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晨 向玉勇 +2 位作者 郭晓军 张帆 张芝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5-1040,共6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在我国北方常混合发生,为了解两种粉虱所造成的危害和自身种群的增长变化,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在(27±1)℃条件下研究了两种粉虱在棉花Gossypium...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在我国北方常混合发生,为了解两种粉虱所造成的危害和自身种群的增长变化,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在(27±1)℃条件下研究了两种粉虱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泗棉3号)、黄瓜Cucumis sativas L.(北京202)、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北京七叶茄)和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佳粉十号)上各虫态大小、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温室粉虱的1,2龄若虫的体长和体宽均显著大于烟粉虱,3龄以后两种粉虱的体型则变异较大。两种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在黄瓜、茄子和番茄上,温室粉虱的发育历期(19.7、19.4、20.8d)显著长于烟粉虱(17.3、17.6、18.3d)。在黄瓜和番茄上,烟粉虱的平均寿命(31.2、32.1)显著长于温室粉虱的平均寿命(26、24.9d);在棉花、黄瓜和番茄上,烟粉虱的单雌产卵量(122.2、220.2、266.5粒)显著高于温室粉虱(97.1、186.6、197.1粒)。烟粉虱在棉花、黄瓜、茄子和番茄上的总存活率分别为67.9%、77.8%、67.8%和59.0%,温室粉虱依次为62.2%、67.2%、64.4%和66.1%。综合比较4种寄主植物,烟粉虱比温室粉虱具有个体发育时间短、种群繁殖速度快、生殖竞争能力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虱(Bemisia tabaci和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寿命 产卵量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板诱杀与杀虫剂混剂相配合综合防治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芮昌辉 郑炳宗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经室内毒力测定证明:虫螨磷与氰戊菊酯(3:1)混用,共毒系数(CTC)达972.1,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磷(SV_1)与氰戊菊酯(5:1)混用有一定增效作用(CTC=274.6)。噻嗪酮的 LC_(50)o值为0.01272ppm,毒力明显高于氰戊菊酯(LC_(50)为475.77ppm),两... 经室内毒力测定证明:虫螨磷与氰戊菊酯(3:1)混用,共毒系数(CTC)达972.1,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磷(SV_1)与氰戊菊酯(5:1)混用有一定增效作用(CTC=274.6)。噻嗪酮的 LC_(50)o值为0.01272ppm,毒力明显高于氰戊菊酯(LC_(50)为475.77ppm),两者混用(5:1)时 CTC 为356.2,倍硫磷与氰戊菊酯(5:1)混用 CTC 为708.4,均有明显增效作用。在农大小温室试验诱杀成虫证明用20×28.5cm^2黄板垂直挂在番茄植株顶部的支架上且黄板底边与植株顶部相平时效果最好。1987~1988两年在四季青温室番茄上对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试验证明:在黄板的配合下,氰戊菊酯分别与虫螨磷和 SV_1混用,其防治效果均在84.5%以上,前一种混剂更好在91.6%以上。而喷药次数只需2~3次。单用氰戊菊酯,对成虫和卵、若虫的防治效果1987年分别为95.5%和73.5%,1988年分别为75.3%和35.9%,明显低于混剂的防效。试验还证明,黄板加上噻嗪酮,不仅用药量小(5.685有效成分 g/ha),而且其防治效果在94.8%以上。与综合防治相比,只用农药的常规防治法效果很差,1988年的结果表明对成虫的防效为11.6%,对卵和若虫的防效为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杀虫剂 混剂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Best Dose for Sterilisation of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Hem.: Aleyrodidae) by Gamma Radiation
3
作者 Maryam Moradi Mehdi Zarab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5期536-542,共7页
Greenhouse whitefly (GHWF),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is a very important pest of greenhouse plants, but its resistance to pesticides has rendered it difficult to control by chemical methods in recent y... Greenhouse whitefly (GHWF),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is a very important pest of greenhouse plants, but its resistance to pesticides has rendered it difficult to control by chemical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 is a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which has been used in Area 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WIPM). This study conducted the possibility of sterilising GHWF adults by gamma radiations emitted from cobalt 60. Longevity of the adults, and the amount of egg laying and sterilisation of eggs were determi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50, 60, 70, 80, 90 Gy dose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65 ± 5% RH, 25 ± 2 ℃, L/D = 16/8). Normal insects were considered as control (0 dose). The best combination for mating of normal and sterile adults (normal male × normal female as control, normal male and irradiated female, irradiated male × normal female, and irradiated male × irradiated female) was studied using a factorial design (n = 4).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irradiating doses were 70 and 80 Gy for females and males respectively. Longevity of irradiated males and femal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irradiated specimens. The best mating model was irradiated males and fe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STERILITY irradiating doses mating comb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pellent effects of pongam oil on settlement and oviposition of the common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on chrysanthemum 被引量:3
