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ng drug resistant genetic mutation among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forms application of PCR-SSCP technique in Huainan mining district
1
作者 JUN Lu Shah Jiang +1 位作者 Song Ye Chaopin Li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7年第3期180-184,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resistant genetic mut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form, discus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resistances and drug-resistant rel...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resistant genetic mut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form, discus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resistances and drug-resistant related genes 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PCR- SSCP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2 clinically isolated strains of tuberculosis L-form were collected among 97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The gene mutations of katG, rpoB and rpsL were detected by PCR-SSCP,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analyzed by tradition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 Results: The gene muta- tion rates of katG, rpoB and rpsL by PCR-SSCP were respectively 57.70% (30/52), 65.38% (32/52) and 40.38% (21/52). The rate of reversion was 78.85%(41/52) and the result of drag-resistant genes was invariable. The results of A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40 (76.92%)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in 52 clinically isolated strains. The number for three-drug resistant strain was 21 (40.38%) and that of two-drug resistant was 19(36.54%), but only 12(23.08%) strains were one drug resistant. The rate of total drug-resistance was 100%, but there were 15 strains of allied mutation of three genes, 16 of two mutations and 6 of only one by PCR-SSCP. The coincidences were respectively 71.43%, 84.12% and 50.00%. The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lied mutation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gene and the mutations of only one drug resistant gene (P 〉 0.05). Conclusion: PCR-SSCP technique has a higher sensibility and specificity to detect the genes of katG, rpoB and rpsL in tuberculosis L-form among pneumoconiosi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and the detecting rate of two drug resistant strains and three drug resistant strains was higher.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CR-SSCP and AST has advantages at earlier diagnosis and guidance of clinical me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form drug-resistance KATG rpoB RPS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CR-SSCP in detecting rpoB drug resistant gene polymorphism of M. tuberculosis L-form from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2
作者 陆军 江姗 郑昭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drug resistant gene rpoB and drug resistance against rifampicin(RFP) of M. tuberculosis L-forms, 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 to...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drug resistant gene rpoB and drug resistance against rifampicin(RFP) of M. tuberculosis L-forms, 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2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 of M. tuberculosis L-forms were collected. rpoB gene polymorphism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convention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ST results showed that 38 of 52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 were drug resistance (73.08%),while PCR-SSCP indicated 65.38% (32/52) rpoB gene polymorphism. There was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χ2= 2.4914) between the 2 methods. Conclusion:Combined the application of PCR-SSCP with AST in detecting rpoB drug resistant gene polymorphism of M. tuberculosis L-form from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may have advantages at earlier diagnosis and guidance of clinical me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OCONIOSIS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L-FORM drug-resistance RPOB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ction of mutation in embB gen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by means of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XUE QIONG WU YANG LU +5 位作者 JIAN QIN LIANG JUN XIAN ZHANG GUANG YU ZHANG CUI HUAN LU HONG MIN LI BEI CHUAN DI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value with application of PCR-RDBH technique to detect EMB resist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otypes of the 258 bp fragments of embB genes from 196 clinical isolates of M. tuberculosis were analysed with RDBH and DNA sequencing.