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tlement Analysis for An Embankment Considering Visco-Elasto-Plastic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2
1
作者 施建勇 赵维炳 李福豪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0年第3期349-360,共12页
In the paper. a visco-elasto 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del parameters for soft clay are presented. In this model total strain of soft clay is assumed to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s... In the paper. a visco-elasto 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del parameters for soft clay are presented. In this model total strain of soft clay is assumed to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stantaneous elastic, visco-elastic and visco-plasti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aneous and visco-elastic deformation of soft clay are simulated by Merchant's model, the plastic is by a model with two yield surfaces. And related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conducted. A number of stress-controlled triaxi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calculated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visco-elasto-plastic model is used for analysis of the displacement of an embankment on soft ground by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predicted settlemen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viscous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formation analysis for soft c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stress-controlled triaxial test soft clay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斜长角闪岩流变试验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曹平 郑欣平 +1 位作者 李娜 张向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015-3021,共7页
以采自金川Ⅱ矿区深部斜长角闪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级增量加载方式进行松弛试验,并与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蠕变试验进行比较分析。岩石蠕变试验主要反映介质长期强度,而应力松弛试验可证明岩石破裂后具有残余强度。松弛曲线中存在... 以采自金川Ⅱ矿区深部斜长角闪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级增量加载方式进行松弛试验,并与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蠕变试验进行比较分析。岩石蠕变试验主要反映介质长期强度,而应力松弛试验可证明岩石破裂后具有残余强度。松弛曲线中存在连续型应力松弛和非连续阶梯型应力松弛,非连续阶梯型应力松弛规律与岩石试样中的微裂隙萌生、原有裂隙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利用西原模型研究深部斜长角闪岩的黏弹塑性流变特性。分析拟合曲线与拟合参数的结果可知,西原模型的理论曲线与试验所得的松弛曲线和蠕变曲线都能较好地吻合。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金川Ⅱ矿区深部岩石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岩石 分级增量加载 松弛 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 蠕变 西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船闸边坡反分析以及稳定性和整体安全储备能力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耀儒 周维垣 +1 位作者 陈欣 吴荣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基于三峡船闸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弹.粘弹塑性西原模型,依据监测成果和开挖揭露的地质资料,对边坡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了反馈分析.并根据反演分析得到的力学参数,对三峡船闸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其稳定性... 基于三峡船闸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弹.粘弹塑性西原模型,依据监测成果和开挖揭露的地质资料,对边坡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了反馈分析.并根据反演分析得到的力学参数,对三峡船闸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其稳定性和整体安全储备能力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船闸 反馈分析 稳定性 整体安全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蒋海飞 胡斌 +1 位作者 刘强 王新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48,共5页
根据岩石流变力学特性,提出了一个能描述岩石加速流变阶段的黏塑性流变模型。然后,将这个岩石黏塑性流变模型与5元件黏弹性剪切流变模型串联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利用花岗岩剪切流变试验曲线对该岩石黏弹塑性流变... 根据岩石流变力学特性,提出了一个能描述岩石加速流变阶段的黏塑性流变模型。然后,将这个岩石黏塑性流变模型与5元件黏弹性剪切流变模型串联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利用花岗岩剪切流变试验曲线对该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进行辨识,获得了模型的流变参数。将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拟合结果与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的加速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加速流变阶段 非线性 串联 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柱塑性区的弹粘塑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思朋 茅献彪 张东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为评价煤柱的长期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以弹粘塑性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柱应变软化的概念,对煤柱塑性区进行了专门探讨,得到了煤柱弹性区和粘塑性区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以及粘塑性区宽度的理论公式。