4
作者 ROMAN PAVELA GERHARD HERDA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9-224,共6页
The repellent activities, including host deterrence and anti-oviposion, of pongam oil against the adults of the common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in greenhouses were tested. Chrysanthemum p... The repellent activities, including host deterrence and anti-oviposion, of pongam oil against the adults of the common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in greenhouses were tested. Chrysanthemum plan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5%-2.0%) of water-suspended pongam oil showed relatively long-lasting host deterrent and anti-oviposition effects on the adults of greenhouse whitefly. Although the repellent effect declined in time and concentration, strong effects on the reduction of oviposition were found, which lasts, dependent on concentration at least 12 days afte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anical insect control agent OVIPOSITION pongam oil repellence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原文传递
不同生物农药对温室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5
作者 朱秀苗 马成立 +2 位作者 陈梅楠 刘青 韩明彬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为筛选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绿色防控,测定了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4种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效果,并进行了农药安全性评价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 为筛选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绿色防控,测定了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4种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效果,并进行了农药安全性评价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供试生物农药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对温室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最高,LC_(50)为2.251 mg·L^(-1);苦参碱毒力最低,LC_(50)为17.592 mg·L^(-1)。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1 d各供试番茄品种均无变色、坏死、生长发育延缓和萎蔫、畸形等药害症状,生长速率抑制率、落果率无明显影响,除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金棚10号番茄安全系数为2.0之外,其余3种药剂对番茄的安全系数均为4.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5 d,4种供试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治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处理后1~15 d虫口减退率为63.232%~91.276%,防治效果达58.379%~90.823%。研究结果为温室番茄安全生产的生物农药选择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农药 白粉虱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间小黑蛛对菜蚜和温室白粉虱捕食功能的比较
6
作者 王宝地 王士军 +1 位作者 李文香 刘艳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6,101,共4页
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成蚜、若蚜及温室白粉虱1龄至2龄初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 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成蚜、若蚜及温室白粉虱1龄至2龄初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a)分别为0.689 2、0.538 6、0.512 6,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33.23、9.57、9.35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菜蚜成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 6P-0.343 0。相互干扰可降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菜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混合种群中草间小黑蛛偏嗜菜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 菜蚜(Lipaphis erysimi)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白粉虱对不同蔬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 被引量:9
7
作者 母欣 刘媛媛 +2 位作者 杨伟男 孔祥鑫 金永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室内网罩内接虫测定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指数、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数量及产卵量,同时测定寄主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对不同的寄主植物存在明显的选择性... 通过室内网罩内接虫测定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指数、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数量及产卵量,同时测定寄主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对不同的寄主植物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差异,温室白粉虱的嗜好寄主为菜豆、豇豆、小白菜、西葫芦、番茄、无架豆、不结球白菜、油麦菜、黄瓜,适宜寄主为辣椒、毛酸浆、樱桃萝卜、生菜、咖啡黄葵、荷兰豆、苦苣菜、上海青、满堂红萝卜、豌豆、彩椒、莴苣、小叶茼蒿、菠菜、结球白菜、圆叶青苋菜等蔬菜品种,非嗜好寄主为韭菜、芫荽、芹菜。当植株叶片有绒毛时温室白粉虱更易着落取食。同时,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数量与寄主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叶片厚度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 寄主选择性 嗜好寄主 叶绿素 叶片厚度 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粉虱Hsp6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莉莉 肖林云 +1 位作者 余昊 王运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39-5342,共4页
