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超低氧处理抑制花生芽常温物流褐变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张丹 贾嘉懿 张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9-298,共10页
探究不同超低氧处理时间对常温物流中花生芽褐变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实际物流包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包装袋中充100%N2方式实现超低氧处理,然后分别在超低氧4、8、12 h后将包装袋打微孔,实现自发式气调,以不充氮直接微孔组为对... 探究不同超低氧处理时间对常温物流中花生芽褐变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实际物流包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包装袋中充100%N2方式实现超低氧处理,然后分别在超低氧4、8、12 h后将包装袋打微孔,实现自发式气调,以不充氮直接微孔组为对照,于23℃下贮藏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直接微孔组因包装内含氧量相对较高对抑制常温下花生芽采后褐变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超低氧12 h微孔组由于在超低氧环境中处理时间过长,会引发无氧呼吸,从而产生过量的乙醇、乙醛对细胞造成毒害作用,导致花生芽生理代谢紊乱。而超低氧4、8 h微孔组均能形成花生芽适应的自发气调环境,有效降低呼吸强度,通过提高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减弱了膜脂过氧化,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得到抑制,细胞膜的完整性得以更好地保护;同时超低氧4、8 h还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保持花生芽良好的色泽,进而延缓花生芽的褐变;其中超低氧8 h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芽 短期超低氧 物流保鲜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料层双层烧结富氧强化及烟气排放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杰 周明顺 +4 位作者 刘会波 徐良平 钟强 李光辉 姜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1-859,共9页
针对超高料层双层烧结矿强度低的问题,采用富氧方法强化双层烧结。研究富氧浓度和燃料用量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分析普通双层烧结和富氧强化双层烧结的烧结矿主要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两者烧结烟气中O_(2)、CO_(2)和CO的排放行为。... 针对超高料层双层烧结矿强度低的问题,采用富氧方法强化双层烧结。研究富氧浓度和燃料用量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分析普通双层烧结和富氧强化双层烧结的烧结矿主要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两者烧结烟气中O_(2)、CO_(2)和CO的排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富氧方法能明显强化超高料层双层烧结,大幅度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二次点火后对料层进行富氧,氧气体积分数为25%,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和固体燃耗分别为69.06%、66.40%、2.09t/(m^(2)∙h)和53.79kg/t,与普通双层烧结指标相比,成品率、转鼓强度和利用系数分别提高4.11%、7.73%、0.18t/(m^(2)∙h),固体燃耗降低3.23kg/t;富氧使烧结矿中磁铁矿氧化充分,铁酸钙大量生成,烧结矿结构均质、紧密;富氧增大烧结烟气O_(2)质量分数,可有效解决下部料层缺氧问题,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超高料层 双层烧结 富氧 烧结烟气 矿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电站锅炉氧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韦韦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2-16,21,共6页
以广东某发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氧量测量、氧量及总风量曲线和氧量自动程序的优化,来调节参与燃烧实际空气量和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比例,使燃烧保持在最佳状态,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性。
关键词 1000 MW超超临界 氧量测量 氧量自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氧装置用快速阀的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吴斌彬 张大辉 +5 位作者 华霆锋 刘嘉豪 李刚 王芳 钱锦远 李文庆 《阀门》 2024年第9期1077-1081,共5页
高压液氧快速阀是测试装置能源供给系统中液氧储罐与试验段连接的关键设备,对液氧装置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该阀门需满足超低温、超高压、大流量工况下快速启闭和双向密封的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冲击与汽蚀,阀座密封面使用等离子熔覆... 高压液氧快速阀是测试装置能源供给系统中液氧储罐与试验段连接的关键设备,对液氧装置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该阀门需满足超低温、超高压、大流量工况下快速启闭和双向密封的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冲击与汽蚀,阀座密封面使用等离子熔覆堆焊;采用椭圆形环槽金属密封垫以应对液氧的特殊工况。设计一种双向阀瓣导向结构满足双向高压差和快速启闭的要求,阀杆密封采用复合式多重密封结构,执行器采用高压双气缸串联设计。通过超低温浸渍法对其性能测试,各项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液氧 超低温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超小镍铁水滑石的声悬浮制备
5
