngeal granulomas, mainly in patients a... Background: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DLT) is commonly used for one-lung ventilation and lung separation during thoracic surgery. There are case reports of medically induced laryngeal granulomas, mainly in patients after single-lumen endotracheal (SLT) tube intubation and tracheotomy, and giant granulomas of the vocal cords due to double-lumen bronchial tube insertion have rarely been reported. Case presentation: A 49-year-old female patient underwent single-port thoracoscopy after DLT intubation as well as a wedge resection of the lower lobe of the left lung, which caused giant vocal process granulomas (VPGs) postoperatively. Based 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current medical history, past medical history, and visual laryng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e vocal folds tissue, which ruled out preoperative vocal fold granuloma formation, we hypothesized that double-lumen bronchial catheter intubation may have been the primary cause of her vocal fold granuloma formation. Conclusions: Giant granuloma of the vocal folds after DLT insertion is a ra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therefore, if DLT intubation is to be performed, the anesthesiologist should choose an appropriate intubation plan and deal with it promptly to avoid the risk factors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s perioperative period is safe and smooth. In addition, i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encountered, they should be followed up and observed o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al Process granulomas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Single-Lumen Endotracheal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丽 赵宇 +3 位作者 赵建辉 李奔 吕秋萍 韩红蕾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64-26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抗酸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耳鼻喉门诊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分为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和不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对患者的性别、BMI等基本信息和吸烟、饮酒... 目的:探讨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抗酸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耳鼻喉门诊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分为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和不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对患者的性别、BMI等基本信息和吸烟、饮酒、睡前进食、慢性咳嗽以及用声过度等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治疗2~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接受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口服药物治疗至少8周,随诊8~12周。结果:收集12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性别、BMI、吸烟及饮酒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男性、BMI>25kg/m^(2)、吸烟、饮酒、喝饮料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抗胃酸反流治疗对于大部分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疗效较好,治愈率为93.10%,对于2例抗酸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选择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抗酸治疗仍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性别、BMI、吸烟、饮酒以及喝饮料是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重要影响因素。抗酸治疗可作为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 声带突肉芽肿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突肉芽肿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萍 王荣光 +1 位作者 周颖 张贵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声带突肉芽肿的病因及发生机制,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24例确诊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原因(用声情况、咽喉反流、全麻插管)、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男22例,女... 目的通过分析声带突肉芽肿的病因及发生机制,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24例确诊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原因(用声情况、咽喉反流、全麻插管)、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男22例,女2例;年龄35~71岁(平均48.5岁)。根据引起肉芽肿的原因将患者分为4组:①不良发声行为组9例;②咽喉反流组8例;③全麻插管致病组2例;④无明确原因组5例。治疗方法:9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切除,8例术后复发,1例治愈。18例患者进行抗咽喉反流治疗,其中包括8例手术复发患者。治疗时间为3~6个月(平均4.4个月)。11例肉芽肿完全消失,其余7例肉芽肿明显缩小。5例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3例原因不明者及2例全麻插管后发生者),经过6个月以上的观察,5例患者的肉芽肿消失。结论导致声带突肉芽肿的原因较多,胃酸反流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抗咽喉反流及发声再教育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杓状软骨 肉芽肿 咽喉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突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军 肖洋 马丽晶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12期667-670,共4页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显微切除并创面缝合和显微手术联合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三种方法在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月间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声带突肉芽肿226例,所有的患者就诊后首...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显微切除并创面缝合和显微手术联合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三种方法在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月间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声带突肉芽肿226例,所有的患者就诊后首先接受保守治疗(包括口服抑酸药物、声休和发声训练)3个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2009年以前就诊者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切除联合缝合创面治疗,2009年以后就诊者采用显微手术联合局部多点注射肉毒素治疗。