以近缘昆虫Hsp6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兼并引物,PCR扩增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地中海(MED)隐种与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Hsp60基因cDNA,并检测了Hsp60基因受温度影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烟粉虱MED隐种Hsp60基因cDNA的开... 以近缘昆虫Hsp6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兼并引物,PCR扩增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地中海(MED)隐种与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Hsp60基因cDNA,并检测了Hsp60基因受温度影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烟粉虱MED隐种Hsp60基因cDNA的开放性阅读框长1 821 bp,编码607个氨基酸;温室白粉虱Hsp60基因cDNA的开放性阅读框长1 788 bp,编码596个氨基酸,Hsp60基因在昆虫纲低级阶元水平和高级阶元水平系统进化上能得到一个较理想结果。温室白粉虱Hsp60基因表达量受温度影响显著(P<0.05),而烟粉虱MED隐种则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地中海(MED)隐种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Hsp60基因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白粉虱对几种园艺植物的偏好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瑞燕 孔维娜 郝利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4,共4页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世界性害虫,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了温室白粉虱在多种园艺植物混栽温室内对不同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2 0种常见蔬菜和花卉中,可危害其中1 3种;温室白粉虱对其中6种寄主植物(旱金莲、...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世界性害虫,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了温室白粉虱在多种园艺植物混栽温室内对不同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2 0种常见蔬菜和花卉中,可危害其中1 3种;温室白粉虱对其中6种寄主植物(旱金莲、一品红、菊花、番茄、小白菜和羽叶甘蓝)的选择性有显著差异,其种群数量为旱金莲和番茄显著多于小白菜、一品红和菊花,羽叶甘蓝显著少于其它5种植物;不同的虫态之间排序有小变动;温室白粉虱在番茄植株上部的垂直分布表现为卵和成虫在第3叶居多,若虫在第5叶居多,伪蛹在第9叶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园艺植物 偏好性 经济损失 寄主植物 种群数量 旱金莲 一品红 小白菜 世界性 番茄 分布表 菊花 甘蓝 害虫 混栽 花卉 蔬菜 虫态 成虫 植株 若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海藻糖含量和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雷芳 张桂芬 +1 位作者 万方浩 马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7-1394,共8页
【目的】研究海藻糖及海藻糖酶在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及与温室粉虱的竞争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转移取食嗜好(棉花、甘蓝)或非嗜好(玉米)寄主植物后,其体内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变化和响应... 【目的】研究海藻糖及海藻糖酶在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及与温室粉虱的竞争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转移取食嗜好(棉花、甘蓝)或非嗜好(玉米)寄主植物后,其体内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变化和响应。【结果】改变寄主会使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其中棉花的作用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和25%;将植物种类转换为B型烟粉虱嗜好、温室粉虱亦可利用的寄主棉花或B型烟粉虱嗜好而温室粉虱非嗜好的寄主甘蓝,两种粉虱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在两种粉虱非嗜好寄主玉米上B型烟粉虱(112.6%)较温室粉虱(60.8%)的恢复能力强、稳定性能好。尽管改变寄主对两种粉虱海藻糖酶比活力的作用不明显,但对海藻糖酶比活力变化趋势的影响却明显不同;转换不同种类的寄主B型烟粉虱海藻糖酶比活力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而温室粉虱却不尽相同;在非嗜好寄主玉米上两种粉虱海藻糖酶比活力的变化动态虽相仿,但B型烟粉虱的恢复能力较温室粉虱强。【结论】海藻糖酶在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及与温室粉虱的竞争适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粉虱 海藻糖含量 海藻糖酶比活力 动态变化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等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及其两种天敌的选择毒力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汤方 李生臣 +1 位作者 孔祥波 王开运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及其两种天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微小花蝽Oriusminutus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温室白粉虱和两种天敌间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对温室...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及其两种天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微小花蝽Oriusminutus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温室白粉虱和两种天敌间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3个虫态毒力都很高,LD50值为0.28~4.17mg/L;噻嗪酮对两种天敌的毒力都很低。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中华草蛉卵的LD50值分别为16.59、178.2和10286mg/L,对2龄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54.08、22.79和215.5mg/L,对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20.06、26.05和1836mg/L;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微小花蝽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62.14、8.92和170.9mg/L。表明3种杀虫剂在温室白粉虱及其两种天敌之间存在显著的选择毒力,并以对噻嗪酮的选择性更高,该选择性在温室白粉虱综合防治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温室白粉虱 中华草蛉 微小花蝽 选择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比较 被引量:24