作者 加晓丹 李金龙 +5 位作者 张绍炳 贾金鑫 赵顺省 杨再文 杨征 刘向荣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有助于降低CO_(2)排放。电催化分解水产氢产氧或许可实现未来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在诸多纳米材料中,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在电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有助于降低CO_(2)排放。电催化分解水产氢产氧或许可实现未来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在诸多纳米材料中,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在电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镍铁水滑石(NiFe-LDH)是非常有前景的过渡金属电催化分解水产氧反应(OER)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Ni_(x)Fe_(1)-LDH(x=1,2,3)前体,利用超声悬浮剥离法实现超薄超小镍铁水滑石纳米片的快速制备。声悬浮法利用超声波发射端和反射端间产生的高强度声辐射力来抵消样品的重力,进而使样品被悬浮。超声波反复叠加形成的高声强驻波,更易实现超薄超小纳米材料的快速制备。研究发现,通过超声悬浮技术可实现仅用20μL甲酰胺在20 min内成功将Ni_(1)Fe_(1)-LDH前体从横向尺寸为1500 nm、厚度为25.66 nm剥离为分散较为均匀、横向尺寸约10 nm、厚度低至0.649 nm的超薄超小镍铁水滑石纳米片,并具有优异的OER性能。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镍铁水滑石随超声悬浮时间逐渐增加,OER性能逐渐提高。其中,当电流密度达10 mA/cm^(2)时,Ni_(1)Fe_(1)-LDH-20 min的过电位低至309 mV,相比于Ni_(1)Fe_(1)-LDH前体的过电位673 mV,降低了364 mV,其塔菲尔斜率也相应从137 mV/dec降至67 mV/dec,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增大了2.4倍。与其他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相比,在OER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水滑石 析氧反应 声悬浮 剥离 超薄超小纳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震 冯慧 +2 位作者 周修五 付娟娟 潘化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EN)联合高压氧治疗(HBO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Sestrin2蛋白(Sestrin2)、人帕金森蛋白(PARK7)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6例AIS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5)。观察... 目的:探究超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EN)联合高压氧治疗(HBO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Sestrin2蛋白(Sestrin2)、人帕金森蛋白(PARK7)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6例AIS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5)。观察组行超早期滋养性EN联合HBO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EN联合HBOT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外周血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Sestrin2/PARK7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PA及Hb浓度、PARK7、Sestrin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3.33%vs.52.73%;7.84%vs.23.64%,P<0.05)。结论:超早期滋养性EN联合HBOT治疗AIS效果较好,血清Sestrin2、PARK7的水平降低可能是其中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 高压氧 疗效 Sestrin2蛋白 人帕金森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介质泵用机械密封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杰 李香 +3 位作者 郑国运 李凤成 丁思云 谢星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以某空分装置超低温液氧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低温机械密封模拟试验系统,以液氮为试验介质开展模拟试验,研究了吹扫氮气温度和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在密封启停过程中,密封端面间存在固体撞击,稳定运转过程中无固体撞击,密... 以某空分装置超低温液氧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低温机械密封模拟试验系统,以液氮为试验介质开展模拟试验,研究了吹扫氮气温度和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在密封启停过程中,密封端面间存在固体撞击,稳定运转过程中无固体撞击,密封端面间处于非接触运转。在启动过程中,超低温机械密封摩擦副间流体动压效应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润滑膜,存在微凸体接触,声发射信号迅速增大并出现峰值,随着转速的升高密封端面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声发射信号逐渐降低,直至密封运行稳定,声发射信号趋于稳定。在停机过程中,随着转速的降低,因流体膜剪切效应降低,声发射信号先出现小幅下降,后因转速继续降低,流体动压效应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流体膜,声发射信号迅速增大并出现峰值。整个试验过程中吹扫氮气温度在10.7~22.5℃之间,密封设计合理,满足设备现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液氧泵 机械密封 试验研究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技术研究应用
8
作者 钟丁平 范日新 林木松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8期70-78,共9页