分析了界面摩擦角、煤柱抗... 为评价煤柱的长期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以弹粘塑性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柱应变软化的概念,对煤柱塑性区进行了专门探讨,得到了煤柱弹性区和粘塑性区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以及粘塑性区宽度的理论公式。分析了界面摩擦角、煤柱抗压强度、煤柱高度、覆岩压力、屈服准则的选取等因素对粘塑性区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得到了理论解释。此外还探讨了开采时所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并给出了开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塑性区 弹粘塑性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的软土地基变形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施建勇 赵维炳 +1 位作者 顾吉 孙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共4页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大量的室内固结试验,得到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在殷宗泽双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中考虑土体的损伤和流变特性,对一软土地基上的路堤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和研究,...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大量的室内固结试验,得到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在殷宗泽双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中考虑土体的损伤和流变特性,对一软土地基上的路堤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和研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剪切损伤 压缩损伤 地基变形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流变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紫良 范厚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82,共4页
首先讨论了在进行软土工程数值模拟时选取软土流变本构模型的原则 ,然后根据实验室的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层叠式的流变模型 ,并利用位移反分析方法求得了土样的有关参数 .由于在进行位移反分析时 ,采用了非线性优化方法 ,为此通过目标函... 首先讨论了在进行软土工程数值模拟时选取软土流变本构模型的原则 ,然后根据实验室的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层叠式的流变模型 ,并利用位移反分析方法求得了土样的有关参数 .由于在进行位移反分析时 ,采用了非线性优化方法 ,为此通过目标函数随各个参数变化的影响分析来确定各设计变量的初始值 .计算实例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层叠流变模型 粘弹塑性 位移反分析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应力下岩石的热-粘弹塑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崇革 刘泉声 +1 位作者 刘双跃 蒋宇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2期2341-2344,共4页
在工程实际中,岩石可以看作是一种粘弹塑性材料。在单轴应力状态下,考虑温度的影响,用弹性元件、粘性元件和塑性元件的组合来模拟岩石复杂的流变行为,建立了岩石的热-粘弹塑性模型。推导了岩石的热-粘弹塑性本构方程,进而讨论了该模型... 在工程实际中,岩石可以看作是一种粘弹塑性材料。在单轴应力状态下,考虑温度的影响,用弹性元件、粘性元件和塑性元件的组合来模拟岩石复杂的流变行为,建立了岩石的热-粘弹塑性模型。推导了岩石的热-粘弹塑性本构方程,进而讨论了该模型的蠕变行为、松弛行为以及卸载方程等,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热-粘弹塑性 蠕变 卸载 松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桥隧道锚碇三维粘弹塑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冰 王芝银 +1 位作者 丁秀丽 黄正加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0,96,共5页
为了解某大桥隧道锚碇及围岩体在张拉荷载下的变形状态及时效特性,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大桥隧道锚碇系统进行三维粘弹塑性数值模拟。根据地质资料以及混凝土锚碇结构尺寸,建立隧道锚碇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岩体与锚碇之间... 为了解某大桥隧道锚碇及围岩体在张拉荷载下的变形状态及时效特性,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大桥隧道锚碇系统进行三维粘弹塑性数值模拟。根据地质资料以及混凝土锚碇结构尺寸,建立隧道锚碇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岩体与锚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锚碇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由于施工开挖引起的锚碇和隧道围岩的位移及其应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岩体的流变力学特性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锚碇和隧道围岩的变形均有所增加;与弹塑性计算结果比较,施加荷载后经流变分析得到的隧道顶拱和底板的切向应力有所降低,拉应力的量值及拉应力区的范围减小,塑性区体积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隧道锚碇 粘弹塑性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聚力与内摩擦系数的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圣奇 朱运华 于世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基于在岩石剪切流变仪上得到的泥板岩剪切流变试验结果,采用库仑强度准则获得了岩石长期强度参数(长期黏聚力和长期内摩擦系数),与瞬时强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岩石黏聚力对时间的敏感程度高于内摩擦系数对时间的敏感程度.提出了一... 基于在岩石剪切流变仪上得到的泥板岩剪切流变试验结果,采用库仑强度准则获得了岩石长期强度参数(长期黏聚力和长期内摩擦系数),与瞬时强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岩石黏聚力对时间的敏感程度高于内摩擦系数对时间的敏感程度.提出了一个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塑性元件,将其与线性黏性元件并联起来,得到一个新的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非线性黏塑性体(CF-NVPB),同时将CF-NVPB模型与三元件线性黏弹性流变模型串联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并推导了该非线性流变模型的蠕变方程与松弛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黏聚力 内摩擦系数 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国兴 陈斌 +1 位作者 苏晓梅 刘雪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6-32,共7页