12
作者 崔旭红 陈艳华 +1 位作者 谢明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2-1238,共7页
为了明确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通过进行高温和低温暴露试验,研究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成虫在37℃,39℃,41℃,43℃,45℃下暴露1~2h后的存活率,以及这两种粉虱卵、2~3龄若虫、... 为了明确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通过进行高温和低温暴露试验,研究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成虫在37℃,39℃,41℃,43℃,45℃下暴露1~2h后的存活率,以及这两种粉虱卵、2~3龄若虫、伪蛹和成虫在2℃下暴露1~12d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两种粉虱的卵、伪蛹和成虫在37℃~45℃下暴露1~2h,其存活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但在相同处理条件下B型烟粉虱3种供试虫态的存活率要高于温室白粉虱。B型烟粉虱在2℃下暴露2~12d,各供试虫态的存活率迅速下降,卵、2~3龄若虫、伪蛹在2℃下暴露12d后均不能存活,成虫在2℃下暴露4d后也全部死亡;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在2℃下暴露12d后其存活率还能超过45%,成虫在2℃下暴露7d后仍有80.9%能够存活。结果说明,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温度逆境的适应性存在差异,B型烟粉虱对高温的适应性要高于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对高温敏感,但对低温的适应性要显著高于B型烟粉虱。据此推测,两种粉虱对温度逆境适应性的差异是导致其种群发生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高温 低温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存活以及生殖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13
作者 崔旭红 谢明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430,共7页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高温暴露 存活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防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吐尔逊 吴静 +4 位作者 郭文超 关志坚 李翠梅 艾尔肯.麦麦提 张振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试验药剂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效,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选取植株上、中、下叶片共固定10株,调查叶片背部的若虫数。药前调查1次,药后1、37、、101、5 d分...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试验药剂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效,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选取植株上、中、下叶片共固定10株,调查叶片背部的若虫数。药前调查1次,药后1、37、、101、5 d分别调查各处理小区定点株上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并与对照区比较,计算校正防治效果。【结果】在冬季南疆温室大棚中,亩旺特防效最好,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86.69%;1.8%阿维菌素EC次之,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为65.92%,阿克泰在药后1 d的防效高于亩旺特和阿维菌素。在夏季北疆温室大棚中,阿克泰防效最好,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91.11%;1.8%阿维菌素EC次之,防治后10 d最高防效达到86.84%,亩旺特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81.32%。【结论】防治温室白粉虱,可采用阿克苏、亩旺特、阿维菌素3种化学农药在当地替代常用药剂或与其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设施蔬菜 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杨秀清 高希武 郑炳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3,共6页
对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 Bemisia tabaci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 Car E活性 ,烟粉虱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Car ... 对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 Bemisia tabaci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 Car E活性 ,烟粉虱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Car E对底物乙酸 -α-萘酯的 Km 分别为 0 .0 73mmol/ L 和 3.4 5 8mmol/ L。烟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2~3m OD/ (min·头 )之间 ,而温室白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10~ 15 m OD/ (min·头 )之间 ,烟粉虱 ACh E的 Km 值是温室白粉虱 Km 值的 12 .6倍。烟粉虱的 GSTs比活力为2 .2 18OD/ (mg pro·min) ,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的 GSTs比活力 0 .6 6 3OD/ (mg pro· min)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烟粉虱 GSTs对底物的亲和力比温室白粉虱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羟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从胱甘肽转移酶 米氏常数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承香 薛明 +3 位作者 耿小红 王洪涛 李玲玲 李庆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0-726,共7页