爪哇1号机组锅炉为一台我国产的105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自投产以来,给水采用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存在锅炉差压上升过快、给水和疏水析出的铁量较高、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每个再生周期内精处理混床处理冷凝水量偏少等诸多问题。通... 爪哇1号机组锅炉为一台我国产的105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自投产以来,给水采用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存在锅炉差压上升过快、给水和疏水析出的铁量较高、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每个再生周期内精处理混床处理冷凝水量偏少等诸多问题。通过将锅炉给水处理方式由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转换为加氧处理的应用研究,对比分析给水在不同加氧量、pH值下铁腐蚀产物析出量的变化,在控制省煤器入口氧量为20~60μg/L,给水pH至8.7~9.0时,给水系统和疏水系统的腐蚀得到明显抑制,给水腐蚀产物铁析出量降低65.2%,高加疏水腐蚀产物铁析出量降低84.4%,低加疏水铁析出量降低82.0%。单台精处理混床连续运行时间由不到一周延长到30天左右,每周期处理凝结水量由8~13万吨延长到3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200.5万元/年,年减少废水排放量37600吨,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加氧处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家凯 刘双艳 +3 位作者 厉勇 温晓丹 刘艳玲 赵衍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与白油共混,经过超声波液相分散、研磨机高速研磨,得到无卤阻燃浆料。将此阻燃浆料分散到PE-UHMW纺丝原液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冻胶丝,冻胶丝经过溶剂萃取、干燥、热牵伸,最终得到阻燃PE-UHMW纤维,对纤维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研磨机的反复研磨,可将粉体粒径降低到百纳米级别,更易于在PE-UHMW溶胀液中分散,且极大地提升了阻燃纤维的可纺性;杂化改性剂提升了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性和材料的阻燃等级,当h-BN质量分数为4%时,阻燃剂质量分数可以到20%,PE-UHMW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值达到27.5%,材料阻燃等级达到V-0级;通过一系列改性手段,可使PE-UHMW纤维在添加大量的阻燃粉体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可纺性,且改性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拓宽了PE-UHMW纤维的应用领域,提升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无卤阻燃 阻燃剂复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坯冶炼超低碳钢中包氧含量控制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扬标 潘艳华 +3 位作者 王彦林 仇东丽 刘东清 王书鹏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方坯生产超低碳钢钢水可浇性差和铸坯皮下气泡问题,对水口堵塞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瘤产物主要为Al_(2)O_(3)。由于上述问题在中包氧含量低时发生频率较高,同时,依据超低碳钢皮下气泡产生原理,中包氧含量高的钢水在凝固时会产生CO... 针对方坯生产超低碳钢钢水可浇性差和铸坯皮下气泡问题,对水口堵塞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瘤产物主要为Al_(2)O_(3)。由于上述问题在中包氧含量低时发生频率较高,同时,依据超低碳钢皮下气泡产生原理,中包氧含量高的钢水在凝固时会产生CO气泡,结合生产经验,得出中包氧含量的稳定控制是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了精炼和连铸过程的钢水、钢渣氧化性对中包氧的影响,采取以下控制措施:熔渣FeO质量分数在10%左右;LF炉离站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300%~0.0450%,RH离站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008%~0.0015%;缩短静置时间、连铸过程保护浇注;中包氧质量分数控制稳定在0.0025%~0.0045%。通过以上措施,单包连浇炉数提高至5炉,同时铸坯表面皮下气泡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方坯 皮下气泡 可浇性 中包氧 连浇炉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钢RH高效脱碳工艺优化
11
作者 刘泳 李素芳 +3 位作者 王鑫 张彩东 黄玉鹏 张庆宇 《河北冶金》 2024年第7期72-75,80,共5页
针对IF钢过程中RH精炼周期较长的问题,研究了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对冶炼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氧时机提前至碳氧反应剧烈阶段,吹氧开始时间由真空循环260 s提前至180 s,脱碳时间从943 s降至860 s,提高了脱碳速率,缩短了脱... 针对IF钢过程中RH精炼周期较长的问题,研究了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对冶炼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氧时机提前至碳氧反应剧烈阶段,吹氧开始时间由真空循环260 s提前至180 s,脱碳时间从943 s降至860 s,提高了脱碳速率,缩短了脱碳周期。脱碳终点处,CO+CO_(2)含量在0.8%~2.0%之间时,RH精炼废气中CO+CO_(2)含量与钢水中碳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碳含量随CO+CO_(2)含量的降低而减小。在保证终点碳含量小于15 ppm的内控条件下,CO+CO_(2)含量由0.8%~0.9%增至1.35%~1.40%时,脱碳周期由860 s降至803 s。通过优化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RH循环脱碳时长由943 s降至803 s,缩短140 s。经过编程移植,开发的脱碳时间智能化模型与RH炉自身所带的激光废气分析仪相结合使用,有效缓解了RH脱碳过剩,提高了脱碳效率,同时为实现自动控制脱碳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吹氧 脱碳 CO+CO_(2) 精炼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IF钢氧化物夹杂控制工艺