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不平顺理论模拟列车振动荷载,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 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不平顺理论模拟列车振动荷载,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的典型场地条件为研究对象,对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地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列车车速下的地表振动反应;采用地表加速度振级表征地表振动强度,对地表振动强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地表振动 地表加速度振级 土体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三维粘弹性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兆益 雷婷 +2 位作者 陈洪兴 王国清 候岩峰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6,41,共6页
基于车辆对路面的动力作用,建立路面不平整度引起的汽车动荷载简化模型,通过室内高温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沥青面层材料的粘弹性模型,以弹粘塑性理论、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沥青路面车辙进... 基于车辆对路面的动力作用,建立路面不平整度引起的汽车动荷载简化模型,通过室内高温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沥青面层材料的粘弹性模型,以弹粘塑性理论、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沥青路面车辙进行了计算与预估,并分析了车辆轮胎压力、车速、作用时间、路面温度及轴载作用次数对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影响。通过河北邯郸-长治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验证表明,采用基于动力有限元方法的车辙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仅为8%~9.5%,具有较高精度,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车辙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动载 车辙预估 粘弹性 动力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护岸挡墙的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光春 汪承志 刘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1-917,共7页
结合重庆渝中区长江滨江路加筋土护岸工程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固方案研究,发展了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中考虑加筋材料的非线性蠕变效应,土体采用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和加筋材料采用黏弹性模型,并考虑加筋材料与填土、填土与面板及面... 结合重庆渝中区长江滨江路加筋土护岸工程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固方案研究,发展了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中考虑加筋材料的非线性蠕变效应,土体采用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和加筋材料采用黏弹性模型,并考虑加筋材料与填土、填土与面板及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模拟了加筋土工程逐层填筑的施工过程,采用增量–初应变迭代法对各种工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初步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到了高大加筋土挡墙的破坏发展模式、加筋材料拉力分布规律以及加筋土护岸挡墙的安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护岸挡墙 加筋材料 黏弹塑性有限元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炸药装药动态响应的有限元分析及热点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小平 张元冲 +2 位作者 沈亚鹏 张泰华 赵壮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对稳态温度场中受冲击载荷作用的炸药药柱进行了弹粘塑性分析。在Perzyna本 构模型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将流动参数γ、弹性模量E均视为温度的函数,动态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曲线和实验曲线有很好的近似。为... 对稳态温度场中受冲击载荷作用的炸药药柱进行了弹粘塑性分析。在Perzyna本 构模型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将流动参数γ、弹性模量E均视为温度的函数,动态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曲线和实验曲线有很好的近似。为模拟材料中不均匀性的影响,在 药柱中心引入一孔洞,有限元计算结果给出含孔洞药柱的粘塑性动态响应、药柱网格变形图以 及药柱等温线,可以清楚看出在孔洞附近区域有局部高温产生。本文的本构模型和计算方法对 于研究冲击载荷下炸药装药的力学响应以及炸药装药中热点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提供了良好 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装药 弹粘塑体 本构模型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结构诱导缝力学参数反演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艳国 陈胜宏 +1 位作者 周华 傅少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80,共6页