在室内20℃、26℃和30℃三个设定温度条件下,研究了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6℃时两种粉虱在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上的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差异,但温室白粉... 在室内20℃、26℃和30℃三个设定温度条件下,研究了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6℃时两种粉虱在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上的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差异,但温室白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发育历期较烟粉虱依次分别延长了1.32d、2.81d和2.04d。在CF-965上,B型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4.19%和55.17粒,温室白粉虱仅分别为31.99%和39.17粒;在NC-89上,B型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3.47%和37.50粒,温室白粉虱仅分别为15.75%和17.25粒;两种粉虱在NC-82上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不大,表明B型烟粉虱对CF-965和NC-89的适应能力较温室白粉虱强。两种粉虱在20℃时的发育历期最长,32℃时最短,26℃时居中。20°C时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存活率20.96%为最低,26℃和32℃时分别达54.19%和53.29%;而温室白粉虱在32℃条件下存活率11.66%为最低,20℃和26℃时分别达31.34%和31.99%。温室白粉虱在20℃时产卵量大于烟粉虱,在26℃时的产卵量小于烟粉虱,30℃时则不能产卵,但烟粉虱成虫30℃时的产卵量仍可达21.06粒。由此说明烟粉虱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显著强于温室白粉虱。山东烟区烟草生长中期的田间平均温度多在22~30℃,适合B型烟粉虱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烟草品种 温度 发育和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对温室白粉虱的协同防效 被引量:19
17
作者 姜灵 洪波 +1 位作者 王新谱 贾彦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4,共6页
本试验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选取相容性高的杀虫剂在10倍稀释浓度下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温室白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啉WP的相容性最高,而与2.5%联苯菊酯EC和20%高氯&... 本试验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选取相容性高的杀虫剂在10倍稀释浓度下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温室白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啉WP的相容性最高,而与2.5%联苯菊酯EC和20%高氯·噻嗪酮EC相容性较差,在10倍稀释浓度下10%吡虫啉WP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2%和3.38%,产孢量为1.94×106个/mL。对白粉虱协同防效试验中,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复配药剂的防效最高能达到85.19%,在防治3d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和10%吡虫啉WP的防效。因此,在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过程中,可利用生防真菌制剂与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复配,从而达到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化学杀虫剂 相容性 温室白粉虱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蛉对温室白粉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汤方 李生臣 +1 位作者 刘玉升 王开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Tjeder)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Ⅱ型。中华草蛉1龄、2龄和3龄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理论日最大捕食... 研究了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Tjeder)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Ⅱ型。中华草蛉1龄、2龄和3龄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31.20、375.94和490.20粒。在20-40%内,30%时中华草蛉2龄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寻找效率(功能系数)最高,达1.2885;处置时间最短,为0.001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蛉 温室白粉虱 功能反应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桂芬 雷芳 +2 位作者 万方浩 马骏 杨玉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20,共8页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华北地区常混合发生,为了揭示寄主植物在两种粉虱生态位竞争中的作用,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为实验种群,研究了转换取食棉花、甘蓝及玉米后,其体内淀粉酶...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华北地区常混合发生,为了揭示寄主植物在两种粉虱生态位竞争中的作用,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为实验种群,研究了转换取食棉花、甘蓝及玉米后,其体内淀粉酶及蛋白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饲养寄主上还是转换植物上,B型烟粉虱淀粉酶活性较温室粉虱高1.49-1.66倍,改变植物种类对两种粉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大。植物种类的改变对B型烟粉虱的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而温室粉虱却受到明显抑制,由番茄转换到甘蓝、棉花及玉米上,温室粉虱蛋白酶活性下降了29.9-42.7%;转换到甘蓝或棉花上,B型烟粉虱蛋白酶活性分别较温室粉虱高1.30倍和1.21倍,而在玉米上两种粉虱间没有明显差异。B型烟粉虱在嗜食寄主甘蓝或非寄主玉米上取食,其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激活-抑制型或抑制-激活型,而温室粉虱激活-抑制不明显;在B型烟粉虱嗜食、温室粉虱亦可利用的棉花上,两种粉虱淀粉酶活性的动态趋势相仿。转换的植物种类不同,两种粉虱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各异;在B型烟粉虱嗜食的甘蓝和棉花上,其蛋白酶活性的动态趋势为激活-抑制型;在非寄主玉米上虽亦为激活-抑制型,但激活需时长且较为平缓;而温室粉虱无论转换为寄主还是非寄主植物,其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相仿且较为平缓。以上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应对植物种类转换的能力较温室粉虱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粉虱 淀粉酶 蛋白酶 动态变化趋势 植物种类转换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洪 柳晓霞 +3 位作者 杜娟 张丽红 刘发苗 仵均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97,共4页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黄板颜色、大小、悬挂高度、悬挂方向、表面粘剂种类和温室内温度及一天内不同时间对诱集温室白粉虱效果的影响。在对各种因素与诱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的适宜方...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黄板颜色、大小、悬挂高度、悬挂方向、表面粘剂种类和温室内温度及一天内不同时间对诱集温室白粉虱效果的影响。在对各种因素与诱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的适宜方法。为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黄板诱杀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