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60 out of 91 phenotypically EMB-resistant isolates (65.9%) showed 5 types of missense mutations at codon 306 of embB gene, resulting 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Met residue of the wild type strain with Val, Ile or Leu residues. In these mutations, the GTP mutation (38/91, 41.8% ) and the ATA mutation (16/91, 17.6% ) were the most encountered genotypes. The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could also be found in 69 isolates of phenotypically EMB-sensitive but resistant to other anti-tuberculous drugs, but no such gene mutation could be found in 36 strains of drug-sensitive isolates. Meanwhile, the con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DNA sequencing fcr one wide-type probe and 5 probes for specific mutations was 100%.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MB-resistance occurring in most M. tuberculosis is due to appearance of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and the PCR-RDBH assay was proved to be a rapid,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gene mutations, which might be a good alternative for the drug-resistance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resistance Ethambuto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DNA sequenc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探针熔解曲线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胡春燕 赵珊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探针熔解曲线(MeltPro)技术在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菌种分离培... 目的:分析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探针熔解曲线(MeltPro)技术在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菌种分离培养,采用液体药敏试验、MeltPro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以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ltPro技术检测异烟肼耐药性的效能。结果:MeltPro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5.87%,准确度为95.68%。MeltPro技术检测与液体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0.728)。结论:MeltPro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效能较高,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且准确地筛查患者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探针熔解曲线 痰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林依婷 周春妹(综述) 郭玮(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756-1760,1766,共6页
结核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早期诊断、耐药筛查和控制疾病传播是结核病防治的关键方面,然而,现有的诊断技术和药敏试验耗时长,难以实现早期诊断和耐药筛查的目的,大大限制了对疾病传播的控制。数字... 结核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早期诊断、耐药筛查和控制疾病传播是结核病防治的关键方面,然而,现有的诊断技术和药敏试验耗时长,难以实现早期诊断和耐药筛查的目的,大大限制了对疾病传播的控制。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是第3代PCR,是一种灵敏度高、不需要校正曲线的核酸定量检测方法。该文就dPCR的原理及其在结核病诊断、耐药筛查和传播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将dPCR与其他结核病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展望了dPCR在临床结核病实验室应用中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比较与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建波 黄同花 +4 位作者 陈郁筠 吴驰 肖颜玉 罗凯 叶飞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20-421,423,共3页
目的比较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分析目前深圳市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09~2010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涂片镜检、培养和PCR检测结果,并对分枝杆菌菌种及对治疗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40例... 目的比较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分析目前深圳市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09~2010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涂片镜检、培养和PCR检测结果,并对分枝杆菌菌种及对治疗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40例资料齐全的结核病确诊病例入选,其中肺结核537例、结核性胸膜炎82例、结核性脑膜炎21例,分枝杆菌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44.1%、5.3%和13.3%,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59.9%、12.9%和30.0%,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2%、16.7%和26.3%。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占67.0%、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占16.8%、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6.2%,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4%、14.8%、4.7%和15.6%。结论目前结核病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培养和PCR检测,病原菌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对3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另外,菌阴结核约占40%,目前对菌阴结核、活动性结核与陈旧性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期待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属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 被引量:9
7
作者 彭亦平 宗佩兰 +8 位作者 辛茶香 熊国亮 胡群芳 袁小兰 史安良 姚琳 王小路 万赞燕 吴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 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的部分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71例。研究对象均送检了痰液标本,共1071份。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或病... 目的 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的部分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71例。研究对象均送检了痰液标本,共1071份。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或病理学证实,或符合菌阴肺结核诊断标准。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痰标本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耐药基因检测,并以痰培养阳性标本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评价其检测效能。结果PCR-反向点杂交检测的1071例患者中,596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阳性率为55.65%。其中,218例(36.58%)检出H、R、S、E耐药基因突变,分布于所测13个位点。