针对拱坝结构诱导缝力学参数取值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联合反演方法,对诱导缝接触面力学参数进行确定。该方法应用于小湾拱坝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诱导缝面关键力学参数的反演,有限元计算值... 针对拱坝结构诱导缝力学参数取值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联合反演方法,对诱导缝接触面力学参数进行确定。该方法应用于小湾拱坝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诱导缝面关键力学参数的反演,有限元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在当前施工浇筑状态下整个诱导缝面处于受压闭合状态,诱导缝靠近上游侧的压应力和挤压变形大于靠廊道侧的压应力和挤压变形,并且中间坝段大于两端坝段。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诱导缝力学参数取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拱坝 诱导缝 弹黏塑性有限元法 参数反演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节理岩体的新型黏弹塑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贵科 徐卫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894-2901,共8页
在分析岩体变形特点和常用流变模型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与应力状态和时间相关的非线性黏性体。非线性黏性体在应力小于其极限值时,变形随时间增长而趋于稳定,当应力大于其极限值时,变形将随时间增长而急剧增大。将非线性黏性体引入传... 在分析岩体变形特点和常用流变模型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与应力状态和时间相关的非线性黏性体。非线性黏性体在应力小于其极限值时,变形随时间增长而趋于稳定,当应力大于其极限值时,变形将随时间增长而急剧增大。将非线性黏性体引入传统Maxwell模型中,由改进的Maxwell模型与传统Kelvin模型和St.Venant塑性体串联得到新型五元件黏弹塑性模型。在五元件黏弹塑性模型中,改进Maxwell体中的弹性体和非线性黏性体分别模拟瞬时弹性变形和黏性流动变形,Kelvin体和St.Venant体分别模拟延滞回复和瞬时塑性变形。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五元件黏弹塑性模型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岩体变形特征,并可以反映岩体在低应力状态下流变趋于稳定、而应力水平超过其极限值后出现加速流变而破坏的流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岩体 岩体变形 流变模型 非线性黏性体 黏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脆性岩石卸荷流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尚阳 张龙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3-58,共6页
依托某在建大型水电站,采用保持轴向应力不变、分级卸围压方式,对硬脆性花岗岩进行蠕变试验,分析了硬脆性岩石的卸荷蠕变变形特性及宏观和微细观破裂形式。结果表明,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过程可分为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 依托某在建大型水电站,采用保持轴向应力不变、分级卸围压方式,对硬脆性花岗岩进行蠕变试验,分析了硬脆性岩石的卸荷蠕变变形特性及宏观和微细观破裂形式。结果表明,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过程可分为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并且存在卸荷流变门槛值。岩样屈服前后,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关系分别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和对数函数关系。低围压下岩石主要发生沿轴向的张拉性劈裂破坏,高围压下则发生沿斜截面的剪切破坏。基于对蠕变损伤演化的分析,建立了硬脆性岩石非线性粘弹塑性损伤流变模型,以便描述硬脆性岩石不同阶段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性岩石 卸荷流变 损伤演化 粘弹塑性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质边坡的弹粘塑性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晓敏 任青文 盛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3-497,共5页
首次在块体单元法中引入弹粘塑性流变模型来分析裂隙岩质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以块体元模型来反映裂隙岩体变形的不连续性,在单元之间引入接触面单元来模拟岩体中的结构面,在接触面单元中引入弹粘塑性模型来研究岩体变形的时间效应及稳... 首次在块体单元法中引入弹粘塑性流变模型来分析裂隙岩质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以块体元模型来反映裂隙岩体变形的不连续性,在单元之间引入接触面单元来模拟岩体中的结构面,在接触面单元中引入弹粘塑性模型来研究岩体变形的时间效应及稳定性,并把此理论应用于裂隙岩质边坡的变形及稳定分析,以工程算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边坡 弹粘塑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塑性地基中的竖直受力桩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阮波 田管凤 李亮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3,共8页
从地基土的流变特性出发分析桩土体系的共同作用 .地基土体采用粘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 ,为适应地基实际的层状结构 ,采用有限层法分析 ;桩采用弹性杆有限元分析 .根据位移协调原则 ,得到体系平衡方程 ,应用“时步 -初应变法”获得了不同... 从地基土的流变特性出发分析桩土体系的共同作用 .地基土体采用粘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 ,为适应地基实际的层状结构 ,采用有限层法分析 ;桩采用弹性杆有限元分析 .根据位移协调原则 ,得到体系平衡方程 ,应用“时步 -初应变法”获得了不同时刻的桩土位移解 .通过分析得到了地基参数对竖直受力桩达到沉降相对稳定所需时间 T及桩顶始末位移变化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塑性地基 桩土共同作用 有限层法 竖直受力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反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国兴 陈斌 苏晓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54-461,467,共9页
在运输业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几何不平顺理论荷载模型,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非线性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典... 在运输业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几何不平顺理论荷载模型,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非线性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典型场地条件为研究对象,对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地表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列车车速下地表振动的强度、频谱特性及其衰减规律,并分析了场地振动强度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地表振动 土体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