12
作者 陈利 杨柳 +3 位作者 杜国利 韦瑞宝 陈永金 刘崇林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提高超低碳IF钢连铸可浇性和洁净度,开展了转炉底吹工艺优化、终点碳氧含量控制、顶渣改质、真空高效深脱碳技术和连铸保护浇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环缝式风口替代原有毛细管式透气砖底吹,转炉后期单管底吹强度0.086 m^(3)/(t... 为提高超低碳IF钢连铸可浇性和洁净度,开展了转炉底吹工艺优化、终点碳氧含量控制、顶渣改质、真空高效深脱碳技术和连铸保护浇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环缝式风口替代原有毛细管式透气砖底吹,转炉后期单管底吹强度0.086 m^(3)/(t·min),搅拌能0.40 W/t,能显著提高吹炼后期搅拌能力,转炉终点钢水平均碳氧积达0.00209。通过RH快速抽真空至极限真空度,3~5 min强制吹氧和8~12 min极限真空度下脱碳效率最高。降低真空脱碳后钢水残余氧含量、优化钢包顶渣成分,可显著减少Al_(2)O_(3)夹杂物的产生,促进顶渣对夹杂物的吸附和溶解,配合连铸保护浇铸,钢水可浇性和氧化物夹杂控制水平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IF钢 夹杂物 可浇性 全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H409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工艺优化
13
作者 俞越山 刘斌 +3 位作者 陈兴润 尚永禄 刘博 魏维岗 《甘肃冶金》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为进一步降低SUH409L超纯铁素体冶炼成本,采用“三脱(脱磷)+AOD转炉+LF炉”一步法工艺冶炼SUH409L超纯铁素体。由AOD转炉脱碳保铬的热力学分析可知:AOD转炉还原温度为1680℃,CO分压大约为140 Pa时,可将出钢C控制在0.009%以内。在SUH409... 为进一步降低SUH409L超纯铁素体冶炼成本,采用“三脱(脱磷)+AOD转炉+LF炉”一步法工艺冶炼SUH409L超纯铁素体。由AOD转炉脱碳保铬的热力学分析可知:AOD转炉还原温度为1680℃,CO分压大约为140 Pa时,可将出钢C控制在0.009%以内。在SUH409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冶炼过程的AOD结束、LF钛合金化及连铸浇铸中期分别取钢样,分析了全氧含量和平衡氧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一步法工艺冶炼SUH409L超纯铁素体的全氧含量和平衡氧含量是不断降低的,控制水平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H409L超纯铁素体 一步法 热力学分析 全氧含量 平衡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强化氧化亚熔盐介质中钒渣分解机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少娜 王亚茹 +2 位作者 杜浩 郑诗礼 张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9-1737,共9页
活性炭强化亚熔盐介质中钒渣分解效果显著,添加10%(质量分数)活性炭即可实现215℃下铬的溶出率由0提高至近85%。以活性炭强化氧化亚熔盐介质中钒渣分解作用机制为重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强化氧化作用主要与其吸附性能及活性氧(... 活性炭强化亚熔盐介质中钒渣分解效果显著,添加10%(质量分数)活性炭即可实现215℃下铬的溶出率由0提高至近85%。以活性炭强化氧化亚熔盐介质中钒渣分解作用机制为重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强化氧化作用主要与其吸附性能及活性氧(ROS)催化氧化性能相关。通过对活性炭表面ROS含量的测定,发现超氧自由基(O_2^-)的存在和生成是活性炭催化氧化亚熔盐介质中矿物分解的主因,且O_2^-随NOH浓度的升高含量大幅增加。活性炭表面的超氧根一方面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附着于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上和发达的孔隙结构中,通过活性炭与钒渣在液相中的接触对矿物进行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亚熔盐 活性炭 超氧根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藏茶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金龙 王春梅 杜晓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对雅安藏茶的水浸出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雅安藏茶水浸出物浓度分别为4.8 mg/L和40.5 mg/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90.07... 对雅安藏茶的水浸出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雅安藏茶水浸出物浓度分别为4.8 mg/L和40.5 mg/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90.07±0.01)%和(88.70±0.02)%。以半抑制浓度(IC50)作评价指标,试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藏茶>藏茶原料>绿茶;试样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绿茶>藏茶>藏茶原料;并且都高于Vc、VE、BHA、BHT等常用的抗氧化剂对这两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雅安藏茶清除上述两种氧自由基效果十分显著,呈现了明显的量效关系,说明雅安藏茶也具有相当的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出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自由基 雅安藏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氧钢20CrMOH和60Si2MnA中TiN夹杂的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海波 王郢 +2 位作者 王新华 王万军 张玮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研究了超低氧(10×10^(-6))钢20CrMoH和60Si2MnA转炉终点[C]和LF渣(TiO_2)对转炉终点[Ti]和LF精炼过程△[Ti]的影响,以及[S]、[N]对TiN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TiN夹杂有两类:(1)单独TiN;(2)CaS为核心的复合TiN。