H、R、S、E最常见突变位点分别位于KatG的315M(82.53%,137/166)、rpoB的$531L(69.50%,98/141)、rpsl的43M(78.65%,70/89)、embB的306M2(55.13%,43/78)和306M1(39.74%,31/78)。433例患者标本同时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且同时PCR反向点杂交检测阳性157例。以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PCR-反向点杂交法对H、R、S、E的耐药检测经Kappa检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0.73、0.66、0.49);敏感度分别为88.89%(40/45)、79.66%(47/59)、67.57%(25/37)、63.16%(12/19);特异度分别为91.07%(102/112)、91.84%(90/98)、95.00%(114/120)、91.30%(126/138)。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较为可靠,对早期临床用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明才 鲍朗 +4 位作者 吴悦涵 龙洋 曾献武 张会东 谢益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 ,探索四川地区耐喹诺酮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 ,探索四川地区耐喹诺酮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和直接测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分离株 gyr A耐药决定区 (QRDR)突变 ,并和标准株 H 37Rv比较。结果  6 8株临床分离株中 ,14株喹诺酮药物敏感株和 8株低耐药株未发现 gyr A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 ,2 5株高耐药株、11株低耐药株和 10株药物敏感株检测到 gyr A基因突变 ,高耐药株突变率为 10 0 % ,低耐药株突变率为 5 8% ,敏感株突变率为 4 2 % ,总的突变率为 6 8%。根据 SSCP条带 ,gyr A突变可分成 4种类型 ,测序发现分别为 Ser95 Thr、Asp94 Gly、Ala90 Val、Ala83Val突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与 gyr A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gyr A基因突变是耐喹诺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喹诺酮药物耐受性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XpertMTB/RIF技术快速诊断膝关节结核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恺 董伟杰 +4 位作者 兰汀隆 范俊 李元 严广璇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MTB/RIF,简称“Xpert”)在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的关... 目的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MTB/RIF,简称“Xpert”)在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的关节积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分别行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罗氏培养基培养、Xpert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Xpert检测关节积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涂片、罗氏培养基培养、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17.2%(5/29)、31.0%(9/29)、69.0%(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P%0.05);特异度分别为85.0%(17/20)、100.0%(20/20)、90.O%(18/20)。结论Xpert检测关节积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高,并且可同时检测其耐药性,可用于快速诊断膝关节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型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淑贞 赵永 +2 位作者 林建 林淑芳 戴志松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同时分析MTB基因型与其耐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2019年福建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的477株MTB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 目的:了解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同时分析MTB基因型与其耐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2019年福建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的477株MTB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生长实验法进行菌种初步鉴定,并采用传统固体比例法对9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n,RFP)、链霉素(streptomycin,Sm)、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卡那霉素(kanamycin,Km)、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卷曲霉素(capreomycin,Cm)、丙硫异烟胺(prothionamide,Pto)、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应用熔解曲线法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McSpoligotyping)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477株MTB菌株中北京基因型有245株,占51.4%;T家族有44株(含2株T,28株T1,7株T2,T3和T4各3株,1株T5),占9.2%;H家族有35株(含13株H,1株H1,21株H3),占7.3%;EAI家族有11株(含10株EAI2-Manila,1株EAI5),占2.3%;LAM3、Manu2和X1家族各有1株,分别占0.2%;所属家族未定义或不明确的有139株,占29.1%。聚类分析显示,各基因型家族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的SIT1(44.9%,214/477)、T家族的SIT53(2.5%,12/477)、H家族的SIT742(1.9%,9/477)、EAI家族的SIT19(1.5%,7/477)。各家族MTB菌株与INH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P=0.036),其中,EAI+LAM+Manu+X家族菌株对INH的耐药率最高[28.6%(4/14)];对RFP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6,P=0.006),其中,EAI+LAM+Manu+X家族菌株对RFP的耐药率最高[21.4%(3/14)];对Ofx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43,P=0.000),其中,H家族菌株对Ofx的耐药率最高[17.1%(6/35)];对PAS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0,P=0.049),其中,未定义家族菌株对PAS的耐药率最高[4.3%(6/139)]。结论:福建省MTB流行基因型以北京基因型为主,同时应重视未定义家族菌株的流行并加强对T家族、H家族和EAI等家族菌株的监测。菌株对INH、RFP、Ofx和PAS的耐药性与各基因家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型 DNA 核糖体间隔区 聚合酶链反应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快速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为群 吴忠道 +2 位作者 张扣兴 谢灿茂 容中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药敏方法。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了20株异烟肼(INH)敏感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20株INH耐药株的katG基因,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扩增产物有无突变,以结核分支杆菌H...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药敏方法。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了20株异烟肼(INH)敏感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20株INH耐药株的katG基因,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扩增产物有无突变,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作对照。