结果经保守治疗3个月,41.6%(94/226)的声带突肉芽肿消失,11.9%(27/226)的体积减小,46.5%(105/226)的声带突肉芽肿保守治疗无效。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显微切除联合8-0缝线缝合创面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一次治愈率为78.4%(29/37),显微手术联合局部多点注射肉毒素治疗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率是95.6%(65/68)。结论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显微切除并缝合创面联合局部多点注射肉毒素治疗声带突肉芽肿可以有效减少声带突肉芽肿的复发率并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激光 声带突肉芽肿 保守治疗 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靖 温武 +1 位作者 唐海红 李兆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锌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疗效。方法2007-2012年对15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给予饭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100 ml(含硫酸锌200 mg),3次/d,服药直至声带突肉芽肿消失。此后每月复查电子喉镜,3个月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随访1年。根... 目的探讨硫酸锌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疗效。方法2007-2012年对15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给予饭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100 ml(含硫酸锌200 mg),3次/d,服药直至声带突肉芽肿消失。此后每月复查电子喉镜,3个月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随访1年。根据喉部声带突肉芽肿的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对比治疗前后图像,观察疗效。结果12例1个月内肉芽肿消失;3例1个月内肉芽肿缩小,其中2例2个月内消失,1例3个月内消失。治疗后所有患者声嘶、咽痛、咽异物感、咳嗽不适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15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硫酸锌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手术后复发者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及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杓状软骨 声带突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突肉芽肿32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邹剑 郑义涛 +4 位作者 周光耀 余蓉 王海洋 杨慧 刘世喜 《西部医学》 2013年第11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 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为声带突肉芽肿的3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支撑喉镜下显微外科手术、质子泵抑制剂抗胃酸反流及纠正不良发声习惯.结果 32例患... 目的 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为声带突肉芽肿的3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支撑喉镜下显微外科手术、质子泵抑制剂抗胃酸反流及纠正不良发声习惯.结果 32例患者中,12例患者接受支撑喉镜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9例患者术后复发,3例治愈;29例患者接受抗胃酸反流治疗包括9例术后复发患者,抗酸治疗疗程3~6个月,23例声带突肉芽消失,6例明显缩小.结论 胃酸反流是声带突肉芽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联合抗胃酸反流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突 肉芽肿 胃酸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宗德辨治声带肉芽肿验案1则 被引量:3
7
作者 江洁 何宗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24-25,共2页
声带肉芽肿,又称接触性肉芽肿,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目前本病病因不明确,多认为与黏膜溃疡有关。由于用声不当,如低调发音和硬起声,或食道反流性疾病,或因气管插管,于喉腔后部,尤其是声带突处形成黏膜溃疡,继发感染,从而引起... 声带肉芽肿,又称接触性肉芽肿,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目前本病病因不明确,多认为与黏膜溃疡有关。由于用声不当,如低调发音和硬起声,或食道反流性疾病,或因气管插管,于喉腔后部,尤其是声带突处形成黏膜溃疡,继发感染,从而引起喉软骨膜炎,并在溃疡边缘形成肉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肉芽肿 中医药疗法 医案 何宗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配合发声训练治疗声带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 谭梦佳 梅祥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观察声带肉芽肿发病因素及中西医结合配合发声训练治疗声带肉芽肿临床疗效。方法声带接触性肉芽肿患者20例,分析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贝散、会厌逐瘀汤加减,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配合发声训练间接及直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 目的观察声带肉芽肿发病因素及中西医结合配合发声训练治疗声带肉芽肿临床疗效。方法声带接触性肉芽肿患者20例,分析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贝散、会厌逐瘀汤加减,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配合发声训练间接及直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均有用嗓不当或过度、咽喉返流因素。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发声训练直接+间接治疗后,20例喉接触性肉芽肿中,14例(70%)肉芽肿全部消失,肉芽肿消失时间为3~12月,平均为6.9个月,6例(30%)较前均缩小。结论喉接触性肉芽肿常为多种病因所致,中西医结合配合发声训练治疗声带肉芽肿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肉芽肿 发声训练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淑良教授治疗喉良性肿瘤的经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7-598,共2页
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声带肉芽肿作为喉良性肿瘤是喉科的常见病,西医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李淑良教授认为喉良性肿瘤的形成多为气滞、瘀血、痰饮所致,其以中药汤剂益气活血化瘀、清热祛痰散结为原则,辨证论治,标本兼顾,... 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声带肉芽肿作为喉良性肿瘤是喉科的常见病,西医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李淑良教授认为喉良性肿瘤的形成多为气滞、瘀血、痰饮所致,其以中药汤剂益气活血化瘀、清热祛痰散结为原则,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乳头状瘤 喉白斑 声带肉芽肿 喉良性肿瘤 中医药疗法 李淑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810nm半导体激光治疗声带突肉芽肿
10
作者 周其友 冀飞 王大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半导体激光治疗的方法。方法声带突肉芽肿患者14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光纤直径0.6mm,输出功率0.5~30W,照射时间2~5s,在支撑喉镜下对声带突肉芽肿以接触和非接触方式交替照射进行凝固、气化切除。结果14例... 目的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半导体激光治疗的方法。方法声带突肉芽肿患者14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光纤直径0.6mm,输出功率0.5~30W,照射时间2~5s,在支撑喉镜下对声带突肉芽肿以接触和非接触方式交替照射进行凝固、气化切除。结果14例患者随访2~4年,一次性治疗后痊愈11例,二次治疗后痊愈2例。一次治愈率78.5%,总治愈率100%。声带功能恢复,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支撑喉镜下半导体激光切除声带突肉芽肿,疗效显著、复发少,是传统喉镜手术后复发的有效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 激光 声带突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复发性声带肉芽肿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蔡小剑 黄东辉 陈学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声带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声带肉芽肿患者28例,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及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表,并行24 h食...