20CrMoH钢中Ti... 研究了超低氧(10×10^(-6))钢20CrMoH和60Si2MnA转炉终点[C]和LF渣(TiO_2)对转炉终点[Ti]和LF精炼过程△[Ti]的影响,以及[S]、[N]对TiN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TiN夹杂有两类:(1)单独TiN;(2)CaS为核心的复合TiN。20CrMoH钢中TiN夹杂较少,60Si2MnA钢中TiN占夹杂总量的50%~60%。随铸坯中S含量的增加,TiN夹杂含量增加;当[Ti]为(69~80)×10^(-6),[N]、[S]分别从(60~74)×10^(-6)和(30~35)×10^(-6)降至(27~35)×10^(-6)和(14~20)×10^(-6)时,TiN个数从4.4~6.1个/cm^2降低到0.4~1.1个/cm^2;当[S]≤0.002%,钢中无CaS-TiN复合夹杂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氧 20CRMOH钢 60SI2MNA钢 TIN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氧钢中同时降低[Al]_s、[O]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包萨日娜 陈斌 +2 位作者 姜敏 王灿国 王新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对超低氧钢中同时降低[Al]s、[O]的热力学以及实践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其它文献中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钢中T[O]和[Al]含量低而且波动范围窄、相对稳定,明显优于文献中的结果。从热力学角度分析,aAl2O3远小于1,... 对超低氧钢中同时降低[Al]s、[O]的热力学以及实践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其它文献中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钢中T[O]和[Al]含量低而且波动范围窄、相对稳定,明显优于文献中的结果。从热力学角度分析,aAl2O3远小于1,即生成低熔点的易去除的复合夹杂物是同时降低[Al]s、[O]的关键。因此,同时降低[Al]s、[O]是可行的,并且实践中可通过生成低熔点的复合12CaO.7Al2O3夹杂物来达到同时降低[Al]s和[O]的目的。这一研究对解决连铸水口堵塞和提高钢材洁净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溶铝 超低氧含量 降低铝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轴承钢超低氧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虎林 何平 翟玉春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超低氧含量和低夹杂物级别是高品质轴承钢的重要指标。分析了高品质轴承钢中超低氧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影响因素,如出钢除渣、铝脱氧、高碱度精炼渣、真空或非真空条件下的长时间搅拌和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等。得出生产5×10^(-... 超低氧含量和低夹杂物级别是高品质轴承钢的重要指标。分析了高品质轴承钢中超低氧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影响因素,如出钢除渣、铝脱氧、高碱度精炼渣、真空或非真空条件下的长时间搅拌和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等。得出生产5×10^(-6)[O]、≤1×10^(-6)[H]和≤12×10^(-6)[Ti]的超纯净高品质轴承钢的关键是对各冶炼工序的严格控制。文中分析了国内轴承钢的质量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轴承钢 超低氧 非金属夹杂 冶炼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氧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康 王庆国 庄青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超低氧保鲜技术在果蔬及粮食贮藏保鲜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保鲜方法的利弊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及主要发展方向作一展望。
关键词 超低氧 保鲜 高阻隔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氧处理对采后马铃薯绿变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卫芹 牟文良 王庆国 《保鲜与加工》 CAS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绿变是影响马铃薯采后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了20℃温度、80%~85%相对湿度、24h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超低氧(ULO,0.3%±0.05%O2,CO2〈0.2%)处理3d和6d对经2~4℃贮藏3个月的马铃薯绿变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芽指数、还原糖、淀... 绿变是影响马铃薯采后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了20℃温度、80%~85%相对湿度、24h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超低氧(ULO,0.3%±0.05%O2,CO2〈0.2%)处理3d和6d对经2~4℃贮藏3个月的马铃薯绿变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芽指数、还原糖、淀粉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经超低氧3d和6d处理,可明显抑制光照引起的马铃薯绿变,并有效抑制其发芽和VC含量的下降,其中超低氧处理6d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处理3d,贮藏12d后,马铃薯的绿变轻微,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超低氧 绿变 发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