结果所有INH敏感株均观察到katG基因扩增产物,20株INH耐药株中19株观察到katG基因扩增产物。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20株敏感株SSCP带谱与对照相同;19株INH耐药株中8株与对照相同,11株有不同程度的差异,INH耐药katG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阳性率为60%。结论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INH是由于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可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INH耐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药物耐受性 异烟肼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耐喹诺酮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慧茹 王巍 +3 位作者 李洪敏 何珂 刘真 李素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喹诺酮药物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的药敏的方法。方法通过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77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PCR-DS)分析结核分支杆菌的gyrA基因突变的情...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喹诺酮药物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的药敏的方法。方法通过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77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PCR-DS)分析结核分支杆菌的gyrA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75株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以结核分支杆菌标准菌株H37Rv和卡介苗为对照,30株喹诺酮敏感株的gyrA基因的SSCP图谱均泳动正常,测序分析与对照株相同。45株耐喹诺酮的菌株中,34株(75.6%)gyrA基因SSCP图谱泳动异常;测序证实10株为90位密码子的突变,24株为94位密码子突变,所有gyrA突变株的氧氟沙星4μg/ml≤MICs≤32μg/ml,左氧氟沙星2μg/ml≤MICs≤16μg/ml。结论gyrA基因突变,尤其90位和94位密码子突变是结核分支杆菌耐喹诺酮的主要分子机制,PCR-SSCP可能成为测定部分结核分支杆菌喹诺酮耐药基因型的简便、快速的方法,并有望直接用于临床标本喹诺酮敏感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喹诺酮 GYRA基因 药物耐受性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DNA直接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慧茹 王巍 +4 位作者 李洪敏 梁建琴 刘真 李素梅 何珂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 (quinolones)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 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 7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通过PCR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g...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 (quinolones)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 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 7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通过PCR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gyrA基因突变的情况。 结果  75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30株喹诺酮敏感株的 gyrA基因的SSCP图谱中 ,11株与H3 7Rv相同 ,19株与卡介苗相同 ;与卡介苗 gyrA基因的SSCP图谱相同的敏感株 95位密码子为ACC ,与H3 7Rv该图谱相同的敏感株 95位密码子为AGC。 4 5株喹诺酮耐药株中 ,34株 (75 .6 % ) gyrA基因SSCP图谱泳动异常 ,对 2 5株泳动异常、出现频率较高耐药株测序证实 15株 (4 4.1% )为 94位密码子GAC→GGC突变 ;10株 (2 9.4 % )为 90位密码子GCG→GTG的突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与 gyrA基因突变有关 ,PCR SSCP可能成为测定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基因型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喹诺酮 细菌分离 GYRA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小亮 张天托 +5 位作者 朱家馨 郑文争 雷建平 涂少华 罗一钧 刘惟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χ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硫酸盐 聚合酶链反应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复治涂阳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轾彬 吴敏 +3 位作者 吴小翠 韩敏 肖和平 张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估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复治涂阳患者痰标本中MTB耐药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4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每份标本量均不少于2ml;每例患者采用同一标本进行PCR-反向点杂交法MTB耐药基... 目的评估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复治涂阳患者痰标本中MTB耐药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4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每份标本量均不少于2ml;每例患者采用同一标本进行PCR-反向点杂交法MTB耐药基因检测、GeneXpert MTB/RIF检测和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菌种鉴定、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最终纳入357例(株)为研究对象。以微孔板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检测效能。结果以微孔板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97.5%(115/118)、97.1%(232/239)、94.3%(115/122)、98.7%(232/235)、97.2%(347/357)和0.937,对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82.5%(113/137)、99.1%(218/220)、98.3%(113/115)、90.1%(218/242)、92.7%(331/357)和0.841,对链霉素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86.5%(115/133)、99.1%(222/224)、98.3%(115/117)、92.5%(222/240)、94.4%(337/357)和0.877,对乙胺丁醇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60.7%(37/61)、98.6%(292/296)、90.2%(37/41)、92.4%(292/316)、92.2%(329/357)和0.682。结论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复治涂阳患者痰标本中MTB耐药性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双杂交系统技术 评价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快速筛选结核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为群 张扣兴 +3 位作者 谢灿茂 严英硕 王晓波 容中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其扩增产物有无突变 ,并与药敏试验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 :所有临床分离株均观察到rpoB基因PCR扩增产物。 4 0株RFP敏感的临床分离株SSCP带谱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标准株相同 ,4 0株RFP耐药株中37株检测到突变图谱。