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声带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声带肉芽肿患者28例,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及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表,并行24 h食道咽喉pH监测,同时记录咽喉部胃酸反流情况,确诊后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2次/d,持续8周或12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并再次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和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复查24 h食道咽喉pH监测。结果①治疗前28例患者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平均评分18分;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平均评分13分,治疗后28例患者RSI平均评分9分,RSF平均评分4,经Fisher精确检验,RSI及RFS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8例患者治疗前后直立位及仰卧位酸暴露次数和酸暴露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长反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治疗后8周后18例患者肉芽肿消失,12周后22例患者肉芽肿消失。3例患者肉芽肿未能完全消失,再次选择激光手术治疗。结论声带肉芽肿患者和咽喉反流有一定的关系,抑酸剂治疗咽喉反流的声带肉芽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为患者避免手术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肉芽肿 咽喉反流 艾司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突肉芽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靖 唐海红 +1 位作者 温武 李兆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432-434,共3页
目的对声带突肉芽肿患者进行硫酸锌药物和CO2激光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探讨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2012年共26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进行治疗,15例患者饭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100 ml(含硫酸锌200 mg),3次/d,直至肉芽肿消退... 目的对声带突肉芽肿患者进行硫酸锌药物和CO2激光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探讨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2012年共26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进行治疗,15例患者饭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100 ml(含硫酸锌200 mg),3次/d,直至肉芽肿消退,11例患者采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术后雾化吸入类固醇激素及声休2周,所有患者之前均未有任何治疗。结果硫酸锌药物治疗组1~3个月内均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CO2激光手术治疗组有3例患者术后2~3个月复发,再行CO2激光手术,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硫酸锌药物治疗声带突肉芽肿更为安全有效,尤其对手术后复发者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疗及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肉芽肿 硫酸锌 激光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对男性声带突肉芽肿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聂倩 李进让 +1 位作者 张冉 邹世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对男性特发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确诊为特发性声带突肉芽肿的109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填写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RSI>13或/和RFS>7...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对男性特发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确诊为特发性声带突肉芽肿的109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填写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RSI>13或/和RFS>7的患者判断为有咽喉反流,其中,69例有咽喉反流,40例无咽喉反流,对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和经甲舌膜声带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有、无咽喉反流者的治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 109例患者中共治愈87例,有咽喉反流者治愈率(72.46%,50/69)低于无咽喉反流者(92.5%,37/40)(P=0.013);治愈患者中有咽喉反流者的平均治愈时间(5.04±1.66月)长于无咽喉反流者(3.48±1.73月)(Z=-3.876,P<0.001)。结论抑酸加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可有效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男性咽喉反流特发性声带突肉芽肿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声带突肉芽肿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抗胃酸反流治疗声带肉芽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秀梅 陈宝军 张振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抗胃酸反流治疗声带肉芽肿疗效。方法通过询问病史、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参照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诊断评分标准指南,对照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抗胃酸反流治疗声带肉芽肿疗效。方法通过询问病史、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参照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诊断评分标准指南,对照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 RFS)评分诊断标准,对RSI≥13分或/同时RFS≥7分,疑似由LPRD引发的声带肉芽肿共22例,男性16例,女6例;26~69岁,平均48岁。给予PPI抗胃酸反流治疗12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电子喉镜,随访1年评估疗效。结果经PPI抗胃酸反流治疗22例患者,其中3个月内声带肉芽肿消失18例,声带肉芽肿明显缩小3例,声带肉芽肿无明显缩小1例;6个月内复发3例;复发及声带肉芽肿无明显缩小患者经手术切除,术后继续加用PPI治疗8周,随访三个月复查电子喉镜,未见再次复发。结论采用RSI及RFS量化评分方法诊断声带肉芽肿,避免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不足、过度诊断等情况出现;PPI抗胃酸反流治疗对由LPRD引发的声带肉芽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治愈率高,患者容易接受,避免过度医疗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声带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双侧声带突肉芽肿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伟 郝虹 +5 位作者 何飞 吴麟 陈振宇 王干 王佩杰 张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06-208,218,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收治的声带突肉芽肿1例,采用全麻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安全,病变切除完全,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低...