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被引量:
7
1
作者
文贵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3,共9页
汉语对西方标点符号的认知到规范采用是汉语现代转型的内容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人从晚清遭遇西方标点符号到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这一百多年的轮廓;简要分析了"问号"、"叹号"、&qu...
汉语对西方标点符号的认知到规范采用是汉语现代转型的内容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人从晚清遭遇西方标点符号到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这一百多年的轮廓;简要分析了"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特殊性;探讨了新式标点符号给"五四"白话带来的变化:语气上的言文一致,意义上的深入开拓,结构上的丰满繁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标点符号
“五四”白话
言文一致
深入
繁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2,共11页
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启蒙运动,不仅表达和传播旧知识,也表达和传播新知识。而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思想革命,它不仅不传播旧思想,恰恰相反,它激进地否定和批判封建思想与文化,从而开启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晚清白话文是工具性的语言...
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启蒙运动,不仅表达和传播旧知识,也表达和传播新知识。而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思想革命,它不仅不传播旧思想,恰恰相反,它激进地否定和批判封建思想与文化,从而开启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晚清白话文是工具性的语言,而五四白话文是思想本体的语言,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性"可以从现代汉语这里得到深刻的说明。晚清白话是文言文的辅助语言,主要是口语、民间语和大众语,还不能构成完整的书面语体系,不能独立表达思想与文化,五四白话文从一开始就是要取代文言文从而取得正统或中心地位,并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即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白话
五四白话
工具
思想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小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钱玄同加入"五四"文学革命阵营之时,借用、转化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资源。他一方面从雅俗、骈散、文质层面建构"不用典"论,提倡以今语为雅,反对骈偶与"尚文"之风,并将具体的攻击对象落在"选学妖孽,桐...
钱玄同加入"五四"文学革命阵营之时,借用、转化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资源。他一方面从雅俗、骈散、文质层面建构"不用典"论,提倡以今语为雅,反对骈偶与"尚文"之风,并将具体的攻击对象落在"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上;另一方面为白话的"言文一致"与"用字过繁"找到相应的学理依据,并以"用字之误"来抓住痛处的朴学论争方式,回应了当时关于五四白话文的质疑。钱玄同对章太炎文学语言资源的引入,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切实的着力点与历史凭依。但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是以小学为核心,视文言为主体,而钱玄同则尊白话为文学之正宗,并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废除文言,强调白话文的绝对正确性与独立性,故而,二人的文学语言观存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白话
用典
言文一致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对“言文一致”命题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勇
孙文宪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21-125,共5页
"言文一致"是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但他们也显示出内在的差异与分歧。文学启蒙是"言文一致"的历史动因,前者借此表达的是民族国家意识,但后者更注重个性意识的释放;对汉语的全面...
"言文一致"是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但他们也显示出内在的差异与分歧。文学启蒙是"言文一致"的历史动因,前者借此表达的是民族国家意识,但后者更注重个性意识的释放;对汉语的全面反思是"言文一致"的现实起点。前者还是在旧有的规范中创作,后者却创立了现代白话;"文学"观念的革新是"言文一致"的实际成果。前者推进了文学观念的转型,但后者才经由现代汉语建立起现代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文一致
晚清
五四
启蒙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文化运动中语言革命的探讨
5
作者
周才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17,共6页
五四前后是一个过渡转型的阶段,白话文运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行了更直接的语言革命。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立"活的文学";倡导白话文,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在文学建设...
五四前后是一个过渡转型的阶段,白话文运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行了更直接的语言革命。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立"活的文学";倡导白话文,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在文学建设中重视内容实质,不徒有浮夸之形式。在理论建设之外,他们进行了文学创造实践并为自身的运动寻求合法性。白话文运动获得了身份认同、取得成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语言革命
白话文
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被引量:
7
1
作者
文贵良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3,共9页
文摘
汉语对西方标点符号的认知到规范采用是汉语现代转型的内容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人从晚清遭遇西方标点符号到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这一百多年的轮廓;简要分析了"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特殊性;探讨了新式标点符号给"五四"白话带来的变化:语气上的言文一致,意义上的深入开拓,结构上的丰满繁复。
关键词
新式标点符号
“五四”白话
言文一致
深入
繁复
Keywords
new punctuation
vernacular language and writtenvernacular language of may fourth
the identity
of
language
deep exploration
richness
分类号
H15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玉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项目编号: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启蒙运动,不仅表达和传播旧知识,也表达和传播新知识。而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思想革命,它不仅不传播旧思想,恰恰相反,它激进地否定和批判封建思想与文化,从而开启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晚清白话文是工具性的语言,而五四白话文是思想本体的语言,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性"可以从现代汉语这里得到深刻的说明。晚清白话是文言文的辅助语言,主要是口语、民间语和大众语,还不能构成完整的书面语体系,不能独立表达思想与文化,五四白话文从一开始就是要取代文言文从而取得正统或中心地位,并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即现代汉语。
关键词
晚清白话
五四白话
工具
思想本体
Keywords
late Qing written
vernacular
Chinese
may
fourth
written
vernacular
Chinese
language
of
instrumentality
language
of
thought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小惠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章太炎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钱玄同加入"五四"文学革命阵营之时,借用、转化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资源。他一方面从雅俗、骈散、文质层面建构"不用典"论,提倡以今语为雅,反对骈偶与"尚文"之风,并将具体的攻击对象落在"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上;另一方面为白话的"言文一致"与"用字过繁"找到相应的学理依据,并以"用字之误"来抓住痛处的朴学论争方式,回应了当时关于五四白话文的质疑。钱玄同对章太炎文学语言资源的引入,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切实的着力点与历史凭依。但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是以小学为核心,视文言为主体,而钱玄同则尊白话为文学之正宗,并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废除文言,强调白话文的绝对正确性与独立性,故而,二人的文学语言观存有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白话
用典
言文一致
小学
Keywords
The
may
fourth
literary revolution
vernacular
using allusion
unity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s
philolog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对“言文一致”命题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勇
孙文宪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21-12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批评的知识状况和问题意识"(07JA751025)
文摘
"言文一致"是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但他们也显示出内在的差异与分歧。文学启蒙是"言文一致"的历史动因,前者借此表达的是民族国家意识,但后者更注重个性意识的释放;对汉语的全面反思是"言文一致"的现实起点。前者还是在旧有的规范中创作,后者却创立了现代白话;"文学"观念的革新是"言文一致"的实际成果。前者推进了文学观念的转型,但后者才经由现代汉语建立起现代思想文化。
关键词
言文一致
晚清
五四
启蒙
文学
Keywords
Identity
of
vernacular
and
written
language
, Late Qing Dynasty,
may
fourth
Movement, Enlightment,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文化运动中语言革命的探讨
5
作者
周才庶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出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17,共6页
文摘
五四前后是一个过渡转型的阶段,白话文运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行了更直接的语言革命。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立"活的文学";倡导白话文,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在文学建设中重视内容实质,不徒有浮夸之形式。在理论建设之外,他们进行了文学创造实践并为自身的运动寻求合法性。白话文运动获得了身份认同、取得成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语言革命
白话文
国语
Keywords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anguage
revolution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m
and
arin Chines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文贵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
高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王小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对“言文一致”命题的重新审视
郭勇
孙文宪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文化运动中语言革命的探讨
周才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