与Bactec结果对照 ,用PCR 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敏感性为 93% ,特异性为10 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RFP是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PCR SSCP技术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药物敏感性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利福平 药物耐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微测序耐药基因芯片的多重PCR体系的优化与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照刚 李自慧 +4 位作者 张洪静 孙琦 潘丽萍 张宗德 许绍发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优化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多重PCR反应体系并评估其优缺点。方法利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优化适合扩增rpoB,katG,mabA/inhA,pncA,embB,gyrA,rpsL,rrs和eis耐药基因片段的多重PCR体系,经测序确定所扩增出的基... 目的优化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多重PCR反应体系并评估其优缺点。方法利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优化适合扩增rpoB,katG,mabA/inhA,pncA,embB,gyrA,rpsL,rrs和eis耐药基因片段的多重PCR体系,经测序确定所扩增出的基因片段,计算PCR操作过程所用的时间和材料成本等,分析多重PCR反应体系存在的优缺点。结果经过优化煺火温度、引物浓度以及添加NH 4^+和二甲基亚砜可以较好的扩增出5重和4重PCR产物,达到两管同时扩增9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目的。利用该条件可以扩增出全部培养出的135株菌株DNA样本和80.56%的痰菌DNA样本,并且可以缩短PCR操作时间、降低试剂耗材成本,减少操作失误。结论优化的两管多重PCR法在同时扩增9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定量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龙 施华萍 +2 位作者 马纪林 程建玲 张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6-38,7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mRNA定量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异烟肼药物敏感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三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在利福平、异烟肼处理24小时后85B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不同的结果判断标准,... 目的评价应用mRNA定量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异烟肼药物敏感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三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在利福平、异烟肼处理24小时后85B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不同的结果判断标准,比较本方法和绝对浓度法对87株临床分离菌株利福平、异烟肼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利福平或异烟肼敏感株在相应的药物处理24小时后85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无药对照的0.01%和0.35%以下,而耐药株无明显变化。以85B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到无药对照的1%以下为敏感,大于10%为耐药,1%~10%之间为可疑进行判断,本方法与绝对浓度法有一致的检测结果。结论85B mRNA可以作为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分子标志,应用85B mRN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信使核糖核酸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MTB73与儿童结核病耐药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薇 黄延风 +2 位作者 郑改焕 朱朝敏 郭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结核感染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其MTB73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与结核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110株儿童结核病临床分离株通过药敏实验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两个组,应用RT-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并验证结核分离株中新基因MT...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结核感染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其MTB73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与结核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110株儿童结核病临床分离株通过药敏实验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两个组,应用RT-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并验证结核分离株中新基因MTB73的表达,应用定量PCR检测基因MTB73在菌株中的表达量,比较耐药组菌株和敏感组菌株中MTB73基因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110例临床结核分离株样本中MTB7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11.82%(13株)。经比较,耐药结核菌中MTB73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敏感菌株(χ2=6.014,P=0.014;t’=8.075,P<0.001)。根据耐药种数不同,将耐药菌株分为耐单药(32株)、多耐药(12株)和耐多药(14株)3个亚组,其中耐多药组的MTB73阳性表达率(9株,64.29%)明显高于单耐药组(1株,3.13%)、多耐药组(1株,8.33%)及敏感组(2株,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69,P<0.001;P=0.005;χ2=24.823,P<0.001)。单耐药组、多耐药组及敏感组3个组中MTB73基因阳性表达率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MTB73基因在耐药菌株尤其是耐多药菌株中高表达,提示新基因MTB73可能与儿童耐药结核病的耐药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新基因MTB73 聚合酶链反应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荧光PCR试剂盒的研制及临床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钢 何蕴韶 +2 位作者 周新宇 邓文国 李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用荧光PCR(fluorescence PCR,F-PCR)方法研制结核分支杆菌(TB)DNA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其性能,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F-PCR是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所产生的PCR方法。由于采用完全闭管荧光检测,避免了PCR后处理导... 目的用荧光PCR(fluorescence PCR,F-PCR)方法研制结核分支杆菌(TB)DNA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其性能,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F-PCR是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所产生的PCR方法。由于采用完全闭管荧光检测,避免了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又采用了荧光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应用F-PCR检测了297份肺结核病人和249份非结核对照者的痰液标本,以改良罗氏培养法、金胺荧光染液涂片法、Abbott公司的LCx试剂盒检测作为对照。结果设计合成了TB F-PCR诊断试剂盒。检测阳性率49.1%,灵敏性89.2%,特异性98.8%,符合率93.6%。结论F-PCR在灵敏性上显著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与LCx试剂盒检测无显著差异。F-PCR试剂盒可以检测TB的真实感染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考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荧光PCR试剂盒 研制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