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收治的声带突肉芽肿1例,采用全麻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安全,病变切除完全,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声带突肉芽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喉功能保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突肉芽肿 低温等离子射频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复发性声带突肉芽肿的手术疗法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曦 冯勇 +2 位作者 李佳 张美光 徐金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声带突肉芽肿是发生在声带突处的非特异性炎症增生组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及麻醉插管是引起该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目前国内针对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辅以声休,但是药物... 声带突肉芽肿是发生在声带突处的非特异性炎症增生组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及麻醉插管是引起该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目前国内针对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辅以声休,但是药物治疗疗程较长,很难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肉芽肿 软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在喉科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孙晓佳 《转化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6-128,F0003,共4页
肉毒杆菌毒素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并且功效已被证实,它的机制是通过阻止乙酰胆碱从胆碱能神经终板释放而起作用,从而导致神经或者受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失活。研究证实肉毒素在喉科学中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痉挛性发声障碍、环咽肌失... 肉毒杆菌毒素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并且功效已被证实,它的机制是通过阻止乙酰胆碱从胆碱能神经终板释放而起作用,从而导致神经或者受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失活。研究证实肉毒素在喉科学中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痉挛性发声障碍、环咽肌失弛缓症、双侧声带麻痹得到广泛的临床实践。本文就肉毒素在喉科学中的应用和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素 肉芽肿 痉挛性发声障碍 环咽肌失弛缓 声带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嘉森 李进让 +3 位作者 潘宇飞 刘志 张纯 王文静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8-1053,共6页
目的分析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52例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例,年龄22~66(48.98&... 目的分析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52例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例,年龄22~66(48.98±8.87)岁。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接受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统计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2例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经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治愈率为78.8%(41/52)、总有效率(包括治愈、显效和有效)为90.4%(47/52),中位注射次数为1[1,2]次。1次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后的治愈率为69.2%(36/52),最终41例治愈患者的中位治疗周期为3[3,3]个月。88.5%(46/52)的患者术后出现声嘶,最长者持续3个月,21.2%(11/52)的患者有呛咳、咽痛、憋气等不适,均在3个月内恢复。41例治愈患者中1例失访,第12个月时的复发率为17.5%(7/4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肉芽肿的大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史、激素注射史、肉芽肿手术切除史、咽喉反流、慢性咳嗽和过度用嗓不是影响治愈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声带A型肉毒素注射是治疗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可选方案,具有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注射次数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接触性肉芽肿 声带注射 肉毒素 甲杓肌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PPI联合胃动力药与肉毒素注射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蕾 杨慧 +5 位作者 赵宇 张新盛 邹剑 任佳 郑义涛 任建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针对确诊的声带突肉芽肿,进行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与支撑喉镜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对照研究,分析比较2种方法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14-12-2016-06期间就诊并... 目的:针对确诊的声带突肉芽肿,进行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与支撑喉镜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对照研究,分析比较2种方法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14-12-2016-06期间就诊并符合纳入条件的38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PPI联合胃动力药物组(28例,其中10例为肉毒素注射失败患者)及肉毒素注射治疗组(20例)。用症状指数量表及体征评分量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I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肉毒素注射组总有效率为45.00%。治疗前2组患者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咽喉反流体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肉芽肿完全消失、复发时,2组患者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咽喉反流体征量表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I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有效率及患者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缓解率较肉毒素注射明显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突肉芽肿 咽喉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 胃动力药物 肉毒素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声带突肉芽肿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丽晶 肖洋 +2 位作者 叶京英 杨庆文 王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喉显微外科手术联合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支撑喉镜暴露病变,在显微镜下应用喉显微剪刀及CO2激光切除病变,8-0可吸收缝线对位缝合创缘... 目的:研究喉显微外科手术联合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声带突肉芽肿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支撑喉镜暴露病变,在显微镜下应用喉显微剪刀及CO2激光切除病变,8-0可吸收缝线对位缝合创缘黏膜,封闭创面,在患侧甲杓肌分四点注射A型肉毒素8~15u,术后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治疗1周;伴胃食管返流者给予抑酸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注射侧声带术后2~3d出现运动障碍。术后1个月,28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注射侧声带活动受限;术后3个月,双侧声带活动正常,声带突黏膜光滑。随访1年以上,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时发现肉芽肿复发,治愈率为96.4%。结论:以喉显微手术联合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声带突肉芽肿,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突肉芽肿 外科手术 A型肉毒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