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ADAMTS-13活性和NLR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子旋 何婉媚 曾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1-838,共8页
【目的】探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LR)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究ADAMTS-13活性、NLR对于PTE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目的】探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LR)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究ADAMTS-13活性、NLR对于PTE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共纳入急性PTE患者64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vWF活性,分析比较ADAMTS-13活性、vWF活性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AMTS-13活性及NLR对急性PTE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急性PTE组ADAMTS-13活性水平分别为83.8%(72.2%,98.8%)、63.3%(49.6%,74.8%),vWF活性水平分别为102.7%(89.7%,117.2%)、122.6%(96.8%,156.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TS-13活性与vWF活性、D-二聚体水平呈负线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NLR的升高为患急性P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6,95%CI(1.10,2.47),P=0.014],ADAMTS-13活性的升高为患急性PTE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2,95%CI(0.88,0.96),P<0.001]。ADAMTS-13活性用于诊断急性PTE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CI(0.780,0.942),P<0.001,联合NLR用于诊断急性PTE时,AUC为0.902,95%CI(0.841,0.963),P<0.001。【结论】急性PTE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vWF活性显著上升,AD⁃AMTS-13、vWF或为沟通血栓形成与炎症反应间的桥梁,血浆ADAMTS-13活性联合NLR可提高诊断急性PTE的准确性,为探寻急性PTE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探寻急性PTE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炎症反应 vwf活性 ADAMTS-13活性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江锦红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汪笑秋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GPⅡb/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ITP患者vWF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GPⅡb/Ⅲ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vWF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有影响,对vWF活性无明显影响。该中药方治疗ITP患者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GPⅡb/Ⅲa vwf抗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闫彬 陆士奇 +2 位作者 翟菊萍 阮长耿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02我院收治的61例脑梗死患者及104例正常人血浆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其VWF:Rco水平,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细则随访患者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资料进行分组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VWF:R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并与VWF抗原呈正相关(r=0.996,P〈0.0001);患者不同年龄段VWF:Rco水平有差异,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病例组的血浆超长VWF水平增多;患者初诊VWF:Rco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382,P=0.002),与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293,P=0.022),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r=0.269,P=0.036),入院VWF:Rco水平越高,预后恢复越差。结论初诊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的VWF:Rc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VWF:Rco可作为评估脑梗死预后的标志物,初诊VWF:Rco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CI)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不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在SLE中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崔宇杰 刘芳 +1 位作者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6-257,293,共3页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F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对38例SLE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F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对38例SLE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为阳性对照,以3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SLE及T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71.34±12 .85 ) %、(12 .5 4±11.6 9) % ]显著低于正常人[(78.6 0±10 .0 3) % ](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阳性率[18.4 2 % (7/ 38) ]明显低于TTP患者[10 0 % (6 / 6 ) ](P <0 .0 1)。结论 ADAMTS 13活性水平检测对研究SLE血栓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有助于SLE与TTP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vwf裂解蛋白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在ITP与TTP鉴别中的意义
5
作者 崔宇杰 刘芳 +1 位作者 白霞 阮长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P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分别对35例ITP、6例TTP及32例健康...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P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分别对35例ITP、6例TTP及32例健康人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TP及T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47.6 2±2 4 . 2 2 ) %、(12 .5 4±11.6 9) % ]显著低于正常人[(78 .6 0±10 .0 3) % ](P <0 . 0 1) ,I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0. 0 1) ,I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阳性率[6 8 5 7% (2 4 /35 ) ]明显低于TTP患者[10 0 % (6 /6 ) ](P <0 . 0 1)。结论 ADAMTS 13活性水平检测在ITP与TTP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vwf裂解蛋白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vWF A3-GPI modified EPCs to enhance its adhesion ability to collegen 被引量:1
6
作者 Tan Hu Song Yaoming Jin Jun Zhao Xiaohui Huang La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1年第4期191-203,共13页
Objective:To gain purified recombination protein rGPI-vWF A3 which can guid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gathering to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injured vessels theoretically and analyze its bioactivity in vi... Objective:To gain purified recombination protein rGPI-vWF A3 which can guid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gathering to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injured vessels theoretically and analyze its bioactivity in vitro. Methods: The plasmid vector of vWF A3 fusion protein which contained GPI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and recombination protein rGPI-vWF A3 was expressed and its bioactivity was analyzed by ELISA and FCM. Results: Fusion protein vWF A3-GPI was expressed and purified by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it could stably anchored on the surface of EPCs and showed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ollagen conjunctio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represent a novel strategy in EPC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for vessel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wf A3-GPI Protei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COLLA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国元 刘芳 +4 位作者 郭小芳 王兆钺 苏健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含量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以探讨TSP1及ADAMTS13在LN中的意义。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对31例LN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SP1...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含量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以探讨TSP1及ADAMTS13在LN中的意义。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对31例LN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SP1及ADAMTS13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LN及TTP患者血浆vWF:A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TP患者TS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N患者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18例肾活检的LN患者中,Ⅳ型患者的ADAMTS13活性最低,其余三型间无显著性差别,TSP1各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ADAMTS13活性低下参与LN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N病理类型的轻重,而ADAMTS13活性低下及TSP1水平下降共同参与TTP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vwf裂解蛋白酶活性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